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岗位职责>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意象营构

发布时间:2021-08-05 08:45:14 浏览数:

生活的机会,也是人们在城市生活中呼吸清新空气的疆界的机会。”[2]对滨水景观设计的研究存在多重视角,如生态学、工程技术科学、社会学、经济学、美学艺术学的等等。本文旨在以中国艺术学及相关城市设计理论为参照,对城市滨水景观的意象营构进行探讨。

一、意象理论及其对滨水景观设计的启示

“意象”是中国古典艺术学的一个核心范畴,其基本结构为“情”、“景”的内在统一。美学家叶朗先生认为,作为艺术的本体,“意象”既是艺术创造的目的,也是艺术欣赏的对象,还是艺术品自身的同一性。对于艺术来说,意象统摄着一切:统摄着作为动机的心理意绪;统摄着作为题材的经验世界;统摄着作为媒介的物质载体;统摄着艺术家和欣赏者的感兴[3],是人类艺术活动的枢纽和关键所在。意象理论虽然主要来自于对中国古典诗画等艺术实践的理论总结,但在古代即已推展、运用到中国园林建筑等较大尺度、与审美主体的日常生活经验关系紧密的艺术形态上来。尤其是我国江南古典园林艺术,通过对山、石、水、植物、建筑等元素的创造性运用,叠山理水,营造了一个“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对人的精神世界产生全方位影响的景观形态。我国古典园林所追求的艺术境界与中国诗画精神无疑是相通的。它们都是人类的情感与客观存在的外界事物相联系的产物。

虽然园林设计和绘画诗歌有着某些共通的特质和创作原则,但也表现出自身的独特要求,就如著名景观艺术学家吴家骅所言,“它要创造一个满足人们观赏需要、容纳一定的行为功能以及符合具体物质条件限制的空间场所,在有限的空间内,设计者必须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使使用者产生美的联想。”[4]而这种置身于真实物理空间、满足人们从实用到文化心理多种需求所产生的对系统要素的综合考量,也直接催生了以人类栖居的开敞的室外环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学科——现代景观设计学。有人将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概括成最简约的公式:功能+舒适+美。“功能”指景观在技术上应该是完善的和经济的,它符合场所特征,能够发挥预定的功能。“舒适”指景观客体对景观主体具有最佳的宜人尺度。“美”指景观具有最优美的空间形态。这三项形成有机的统一[5]。

三项因素中,就景观设计的美学特征而言,其仍不可脱离景观主体对景观客体的各种微妙复杂的心理体验:造型、色彩、样式、尺度、比例及视点的变换等。而这种复杂体验的聚合凝集效应则呈现为审美意象。审美意象是凸现景观设计美学品质的首要目标。因此,美国城市设计大师凯文•林奇(Kevin Lynch,1918-1984)创造性地使用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来指称一座城市的视觉品质。林奇认为:“城市如同建筑,是一种空间的结构,只是尺度更巨大,需要用更大的时间过程去感知。”[6]1作为一种空间结合着时间的艺术,城市设计着眼于城市景观表面的清晰或“可读性”,亦即容易认知城市各部分并形成一个凝聚形态的特性。这种品质被林奇称之为“可意象性”,它是指“有形物体中蕴含的,对于任何观察者都很有可能唤起强烈意象的特性。”[6]7比如形状、颜色和布局都有助于创造个性生动、结构鲜明、高度实用的环境意象。林奇又将其称为“可读性”或是更高意义上的“可见性”,即物体不只是被看见,而且是清晰、强烈地被感知。在林奇看来,城市意象主要由五种元素构成--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6]35。

从林奇对城市意象的界定来看,非常明显地受到了相关艺术理论的启发,其不仅关注事物存在的物质特性,更重要的是这种物的存在唤起了主体强烈的审美体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蕴内在于其中的感性世界。林奇用城市意象来概括这种大尺度时空结构带给人的心理感知,跟中国古代艺术学家用“意象”来概括艺术的本体一样表明了“意象”在人类审美活动中的核心地位,无论它是源自艺术家个体生命感悟的结晶体还是一座城市大多数居民心中拥有的对城市的共同印象。

滨水景观设计作为城市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在美学品质的追求上无疑也以“意象”体验为旨归,可以参照林奇的城市意象五元素论展开分析。这种滨水景观意象的美学分析大致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分别对各滨水意象元素的审美特质进行分析,可从三个方面着手:个性(一个事物与周围事物的可区别性和它作为独立个体的可识别性)、结构(物体与观察者以及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空间或形态上的关联)和意蕴(物体为观察者提供实用的或情感上的意义)[6]6。二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各意象元素的联结组合规律的探讨,使之形成整合性的综合审美效应。

二、滨水景观设计中的意象元素分析

城市滨水空间的意象元素具有切合自身区域特点的独特所指:路线指道路之类的线性空间,包括街道和河流。区域指被某种边界包围起来的地带,比如城市滨水区和水体。节点指道路交汇点、桥头等都能构成节点的空间。标志物的含义为高层建筑、桥梁等构成地理印象的代表性景物。边界指不作道路或非路的线性要素,是由两个面构成的分界线,滨水岸线是一个具有非常明显的美学效果的景观要素。

(一)区域、水体和边界

1.区域

滨水景观中的“水”要素是指江河湖海等具有较大空间尺度的水体,相应的滨水区是指与水体接触的城市临水空间。这里首先涉及的就是水与城市的空间形态的关系。荷兰Delft大学Tzonis将水与城市的关系归纳为三种:(1)“城在水上”,在某种程度上水的形态对城市形态具有特定的意义,如威尼斯、苏州等。这些城市水网密布,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处处都是临水空间。(2)“城在水边”,即城市依水而建,如纽约、多伦多。这种水体往往是海、湖等大水体,具有难以跨越的特点。(3)“水在城中”,即水从城中穿过,如伦敦、巴黎、上海等,这类城市的滨水区一般是城市中心区的精华地段,具有较大的地域空间[7]。

滨水空间是城市中重要的景观要素,也是人类向往的居住胜境。水的亲和与城市中人工建筑的硬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水的动感、平滑又能令人兴奋和平和,水是人与自然之间情结的纽带,是城市中富于生机的体现。在生态层面上,城市滨水区的自然因素使得人与环境间达到和谐、平衡的发展;在经济层面上,城市滨水区具有高品质的游憩、旅游的资源潜质;在社会层面上,城市滨水区提高了城市的可居性,为各种社会活动提供了舞台;在都市形态层面上,滨水区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并且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兼具自然地景和人工景观的区域,对于一个城市整体感知意义重大。

2.水体

在一切凭视觉和感觉感知的景观中,水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中国人有“山得水而活,水依山而幽”的说法,西方学者Garrett Eckbo则认为,“水或者同其他景物有相得益彰的联系和配合,或者在不同的季节给景物增添活力、稳重感及丰富的动感。水给景观赋予生命,使之产生活力。”[8]在滨水景观中,水是一种中心要素。

首先,水在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哲学意蕴,从老子的“上善若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到孔子开创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比德的儒家传统,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喟叹,我们都可发现先哲对于水的深切体认,乃至于颖悟到自然和人生的哲理。这也构成了中国人对水体审美的文化基因。

其次,水的物性特点表现出流动性,有浮力,有净化力及水体上界面宽平的特点,促使了在天人合一的文化心理上的亲水感。现代都市生活的快节奏、紧张感,使得人们需要对自我心态调节洗涤平和。而水体之美,能洗涤和净化人的性灵,使求美、求心理调节成为内在情感的自觉要求,这是人们乐水的深层文化心理原因。水体的物态,审美的心理状态等,组成了同一的亲和体系,起到了人们自我心态的调节洗涤作用。

其三,水的色、形、声、运等基本质材的形式意义。水体在纯洁时无色,乃本色,但水的光性、承水物质环境及覆盖水体天空的光性不同,影响着水体的色彩,使之变化多端。水体质地呈流性,质感轻荡,体量大小不一,所呈风格及气韵不同。水体的结构不同于一般固体结构内在的层次差异,而基本上是同一的,这就使得水体的均一性的利用根据成立。水体的上界面是平的,这种广平面是人们审美及娱乐等项目的主体,其或静态、或平流、或高悬,从而延伸着观赏者不同的审美情态。古人因此所谓“水,活物也。”水体的声音取决于水体的运动,水体的运动与声音往往是审美过程中的伴生现象。波浪、急流、瀑布与潮汐等产生在视觉上的审美感知,有由阴转阳的气势,一反水体平静的审美常态。高山流水,使听觉艺术的流动性伴随以意识流动性达到异质同构。

3.边界

边界是一种线性要素,它们通常是两个地区的边界,相互起侧面的参照作用。水际,即水陆交接带,是指陆域和水域交接的一定宽度的狭长地带,包括陆域和水域的一部分。如图1所示,水际既非水也非陆地,是混杂着微妙的模糊空间。它是人们加以利用的重要部位,也是滨水景观中引人注目的所在和重要元素之一。

水本无形,因岸成之。水际线作为水体平面与盛器的交线,在实际中变成海岸、湖岸、河岸,其发展变化都呈现出鲜明的意境美来。水际线的设计一是可实现某种程度统一了的单位空间变化,二是可采用丁坝、局部护岸的凹曲处理等手段使与水实际接触的水线发生微妙变化。

护岸作为用于保护堤岸免受水冲刷作用的建筑物,是防洪方面的重要水工结构,同时又是人们与水接触的支撑点。护岸的常见断面形式分三种:(a)直立式护岸;(b)倾斜式护岸;(c)退台式护岸。对于一个垂直的护岸线,由于人的视觉心理原理,人往往对边界比较关心。当人在正常的姿态下无法找到水的边界,就会低头向下看,由于高度和水体流动带来的晕眩都会使人产生恐惧。另外垂直岸壁反射大部分波浪的能量,搅动水面。水拍打岸边的声响和掀起的阵阵水浪更加剧了人的恐惧心理。因此,垂直护岸虽然使人和水的实际距离最短,却拉开了人与水的心理距离,使人们对下到水边失去兴趣和信心,空间因此而断开。合理的护岸断面应该是阶梯式的逐级下落,保证在人的视野范围内都能看到水面,并能使人在正常的姿态下越过每一级平台面看到水体的边缘。这样的断面形式还能使人在不同的高度观水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水面与水平视轴的俯视倾角随着视点高度的降低而减少,倾角越小,开阔感越强。如图2,从A到C,开阔感逐渐加强,在C点人与水面具有整体感。

这种人与水之间的空间是连续的,使人下到水边在心理和行为上都成为可能。在涨水的时候,这种斜坡形式的护岸还能吸收和消散波浪的力,使水面趋于平静。

(二)节点和标志物

节点是各元素之间的连接点,它可大可小,可虚可实,既可以是较大的公园、绿地等,又可以是较小的实用性节点如公交车站、码头、桥头等。这些物质形式在主体的审美知觉中。

1.滨水公园绿地、广场

“水”和“绿”是城市中象征自然的要素。尤其是“(河、湖、海)水”和“植绿”相得益彰,演绎出浓烈的一体感,形成更为流动化、象征亲水性的景观。滨水公园绿地给人们提供了与水对话的场景,给都市景观增添了趣味和宁静。

滨水绿化的总体构思应尽可能地多的扩大滨水绿地用地,形成连续性绿化带,用绿色来勾画城市的轮廓,延续城市文脉。同时,以良好的绿色空间,优化环境景观质量,体现现代化大都会的新形象。在绿化种类上,发展丰富的、多层次的绿化体系,绿化系统中采用树、花、草并茂,并以树为主的原则,增强滨水绿化空间的层次感,使完整连续的滨水绿带既有统一的整体面貌,又有层次分明,富有变化的节奏感,增强滨水空间的视觉效果。

滨水广场、滨水游步道、环境小品等滨水硬质景观也可构成节点。广场是将滨水区作为公共空间的最合适设施之一,可以作为游乐场、娱乐场、休息的场所、会话的场所、举行庆典的场所等。在城市滨水区常以广场为中心,建造开放空间,如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大连星海广场等。滨水游步道可以使游人行走时,愉快地欣赏水景,增加乐趣,连接城市街区和滨水区,增加滨水区的可达性。环境小品如雕塑、水景甚至包括座椅、栅栏、缘石等,都是塑造滨水景观不可缺少的因素,可以演变出各种各样具有艺术形态的空间,增加滨水景观的视觉观赏点。

2.滨水建筑

滨水景观的标志物多种多样,可以是建筑物,也可以是桥梁或著名的景点标志物,其中建筑造型及风格最为引人注目。滨水区作为一个较为开放的空间,沿岸建筑即是对这一空间进行限定的界面。当观者在较远的距离观看时,城市轮廓线往往成为最外层的公共轮廓线,是剪影式的、缺乏层次的;而当视距达到一定范围内,建筑层次的轮廓性便显得极为重要;再近一些视点往往使观者对建筑的细部甚至广告、标识和环境小品都能一览无余。因此,不但要合理组织大体量的天际轮廓线,也要进行细部的推敲,使单体建筑要与周围建筑有所统一,如相同高度上的挑檐、线脚、相同母题等,同时要突出一定的层次性。其关键是要运用景观集合的视觉原理,使城市建筑群体在其控制下达成景观完形,造就优美的城市轮廓线。“最富戏剧性的天际线常出现在城市的主要入口处”。“水平的海面映照着天空的色彩,与从水面的倒影中升起的临水建筑形成对比,这使所有临海的聚落形成奇特的景观”[9]。如英国利物浦的滨水地带(海上入口),三座优美的建筑形成临水的立面,其中轮廓分明的利物大厦(Liver Building)与利物鸟(Liver Birds)又对这三座建筑形成统帅。远处,傲立在山脊上的是两座教堂,每座都有十分清晰的轮廓。

为了体现水面的共享性,朝向水面的建筑应高低错落,或建筑高度从临水向后具有梯度感,使后面的建筑也能够拥有直视水景的视线走廊。面向水体的建筑立面采用不阻挡视线的通透材料,可以保持建筑内部空间与水体之间的视觉联系。

由于滨水空间的线性特征和边界特征,使其成为形成城市景观特色最重要的地段,滨水边界的连续性和可观性十分关键,令人过目不忘。从视觉审美角度,滨水建筑的设计必须从建筑界面本身的天际线和保证视线走廊的通透性两方面考虑。滨水区景观设计的目标,一方面要通过内部组织,达到空间的通透性,保证与水域联系的良好的视觉走廊;另一方面,滨水区为展示城市群体景观提供了广阔的水域视野,通常这也是城市标志性、门户性景观可能形成的最佳地段。

3.桥梁

桥梁既是视线的焦点,又是最佳的观景点。桥梁在跨河流的城市形态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正是由于桥梁对河流的跨越,使两岸的景观集结成整体。特殊的建筑地点,间接而优美的结构造型以及桥上桥下的不同视野,使桥梁往往成为城市的标志性景观,如美国的金门大桥、澳大利亚的悉尼港湾大桥。造型各异的桥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功能,桥体的造型与风格对滨水区的景观可能成为点睛之笔。桥梁在滨水景观中还有另一种作用,就是把桥的形象与两岸城市形体环境、水道的自然景观特点有机地结合,形成了多维的空间形态,使滨水景观显得更加生动、丰富。

我国有着悠久的古桥艺术,在造型风格和装饰工艺两方面都成就卓著。尤其是江南水网密布,且地势平坦,石拱桥和石梁多驼峰隆起,呈蜂腰状(玉带桥),船从桥下通过。王朝闻在《也为了耐看》一文中评价道:“这样的造型既坚实、安定,也灵巧、活泼。它和那些以垂直线、水平线为主的环境对立而统一地结合在一起,很有变化、不单调、很耐看。”[10]确实,古桥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引发千百年来文人骚客的动容生情,“断桥残雪”、“津桥晓月”、“湘桥春湖”、“卢沟晓月”,桥的节点作用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得到酣畅淋漓的表现。

(三)路线

路线在滨水景观设计中作用十分明显,首先是为市区的人们提供便捷的交通,把人吸引到水边,其次是让人能接触到水。由于它是水陆交通的交汇处,所以要整体考虑水上交通和陆上交通的连贯性,同时还要考虑车流和人流的分离。

从水上交通路线来看,码头是滨水景观中特有的节点元素。它既有交通运输枢纽的功能,又可以使滨水意象更有其独特的风韵。江南水乡的河埠头作用十分巨大,增加了水和人的亲和力,人们的日常生活均离不开它们。清晨早起,许多妇人都聚在河埠头淘米洗菜、洗衣物,这成了她们每日必到的场所,而且码头也是当时坐船出行的交通港。虽然这些河埠头已经失去了昔日迎来送往的风光场面,但它终究成为一种往日风情的意象流传至今。

有水就有船。不同造型和功能的船如帆船、游艇在码头间穿梭构成了滨水地带的特有景观。往往是越有特色的船,就越能给人以鲜明的意象感。身在绍兴的人们一定会想到乌篷船,而威尼斯市往来穿梭的“贡多拉”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成为游览连接激发人思古幽情的城市建筑的“媒介”。

从陆上交通来看,面对驾车出行、使用自行车等代步工具以及更多的徒步行走的人,各种交通形式有的相互可以包容,有的则彼此排斥,因此人车分流、保证滨水空间的开放性是一个基本原则。从水岸到滨水区边缘,把地面空间划分成若干条带状空间,有自由行走的临水步行带,提供跑步、自行车、滑板等健身活动的运动空间和交通性为主的空间。这种分流对营造相对安静、舒缓、休闲的滨水环境有重要作用。

此外,道路对景是对视线的因借、诱导手法的运用,处理得巧妙会使城市“路径”意象锦上添花,但具体设计应避免简单、机械化的生硬处理,形成“死对景”,不仅要考虑视点转移速度的快慢、道路的断面形式和纵坡等因素,还要考虑到人的因素,即人的行为是动态和连续的,具有时间和空间属性。比如在滨水景观大道设计中采用戈登•卡伦首创的“视觉序列分析”方法,通过采用特殊定位、隐避和诱导等手法,可满足人们连续、系统的交通观赏要求。滨水景观大道顺应自然水岸线蜿蜒曲折,结合弯曲程度安排道路对景,步移景异,在远、中、近不同层次上纷呈时空转换,会产生戏剧性的视觉效果!

三、结语

从形式层面来看,滨水景观的意象结构可归结为点、线、面、体、色之间的关系。一个景“点”的设计,必须放在整条“景观带”的层次来考虑;一条“景观带”的设计,必须放在整个城市的“面”的层次来考虑。滨水景观形式中最明显的“线”莫过于陆域和水域交接的水际线,依此线可以连续不断的以林荫道为主体来贯通脉络,也可以按照不同主题特征和功能特色,突出自然风光带、历史风光带、生态风光带、人文风光带的主题,形成具体的景观环境,使人得到不断变化的空间感受。“点”即是在这条线上的重点景观场所或被观景对象,如重点建筑、重点环境艺术小品、古树等;另一方面,这种点作为观景点,其分布规定了在哪里、向什么方向眺望滨水景观以及在此看到了什么。水边的亲水步道、平台、桥头、滨水建筑物等,都可以供游人欣赏水面景色。其中既有静态观景点(如平台、亲水步道等),又有动态观景点(如人、车、船等)。同时还可分为高层次、中层次、低层次观景点,相互穿插,给市民和游人提供充足的、多方位的观景场所,产生人景交融的滨水景观。而“面”作为在这条主线的周围扩展开的较大活动开放空间,如中心广场、公园等,这些室外空间可与文化性、娱乐性、服务性建筑相配合。色彩要素既属于视觉又超越视觉,并与形状、其他感觉关联,通过对人的生理作用而建立起复杂的象征体系,具有丰富的情感意味和文化内涵。就滨水景观而言,其色彩至少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天空为主的蓝色,一类是以水体和植物为主的绿色,还有一类是滨水建筑、广场等人工景观的可变色。其色彩基调鲜明,相互对比或互补,蓝天碧水绿树加之建筑物的倒影可以营造出非常具有地域特征的色彩风格来。

因此,从滨水景观设计的最终结果来看,各种意象元素并非单独地、静态地呈现各自的视觉审美品质,而是需要更多地体现各元素间的有机联结和组合,对观赏者形成全方位的、动态的、综合的审美效应。宗白华先生曾指出中国古典园林的本质乃“处理空间的艺术”。[11]476其采用的种种手法,目的在于“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扩大空间”,[11]479丰富美的感受,创造艺术意境。在滨水景观设计中,各种意象元素依据一定的形式美法则如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主从与重点,可以组合变化出更为丰富多样的美感类型,其目的也正在于“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扩大空间”,从而使人能够体验到一个景色宜人、赏心悦目、方便舒适、生态良好的滨水景观环境。

参考文献:

[1] 日本土木学会.滨水景观设计[M].孙逸增,译.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1.

[2] 张庭伟.城市滨水区设计与开发[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3] 叶朗.现代美学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12.

[4] 吴家骅.景观形态学:景观美学比较研究[M].叶南,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53.

[5] 凌继尧.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69.

[6] 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7] 钱欣.城市滨水区设计控制要素体系研究[J].中国园林,2004(11):30.

[8] 画报社编辑部.滨水景观[M].孙逸增,孙洋,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

[9] 克利夫•芒福汀.美化与装饰[M]. 韩冬青,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79.

[10] 陈六汀.艺术之水——水环境艺术文化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56.

[11]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3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责任编辑:吴晓红]

上一篇:论电影艺术中民族元素的情感魅力

上一篇:浅谈高校舞蹈专业学生应思考的几个问题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