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心得体会>

“京江画派”与镇江中国山水画

发布时间:2021-08-22 09:59:45 浏览数:

在中国绘画史上,镇江占有重要一页。东晋著名画家、雕塑家、音乐家戴颙长期隐居南山招隐寺。晋唐三大画圣陆探微、张僧繇、吴道子都在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壁绘有佛像。画史上最早的两篇山水画论之一《叙画》的作者王微,为晋末南迁京口的王氏后裔,“年十六,举南徐州秀才,不就。”唐代善泼墨山水画法的王洽晚年定居镇江直至去世。北宋米芾住镇江四十年,与其子米友仁写“江南烟云变灭”的“京口诸山”,创“米氏云山”画法,他承接王洽泼墨山水画法,开文人写意山水之先河,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深远意义。

自清乾隆中期延续到道光末年的“京江画派”,在清代美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异军突起的“京江画派”与“扬州画派”“常州画派”“海上画派”这三个清代代表性花鸟画派相比,其主要成就在山水画方面。“京江画派”是以张崟为首,以潘恭寿、顾鹤庆、潘思牧、周镐为骨干的一批画家,高举“吾润画家,家自为法”的旗帜,以本邑山水的“真景实境”为描绘对象,形成了“落笔浓重,丘壑严整”,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艺术风格。“京江画派”的形成及其创作活动,不仅在镇江文化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地域范围,甚至可以说它是中国古代画坛最后一个山水画派。

“京江画派”的画学传统可上溯至北宋大书画家米芾。而米芾的“米氏云山”又是从王维、张璪及王洽等水墨山水画中一路走来。米芾及其子米友仁在继承董源、巨然江南山水画派的基础上,结合对京江山水的观察、感受,从而形成墨色淋漓、烟云变幻、气韵流畅的米氏风格。对“米氏云山”的悉心追摹和对地域性画学传统的发扬光大,使京江画坛代不乏人,最终形成“京江画派”。在京江历代画家中,本籍京江,后旅居吴兴的江参,其创作则可证明南渡后董巨画风在京江地区的滥觞了;宋代赵芾更在《江山万里图》中开始自觉地将本邑山水作为题材,并力求通会董巨之精神,而创造出一种“有气韵”的非院体风格。元代京江画家郭天锡所作《青山白云图卷》对米芾“逸格”作了自我阐释并将两宋的艺术表现手法加以综合。明代杜堇的《梅下横琴图》兼融院体传统,严整有法。比杜堇稍晚一些的周纶,专师浙派,《山水扇》“老笔坚苍,荆穆淳古”,为浙派之典型。清初淡耕之的山水画格在京江画坛上被称之为“超逸”的代表,“写远山枯树尤佳,其蹊径在寻常画史之外”。兼有画家与画评家双重身份的笪重光可谓折衷主义的典型,他的创作同样借用了经典的“米氏云山”,却又以一种写意性的笔法来消减样式化的负面效果,展示文人“墨戏”的自由心态。他的理论则激烈地反对一味摹古,反对脱离客观实际的片面追求、玩弄笔墨技巧的时习,同时又竭力鼓吹风格的师古与所谓的集大成。

“京口三大家”是蔡嘉、蒋璋、张琪的合称,他们都是活跃于康雍年间京江画坛的重要画家。蔡嘉工山水巨幅,人物、禽兽、草本无不曲尽形似。蒋璋是一位流寓扬州的京江画家。张琪晚年山水画极力追摹古风,尤醉心于唐宋。这一时期重要的京江画家还有鲍皋、黄石、蒋宗海以及周曾培、周序培兄弟。鲍皋不仅是位画家,他的诗作更丰,且气韵高古雄浑,大都为吟咏京江山水之作,为清乾隆年间京口三大诗人之一。潘恭寿的绘画在极力摹古的同时,又时常流露出在“变”的驱使下风格创制的明确意图。事实上,无论是潘慕寿的风格走向,抑或是京江画坛风气的确立,都与“淡墨探花”王文治有着紧密联系。王文治不仅是京江本邑众望所归的文化领袖,也是江南文化人圈中的重要角色。潘恭寿的画大多有王文治题跋,“潘画王题”亦成艺坛佳话。

“京江画派”典型风格的确立应是仿吴风潮中成长起来的一代画家,其中尤以张崟、顾鹤庆、潘思牧为代表。他们自幼就承受着本邑前辈已做出的结论,绘画创作从一开始便理直气壮地从仿吴入手,并进而通过对吴门画风的全方位模仿,形成和正统派迥异而鲜明的艺术特色。除此三人外,第二代画家如张深、几谷、周镐等也迅速崛起,成为“京江画派”画家群中的重要画家。

“京江画派”的艺术特色是其迥异于时流的“落笔浓重”的“实景山水”。在描写本地山水题材时,这一笔墨特点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京江画家心目中,“米氏云山”是造化与人为秩序完满结合的产物。由此“米氏云山”不仅培养起本邑画家对浓重墨色的持久兴趣,同时由于它对地域景致出神入化的表现而激发了以本邑山水为题的创作热情。至清代被推为京江画坛“逸品”之代表的笪重光,其关于“实景”的理论自然地成为京江画人珍视的遗产。

注重“实景”不仅使京江画坛的面貌更趋独立,本邑传统得以“激活”,也让京江画人充分肯定自我而能“家自为法”。“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镇江自古至今一直得江山之助,“一水横陈,连冈三面”,远岫西来,大江东去。三山鼎立,二水交汇。京江名胜无疑是“京江画派”“实景山水”创作中最具魅力的作品序列,以至于此一题材长时间成为京江画人的“专利”。张崟将“京口三山”绘为一卷,犹如一幅京江名胜的 “全家福”。京江古今画人一直喜作“京口三山图”或“京口名胜图”。

“京江画派”至道光咸丰年间,已发展成阵容庞大的画家群,人数多达数十人,遍及江浙,俨然成为晚清江南画坛一支新军。“京江画派”的后期画家,在地域来源上早已不限于本邑范围,然他们的作品仍充分地展现出对京江地区山水体貌、艺术传统的敏感和自信。因此,“京江画派”后期画家的艺术取向,仍以师法两宋、明代“吴门画派”为主,基本保持了“落笔浓重、丘壑严整”的画派特色。而另一方面,又因画家的相异师承,创作的不同侧重,从而导致了画派内部丰富的变化和支派的特色。十九世纪异军突起的“京江画派”确实成为当时江南画坛一道靓丽的“风景”。其影响所及不仅仅局限江南一地,即便是在“正统画派”牢牢掌控的京师也受其波及,且对“岭南”“海上”画派也有一定影响。

除本邑画家外,外地许多大画家也流连镇江山水,留下了一幅幅表现镇江山水风光的精美画作。如宋李唐的《大江浮玉图》,明沈周的《江峰浮玉》《招隐观泉》和《京口送行图》,明文征明的《金山图》,现仍为金山四宝之一。明陈淳《金焦图卷》现藏镇江博物馆,《仿小米云山卷》在美国弗利尔美术馆。日本画圣雪舟两次来镇江游览,回国后绘制了《大唐扬子江心金山龙游禅寺之图》《润州山水图卷》。清初“金陵八家”之一的高岑所绘《金山图》是对当时镇江金山寺的实写。王鉴曾作《北固山》,新安四家之一的查士标和虞山画派代表人物王翚,两人同为笪重光画《鹤林烟雨图》并题跋,该画还有笪氏题识和常州画派代表人物恽寿平跋语。石涛为清初四画僧之一,晚年定居扬州,曾作《金山龙游寺图册》。扬州画派代表画家高凤翰,曾登焦山观瘗鹤铭,并秉烛摸读陆放翁题记,左笔作《扪碑图》,画《放翁题记石图》。近现代和当代画家以镇江山水为题材的画作更是不胜枚数。

综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镇江画坛,由于新老画家们的共同努力,在江苏画坛一直占有一席之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镇江中国画院举办了“新四军征途画展”,在美术界引起较大反响,这批画家至今仍活跃在海内外画坛。2002年,镇江市文联和多景诗社举办了“庆祝多景诗社成立四十周年——全国诗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出版了《当代诗人咏镇江》。镇江市委宣传部从中精选出76首诗词作品,邀请全国书法名家书写,并借用清代“京江画派”代表人物周镐创作“京江二十四景”的形式,组织创作了“镇江新二十四景”,举办了展览并出版了《当代诗书画咏镇江》作品集。2005年,镇江中国画院举办了“京江画派学术论坛”和“京江画派古今展”并出版《京江画派学术论文集》,这是一次高层次的专题学术活动。2007年,镇江中国画院编辑出版《纪念镇江中国画院成立50周年作品集》。2007年10月,江苏省文联,镇江市委宣传部,丹徒区委,区政府等部门联合举办“纪念米芾逝世900年——当代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及“米芾书画艺术名家讲坛”,并出版作品集。2010年,镇江画院又举办“镇江画派暨江苏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并出版作品集。2010年,镇江市文联启动了“青山绿水新镇江”文艺创作工程,并举办“青山绿水新镇江”诗书画展,出版《青山绿水新镇江文艺作品集》。2011年,镇江市文联举办了“新京江画派首届中国画双年展”。明年,市文联还将举办“新京江画派第二届中国画双年展”,拟邀请镇江籍及在镇江工作过的中国画家一并参加这一展览并举行学术研讨,这次参展作品要求均为中国山水画,且以镇江地域为基本素材,其目的是高举“京江画派”大旗,弘扬“京江画派” “家自为法”实景山水创作风格,以此激活镇江画坛并打造“新京江画派”这一品牌。

(作者系江苏省美协会员、镇江市文联副主席、镇江市花鸟画研究会名誉会长)

资料:

《京江画派》山东美术出版社

《宋元青绿山水与米氏云山》 山东美术出版社

《南方山水画派》黄廷海著 吉林美术出版社

《京江画派学术论坛文集》 车长森主编 中国文联出版社

上一篇:“我教了一辈子书,没教够”

上一篇:赵大山艺术简介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