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工作报告>

基于流动过程的车用排气系统优化与评价

发布时间:2021-07-08 08:57:12 浏览数:

摘 要:对当前排气系统研究状况进行分析,提出整体开发模式,说明排气系统整体研究及综合评价的必要性,并建立综合评价体系,说明基于流动过程研究的意义。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发动机-排气系统仿真模型并验证,以消声器为例,从流动过程上进行研究。应用试验设计(DoE)方法对消声器进行结构设计,求解Pareto解集和分析,并提出设计要求。从Pareto解集中选择符合要求的优化方案,并进行评价。方案2较好地改善了中、低转速下的排气噪声,同时对发动机性能影响较小,实现了消声器和发动机性能的平衡,为最优方案。

关键词:排气系统;整体研究;综合评价;流动过程;优化

中图分类号:TK413.47文献标文献标识码:A文献标DOI:10.3969/j.issn.2095-1469.2013.02.07

排气系统是发动机的一个子系统,对发动机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功能是使燃烧后的尾气噪声降低和减少排放。

当前排气系统研究多是对零部件进行优化设计[1-4],开发模式主要为“整机-零部件”模式,即将零部件的开发目标直接定位在整机上,由零部件企业各自开发,再进行集成[4]。

“整机-零部件”的开发模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以下问题:当各种零部件性能指标都完好时,发动机性能却不能获得提高,或集成后零部件未能发挥出应有的性能。这主要是缺乏“子系统”环节,各项性能不能得到有效提高[5]。

研究表明,在零部件产品开发过程中,一开始就从产品的最终目的进行规划,把开发内容(任务)细分,明确任务间的关联性,可提升零部件开发的实用性。因此,以最终目标客户(主机厂)的需求为基点,把开发任务分解为“整机-子系统-零部件”模式[5]。

基于“整机-子系统-零部件”开发理念,提出“发动机-排气系统-零部件”的开发模式。排气系统开发涉及到发动机流动性能、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以及零部件流动性能和功能性能等主要指标。以汽油机排气系统为例,如图1所示。

在进行排气系统开发时,整车厂或主机厂只需提供排气系统布置空间大小,以及对各项性能参数的要求,或其它特殊要求(如某些阶次噪声,某些需屏蔽的噪声频率,非常规污染物等),零部件厂家即可在系统上进行开发,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案。

发动机工作过程就是连续的进、排气过程。本文基于流动过程,把握排气系统开发的关键,将排气系统研究与发动机进气(充气系数)结合起来,为排气系统优化提供新方法。

1 排气系统综合评价体系

从图1可以看出,排气系统研究是一个多目标研究,通常某一指标的改善会使其它指标变得较差。同样,排气系统的评价也是一个多目标的评价,仅凭一个或少数几个指标的改善来评价整个排气系统是不充分的,需要一个综合评价体系来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估:将复杂的、相互制约的多项优化指标转化为单一的、容易比较的单指标量(即综合评价指数),并进行比较,确定最优方案。

综合评价指数为评价公式的计算值,评价公式为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值与对应权重的乘积和。

1.1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

从图1可以看出,由于不同指标的量纲不同,不能直接使用,必须进行无量纲处理,而且不同的数据变化趋势不同,有的期望越大越好(如充气系数),有的期望越小越好(如排气压力),还需要将变化趋势统一。按照习惯,本文将所有指标的数据均处理成越大越好。

为了便于比较,需要有一参考值S为基准,通常为原方案值,相对基准值则是比较值C,通常是优化方案值。

通过采用变化率形式,实现对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式(1)为追求极大值的无量纲化公式;式(2)为追求极小值的无量纲化公式。

极大值公式:,

极小值公式:,

式中:Δmax为追求极大值的优化方案优化值与参考值的差值;Δmin为追求极小值的优化方案参考值与优化值的差值。

1.2 权重分配

如何确定权重,是综合评价中的核心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权重分配上的研究,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Saaty T. L提出了层次分析法(Analycal Hierarchy Process,APH),将主观感受和客观分析方法相结合来确定权重,在实践中获得了广泛应用[8]。本文应用APH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各工况下权重再分配根据对不同工况的关注程度进行。

1.3 评价公式

式(3)为综合评价公式。

式中:TC为综合评价指数;m为评价指标个数;ω为评价指标的权重;Nj为某一优化指标的无量纲数。

式(3)适用于各个指标的无量纲数(即变化率)相差不大的前提下。由发动机原理可知,排气压力的变化区间较大,因而其变化率也较大,而其它指标的变化率通常在0~10%之间。如果直接进行加权求和,可能导致一些指标由于变化率太小而被忽略掉,这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式(3)中的排气压力的无量纲数进行修正,乘以一个修正系数10γ,将其变化率数量级调整到与其它变化率相近。

发动机在各工况下运行,因此排气系统需在不同工况下进行综合评价。

式(4)为排气系统评价公式。

综合评价指数TC值越大,综合性能越好。

2 仿真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2.1 发动机和排气系统

研究用的发动机为4缸、4气门、四冲程、自然吸气式可变气门定时(VCT)汽油机,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

排气系统主要由1个催化器和2个消声器(前、后消声器)组成。与前消声器相比,后消声器容积较大,结构复杂,并有吸声材料,对流动和噪声影响较大,因而选择后消声器作为研究对象,其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2.2 仿真模型建立

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发动机-排气系统仿真模型,如图3所示。同时按照各模块的要求,输入相关数据。

2.3 仿真模型验证

发动机仿真模型验证结果如图4~7所示。从图中可看出,计算得到的曲线和实测曲线(外特性曲线)比较吻合,误差均在±5%以内,符合工程许可的要求,该模型可用于仿真研究。

3 消声器优化设计与评价

3.1 DoE开发流程

DoE技术是一门以应用数学知识、统计学理论、计算机辅助建模为基础的“基于模型的优化”的前沿学科。通过科学安排试验方案,正确分析试验结果,快速获得优化方案[6]。

消声器DoE开发流程如图8所示。

3.2 设计参数

本文以消声器为例,进行排气系统研究。

鉴于整车布置规定,消声器结构形状和进、出口管的位置是一定的,而内部结构参数是可调整的。依据设计经验和设计手册,选择以下8个参数为设计参数,如图1所示,具体定义和取值范围见表2。

3.3 优化指标

从排气流动上看,催化器和消声器的排放转化和消声效果越好,排气压力就越大,流动越不顺畅,发动机进气量(充气系数)越小,对动力性和经济性影响越大。排气流动与排放、噪声之间,排气过程与进气过程之间都存在着矛盾关系。

本文以消声器为例,依据消声器台架试验测试标准(GB/T 4759—2009),从图1中选择尾管噪声tn和排气压力Δp2为消声器的优化指标,选择充气系数ηv为发动机的优化指标。

3.4 基于DoE的结构优化与评价

3.4.1 试验设计

按照DoE开发流程,对设计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仅有D1和D2对优化指标有明显影响,其余参数可以忽略。对D1和D2进行试验方案设计,建立RBF数学模型,并基于数学模型选用NSEA+算法获得200组Pareto最优解集。

3.4.2 设计要求及优化方案

对Pareto解集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降低消声器排气阻力,充气系数并没有明显变化;而在常用转速(中、低转速)范围内(1 200~3 200 r/min),则可较大程度地降低尾管噪声。因而在中、低转速下消声器优化的方向应该是降低排气噪声。

降低噪声以增加排气压力为代价,而排气压力增大又会降低充气系数。因此,必须协调噪声与流动的相互关系。本文中,以在3 200 r/min下充气系数ηv降低2%为限,每隔0.5%的变化幅度选择相应尾管噪声值最小的方案,共4组优化方案进行评价,见表3。

3.4.3 权重计算和分配

应用层次分析法求解各优化指标权重:与流动性能相比,消声性能比较重要,Δp2与TN的比值为1︰2;与ηv相比,Δp2相对次要,两者的比值为2︰1。计算得优化指标的权重比值为TN︰Δp2︰ηv =

0.6︰0.1︰0.3。

1 200~3 200 r/min是发动机常用转速,在这个范围内进行消声器优化有重要意义。而2 000~

3 200 r/min又是汽车正常行驶时发动机转速范围,在评价中应设置较高的权重。各转速权重分配,见表4。

3.4.4 综合评价

依据综合评价式(3),计算各方案的综合评价指数Tc,如图9所示。

从图9可以看出,方案2的Tc最大,综合性能最好,在流动和噪声之间实现最优化,为最优方案。

3.4.5 优化结果对比

最优方案(方案2)与原方案的各参数对比如图10~12所示。

从图10~12可以看出,与原方案相比,方案2的充气系数降幅均在1%左右;功率幅均在1%~1.5%左右;在转速1 200~3 200 r/min下尾管噪声得到较大改善,平均下降约5%。

4 结论

(1)提出“发动机-排气系统-零部件”的开发模式,从系统上对零部件进行研究,为排气系统结构设计提供一种可靠的指导方法。建立排气系统的综合评价体系。

(2)从流动过程上对排气系统(消声器)进行研究和综合评价,为排气系统开发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具有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3)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发动机-排气系统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结果显示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关键参数误差均在工程许可的范围内,所建立的模型能够正确模拟该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4)依据DoE开发流程,对消声器进行结构优化,构建各优化目标的RBF数学模型(具备较高的拟合度),并基于RBF模型,选用NSEA+算法获得Pareto最优解集。

(5)对Pareto解集进行分析,提出设计要求,并从中选出符合要求的优化方案。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优化指标权重,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中、低转速下方案2的消声效果得到较大提升,且对发动机流动性能和动力性能影响较小,综合性能最好,为最优方案。

上一篇:2012全球首发车型

上一篇: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