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心得体会>

浅谈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发布时间:2022-02-20 08:44:03 浏览数:

摘 要:三溪一河沿河景观带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廊道、景观廊道以及通风廊道。是城区北部的重要水系,穿过牡丹江约1/3的城市空间。项目总规划面积150万m2,绿化面积116万m2,硬质铺装面积34万m2。它的建设对于提升城市的品质,改善了城市的环境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河道;水体;护岸;土壤;植物

1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概念及意义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临水体的部分。水滨按其毗邻的水体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河滨、海滨。现代城市滨水带景观设计在整个景观学各类设计中无疑是最综合、最复杂,也是最富有挑战性的一类。同时滨水景观带又是最能引起城市居民兴趣的地方,因为“滨水地带”对于人类有着一种内在的、与生俱来的持久吸引力。

2 “牡丹江三溪一河城市带状公园”方案设计

三溪一河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包括:金龙溪、银龙溪、青龙溪、北岸河4大部分。牡丹江是中国黑龙江省辖市,因松花江上最大支流之一的牡丹江横跨市区而得名。总面积4.06万km2,全市总人口285万,市区人口92万 。

2.1概念提出

三溪一河整体形象宛如一条长长的绳索,将两岸的城市空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镶嵌在牡丹江市区的北部,她贯通古今,从远古奔袭而来,见证了江城的历史与文化的发展变迁。古人结绳以记事,今人结绳以忆古,从寓意上联想提出“结绳忆古通今 水聚江城胜景” 的理念。

方案以“结绳记事”作为滨水景观带的理念源泉,以河为“绳”、以“绳”串园、以园“记事”,充分展示了三溪一河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城市风貌。设计中按照不同的景观特色结合用地性质将沿河线性景观带分为若干“大结”“小结”,各有特色又相互联系,最终形成一个整体且独具魅力的三溪一河沿河景观带。 2.2 总体设计

2.2.1空间组织与规划布局。通过对场地的勘查与设计理念的应用,本案共形成十四处重要的景观空间。河道两侧的景观控制范围各为30m。三溪一河的交汇处,结合开敞的地块设置本区最重要的纪念性广场。

在金龙溪上游结合军马场附近较开敞的地块设置城市运动及休闲公园。北安河下游入江口处设置自然生态湿地,其与金龙溪、银龙溪上游的自然生态区共同起到了保持水土净化水质的作用 。

概念规划:“一心、三轴、七片区”。一心:核心景观区,位于三溪交汇纪念广场及其周围辐射范围。三轴:金龙溪景观轴、银龙溪景观轴、北安河景观轴。七片区:核心景观区、上游生态保护区、艺术人生区、多彩生活区、幸福生活区、创意主题区、生态涵养区。

2.3主要景观节点设计

2.3.1 三溪一河纪念广场。三溪一河纪念广场是本案重要的核心景观节点,集文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城市生活性广场。广场以“生态、滨水、环保、现代”的设计思想进行设计,以中心广场为核心,周围均衡布置景观节点。

整个广场红线内面积约5.5万m2 。其中硬质铺装面积约1.6万m2 ,河道面积约0.3万m2,园林绿化面积约3.6万m2 。

广场整体造型以抽象的牡丹花铺装环抱中心活动广场来给予打造,南北设置舞台及生态看台,可以进行大型的娱乐活动。 航模池的营造使孩子们有了开展思维、娱乐心身的好去处。张拉膜广场的营造丰富了广场的空间节点,为人们提供了一处现代简洁的休憩空间。阳光浴场为人们提供了与草地、大树、阳光亲密接触的生态环境,使人们在工作繁忙之余可以有一个放松自然的理想去处。

2.3.2 骏马广场。骏马广场用地原为军马场的旧址,周边用地性质以居住用地为主,人流相对集中。所以在该处设置体量相对较大的广场空间,满足居民及游客的休闲娱乐的需求。同时骏马广场的设置也是对军马场历史的传承。

广场南北两侧为开放式的迎宾空间,中间河道以盖板的形式相互贯通,形成广场最大的活动空间,沿驳岸空间设置滨河休憩空间供人们休憩观景,并在广场的中心处设置群马雕塑深化主题。群马雕塑的设置为城市滨水空间的打造增添了活力及动感。

2.4设计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

2.4.1 问题:①滨水区生态环境恶化、水面枯竭、生态效能降低,对景观的打造产生了一定的限制。②牡丹江位于严寒地区植物品种较少,对植物景观的打造形成一定的影响。③北安河两岸工业化污染严重,对后期景观的形成造成一定的阻碍。④金龙溪穿过牡丹江市北部老城区,如何解决景观带与现状建筑、道路之间的交叉关系。

2.4.2对策:①进行雨污分流,降低污染物的排放,进行河道清淤排污,重新规划生态廊道净化调节两岸环境。②针对牡丹江冬季较寒冷的特殊立地条件限制,在后期植物的选择上进行严格控制和筛选,尽量以乡土树种为主,保证树木栽植的成活和后期良好的长势。③针对一些污染较大的工厂,在后期植物的选择上会选择抗污染有净化空气功能的特殊植物。④通过现场踏勘充分了解河道两侧已有的建筑布局及业态属性,在规划设计中合理布置软硬质景观的布局形式及功能属性。

3 结语

从古至今城市与河流密不可分,演绎了无数故事,并还将继续下去。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生活用高墙与自然完全隔绝,同样,我们也不应该用厚重的防洪大堤在河流与城市之间划出一条不可逾越的界限。我们应该效法自然,用科学的眼光审视人与河流、自然的关系,相信随着人类生态意识的强化和技术的发展,滨水空间的环境景观将向着可持续的方向逐步改善。

(责任编辑 荷初)

上一篇:“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的实践及推广策略

上一篇:点燃手中求知的火把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