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合同范本> 技术合同>

有关马克思和近代史的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6 17:27:57 浏览数:

  篇一

  《马克思重视工业史和商业史的哲学意义》

  摘要:马克思重视工业史和商业史的系统考察,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意蕴:从根本上而言,是寻求改变世界的现实途径所决定的,是批判近代的抽象物质观,关注现实的人的感性世界的必然,是真正阐释人的本质与寻求人的解放的需要。

  关键词:马克思;工业史和商业史;改变世界;物质本体论;人的本质;人的解放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以大量的材料对人类的工业史和商业史作了论述,其巨著《资本论》更是详细地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生活。马克思对人类工业活动和商业活动的重视,并非单纯对历史本身感兴趣,而是有着深刻的哲学意蕴。

  一、改变世界的现实途径的探寻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提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由此,把哲学的任务从对世界的解释转向对现存世界的改变。因此,对改变现存世界的途径和力量的寻求就成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注的焦点。

  马克思批判了通过思想批判的途径来寻求变革世界的行为。近代的德国哲学家沉迷于从思辨的角度对现实世界作出唯心的解释,并试图通过思想的批判来达到现实世界的改变。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黑格尔把世界、自然和历史都看做是绝对精神发展的阶段,是绝对精神的外化和回归自身的一个过程,从而对现存的一切作出客观唯心主义的解释。而他的继承者不管是新老黑格尔派,都没有能够跳出他的窠臼,甚至抓住其体系的某一个方面,来对其他人或者整个体系进行反驳,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这一体系的影响。马克思指出:按照黑格尔体系,观念、思想、概念产生规定和支配人们的现实生活,他们的物质世界,他们的现实关系。他的叛逆的门徒从他那里接受了这一点。黑格尔的门徒们虽然各自侧重点不同,但是其共同的特点仍然在于他们相信他们的批判的思想活动一定会使现存的东西灭亡,而要做到这一点,他们或者认为他们的孤立的思想活动就已足够,或者希望争得共同的意识。因此,这些占据德国思想界的人士,满足于从思想的批判出发,寻求改变现实世界的途径和力量,认为只要通过改变人们脑海中的思想观念,抛弃那些统治着他们的观念,就会使得现存的世界发生改变。正如马克思对他们的描述:有一个好汉忽然想到,人们之所以溺死是因为他们被重力思想迷住了,如果他们从头脑中抛掉这个观念,比方说,宣称它是迷信观念,是宗教观念,他们就会避免任何溺死的危险。他一生都在同重力的幻想作斗争,各种统计给他提供大量有关这种幻想的有害后果的新证据。这个好汉就是现代德国革命哲学家们的标本。这些德国的哲学家颠倒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他们的立足点或者说他们哲学的前提仍然没有脱离黑格尔的基地。因此不管是解释现实世界的出发点,还是试图改变现实世界的途径和力量,都无法脱离他们的思辨的基地。马克思对这种思辨哲学的局限性和无力性进行了批判,指出了他们仅仅在纯粹的思想领域内进行变革,而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真正变革。他们只是用词句来反对这些词句,既然他们仅仅反对这个世界的词句,那么他们就绝对不是反对现实的现存世界。这种仅仅在思想领域进行的所谓批判活动,是无法对现存世界做出改变的。

  与那些思辨的哲学家相反,马克思的视野转到现实中来,坚持从现实的生产实践活动来寻求变革世界的途径和力量。针对这些思辨的哲学家仅仅在思维的领域中去寻求变革世界的途径不同,马克思转向现实的人以及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来理解对象世界,进而寻求变革世界的真正的途径和力量。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以往的哲学理解现实的感性的世界缺陷在于,要么从单纯的客体或者说直观的角度来理解,仅仅把现实的世界理解为感性对象;要么从抽象的人的主观性方面来对现实的感性的世界进行思辨的解释,而不是从人的感性的活动来理解这个现实的世界。正如马克思批判的那样,德国的哲学家没有一个想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针对这些思辨的哲学家们的缺陷,马克思指出: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甚至最简单的感性确定性的对象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商业交往才提供给他的。在指出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世界理解的视角的偏狭之后,马克思引入实践的角度,认为整个现存的世界都是在人类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而发展起来的,因此,不论是解释现存的世界还是想要改变现存的世界都必须从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出发才是合理的。

  马克思从现实的个人以及他们的生产实践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出发,对人类的生产和交往的历史进行了系统的考察,而人类的生产和交往实践活动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工业活动和商业活动。正是这种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和交换制约着分配以及不同社会阶级的划分。这种生产和交往的活动的发展程度,决定着人类历史的所有制发展的形式,以及各个历史阶段上的意识形态的内容。因此,这种以工业和商业活动为主要内容的连续不断的人类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寻求改变世界,就不能仅仅在纯粹的思想领域内进行所谓的词句批判,进行纯粹的思想变革,更应该对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进行革命性变革。只有通过生产实践活动本身的方式和内容的变革,现存的世界的改变才得以可能。在对费尔巴哈的批判中,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想要改造世界,改变人类的不平等的地位,但他却去求助于类的平等的范畴,诉诸于所谓的理想,而不是切切实实的现实的手段,不是通过现实的生产实践活动去消除这些现实的不平等,这种变革的途径终究是没有什么实质性意义的。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当他看到的是大批穷苦人而不是健康人的时候,他便不得不求助于最高的直观和观念上的类的平等化,这就是说,正是在共产主义的唯物主义者看到改造工业和社会结构的必要性和条件的地方,他却重新陷入了唯心主义。

  正因为工业和商业活动是人类生产和交往实践活动的具体实现方式,并且这种感性活动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因此,只有系统考察工业活动和商业活动的发展历程,才能找到对这个现实世界的合理解释,才能通过这种生产和交往的变革,来实现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变革。马克思在众多著作中系统考察工业史和商业史,正是寻求改变世界的现实途径这一任务所决定的。只有在现实生产和生活中通过这种物质的手段,而不是通过在纯粹的思想领域内通过观念的变革的方式,才能真正实现改变现实世界的目的。正是在系统考察工业史和商业史的基础上,马克思指出了变革世界的真正的途径和力量。历史上周期性地重演的革命动荡是否强大到足以摧毁现存的一切基础;如果还没有具备这些实行全面变革的物质因素,就是说,一方面还没有一定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还没有形成不仅反抗旧社会的个别条件,而且反抗旧的生活生产本身,反抗旧社会所依据的总和活动的革命群众,那么,正如共产主义历史所证明的,尽管这种变革的观念已经表述过千百次,但这对于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

  二、批判旧唯物主义抽象物质本体论的必然

  近代西方哲学的主要倾向是认识论,但并没有抛弃本体论。如美国哲学家奎恩所言,任何一种哲学都有其本体论承诺。任何一个理论体系在自己的语境中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约定某些事物,对象或要素的存在。当然,近代西方哲学虽然以认识论为主流倾向,但是其隐含着本体论前提。就笛卡尔而言,正是他的二元论继承和发扬了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处于雏形的理性本体论和物质本体论这两种对立的本体论形式。在物质本体论方面,笛卡尔为这种近代西方哲学物质本体论的兴起提供了思想前提,在《哲学原理》中他谈到了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基本思想,论述了这样的观念,即世界由物质组成,物质是运动的,并且能够为人们所感知等。他以自己的方式推进了物质本体论的发展,这种物质本体论为狄德罗、拉美特利、霍尔巴赫、费尔巴哈所继承和发扬。这种物质本体论的大致内容规定如下: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没有离开运动的物质;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能够为我们所认识和把握。

  抽象的物质观是这种物质本体论的标志。受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成果影响至深,同时在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影响下,这种抽象的物质观念撇开人的社会活动和历史背景,空泛地来谈论物质。这种抽象的物质的概念,作为一切具体的事物总和,其实是一个空泛的概念,是一个抽象的符号,没有什么实际存在的对象。贝克莱就对这种抽象物质的概念进行过相应的批判,并提出了物质就是虚无这一观点。在贝克莱看来,物质这一概念是一个空名,是一种虚无,没有任何的规定性。同样黑格尔也曾经用水果这一概念来表明这样的意思,在黑格尔看来,水果本身并不存在,存在的是苹果、梨、葡萄等具体的形式。也就是说脱离了具体的表现形式来空泛的谈论水果这一概念是没有意义的,物质的概念也一样。从这种以抽象物质观为标志的物质本体论出发,来理解自然界,来理解社会,传统的唯物主义就取消了人的地位,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唯物主义开始敌视人了。这种抽象的物质运动与人的社会也没有关系,这种抽象物质本体论视野中的自然界是一种在人之外的自然界,是一种与人的活动无关的自然界。因此,从这种抽象的物质观出发的唯物主义无法真正地在哲学上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做出正确的理解。

  马克思对这种抽象的物质观持一种批判的态度。在马克思看来,脱离一切具体的历史条件,笼统地谈论物质唯物主义等概念是没有什么实质性意义的。正如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指出的:抽象的唯灵论是抽象的唯物主义;抽象的唯物主义是物质的抽象的唯灵论。这种抽象地谈论物质的概念与唯心主义没有什么区别。因此,马克思反对那种抽象的物质观,反对脱离人的活动而单纯地考察自然界,进而对社会进程进行描述。这种物质观基础上的唯物主义,抹掉了人的因素,抹掉了与人的关系来考察物质,考察自然界,更是一种物理科学的方式。正如马克思在前面指出的,人们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开天辟地以来就存在的,决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基础上生成的。那种在人类之前就存在的,那种在人类之外就存在的物质的自然界,马克思承认它们的先在性,但也仅此而己。对于人类社会而言,是没有实质性意义的,是一种无。其实只要人们观察周围的感性世界,就会发现周围的所谓的物都是以具体的样态和现实的形式而存在,无不打上了人类的意识、意志和实践活动的烙印。因此马克思关注的不是脱离人的活动的抽象的物质,而是现实的具体的物的活动方式,是人的生产实践活动及其发展过程。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指出,实践活动的最基本的形式就是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与交往活动。而这种物质生产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人们工业生产活动以及人们的交往活动。因此,马克思关注的正是这种具体的生产形式发展过程,也就是说是人类的工业活动史和商业活动史。正是对人的生产和交往历史过程的考察,也就是在对人类的工业活动和商业活动的历史考察的基础上,马克思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做出了合理的解释。实际上,工业及其发展史就是人同自然界或物质界打交道的现实的历史关系,如果撇开人的实践活动,撇开工业的发展史来孤立地考察自然界或物质界,得出的只能是一种抽象的物质概念。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工业是自然界同人之间,因而也是自然科学同人之间的现实的历史关系。在人类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

  总之,受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影响的旧的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念,是一个抽象的空的概念,以这种抽象的物质本体论的为基础的唯物主义,取消了人的因素,无法真正做到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解释。正是对人类现实的感性世界的关注以及对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视,马克思系统地考察人类生产生活的实践形式即工业活动和商业活动的发展历史,找到了正确理解物质界或自然界的途径,对旧唯物主义的抽象物质本体论进行了批判,确立了自己的新的唯物主义。

  三、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与人的解放需要

  马克思主要是从实践活动出发来对人的本质的揭示,而实践活动最主要是人们物质生产与交往。近代哲学家们从各个角度来对人的本质进行界定,黑格尔主要是从绝对精神的发展方面来阐释人的本质,而费尔巴哈则把抽象的类作为人的本质。马克思考察人的本质是从现实的人出发,是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去考察人的本质。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人们从事的实际活动中首要活动就是他们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继而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人们的交往活动,这就构成了理解和确证人的本质的基础。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马克思将人的本质与生产实践活动联系来加以考察;同样在《提纲》中,马克思也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此意义上,将人的本质与现实的生产关系联系起来加以考察。这样马克思把人的本质的理解和确证奠定在了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的基础上。

  在具体历史过程中,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主要表现为工业和商业的活动,工业史和商业史也就构成了人类的劳动史的主要内容。人们为了生活,就必须从事劳动,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的本质就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得到展开和丰富。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历史中现实的个人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一方面产生出自然界的关系,一方面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前者表现为对自然界的改造,这种对自然界的物质改造的范围和程度,体现了人的力量的发展的程度,这种物质资料生产的过程就是人的本质发展和确证的过程。因此,马克思指出: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的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而在这种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人们必然发生相应的相互之间的关系,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不断发展,也就是人们不断调整和发展自身力量的过程。因此,这种物质生产和交往活动的劳动史,就是人类本质的不断发展和确证的历史过程。虽然在以往历史过程中,在私有制的条件下是以一种扭曲的或者说异化的方式表现出来。但是也只有通过这种劳动方式的扬弃,才是达到人类解放的途径,即人的本质的确证,人的本质的异化以及人的解放遵循的是同一条道路。正是通过人类的工业史和商业史的系统考察,马克思指出了这一点。

  人的解放与世界的改变一样,都必须通过现实的实践活动才能够实现。人的本质的实现、人的异化以及人的解放都是同工业和商业活动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近代的一些哲学家,看到人在现实世界中的苦难,以及现实社会中的种种弊端,他们对人在现实世界中的苦难充满同情,并努力探寻人的自由之路。但是都没有将人的解放奠定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没有将人的解放途径同人的工业活动和交往活动联系起来,因此并没有真正探索到人的解放的正确途径。

  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使理性成为一切的主导,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人的头脑以及通过头脑的思维发现的原理要求成为人类活动和社会结合的原理。这个原理进一步发展成为:从理性出发的原则,比如社会正义、平等、人权成为支配一切的东西,而一切传统观念与国家形式都被认为是同理性相违背,是不合理的。但这些所谓的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理性的永恒原则,只不过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阶级反对中世纪的黑暗时代的自己的原则,并不是什么永恒的原则,建立的资产阶级社会,仍然存在着对立与剥削。现实的人并没有因为这些所谓的理性原则实质上是资产阶级的原则而达到真正的自由。空想社会主义者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但是他们依然是求助于所谓的永恒的真理范畴。他们认为现实的理性和正义至今还没有统治世界,这只是因为它们还没有被人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就是绝对的真理、理性和正义的表现,只要将其发现出来,它就能用自己的力量征服世界。这种绝对的真理被发现需要天才人物的出现,而天才人物的出现却是一个偶然的事件。这种诉诸于真理范畴来实现人的解放,只能作为一种空想而存在。他们以为人是被那些非理性的范畴所奴役,被非真理的范畴所压迫,因此只要绝对的真理和正义被揭示出来,就能实现人的解放,这种行为是当时的德国哲学家们流行的行为。马克思集中批判了这种思想,在系统考察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历史基础上,马克思指出:如果他们把人从这些词句的统治下解放出来,那么人的解放也并没有前进一步;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除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通状况促成的。因此,从根本上说,人的解放不是靠思想与词句,而是靠现实的力量,靠生产力的发展,靠生产实践活动发展。正是在系统考察人类工业史和商业史的基础上,马克思指出了人的解放的现实途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篇二

  《论马克思博士论文对黑格尔哲学的继承和超越》

  摘要: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提出了自我意识主要关注于客体与自我的关系,实现了对希腊哲学的超越;提出了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的哲学化,完善了自我意识结构;提出了自我意识必然面对和解决不同的时代问题。马克思博士论文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源头和马克思公开出版的第一部著作。本文立足于文本,具体分析了马克思通过博士论文究竟在哪些方面批判继承了黑格尔哲学,又在哪些层面实现了对黑格尔超越。

  关键词:马克思博士论文;黑格尔;自我意识

  一、马克思博士论文中自我意识哲学的提出

  人们对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的地位评价并不高,称其为马克思不成熟时期的作品,也不具有独立意义和价值。这种观点的理由在于,虽然马克思在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下开始用个别自我意识来冲破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也闪现了一些零星的实践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比如提出了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是哲学的世界化来说明哲学的世界批判意义,但是这种尝试仍然是在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的基础上开展的,所以总的说来这时马克思还是一个彻底的黑格尔主义者。

  事实上马克思已经在《博士论文》中,对黑格尔哲学及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展开了批判的考察。所以,与其说《博士论文》是青年黑格尔派的马克思的不成熟著作,不如把他看成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一次尝试性突破,这对于理解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史前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博士论文》开始就讨论了关于伊壁鸠鲁主义、斯多亚主义、怀疑主义三大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定位,在马克思眼中,希腊哲学看起来似乎遇到了一出好的悲剧所不应遇到的结局,即平淡的结局。在希腊,哲学的客观历史似乎在亚里士多德这个希腊哲学中的马其顿王亚历山大那里就停止了。

  马克思认为,这样一种理解显然割裂了罗马哲学与希腊哲学的内在关联。这正是他要区别德谟克利特原子论和伊壁鸠鲁原子论差别的一个重要动机。德谟克利特的原子是外在的,只是量上的相互组合和凝聚,以这种眼光看待希腊哲学与罗马哲学,势必会得出上述的结论。而伊壁鸠鲁的原子则是原子自身的各种变化,是原子的本质与存在的关系,是内在的关系,以这种眼光看待希腊哲学与罗马哲学,结论很显然,所谓的罗马哲学不过是希腊哲学的新的形式。所以,希腊哲学的死亡就如英雄之死:英雄之死与太阳落山相似,而和青蛙因胀破肚皮而死不同。太阳的落山不过意味着新的旭日东升,希腊哲学死亡之处,正是新哲学重生之地。

  《博士论文》中对自我意识哲学的肯定,这一点是和青年黑格尔派一致的。在第一部分中,马克思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基本差别,即对人的知识的真理性和确定性上、对待学问的态度和实践上,以及对反思的形式上。

  (一)在对知识的真理性和确定性方面

  马克思认为,在对人的知识的真理性和确定性上。德谟克利特采取怀疑的、不确定的、模糊不清的态度,伊壁鸠鲁则采取独断的态度,坚持一切感性直觉都具有客观真实性,感性知觉是唯一客观的现象,一切感官都是真理的报道者。①因此,在马克思看来,德谟克利特怀疑感性世界,伊壁鸠鲁则肯定感性世界,哲人比大家高明之处,正在于他对自己的认识深信不疑②。也就是说,对伊壁鸠鲁来说,唯一真实的东西就是人的感性知觉,这是唯一能让灵魂宁静的东西,这也意味着,在伊壁鸠鲁那里,肯定人及其主体性的自由是他的理论前提。

  (二)在对待学问和实践以及在反思性关系方面

  马克思认为,德谟克利特由于怀疑感性世界而寄希望于追求背后的真理,因此他不满足于哲学,并且声称要投入到实证知识的怀抱,他试图在经验事物中发现因果联系,于是他就不可避免地要受限于客观的必然性,这也即意味着对命运、天道,对世界的创造主的服从和对人的主体性自由的否定。伊壁鸠鲁对于这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肯定人的感性知觉才是唯一的客观现象,因此他认为没有必要再到经验世界中去寻求实证知识,所以他注重偶然性。

  在马克思看来,肯定偶然性就意味着肯定了人的自由,肯定主体选择的可能性和多样性。因为,伊壁鸠鲁认为,服务于哲学本身就是自由。马克思对这个观点十分赞同,他引用伊壁鸠鲁的话说,在必然性的生活中,是不幸的事,但是在必然性中生活,并不是一种必然性。通向自由的道路到处都敞开着,这种道路很多,它们是便捷易行的③

  二、马克思博士论文对自我意识结构的完善

  无论是黑格尔还是马克思,他们关于自我意识结构的看法存在某种相似性,他们都认为,三大派哲学各自代表自我意识结构中的一环,因此,三大派哲学的整合正好构成自我意识的完整结构。所以,马克思说:自我意识的一切环节都得到充分表现,不过每个环节都表现为一种特殊的存在这些体系合在一起形成自我意识的完整结构。④

  黑格尔认为自我意识的三个原则:这样就有三个原则是必然的:(一)思维的原则,即普遍性本身的原则思维是真理的标准,是规定真理的东西。(二)与思维对立的一方是特定的东西本身,是个别性的原则,也就是一般的感觉、知觉、直观。以上就是斯多葛派哲学和伊壁鸠鲁派哲学的原则(三)在斯多葛主义和伊壁鸠鲁主义以外,存在着第三者,怀疑主义,这是前面两种片面性的否定。⑤怀疑论在这里是作为前面两种片面性的综合二出现的,但是黑格尔认为长期以来人们对怀疑派的认识是错误的,他说:古代的怀疑论并不怀疑,它对于非真理是确知的;它并不只是徘徊不定,心里存着一些思想,换句话说,怀疑对于它乃是确定的,它并不是悬而不决的,而是斩钉截铁的,完全确定的。⑥

  也就是说,怀疑论可以洞见自我意识的本质:就是要让人的心灵和精神获得拯救与解放。为此,自我意识不太能接受自身之外存在一个决定自身的本质,但是,对于自我意识来说,恰恰就是这种东西。

  事实上,当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提出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的哲学化时,他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自我意识结构。传统的自我意识结构主要关注的是思想与存在的矛盾问题,或者是要从思想上理解真理(斯多亚派),或者是从个别的感性去理解真理(伊壁鸠鲁),从而使自我意识得到满足。但马克思将思想与存在的自我意识结构转换为理论与实践的结构,核心在于,不仅要理解真理,从而使自我意识满足,更重要的是,也要改变自我意识,实现哲学的世界化。同时,改变世界,实现世界的哲学化,使之成为世界历史的行动,实现自然的人化(彻底的自然主义)和人化的自然(彻底的人道主义)。  三、马克思博士论文对自我意识双重矛盾的解决国内一些学者认为,自我意识的矛盾一方面就是作为现实的自我与作为意识的对象的自我的矛盾,也就是自我在意识中的两重化,因此,自我意识的目的就在于解决这种两重化的困境。

  黑格尔对于自我意识二重化是这样认为的,当我说我时,我的意思是指这个排斥一切别的事物的我,但是我所说的我,亦即是每一个排斥一切别的事物的我。⑦这里确实出现了两个我,但不是实体的我与意识的我,如此就仍然是自我的主客二重化,而不是自我在意识中的二重化。所谓在自我意识中的二重化实际是指:当我说一个具体的我时,自然也就有了这一个我的唯一的意识。然而,同时,我并不是唯一的称谓,当我一旦被说出,也就意味着,我是一个普遍性,每一个都可以说我,我成了每一个我的意识。前者是个体性的,后者是类的,重要的是,它们都是意识,都是思维。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自我意识结构的首要环节就是思维,而不是实体。自我意识作为意识的矛盾就是个体意识与类的意识的矛盾,自我在意识中的二重化就是个体与类的矛盾。

  对马克思来说,这也就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也即:存在和本质、对象化与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⑧。人的现实的二重化仍然面对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个体与类的矛盾。劳动与实践不是别的,正是人自己的全部类力量。劳动对象也是如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但是,在异化劳动中,人却被二重化了,异化了。

  问题不在于自我的确证与否定,而在于,无论对象如何不同,自我意识都将对象视为自己,不管是肯定的(同一)还是否定的(异在)。问题不在于自我的确证与否定,而在于,无论对象如何不同,自我意识都将对象视为自己的一种关系,不管是肯定的(自我确证)还是否定的(自我否定)。问题不在于自我的确证与否定,而在于,自我意识将通过意识和实践既克服意识中的自我异化,又克服现实中的自我异化,实现自我的同一。

  因此,就算存在个体与类、本质与存在、自由与必然、对象化和自我确证、人和人、人和自然的矛盾,它们也是自相矛盾,是自我的矛盾,是内在的矛盾,而不是外在的矛盾。

  排斥不是单方面的,排斥就是双方排斥,自相排斥,如此,它们就处于同一关系中。在政治领域,如果能达成契约,那么也就意味着,完全不同甚至对立的双方终于处在同一关系中,那契约不是别的,就是双方的共同认可,就是自我意识。同样,在社会领域,如果能形成友谊,那么也就意味着,完全不同甚至对立的双方终于处在同一关系中,那友谊不是别的,就是双方的共同认可,就是自我意识。其它比如正义等亦复如是。当然,它们仍然存在自我否定的可能。这也同样适用于人和自然、人和人、存在和本质、对象化与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这类排斥更是自相排斥,因此,它们也就构成这类自我意识的最初形式。同样的,这种最初的形式仍然具有自我否定的可能。正如自我、自私的排斥是自我意识的最初形式一样,共产主义则是自我意识矛盾的真正解决。

  不同的时代都有其不同的时代精神,自我意识哲学内容和形式自然也会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但自我意识哲学的任务却从来没有根本改变,那就是,为人类提供安身立命的精神归宿。现在,世界面临的纷扰远非伊壁鸠鲁时代所能及,与此相比,人类却正在不断丧失自己的精神家园,面对人类心灵遭遇的种种新困惑,马克思那一警句仍然振聋发聩:

  只是现在,伊壁鸠鲁派、斯多亚派和怀疑派的体系为人们所理解时代才算到来了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2]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3卷,商务印书馆,1978.

  [3]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2005.

  [4]张奎良:《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

  [5]王锐生、黎德化:《读懂马克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6]姜丕之:《马克思与黑格尔》,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

  [7]孙伯金癸:《探索者道路的探索》,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注释:

  ①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7页.

  ⑤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3卷,第7页.

  ⑥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3卷,第111页.

  ⑦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第71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85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03页.

上一篇:大学生有关法律道德的论文

上一篇:幼儿园托班教师教育教学论文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