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心得体会>

黄河夺淮对苏北水环境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2-14 08:39:39 浏览数:

摘要:自宋、金以来的黄河改道、夺淮夺泗,造成淮河水系发生重大变迁,对苏北地区的水环境也造成了重大影响体现,并主要体现在河流环境和湖泊环境两方面。就河流环境而言,黄河夺淮使淮河失去了入海出路,打乱了原有水系,淮河入江水道的形成、苏北灌溉总渠的开辟、沂沭泗水系的变迁以及废黄河的形成,都是黄河夺淮在苏北地区留下的印迹。就湖泊环境而言,促成了洪泽湖、南四湖和骆马湖三大湖泊的形成。

关键词:苏北;黄河夺淮;水系变迁;水环境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愈加关注和历史自然地理学的发展,史学界随之兴起了对环境史学的研究热潮。在这门研究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历史过程的新兴学科中,水环境的变化是研究的热点之一。所谓水环境,指围绕着人群空间,由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水体及各种相关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构成的总体。对某些水系发达的地区来讲,水环境的变化是影响该地区自然生态环境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比如江苏省苏北地区。历史上的苏北地区水系丰富且明晰,淮河从其腹部穿流而过,南部为长江水系,北部有泗水自山东而下。丰富的水资源,特别是淮河水系,为苏北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天然的有利条件,民间流传着“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说法。但自宋、金始,黄河改道,夺淮人海,打乱了苏北地区的水环境,使原本明晰的水系变得错综复杂,水患频发。黄河夺淮的巨大变故,加之人类治理淮河水患的活动,大大改变了苏北地区的水环境。水环境的变迁是苏北自然生态环境变迁的关键。

一、宋、金以来黄河夺淮的历史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被尊为“四渎之宗”②。它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咔拉山北麓,蜿蜒东流,穿过青海,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今在山东省东营市的垦利县注入渤海。

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而闻名。其河道的决溢泛滥和改道迁徙,集中于其下游平原地区。据统计,在1949年之前的2500多年里,有明确记载的黄河泛滥达1500多次,改道26次。这些泛滥、改道产生了多次黄河夺淮的事件。

所谓“黄河夺淮”,指的是黄河干流多次改道,南泛人淮,经淮河河道注入黄海的历史过程。关于黄河改道、夺淮人海的历史变迁过程,学界在起始时间、分流人海情况等问题上看法不一,但主流观点一般认为,大规模的黄河夺淮发生在南宋、金朝时期。根据典籍中的相关记载,黄河夺淮史上的重要年代和事件,主要有以下几件。

迄今所见黄河南泛、侵占淮河水系的最早记载,始于西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史记·封禅书》云:“今河溢通泗。”36年之后,即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黄河于瓠子(今河南濮阳县境)决口,“东南注钜野,通于淮、泗”②。这次泛滥,波及16个郡县,长达24年。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东京(今河南开封)留守杜充企图阻止金兵南下,以水代兵,人为地“决黄河,白泗人淮,以阻金兵”。根据乾道五年(1169年),南宋使者人金渡河的地点,推断决口处约在今河南省滑县李固渡以西。新道东流出李固渡,经滑县南,穿濮阳、东明之间,再经鄄城、巨野、嘉祥、金乡一带,汇人泗水,由泗人淮。④杜充的决河举措,不仅没能达到其军事目的,反而造成黄河改道,不再东北流入渤海,以东南流人泗、淮为常。此为黄河历史上长期南泛入淮的开始。

宋绍熙五年(亦金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河决阳武故堤,灌封丘而东”。黄河在河南阳武决口以后,分为南北二支,北支由北清河入渤海,南支人泗水,由清口汇淮河人黄海。泗水源自山东沂蒙山区,南下至淮阴西清口人淮。此后,南支泄洪量逐渐大于北支,形成黄河全流夺淮之势。至金末,黄河在淮北、苏北地区长期泛滥,经由泗水、汴水、濉水、涡河、颍河等5条泛道南下夺淮。

直到明朝万历二十五年(1546年),黄河夺淮才由上述五股泛道改变为由泗水一股泛淮。据《明神宗实录》第308卷万历二十五年三月条记载:“至嘉靖二十五年以后,南流故道始尽塞……五十年来,全河尽出徐、邳,夺泗夺淮。”从此,黄河夺淮的历史进入黄河全流夺淮人海的时期,即黄河不再北流人渤海,而是全部南流经淮河水道汇入黄海。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清朝咸丰五年(1855年)。是年,黄河在兰阳铜瓦厢决口,水道北上,重新回到由渤海湾人海的局面。黄河夺淮的历史宣告结束。

二、黄河夺淮对苏北水环境的影响

自1128年至1855年,长达727年之久的黄河改道,对淮河水系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黄河改道主要是侵占淮河人海水道,所以黄河夺淮对淮河水系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淮河下游地区,即江苏省苏北地区。

本文所指的苏北地区,大致包括江苏省的长江以北地区,下辖徐州、淮安、盐城、宿迁、连云港、扬州、南通和泰州等8个地级市。该区内分布着长江、淮河和沂水、沭水、泗水(以下简称沂沭泗水系,原属淮河水系,黄河夺淮后自成体系)几大水系。黄河改道对于淮河和沂沭泗水系的影响不可估量。这两大水系在黄河夺淮的影响下,或河道被截断改道,或因出水无路而潴积成湖,甚至部分河段泯灭。这些影响使得原本清晰的水系变得紊乱,每遇大水年份,极易引发洪水灾害,苏北地区也因此变得多灾多难,严重制约着农业和社会的发展。黄河夺淮对苏北的长江水系也有不小影响,促使江淮相通,形成了淮水入江的系列通道。

(一)对苏北河流环境的影响

黄河夺淮对苏北河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黄河夺淮使淮河下游变得洪灾频发。

淮河古称淮水,亦为四渎之一。所谓“四渎”,即四条独流人海的大河。《水经注》对古淮河的发源和流向,有详细的记载:

淮水出南阳平氏县胎簪山,东北过桐柏山,又东过江夏平春县北,又东过新息县南,又东过期思县北,又东过原鹿县南,汝水从西北来注之。又东过庐江安丰县东北,决水从北来注之。又东北至九江寿春县西,沘水、泄水合北注之。又东,颍水从西北来流注之。又东过寿春县北,肥水从县东北流注之。又东过当涂县北,濄水从西北来注之。又东过钟离县北,又东北至下邳淮阴县西,泗水从西北来流注之。又东过淮阴县北,中渎水出白马湖,东北注之。又东,两小水流注之。又东至广陵淮浦县入于海。

按照《水经注》的解释,古淮河的走向基本上是清楚的:源于河南省南阳桐柏山主峰胎簪山,今称大复山。有专家记载,桐柏山北麓的固庙寨建有大禹庙,庙后有一口井,叫“淮源井”,被认为是淮源之所出。②古淮河出桐柏山后,向东流经河南省的息县、淮滨县等地,安徽省的寿县、凤阳县等地,经江苏省淮阴(今淮安市),至涟水入黄海。

据《水经注》记载,古淮河自桐柏山发源,至涟水人海,沿途有近30条支流汇入,比较大的支流有大木水、慎水、汝水、颍水、涡水、沘水(今淠河)、决水(今史河)、泄水、肥水(今东淝河)、泗水、睢水、狮水、中渎水等。

根据《水经注》的叙述,古淮河流域水系分明,其干流从源头至人海口,河道通畅,独流人海。古淮河的这种状况,在黄河夺淮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黄河南徙,泛人淮河,由于黄强淮弱、黄高淮低,因此淮阴境内的古淮河水道只泄黄河水人海,淮水则被逼出入海水道。也因淮河失去人海出路,在苏北平原恣意漫流,造成这一带经常遭受洪灾。据统计,自南宋至清末,有记载的淮河全流域400余次较大水灾中,殃及苏北地区的占一半以上。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初期,淮河水患更加严重。1921年和1931年的大水,每次都使数县沦为泽国,人畜死伤无数。如1931年7月,淮河流域普降暴雨,河水陡涨,多处堤防溃决,洪水冲入苏北平原,淹没庄稼,冲毁房屋,人畜尸体顺水漂浮。又如1949年夏,受暴雨影响,淮河流域遭遇空前严重的特大洪灾。在这次洪灾中,苏北地区的受灾范围和程度是为数十年所未见的。截至是年12月3日,全区灾民达446万余人,占苏北总人口的21.7%;被淹耕地17761672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1.7%,其中有700余万亩全部失收。1951年7月,苏北又受到风、雨、潮灾,665万余亩农田受灾,农作物除部分失收外,一般减产4成。频发且严重的水灾,对苏北地区的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影响,粮食产量不能稳定增产,这使其农业乃至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长时期地落后于苏南地区。

第二,黄河夺淮促成了淮河人江水道的形成。

淮河人江水道,是淮河汇人长江所经由的一条通道。如前所述,淮河与长江本不交汇,入江水道本来也不存在。淮河经由入江水道流入长江,还是要从黄河夺淮说起。

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黄河涨水,清口淤淀,淮水不能东下,于是“挟上源阜陵诸湖与山溪之水,暴浸祖陵,泗城淹没”。这次河患,淹没了泗州祖陵,明神宗极为愤怒,引起了一阵关于治河的热议。总河尚书杨一魁和给事中张企程力排众议,实施“分黄导淮”策略,兴建武家墩河闸、高良涧和周桥减水石闸,分三路泄淮水出海;又建茆塘港(即今毛塘港),使高邮湖和邵伯湖相通;开金家湾,建金湾河芒稻减水闸,分泄淮水经过两湖后下泄芒稻河人江。杨一魁的整治方略,不仅疏通了淮河人海的出路,还使淮河开始有了入江的通道。“入江水道”也因此得名,江、淮两水的相互影响由此开始。

这时的入江水道很窄,无法排泄全部的淮河洪水,其余的只能决堤分洪漫流;若遇江水高涨形成顶托作用,洪灾更重。从清康熙元年至十二年(1662-1673年)的12年间,9年大水,运河大堤决口8次。清廷在保漕运的同时,开始重视对归江河道的疏通,曾动员民力开挖、拓浚六闸以下的河道,如金湾河、运盐河、太平河等。至道光年间,在人江水道的末端,已形成6条河通人长江,即运盐河、金湾河、太平河、凤凰河、新河和淮扬运河(即今里运河)。随着河水的不断冲刷,六闸以下一些沙土河道如芒稻河、廖家沟、董家沟等,不断冲刷扩大,6条归江河道汇水于廖家沟、芒稻河,人江水道的下段形成。

咸丰元年(1851年),黄、淮暴涨,洪泽湖大堤上的礼坝被冲决,堤外冲成深塘(即三河),洪水从决口处东流至金沟镇,一股东南行经金沟河入高邮湖,一股东北行经宝应湖折向高邮湖。两股洪流出高宝湖区后,过六闸进入各归江河道,继而经廖家沟、芒稻河,最后至三江营入江。从此,洪水经三河改道入江,人江水道成为淮河新的尾闾。

为控制淮水的蓄泄与河湖的水位,维持江淮之间的漕运,沿线居民在江边打坝,到清朝末年,归江河道上形成了著名的“归江十坝”。民国时期,这条归江河道的路线基本上固定下来。据《导淮工程计划》记载,淮河的人江路线,“系由洪泽湖经三河、高宝、邵伯诸湖,至六闸,穿运河,出归江十坝,取道董家沟、廖家沟,至三江营而达于江”。因洪泽湖泄入长江水量无建筑物控制,加之汛期又往往开放归江十坝泄洪,洪水便在宝应湖、高邮湖区漫流,使得全省主要水稻耕作区之一的里下河地区经常遭受灭顶之灾。

淮河的这条人江水道至今仍然存在。尤其是建国以后,对人江水道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整治,采取了清除坝埂和草滩等行水障碍物、疏通行洪路线、裁弯取直等措施,使入江水道的泄水能力大大增加。如今,入江水道已成为淮河主要的泄洪通道之一。

第三,沂沭泗水系发生重大变迁。

沂沭泗水系年代久远,据《尚书·禹贡》记载:“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沂泗,东流人海。”可见,泗水为淮河的一大支流。南宋时,黄河夺淮泛泗,破坏了原有水系,沂、沭、泗诸水被迫改道,不再汇入淮河,从此与淮河分流,自成体系。

泗河古称泗水,又名清水,为沂沭泗水系的主干。据《水经注·卷二十五》记载:

泗水出鲁卞县北山,西南过鲁县北,又西过瑕丘县,东屈,从县东南流,漷水从东来注之,又南过平阳县西;又南过高平县西,洸水从西北来注之;又南过方与县东,菏水从西来注之;又屈东南过湖陆县南,涓涓水从东北来流注之;又东过沛县东;又东南过彭城县东北,又东南过吕县南,又东南过下邳县西,又东南入于淮。

从《水经注》的记载可知,泗水源于今山东省泗水县,流经曲阜、兖州、邹县、微山县、鱼台县,进入江苏省沛县,过邳州西,东南方向注入淮河。这一对古泗水上游走向的记载是清晰的。《水经注》只提到泗水过邳县(今邳州)西、东南方向人淮,但具体的人淮地点不清。清人胡渭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考证:“泗水自泗水县,历曲阜、滋阳、济宁、邹县、鱼台、滕县、沛县、徐州、邳州、宿迁、桃源,至清河县入淮。”清河县即淮阴。由此可见,淮阴是淮河与泗水交汇的地方。

泗水自源头至淮阴人淮口,沿途有洙水、小沂水、洗水、菏水、洧涓水、郭水、泡水、汴水、洳水、沂水、沭水、睢水等支流汇入。其中沂水、沭水、睢水是较大的三支。

沂河古称沂水,发源于泰山盖县艾山(今沂源县鲁山南麓),南流经今沂水县西、临沂市东、郯城县西,至今睢宁古邳镇东注入泗水,是沂沭泗水系中最大的山区河道。

沭水源出山东沂山南麓泰薄顶,曲折南流,在邳州直河口人泗。上游山地丘陵段,河道稳定,郯城以下平原地区经历代治理,走向、流势变迁较大。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建竹络坝于郯城禹王台,障沭水向西出。此后,沭水南下,在郯城红花埠人江苏省境内,经新安镇至口头折向东,在沭阳龙埝分为二支。北支称为分水沙河,人青伊湖。南支东行又分为二:北为后沭河,向北亦流人青伊湖,与分水沙河共出青伊湖,分别由临洪口、埒子口人海;南称前沭河,经沭阳城南流人砂姜河,辗转入海。

睢水源于河南陈留、杞县(今开封南)一带,东行经今睢县、商丘、萧县,折向东南经宿县、灵璧入睢宁县境,东北流经县城北至高作、沙集,出徐州境,于宿迁南入泗水。

1194年,黄河在河南阳武决口后,南支泛入古泗水。此后,黄河来水长期占据泗水故道。黄河夹带的大量泥沙,使泗水故道河床不断淤高,导致徐州以北的泗水和徐州以东的沂水、沭水出路均受阻。泗水的变迁最大,徐州至济宁的泗水中段,潴蓄成湖;徐州以下的泗水故道全部湮废;济宁以上的泗水上源,只存鲁桥以上河段,即今日的泗河。胡渭在《禹贡锥指》中记载黄河夺泗夺淮后,泗水的情况为:“今其故道自徐城以南,悉为黄河所占,而淮不得擅会泗之名矣。”

黄河大堤形成后,沂水不能人泗;沭河人淮通道淤塞,向东另辟出路,尾闾与沂河尾闾串通,从临洪口、埒子口及灌河口人海。从此,沂、沭、泗水系与淮河流域脱离,自成体系,辗转人海。睢水入泗亦受阻,转道南流注入洪泽湖,不再属于沂沭泗流域。

变迁后的沂水和沭水以及由泗水潴积成的南四湖的来水,最终都要经过临洪口、埒子口和灌河口人海,这三个人海口的总流量不足2000m3/s。而沂、沭河的上游为山区,山岭起伏、源高流急、水势凶猛,据1950年实测,即使是普通洪水年份,洪水来量也高达7000~8000m3/s,大水年份来量更猛。由于下游的泄水量远远低于上游来水量,所以沂沭泗流域极易发生流域性大洪水。建国后的前五年,除1952年为小水年外,其余4年的水灾面积每年都在1000万亩以上,灾区占苏北总耕地面积的比例,依次为21%、16%、14%、4%和17%。为解决沂沭泗水系泄水出路不足的问题,1950年代初期开辟了新沭河和新沂河,大大缩短了沭河和沂河的人海出路;1950年代中期又开挖了邳苍分洪道、韩庄运河等排洪河道,使沂沭泗水系的排洪能力提高到11000~12000m3/s。这些新河道的开辟,大大降低了沂沭泗水患的危害程度。

第四,黄河北归后,留下了一条废黄河。

废黄河是黄河夺泗、夺淮人海的故道。在长达727年黄河夺淮的历史中,黄河泛人古泗水,从古泗水的人淮口——淮阴清口——侵入古淮水,并长期占据淮阴以东淮水的入海河道。直到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兰阳铜瓦厢决口后归故,重新回到入渤海的状态。黄河归故后,被黄河侵占的古泗水、古淮水的故道,就被称为“废黄河”。

废黄河西起今河南省兰考县,向东偏南行经兰考和民权北部,宁陵、商丘、虞城北界,山东省东明、曹县、单县南界,流经安徽省砀山县、萧县;穿过山东、安徽省境后,又沿江苏省丰县边界南行,于丰县二坝进入江苏省;过铜山县境,再东南经徐州后,又入铜山境,再东南至睢宁,经宿迁、泗阳、淮阴、转东北经淮安、涟水、阜宁、响水、滨海等县市,至套子口人黄海。全长728.3km,流域面积4291km2,其中江苏境内长515.3km,流域面积1720km2

黄河北归后,尽管废黄河被腾出,但是,泗河和淮河并没有回到黄河夺淮前的故态。这是因为,黄河所带来的大量泥沙沉积在河床底,黄河北归后,原河床已高出两侧地面数米,徐州以上河段高出地面6~8m,徐州以下河段高出4~6m,外水不能进入。所以,淮河不能经废黄河人海。

废黄河仅汇集原河床范围内径流和降雨,水源短缺,旱时无雨则干涸见底。因无支流汇人,废黄河成为独立水系;又因其成为高出地面的“悬河”,并将沂沭泗水系和淮河水系隔断,成为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习惯上,将废黄河以北的苏北地区称为沂沭泗水系,以南地区称为淮河水系。

为治理苏北淮河水患,自清末起便有治理人海水道的讨论,方式有两种:一曰“复淮”,即疏浚废黄河,使其重新成为淮河人海通道;一曰“导淮”,寻适宜位置另辟新道。然因清末统治腐朽及民国时期战争频繁,虽议论之言不少,但工程实施不多。

建国后,也曾存在着“复淮”与“导淮”的争论。1951年7月26日至8月10日,中央水利部在北京召开第二次治淮会议并决定,“人海水道可以不再开挖,改由洪泽湖至黄海修筑一条以灌溉为主结合排洪的干渠”,即苏北灌溉总渠。会议决定采用“导淮”的方式,在废黄河以南另辟新道,代替原入海水道引洪泽湖(为淮河下游的蓄洪湖)水入黄海。1952年5月,苏北灌溉总渠工程完成后,可解决两岸350余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但因泄洪量很小,仅700m3/s,并没有明显地改善苏北的淮河水患。

总之,持续727年之久的黄河夺淮的历史在苏北地区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因水系被打乱,每遇大水年份,洪水便在苏北平原恣意漫流,苏北地区也因此得“洪水走廊”之名。这些频繁的洪涝灾害严重地制约着苏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之长期落后于同省的苏南地区。黄河夺淮使淮河失去人海出路成为导致苏北水患的根本原因,因此新中国成立以后,为根治苏北地区水患而兴建的水利工程,大都是围绕着解决淮河出路的问题而展开的,如苏北灌溉总渠的开辟、人江水道的整治与拓宽等。这些工程的兴建,很大程度地改观了苏北地区的水利布局及生态面貌。

(二)对苏北湖泊环境的影响

位于苏北平原的洪泽湖和骆马湖及苏鲁交界处的南四湖,是淮河流域的三大湖泊。这三大湖泊的形成与扩大,与黄河夺淮有着直接的关系。

洪泽湖是今江苏境内重要的集蓄洪、灌溉、航运、生态养殖等一体的综合型湖泊。在唐代以前的地理著作中,并没有洪泽湖的记载。这一带原是古淮河下游所流经的地方,是一块地势低洼呈起伏状态的冲积平原,沿淮两岸散布着许多小湖泊,见诸史册的有破釜涧(又称破釜塘)、白水塘、富陵湖、泥墩湖、万家湖等。

关于洪泽湖的形成,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洪泽湖本来就有,是古淮河沿岸诸多湖荡中的一个,只因规模很小,不足以引起重视,所以史书上并无记载。如清光绪《盱眙县志稿》引《河渠考》云:“洪泽湖之名不列薮泽之数,汉陈登筑堰以兴水利,洪泽之名无征……愚故疑陈登筑堰时洪泽之为湖甚小也。”

另一种说法是,“洪泽”本无其名,是隋唐时期得名的。“洪泽”之名,是隋炀帝所赐。隋朝大业十二年(616年),隋炀帝游扬州,经盱眙的破釜涧时,久旱遇雨,塘蓄雨水,才使龙舟顺利通过。隋炀帝遂改名“洪泽浦”,以避“破釜”之不祥。可见,隋朝始有“洪泽”之名,时称“洪泽浦”。而“洪泽湖”的形成,据武同举考证,是由破釜塘和白水塘汇聚而成,并因在此置官屯而始见于史册。《淮系年表全编》载:“唐代宗大历三年,射阳湖、洪泽湖并置官屯。”武同举注:“洪泽湖之名始见。时破釜、白水二塘不修,流汛成湖。”

虽然洪泽湖的成因与得名未有定论,但学术界公认:黄河夺淮导致洪泽湖水面不断扩大,加之高家堰的修建,使其逐渐形成今日之规模。

1194年,黄河在阳武决口后,南支泛泗,所挟大量泥沙使泗水的人淮口清口逐渐淤垫,导致淮水下泄受阻。尤其是1546年以后,黄河全河夺泗夺淮,更加剧了淮阴清口以东淮河下游人海水道的淤积程度。淮水无出路,便在盱眙、淮阴一带潴积漫溢,逐渐将盱眙以北、洪泽以西、泗阳以南、泗洪以东地区的多处湖洼连成一片,成为一个大湖。据清光绪《盱眙县志稿》卷二《山川》载:“绍熙五年,当金明昌五年,河夺淮流而洪泽始大。”

黄河水、淮河水潴积在洪泽湖区,无路人海。每遇黄淮两河水涨,洪泽湖容蓄不下,便四处横流,造成水灾。因此,治黄、治淮,关键在于疏通黄淮入海的通道。明清时期,洪泽湖成为治理的重点。

明万历年间,河臣潘季驯提出了“蓄清刷黄、束水攻沙”的治理黄河方针。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潘氏在洪泽湖东岸筑高家堰,以期使之切断湖周岔流,抬高洪泽湖的水位,使水专出清口,造成对清口以东淮河原河道泥沙的冲刷。这一治河方法,被清代河道总督靳辅所推崇。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靳辅将高家堰又向南延伸了25公里。随着湖堰的修筑,湖水位不断壅高,湖面也越来越大,至光绪三十一年(1906年)实测,洪泽湖面积为3668km2,库容为95亿m3,是当时中外罕见的水利工程。

如今,经过整治,洪泽湖已成为淮河下游重要的蓄泄水库,在防洪、排涝、航运、养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在苏、鲁两省交界的沂沭泗流域,受黄河夺淮的影响,形成了两大湖泊,即南四湖与骆马湖。

南四湖的形成是泗水变迁使然。元代以前,南四湖区是古泗水流经的一片平原洼地。如前所述,1194年黄河南支泛人古泗水后,因其所挟带的大量泥沙不断壅高泗水故道,导致徐州以北的泗水出路受阻。泗水因无出路,便在徐州至济宁段潴蓄起来,积水成湖。因黄河水量不断增加,宣泄不畅,遂使湖区向四周扩展,淹没了大片农田,变陆为湖,先后形成了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和微山湖。明清时期,在四湖上不断兴修水利工程,使四湖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至清同治年间,四湖已连成一片,统称“南四湖”。

由泗水潴蓄而成的南四湖,面积达1280km2。它的流域涵盖山东、江苏、河南、安徽4省32个县(市),总面积约3.12万km2。其在江苏境内的范围为南四湖以西、废黄河以北,包括丰县、沛县全县和铜山县、徐州市的一部分,面积达3382km2

受地形等因素影响,南四湖周围极易成灾。湖西为平原,由于不断受到黄泛影响,河床淤浅,断面狭小,水系紊乱,泄洪能力极低;又受到湖水顶托,每逢暴雨,到处漫流。湖东为丘陵山区,河道源短流急,河身上大下小,汇流快、来势猛,每逢山洪暴发,堤岸溃决,危害极大,是淮河流域中的重灾区之一。

更由于南四湖地处苏鲁边界,湖面浩淼,历来是淮河流域水利矛盾最突出的地方。近代以来,每当发洪水时,江苏紧闭湖口蔺家坝等闸,不让湖水下泄,山东境内则泛滥成灾;而大旱少水时,山东又堵住湖水,涓滴不放。因此两省的水利纠纷愈演愈烈,为南四湖的治理增加了困难。

南四湖形成后,徐州以下的泗水故道全部湮废。因泗水汇集沂水人海,泗水下段泯灭后,沂水便因不得入泗而水无出路,被迫改道东南,在宿迁马陵山西侧的一片平原洼地积蓄起来。加之东面受到马陵山阻隔,水流不畅,潴壅成湖,被称为“骆马湖”。骆马湖形成后,又相继开通了洳河和中运河,起初在骆马湖行运,后又利用骆马湖水济运,致使湖面不断扩大,到清代已成为苏北地区的一个“周二万五千八百三十丈,南北长七十里,东西宽三、四十里”的大湖。

由沂河潴蓄而成的骆马湖,是江苏省四大湖泊之一,位于今新沂市、宿迁市宿豫区结合部,上承沂河及中运河来水,流域面积5.2万km2。骆马湖形成后,成为沂沭泗流域的滞洪区之一;建国后,经过规划治理,骆马湖被改建为常年蓄水库,承担着调蓄沂河洪水,以减轻下游排洪水道的压力。

黄河夺淮对苏北湖泊环境的影响,相较于河流环境的改变,对苏北生态环境的变迁应当说是利大于弊。因为在建国以后,对洪泽湖、南四湖和骆马湖进行了集中整治和综合开发,使三湖成为蓄水、灌溉、防洪、航运等综合利用性湖泊,对苏北地区水灾的防治和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综合来看,黄河夺淮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苏北水环境的巨大变迁。淮河失去人海水道和人江水道的初步形成、沂河与沭河与淮河水系的分离、泗水下段的泯灭、废黄河的形成以及三大湖泊的形成等,都是黄河夺淮对苏北水环境的直接影响。这些变迁打乱了苏北原有的水系,从而不时造成洪水泛滥,破坏了苏北既有的水环境及生态格局,严重阻碍了苏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了治理黄河夺淮后带来的水患,建国后对人江水道的整治和新沂河、新沭河、苏北灌溉总渠等河道的开辟,刷新了苏北的水系图,加之对三大湖泊的综合开发利用,重新梳理了淮河和沂沭泗两大水系,大大减轻了水灾的危害程度。这些为治理水灾而兴建的水利工程,自身亦成为苏北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影响苏北生态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子。

(责任编辑 张月红)

上一篇:高等师范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上一篇:绿化景观设计在高速公路中的作用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