当前位置: 首页> 合同范本> 买卖合同>

浅析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思修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6 19:13:28 浏览数:

  法律权利与义务的思修论文篇一:《浅谈医患关系中的法律权利与义务》

  【摘 要】医患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的准确界定是彻底解决医患纠纷的前提。近几年来,医患纠纷的持续攀升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从法律角度看,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医疗立法的不完善和法律界对有关医患纠纷诸多问题认识上的模糊。其中,医患之间法律权利义务关系的准确界定首当其冲,它是彻底解决医患纠纷的前提,并最终对医患纠纷的法律适用和医疗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产生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医患关系;权利;义务

  通过问卷调查以及与患者或医生的交流,在实践的法律宣讲与对话中,我们发现医方和患者往往就各自的权力和义务很难厘清,双方往往就某一表象上模糊的法律问题而各执一词。其实权力和义务本就是法律上的名词,需要精准的理解和辨析。

  一、医务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一)医务人员的权利

  病人到医院就诊时,医务人员有权根据患者病情考虑采用什么治疗、检查、护理方案,根据疗效有权随时修订治疗计划,促使病人早日康复,回归家庭与社会。同时医务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有权得到病人的尊重,保证其基本人身权不受侵害。基本人身权是医务人员最基本的权利,如果他们最基本的权利都得不到维护,那么他们对患者的诊治、护理权利怎么能得到落实呢这些权利不能实现,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也就无从谈起。

  医务人员以他特有的技能为人们(或患者)的生命健康服务,甘当人民身体健康的保驾护航员,他们为此对国家、社会、医疗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有权得到相应的经济回报。

  (二)医务人员的义务

  医务人员的义务指法律赋予医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必须履行的责任。是他们对患者、对社会应负有的道德职责,他们的义务与权利是相对应的,他们的义务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与健康。这种义务是应该而且是必须做的,是无条件的,是由医务人员这个特定职业角色所规定的,是医学、人类健康的需要。面对病人,应把救死扶伤、治病救人这一宗旨放在首位,以其所掌握的全部医学知识、治疗手段以及熟练的职业技术操作为患者解除躯体、精神上的痛苦。既然已选择医学这一职业,就要对其职业兢兢业业、忠于职守,而不能以任何理由忽视这一义务,否则有失职业伦理道德,且要承担法律责任。

  医务人员的义务是行使、享受其权利的前提,医务人员正当、合理的行使其医疗职责是对病人和社会应尽的义务,任何偏离这种义务都是有违医学道德的。因此,医务人员在医学实践中享用权利的同时,不能忘了履行自己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义务,要把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梳理好,把它们有机的统一于医疗活动领域中。

  二、患者的权利与义务

  当病菌侵入人的机体后,机体就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从而产生疾病,患者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会表现出一些不正常的表现,导致病人及家人各方面的压力加大、情感脆弱,希望得到别人更多的关怀,尤其需要医务人员更多的关心、关照。

  前些年,社会只注重和强调了医务人员的权利与义务,忽略了病人也是诊疗过程中的主体,没有过多强调患者的权利与义务。近些年来,病人的权利与义务相继提出并确定下来。明确病人的义务,是为了更好的实现病人的生命健康权、医疗权。病人履行义务一方面是对自身生命健康权的尊重,另一方面是对医生劳动的尊重。

  (一)病人的权利

  人的权利有很多,从生存角度讲,生命健康权是最为基础的权利。正如洛克所讲:人类一出生即享有生存的权利。毫无疑问,我们每个人都要体验到生、老、病、死的自然历程。显然,病魔在这其中是对人的生命健康的致命的摧毁,每一个人都有与病魔的抗争并得到治疗与恢复的权利,就好比他对于食物、衣物的需求一样,否则生存就会受到威胁。

  每个人虽然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社会地位不同,但他们都有权到医院诊治疾病,都应该得到医务人员一视同仁的对待,人格受到尊重,获得公正的治疗、护理。WHO提出,到200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健,每个人有获得基本医疗保健的权利,任何违背这一权利实现的现象,都是对病人医疗健康权利的侵犯,是有悖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宗旨的。

  (二)病人的义务

  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的,病人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他应尽的义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权利的实现。

  尊重医务人员的技术性劳动,尽力配合其诊疗护理。相信他们的技术能力,与医务人员一起共同战胜病魔。听从医务人员的建议,改变各种不利于健康和病情恢复的不良的生活习性,树立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

  医学发展、医学知识的发展是永恒的,但是医务人员的知识与技能却是有止境的。另外,医学目前对许多病魔的治疗尚处于无能为力的状态,以上这些都决定了医务人员在这一职业中所承受的压力和要担当的风险要比从事其他职业的工作人员高的多。因此,病人有义务了解这些情况,并对医务工作者的工作特性予以理解和包容。当出现医疗差错、医疗事故,引发医疗纠纷时,不能意气用事,应用客观、冷静的态度对待问题,或利用法律手段来处理问题,不要对医院、医务人员实施暴力,侵害医疗工作者的人格尊严和人身权利。

  三、法眼看医患,构筑和谐医患关系离不开法律

  法律也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一种规范,它与道德调节人们行为的手段不同,主要靠强制性的手段来调节人民的行为活动,带有外在的强制性;而道德调节人的行为主要靠社会舆论和人的内心信念,具有自律性。但二者又是有联系的,当设计与制定法律制度时要考虑到公平、公正的价值目标,也就是说法律需要以伦理道德作为基础,反过来,伦理道德也需要法律的保护,才能使扬善抑恶的善行得到弘扬。

  (一)明确医患权利与义务,为医疗服务立法,改善医患关系

  在市场化条件下的医疗制度改革,使医患权利与义务发生了偏差,医患之间的关系呈现紧张态势,医疗纠纷时有发生,不仅患者的生命健康权没得到法律保护,医务人员的人身、人格权利也没得到应有的保护,而他们的义务也同样没能通过法律得到落实。目前,国家还没有旨在专门为医患权利与义务而设定的特定法律。为尽快达到和谐医患关系的目标,应该依托医疗制度改革的背景,结合医患之间的特点,为医疗服务立法,建立《医疗服务法》,依据法律来缓和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医疗服务法》应明确规定在医疗活动中,政府、医院、医务人员、人民(患者)各自的权利与义务、责任,以及因各方职责、义务落实不到位引发医疗纠纷后的法律程序、如何处理,让医患双方在诊疗、就医活动中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二)完善医疗诉讼制度,均衡医患双方的责任分配

  我们发现,在医疗纠纷案件中,由于医务人员熟悉其工作环境、工作流程,拥有大量本学科的知识,决定了在提供证据方面医务工作人员处于主导、优势地位。因此,在分配举证责任过程中,法律应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弱势处境,尽量维护他们的权益,保证医疗诉讼制度的公平性。2002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条第一款第八项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显然,该举证责任倒置制度在分配责任时充分考虑到患者弱势境况,在举证责任分配过程中实现了公平原则。但这项制度的出台也将会是一把双刃剑,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它可能会致使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采取保护性诊疗活动,出现过度医疗现象。

  为了遏制医务人员过度医疗的现象,政府、医保局等单位应加强对其监管,制定出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药品、医学检查的适用范围,发现医务人员有过度医疗的行为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罚。

  实施医疗举证责任倒置制度后,医方要承担主要的医疗举证责任,但并不意味患方就无事可做了,否则医疗纠纷就会越来越多,以致于医务人员整天被医疗纠纷缠绕,而没有更多精力做好救死扶伤的本职工作。为避免这一可怕现象发生,患方还是要担当一定的举证责任的,有责任提供在医院看病的病历、辅助检查等,以利于法官做出公正的判决。

  法眼看医患,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通过政府、医患双方等多方坚持不懈的努力,各司其职,均衡各方的权利与义务,使医患双方能够相互包容、相互信任;同时,还需要将制度的他律性与道德的自律性有机的结合起来,为达到和谐医患关系的目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郭学涛.医患关系的定性分析[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院报,2005年8月.

  [2] 邱祥兴.医学伦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3] 沈志婷.医患法律关系性质研究[DB/OL].万方数据库.

  [4] 赵敏.曾予.探究医患法律关系的法律属性[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第10卷第2期.

  法律权利与义务的思修论文篇二:《论乞讨行为的法律权利与义务》

  [摘要]乞讨行为可分为生存乞讨、职业乞讨两类;生存乞讨行为是乞讨者的权利与自由,职业乞讨行为则是乞讨之法定义务的放弃。治理乞讨现象的构想:从精神层面上,尊重乞讨人员的主体地位,用相互主体性的视觉去理解乞讨人员,树立权利义务观念,提升自己的人格意识;从管理层面上对乞讨要区别对待,分类救助,人性化管理的同时加大法律的震慑力。

  [关键词]乞讨行为;法律定性;治理结构

  乞讨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整个进程,乞讨是无论哪个国家、哪种社会制度都无法杜绝的行为。是惩罚还是怜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友渔先生在《乞讨权利无须法律来证明》一文中指出,最基本、最重要,值得作为示例列举出来。但这决不意味着,没有列举的权利就不是合法权利。其观点相当明显,即认为乞讨行为是公民的一项独立的权利即乞讨权。而浙江大学法学院郑春燕教授却主张乞讨是一种自由而非权利,其在《乞讨权存在吗》一文中指出:对于法律没有禁止性规定的事项,公民享有的仅仅是自由,而非权利,对权利来说,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获得救济,而乞讨者无权对被请求人的拒绝行为,寻求法定的救济途径。因此,乞讨并不是一种权利,至多只是一种自由。与此相反,禁讨令也此起彼伏。孟加拉国一位官员称,孟加拉已规定乞讨为违法行为,并计划在未来5年内杜绝街头乞讨。该官员表示议会近期刚刚通过法律禁止乞讨,任何乞讨者被抓住后将被判一个月监禁。这些包括那些装病或仰仗残疾乞讨的人。本文认为就中国形形色色的乞讨行为进行归类,在此基础上给予法律定性,从而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有效解决方法。

  一、我国乞讨行为的现实表现

  乞讨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大概从私有制时起已存在至今,即使是在社会福利制度相当发达的北欧和经济强国美国,乞讨与流浪者仍未消除,人们对这个团体的关注也从未间歇。如果对乞讨者进行一大致判断的话,大体可将他们分为两类。

  1.生存乞讨。乞讨者往往是与贫困、天灾人祸、残疾、儿童、老人等联系在一起的,从根本上说贫困是造成乞讨最本质的因素。虽然人类社会生产力有了空前的提高,社会物质财富极大的丰富,绝对贫困已为少数,但相对贫困仍然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贫富差距不断增大,而社会保障体系又处于发展阶段的国家,天灾人祸、国有体制的转型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弱势群体的增多,加重了社会的负担,贫穷成为乞讨的第一原因。

  2.职业乞讨。从当前职业乞讨的特征上来看,可以划分为个体型职业乞讨和经营型职业乞讨。社会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富给乞讨者提供了发家致富的可能,随着人们追求物质财富手段的多样化和价值观的多元化,乞讨所受到的道德压力越来越小,对于大部分街头行乞人员来说,乞讨不再是生活无着情况下不得已的活命手段,而是成为与打工、种地一样的谋生手段。有些农民忙时务农,闲时行乞;有些打工者在没有事做时出来乞讨。乞讨成为增加收入的副业。

  二、乞讨行为的法律定性

  1.生存乞讨是公民的权利与自由。从民法的角度讲,生存乞讨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基本权利。权利是人们从事某种行为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可以在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也可以隐藏在法律规范中的,可以是实现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

  首先,行乞权是为生存提供保障的自由权。即公民的人身自由和表达自由权。一个国家的公民在没有别的方式可以获得维持基本生活,而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因某种原因不能或不能及时地给予救济时,向社会其他成员乞讨以获得基本的生存。这种行为应该是乞讨者的自由权利,如果禁止这种权利的行使则不符合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法治精神,同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是不相一致的。在城乡差异、地方差距仍然存在的今天,乞讨行为的存在有其必然性。由此,对于这种意义上的生存权,或许我们更需要的是保障而非限制。当然,作为一种生存权,乞讨的权利亦可能产生与其他权利之间的冲突,如乞讨行为被视为城市毒瘤,意味着一种对城市居民健康生活的侵扰,强行乞讨行为甚至可能侵犯到其他公民的人身自由权。由此,对这种权利也需要一定的限制,这种限制需遵循权利限制的一般原则,如遵循比例原则,限制不能过度。

  其次,根据权利在权利体系中的地位、功能和价值,可以将权利分为基本权利和普通权利,而行乞实际上是一项基本权利。其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保障公民权利的义务的实现。因而也就保障了行乞人的权利。当然,公民行使行乞权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国家或公共权利对合理限内的行乞行为的不干预,才是保障公民行乞的权利,所以,即使宪法没有明确规定行乞权是公民的权利,也可以从宪法保障公民权利这一根本点中得出。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的权利是有限的,而人的活动行为是无限的,因为社会是复杂的,只依靠目前现有的法律规定,难免有失公允。其二,合理的公民权的行使是公民在最困难的时候,即非经乞讨不能维持其基本生活的前提下所享受的一项权利,它对于保障公民的生存具有一定的意义,在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十分健全的国家,当公民遇到基本生活维持的极度困难时,不能或不能及时地从国家那里获得帮助,只能向社会其他成员求助。即使是在社会保障十分健全的美国、日本,也可能出现突发性的不可预见性的各种灾难,公民难免瞬间陷入生活困难里无以为继。所以无论何时何地,行乞权对于公民都有行乞求助的自由。既然这样,乞讨自然就在权利体系中处于一定地位而归属于基本权利。其三,由于公民人身自由和表边自由是宪法规定和保障的公民权利,而行乞权即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也是公民的表达自由权。也就是说,公民行乞与否是他的自由,是否表达行乞也是他的自由。所以说,行乞不仅是一项权利,而且是一项基本权利。

  第三,乞讨者作为一种弱势群体,除了国家具有的保障其生存的义务之外,同时,作为一种更能治本的方式,更需通过各种制度的完善以实现乞讨者的自立。如通过城市救助制度的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等可以减缓乞讨行为增多给城市带来的压力。这种正常的乞讨,是人在生存或最低生活无着落时放弃人格尊严祈求他人帮助的行为,对于这种权利更多是保障而非限制。

  2.职业乞讨行为是法定义务的放弃。首先,对于乞讨职业者来说。其乞讨行为更多情况下应视为一种对于社会秩序的扰乱,是不欺骗社会、不侵犯他人权利法定义务放弃。职业乞讨人员常聚集在繁华地区,用令人反感的方式阻

  拦行人向其乞讨,影响社会秩序;有的甚至利用乞讨之便,白天探路、晚上盗窃,给人们生命财产带来威胁;有的乞讨人员实施诈骗、抢劫等违法犯罪活动;有的拐骗儿童、引诱流浪街头的未成年人,甚至胁迫摧残儿童作为他们挣钱的工具,特别是未成年人更容易成为被侵害的对象,职业乞讨所引发的治安案件和违法犯罪活动较多,群众普遍没有安全感,成为收容遣送制度废止后,城市社会治理安的一大隐患和社会不稳定因素。影响城市的市容环境和交通环境。有的职业乞讨人员横卧在地铁通道里,在马路拦截过往车辆,妨碍交通,形成事故隐患;有的专门向外国游客乞怜讨要,影响首都国际化大都市的良好形象;大量流浪乞讨人员的存在,也对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对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有消极影响。职业乞讨不创造社会财富却能获得较高的收入,助长了不劳而获、好逸恶劳思想的蔓延,误导了一些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条件的人。以此为发家致富的捷径,放弃人格尊严,弃农、弃工,以乞讨为生。以谎言欺骗为生。若放任自流,无疑对社会一贯倡导的诚实守信、勤劳致富的良好社会风气产生负面作用。

  其次,经营型职业乞讨加剧与蔓延是社会与家庭法定义务的放弃。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我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的,应当告知其向救助站求助;对其中的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其他人员,还应当引导、护送到救助站。由于公安局并不是专门的未成年人救助和保护机关,在实践工作中并不能完全履行告知义务以及引导护送义务,仍有许多流浪乞讨人员无法得到帮助,不得不依靠社会其他力量才能得到救助。由于生存权、发展权等权利是未成年人法定的权利,在这些权利未得到保证,甚至受到侵害时,必须由法律作出规定予以救济,明确规定政府的责任,政府部门应该主动承担对未成年人的救助与保护,而不是放任未成年人流浪乞讨,以至于得不到和其他未成年人同样的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同样有些儿童的父母也通过唆使、强迫等手段让自己的孩子上街乞讨这也是抚育义务的放弃。

  最后,个体型职业乞讨是劳动义务的放弃。我国宪法第42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个体型职业乞讨以乞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单独的自由乞讨者,他们一般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而且还是家庭生活的支撑者,他们选择乞讨更多的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其原因:其一,这部分人主要源自农村贫困地区,由于这些地区依然处于小农经济,缺乏机械化耕作技术,因此农业体力劳动繁重,收入水平低下,生活贫困。其二,乞讨收益普遍高于农业生产收益,高于救助管理站的救助标准,甚至高于城市低收入人群标准,乞讨者自然不愿弃乞从业。在利益主导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当更多的此类人群发现这一有利可图的状况后,就会逐渐放弃原有价值伦理的束缚,加入职业乞讨的群落。因此,个体型职业乞讨的增加是转型社会中价值迷失,市场理性计算的必然和劳动义务放弃的结果。

  三、乞讨行为的治理结构

  1.从精神层面讲:第一,尊重乞讨人员的主体地位,用相互主体性的视觉去理解乞讨人员。人的主体性是通过参与决策、实践和管理的过程来构建。乞讨人员也是决策主体,在制定和讨论有关社会救助管理法的过程中,注意倾听他们的声音。因为他们也有真实的生活世界,他们也有理性思维。救助工作不能调动他们的内在能力,也就无法真正改变他们的命运和地位。如果在参与中调动内在价值,挖掘内在能力,他们就能够自己改变自己。主体性建设不但要靠内在去实现,而必须将它延伸到与其他社会成员的互动关系之中,通过挖掘优秀的救助文化。营造良好的社会救助氛围,引导参与,学习一技之长,寻觅就业机遇等方法,改变以牺牲个人尊严来获得收入的消极状态,提升乞讨者的自由自觉意识,从而实现乞讨人员的主体建设。第二,树立权利义务观念,提升自己的人格意识。乞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权利,在不干扰社会权益、治安的前提下,应该允许,但是绝不提倡,即使一定程度地允许流浪乞讨者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也要规范乞讨。权利和自由必须有道德的合理性,我们必须有尊严地活着和发展,否则就失去了人的价值,成为一种把自己作为工具的异化形式。康德说过,天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律是永恒畏惧的东西。作为一个乞讨者没有什么,任何人都可能成为乞讨者。但是作为一个把自己作为手段的、漠视心中的道德法律的人就不应该了。职业乞讨行为就是一种把别人和自己都仅仅作为工具的方式,在这些人看来不论是肉体还是人的尊严都在获取的利润面前可以放弃。他们丧失了人的尊严,再把别人乃至自己都完全作为工具对待的时候,我们是不可能去维护他们自由与权利的。对职业乞讨行为来说,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权利,他们的这种行为是一种在道德上应该予以谴责的不劳而获的行为。

  2.从管理层面讲

  第二,对生存乞讨者要区别对待,分类救助。人对社会救助的需要不仅来源物质的需求,也来源主观的意识,任何超前或者落后的救济,不是改变不了生存状态,就是造成过分依赖。分类救助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对鳏寡孤独、伤残病废者要实行收养救助。因为他们无依无靠,完全丧失生产能力和生活来源,各级政府设置的慈善机构要为他们提供食有所供、居有所屋、老有所养、死有所葬的各种服务。对未成年人实行社会关注、家庭寄养。这些孩子大多数缺少父母之爱,不能和正常的孩子一样接受教育,心理都有一些缺失,为了使这些孩子健康成长,政府鼓励更多有能力的家庭来寄养这些孩子,国家要对寄养人的家庭及其他创办的企业在税收政策上实行优惠或者经济补偿。对职业乞讨者要实行控制式救助。因为这部分人属于不屑生计、游荡成性并伴有偷鸡摸狗行为,对他们要集中安置,强化生产性劳动,使其学习技能,增强劳动观念和自食其力意识,简单地遣送回家不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助长他们好逸恶劳的习性。

  第二,人性化管理的同时加大法律的震慑力。对于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产,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有关强制措施的规定分别采取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对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轻微违法行为,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警告、罚款、行政拘留等处罚。对于借乞讨之名行盗窃、抢劫犯罪之实的行为严厉打击。对于像在杭州地区发生的负责人租用或者雇佣当地同村的孩子,承诺每月每人给其孩子父母2500元做报酬,家长心甘情愿把孩子交给他们经营乞讨,一是通过新闻舆论的力量公布于众,二是通过公检法机关立案侦查,已经构成违法犯罪的,对监护人和经营者按共同犯罪处理加大法律的强制力。

  第三,制定通用性质的乞讨法:2003年颁布的《救助管理办法》,标志着我国在对待流浪乞讨人员问题上已经由原来的社会控制转向社会治理,但是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原来的收容遣送政策把这些人都当成行为不端的潜在的坏人,现在的社会救济制度却把这些人都当成了需要社会帮助的好人,如果这样,正好是对同一事物性质的两个极端的两个判断,同样无法解决问题。乞讨法明确规定乞讨种类。生存乞讨要规定行使的条件,行为时间、地点和范围;生存乞讨者要办执照,乞讨时向路人出示执照;以列举的方式严格杜绝职业乞讨和经营乞讨。对乞讨行为进行明确立法,不仅为选择乞讨生活的人提供法律依据,也为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的自由裁定权作出限制。

  法律权利与义务的思修论文篇三:《浅谈当下高校教师权利与义务的法律保障的思考》

  摘 要: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与自身职业发展息息相关,更至关重要。目前,我国法律对于高校教师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并不能适应现实生活的需要,需要得到进一步完善。本文先简单论述了我国教师工作者的差异性,再列举了现今高校教师权利与义务的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关思考,期盼我国关于高校教师权利与义务的规定能够更加适应社会现实需要。

  关键词:高校教师;权利;义务;差异性;问题

  1.高校教师职业的差异性

  高等教育的授课对象绝大部分都是成年人,在我国法律上对成年人的界定是指年满18周岁的公民。法律上认为精神健全的成年人都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仅由此便可以看出对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教育而言,无论是教育方式还是管理方式,一定会有很大不同。例如,从最表面层次的学校门口来看――我国从幼儿园到高中,学校大门都实行对外封闭制,在上课及教学活动时间内,不允许无关人员进入学校,更不允许学生私自外出;然而,高校校门基本是对外敞开的,对进出一般都没有限制。即使是上课期间,对于高校成年学生,学校不可能时时限制其出入自由。所以,高校教师和未成年教育工作者在受众上是明显不同的,对于这样的差异性,笔者认为应该从法律规定上,区别出高校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2.现今高校教师权利与义务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

  (1)我国教育法律法规规定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这些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笼统地适用于所有教学工作者,然而真正落实教师权利和义务的是每个学校自己的教师管理制度。而实际中的规章制度大多站在学校的角度,甚至有些高校将法律并没有规定的义务也规定在管理制度里,而将权利虚置。

  (2)现实中对高校教师的管理依然和中小学一样,重视形式化的统一管理和约束。例如,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使用黑板粉笔而不能仅用PPT多媒体进行授课。高校教师面对的是成年学生,教育目标也不是应试,有权利根据课程和学生特点来实行个性化教育。

  (3)对专职授课教师与行政人员、辅导员等的权利与义务无法做到一视同仁。当下在我国高校中按照工作内容大致可将职工分为专职授课教师、行政人员和辅导员三类。与专职授课教师一样,行政人员与辅导员也都分别有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职称,也往往需要承担一部分授课任务。但实际上由于工作内容的差异性,对这三类职工的工作任务安排、薪酬制度、分配机制无法做到绝对配比或一视同仁,即存在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

  3.关于高校教师权利与义务的法律保障方面存在问题的一些思考

  (1)关于我国高校教师差异性的思考。由于不同类别的学校对教师身份的规定可能有差异,为保证国家教育目的和教育标准的实现,从事义务教育的教师应该从法律上着重统一管理,更强调纵向的法律性质和职业公务性质。而高等学校与其教师之间的法律关系应在确定的法律框架下建立横向型的对等关系,更多体现其专业性质。

  (2)关于教师权利义务与学校规章制度冲突的思考。基本上每个学校都会有年度教师代表大会,会议对学校的各方面管理及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那么是否有可能将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权更多地移交到教师代表大会上另外,无论何种类型的高校,均有较为擅长教学与较为擅长科研的教师,学校管理制度应当从实际出发,从制度上保证每个教师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而不是简单一刀切。对学生教育,应做到因材施教,对教师的管理也应做到因人而异。

  (3)关于高校教师与学生权利义务的关系思考。教师这一职业是直面学生,对学生直接负责并被学生直接影响。因此学生的权利义务和教师的权利义务是有相关性的。高校学生的个体特征性要求高校教师拥有的权利和义务必须符合成年人的特性,在制定高校教师权利义务的同时,要最大限度地考虑高校学生的自我权益认知特性。这样不仅高校教师的权利义务更容易得到实现,也能更贴近学生心理,减少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管理冲突。

  教师是高校工作人员中的灵魂力量,因此,保证教师的权利与义务能适应现实需求,值得进行思索与完善。

  参考文献:

  [1]余雅风.从教师职业的公共性看教师的权利及其界限[J].教师教育研究,2006,(3).

  [2]劳凯声.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教师的专业权力[J].教育研究,2008,(2).

  [3]罗红艳.教师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理基础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12).

上一篇: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异步式模块化教学探究

上一篇:浅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论文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