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心得体会>

关于设计艺术的哲学思考

发布时间:2021-08-08 08:41:18 浏览数:

摘要本文从哲学的角度分析设计艺术,通过认识和把握设计艺术的基本哲学思维和辩证关系,强调哲学体系对于设计艺术的指导意义,有益于我们当前的设计实践和设计思想的探索。

关键词:设计 艺术 哲学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

人类历史的实践表明,一些全新的思潮往往从哲学领域开始,然后逐渐影响蔓延到其他领域如文学、设计艺术等,因此认识和把握设计艺术的基本哲学思维和辩证关系,有益于我们对当前的设计实践和设计思想的探索。

一 什么是设计艺术

对设计艺术,目前通行的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对“艺术与设计”的简称或模糊化思维,省略了其中的“and”,这种方式比较概括,对于艺术和设计的关系表达也不明确。另一种则是在中国特定阶段,设计教育者们对设计的“国情化”解释。所谓“国情化”解释,主要是针对人们印象中“工艺美术”的概念而言。在对“设计”的定义缺乏理解的情况下,进行加注“艺术”二字,使人们更容易接受这一概念。从更深层次来看,这一概念反映了中国一批工艺美术界的先驱学者们对设计的认识。泊来的“设计”一词,过去被有些学者认为不过是“现代工艺美术”,这一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了变化。

现在人们已经认同设计艺术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实用性的艺术学科,其内涵是按照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规律,创造人类生活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一门学科。一般说来,在自然经济体制下,手工艺制品的设计属于工艺美术设计范畴;现代工业社会批量化、标准化生产的产品设计属于设计艺术范畴,一部分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观念和生产结合,并在保留手工艺特征的基础上产生新的艺术形态,也属于设计艺术的范畴。设计艺术涉及的范围宽广,内容丰富,是实用功能与审美意识的统一,是现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直接和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设计艺术学包涵了设计艺术历史与理论、染织设计艺术、服装设计艺术、陶瓷设计艺术、平面设计、环境设计艺术、工业设计艺术,装饰设计艺术、设计艺术教育和设计艺术管理等多个领域。

二 哲学对设计艺术具有指导意义

众所周知,哲学是指导人们行为的最高层次,作为文化的一种特有形式,是具体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它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对人类社会和科学文化发展有着指导作用和智慧启迪作用。设计艺术自然概莫能外,亦受哲学思想的指导。

从文化形态学的角度,可将文化视为一个包含内核与若干外缘的整体,由外至内分为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由人类创造的物质实体构成了物态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社会规范构成了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则包括了约定俗成的习惯,以民风民俗的形式存在;而价值观、思维方式与审美观等主体因素构成的心态文化层却是整个文化的核心。这里可以看到,设计艺术的成果显然处于物态文化层,其表现的形式完全取决于内核;而哲学的特征在于追问本质,不断反思,在这个文化的核心领域占有其一席之地,所以指导设计艺术的实践,成为设计实践的理论先导。

纵观人类设计艺术的历史,创造物质实体的过程始终都受到哲学思想的指导,可以说不同文明的巨大表现差异正是不同哲学观外化的产物。古埃及文明注重“来生”和中国传统社会关注现世的哲学观,成就了对比鲜明的设计造物。设计艺术在学科化的今天,指导设计的哲学体系的重要作用更突出。哲学的思维方法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主动地把握事物的变化规律。作为设计师而言,应该明确这一理念并自觉实行之。从而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抓住纷繁问题的本质,找到适合的设计表现形式。

三 中外传统设计艺术哲学观的启示

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最初是通过原始的歌舞、祭祀等艺术活动表达的,哲学思想与设计艺术作品的创作,互为表里,彼此依存。

1 中国传统设计艺术中的哲学观

中国哲学对外部客观世界的把握,质朴而富有诗性直觉,浸透着主体生命意识。中国古代的哲人,往往本身就是诗人、艺术家,因而诗性的中国哲学物化出的中国艺术是高妙的。中国传统设计艺术归纳起来,可以说是一个以致力于表现世俗和人情为核心的广阔世界。

中国的传统哲学始终强调人的主动性及人对自然的主动作用,最典型的莫过于天人合一:认定人与自然的浑然一体,人生态度是重心在内。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主要表现为:一是对以山川日月为代表的大自然的亲近;一是对天然无我的人格与审美境界的追寻。前者强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后者则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平衡与个人内心的平衡。与诸多古典诗词文赋一样,设计艺术的作品也同样诠释着这种哲学理念。独特的哲学体系创造并影响着中国几千年的建筑设计制式以及室内外装饰、布局等诸多方面,处处都体现着中国传统哲学——儒、道、释3大思想体系的理论精髓,形成了浓郁的东方设计文化特色。又如以长信宫灯为代表的汉代铜灯设计,不仅具有置上卸下使用方便的巧妙构思,还具有对环境保护的功能。导烟管的设计使得当时的燃油灯不至于影响室内外空气。经由古代这些经典的设计艺术作品,我们可以窥视古人的内心世界及其对于天人关系的定位。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注重沟通和连接天、地、人、我的关系,天人之间、形上形下之间、价值理想与现实人生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这在物欲横流,积极提倡低碳生活的今天,对于指导我们如何进行合理、适度、有效的设计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2 西方传统设计艺术中的哲学观

西方哲学则是截然不同的另一个情形。在西方,人和自然是对立的关系,人生态度是向外寻求;在西方文化的原始意识中,征服自然外界的欲望是一种很强烈的本能。

与中国传统哲学中尊重自然法则不同,西方的设计哲学是向大自然挑战,向人类极限挑战。建筑在西方的文化史中绝对是极其重要的现象,其设计哲学的直接体现就是西方突出的雄浑壮丽、各式宏大建筑,且以单体见长;这些建筑被创造出来的全过程,表现出西方人的精神目的和追求。从古希腊的人本主义到中世纪的宗教神学,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到近代的科学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后现代主义等,西方每一次思想流派的流变都深深地影响着设计艺术的发展方向。

四 设计哲学中的基本关系——实用与审美辨证统一

设计是人们为完成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一项创造性活动,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它包含于一切人造物品的形成过程之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从人类有意识地制造和使用原始的工具开始,人类的设计文明便开始萌发了。

设计艺术来源于生活,其起源可追溯到人类制造第一件石器,虽然相当粗糙,却已经包涵了设计最初的萌芽。在极为简陋的石器上,出现了对称、均衡等形式美感的雏形,尽管这些外观还只是出于功用上的考虑。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形式感除源于功能为需要而作为附属价值之外,逐步独立出来,引发了纯粹艺术物品的产生:如装饰品等。进而满足人的精神性需求。关于实用与审美的辨证统一也可以理解为形式与功能的关系问题,亦或是哲学层面的对立与统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对设计艺术的发展同样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造物的实用功能与造物的形式之美,都统一产生于人的需要,用与美得到了统一。在文明史里,陶器的制作和设计可说是人类造物史上的一座丰碑。陶器的制造原则,首先是为了适应农耕生活的需要。为此,有了各种不同的钵、盆、碗、罐、瓶,彩陶还有着随品类赋予的美妙装饰,这些不同造型和装饰,与器皿的实用功能做到了和谐的统一。从哲学意义上讲,实用功能为第一性与审美的从属性特征,二者的辩证统一乃至同一,是造物以及设计所追求的根本理想和终极目的。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实用与审美之间的辩证关系,即设计哲学中的基本关系。

现代设计艺术,区别于手工业经济的生产和设计制作,而以机械化大批量生产,自动化、系列化、标准化的生产为其特征。从设计本质上讲现代设计的基本哲学问题,仍然是关于功能和形式即实用与美的关系问题。在现代设计的进程中,流派林立,思潮变迁,围绕这一设计哲学基本命题的探讨组成了现代设计史上丰富而多元化的设计变革。

被誉为“现代设计之父”的英国人莫里斯,旗帜鲜明地反对大机器生产造成的艺术割裂。在他看来,工业革命后的机械化大批量生产,“为产业而产业”,单纯追求造物的数量和商品经济利益为核心的物质生产,不负责任地进行粗制滥造,有悖设计哲学的这一基本关系,因而直接导致了他领导的轰轰烈烈的“工艺美术运动”。由于过分强调了形式的决定作用和传统的力量,与现代设计面向来来的精神背道而驰,也激发了现代意义上的设计思想和随后的设计运动的诞生。

在包豪斯成立以前,德国在1907年出现了一个设计联盟——德意志制造联盟(DWB),也是现代设计哲学思想确立的时期。这个组织开创性地认为工业与工艺技术不是两个对立的个体,他们成为最早倡导工业与设计合作的先驱。并提出了“产品设计的合理结构、材料应用的严格条理和工作方法的明确表现”等设计原则,实质地将设计的哲学问题的理论解释趋向于深刻和全面。

包豪斯的成立开创了设计艺术的全新领域,在设计理论和设计教育上独树一帜,对设计艺术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它的设计哲学不同以往,强调设计原则和教育制度是“艺术与技术合一”,反对纯艺术与纯技术的硬性分离,将功能与形式上的设计法则对立统一。包豪斯为全面确立设计的原则,坚持设计的哲学理想开辟了通道。

可以说功能主义的合理性是建筑在社会对生产需要的饥渴程度上的,与整个社会的经济因素直接相关。由造物为内在结构和功能所决定的外在形式,是设计所表现的最高形态。拜耶认为,美在某种意义上是有用的,是与功效持续地进行互相沟通的。这一认识成为功能主义的美学基础。

设计艺术是充满矛盾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形象反映,对立统一的关系还有很多,如设计艺术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等等,都可以并入这个哲学体系。从人类造物的根本目的出发,注重造物的内在机能(实用)与外在美感(形态),创造出一个平衡、舒适、高度便利、科学的美的空间,是设计的根本原则和归宿,绝对的功能主义和形式主义都是不可取的。解决好设计哲学中的这一基本关系,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设计思维与设计观念,踏踏实实做好设计的实践环节。

五 结语

今日社会之精彩,远超前人之想象。关于未来,人们充满期许。数字化时代、信息社会、生物世纪、游戏的世纪……不一而足。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不能只从一个角度出发,武断的认定将来一定是如何如何。有一点毫无疑义,未来会是多种技术、多种生活方式,多种哲学观念并存的时代。反映在设计领域,便是设计理念和方法的多样化趋势。任何实践都需要理论准备甚至是先行,因为也许我们正陷入迷雾之中,不知人类自身究竟应该走向何方。其实只要我们撇开一些表象的、非本质的东西,一切便真相大白。在此用哲学的观点对设计艺术进行指导非常重要,这是每一个设计师所应采取的工作方法。

参考文献:

[1]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

[2] 百度百科:《哲学》,

http://baike.baidu.com/view/3330.htm

[3]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 [法]丹纳,傅雷绎:《艺术哲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6] 何人可:《工业设计史》,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作者简介:翁春萌,女,1977—,浙江宁波人,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2010级在读博士生,讲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与设计文化,工作单位:武汉科技大学。

上一篇:新书推介

上一篇:艺术文摘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