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调查报告>

区域物流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2-04-04 08:39:12 浏览数: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鉴于物流行业自身的特殊性,直接将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嫁接至物流行业并不契合,针对区域物流综合竞争力的研究也是如此。因此,有必要从物流行业的特征出发,构建专属物流行业的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文章基于已有研究基础和浙江省的行业实践,提出了区域物流综合竞争力评价的6维度模型。通过浙江省的行业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和修订,并对浙江省的物流行业竞争力评价结论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关键词:物流产业;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F259.27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With the specificity of logistics, it"s not a good choice to use the results of competitive capability researched from other sectors to logistics sector. Taking the fundamental distinguishes of logistics sector, it"s necessary to build the special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logistics. Based the researches before and the practices in Zhejiang province, this study has built the six dimension evaluation model for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logistics. The model has been examined and revised with the data from Zhejiang province, and the results from Zhejiang province have been analyzed and explained.

Key words: logistics sector;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1  问题提出

物流在区域发展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如何科学地评价区域现代物流发展水平,对科学决策、改善现代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物流企业的发展、提升区域物流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已有学者对区域物流的相关问题,尤其是针对区域物流的竞争力问题展开研究。李坚飞(2007)以产业竞争因素理论为指导,建立了區域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分析,得出区域物流产业竞争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景保峰、唐琮沅(2009)从区域物流竞争环境、区域物流竞争实力、区域物流竞争潜力3个维度构建了区域物流竞争力。牟艳军(2017)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聚类分析法(CA)对呼包鄂地区物流产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将呼包鄂经济圈与我国北方发达城市的物流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对比分析。孙立霞(2017)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包含物流规模、物流需求、物流效益、物流设施等方面共12个指标,对青海省物流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影响青海省物流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供给量及绩效。孔月红(2017)认为,产业竞争力的经济机理分析是产业竞争力评价的前提,基础设施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都会对物流产业区域竞争力产生影响,并给出了提升区域物流产业竞争力的建议。

综上所述,已有的关于物流竞争力的研究分成两种类型,其一,重点在于评价维度和指标的构建,如李坚飞、唐琮沅和孙立霞等;其二,重点在于利用已有的研究结论对特定地区进行评价,如牟艳军、孙立霞等。这两类研究各有特色,均值得很好借鉴。

  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浙江省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旨在构建相对完善且具有行业可操作性的物流行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浙江省11个地市的物流竞争力进行了多层面的对比和分析。帮助政府相关行业管理部门正确把握区域物流的发展状况,并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而制定出合理的物流产业发展战略方向和战术规划。

2  物流产业竞争力指标构建

2.1  产业竞争力的概念辨析

产业竞争力本质上是相对比较的概念,是指不同地域(国家)针对特定产业所进行的产业竞争优势的横向比较。竞争优势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如,产品优势、服务优势、市场优势、品牌优势、生产优势、管理优势等方面。同理,物流产业区域竞争力是指针对物流产业而言,不同地区(国家、省份、城市)之间的竞争优势的横向比较,可以从涵盖物流产业各个方面的指标出发,进行定量化的分析和说明。浙江省域物流产业的区域竞争力研究,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浙江省与全国其他省份之间的竞争优势的横向比较,这是广义的区域竞争力概念;其二,从相对狭义的视角出发,特指针对浙江省11个地市所进行的物流产业竞争优势的比较分析。

2.2  产业竞争力指标构成

结合已有的物流产业相关研究,以及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和行业实践,本研究重点从5个维度进行了物流产业竞争力指标的设计:区域物流运力指标、区域物流运营主体指标、区域物流投资指标、区域物流设备指标、区域物流创新力指标,参见表1。

2.3  产业竞争力测算方法

因为竞争力的指标本质上是一种横向比较的指标体系,因此未来便于不同指标的比较,在指标的测算时全部按照相对指标(占比、系数)等来进行,让所有的指标均为无量纲指标。

  物流区域竞争力综合指标=(运力竞争力指标+主体竞争力指标+投资竞争力指标+设备竞争力指标+创新竞争力指标)/5

(1)运力竞争力指标。运力竞争力指标=水路运输周转量指标×50%+公路运输周转量指标×50%。其中:某城市水路运输周转量指标=该城市水路运输周转量/全省水路运输周转量;某城市公路运输周转量指标=该城市公路运输周转量/全省公路运输周转量。

  (2)主体竞争力指标。主体竞争力指标=3A企业占比指标×50%+新增物流企业指标×50%。其中:某城市3A企业占比指标=该城市3A企业数量/该城市物流企业总数;某城市新增物流企业指标=该城市新增物流企业数量/该城市物流企业总数。

  (3)投资竞争力指标。投资竞争力指标=投资指标×50%+新购设备指标×50%。其中:某城市投资指标=该城市物流行业投资额/全省物流行业投资总额;某城市新购设备指标=该城市新购车船数量/该城市车船总量。

  (4)设备竞争力指标。设备竞争力指标=卫星接入指标×50%+新型设备指标×50%。其中:某城市卫星接入指标=该城市接入卫星定位车船数量/该城市车船总量;某城市新型设备指标=该城市重型、厢式、新能源、甩挂营运货车数量/该城市车船总量。

  (5)创新竞争力指标。创新竞争力指标=甩挂运输指标×50%+物流联盟指标×50%。其中:某城市甩挂运输指标=(该城市甩挂运输试点企业数量/该城市物流企业总数量)×100;某城市物流联盟指标=(该城市物流联盟试点企业数量/该城市物流企业总数量)×100。

3  浙江各地产业竞争力分析

3.1  各地综合竞争力分析

  基于全省11个地市2015年的数据,进行综合竞争力的统计分析,结论参见表2。由统计结果可知,全省物各地市物流竞争力总体可以分成三个梯队,以宁波、杭州、台州、温州为第一梯队,其物流综合竞争力评价都大于10%;以舟山、金华、嘉兴、湖州、衢州为第二梯队,其物流综合竞争力评价都大于5%;以丽水和绍兴为第三梯队,其物流综合竞争力得分都小于5%。

综合竞争力排名和GDP排名差异较大的地区有两个:舟山和绍兴。舟山的GDP在浙江省11个地级市中排名为第11位,综合竞争力第5位。虽然舟山的主体竞争力、设备竞争力、创新竞争力都较弱,但是其水路运输周转量、待开发和完善港口资源较多,运力竞争力、投资竞争力排名较前,最终得到舟山中等水平综合竞争力的结果。

绍兴的GDP在浙江省11个地级市中排名第4位,综合竞争力排名第11位。虽然绍兴地处杭州、宁波、金华、台州中间,位置较为优越,高速线路较为发达,但是绍兴公路运输周转量处于中下等水平。分析其原因可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GDP增长缓慢、产业转型升级、物流产业不发达。

据SPSS统计结果显示,综合竞争力与区域经济相关性显著sig值为0.01,相关系数为0.645,即投资竞争力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相关性非常显著。这说明综合竞争力能够客观反映区域经济的情况,或区域经济实力能够反映出区域综合竞争力。

3.2  各地设备竞争力分析

利用全省11个地市的物流设备数据,其物流设备竞争力评价结论参见表3所示。有统计数据可以将全省11个地市基于设备竞争力,划分成三个梯队:以杭州、衢州、温州、宁波为代表的第一梯队,设备竞争力均大于10%;以湖州、嘉兴、台州、丽水为代表的第二梯队,设备竞争力均大于7%;以绍兴、,金华、舟山为代表的第三梯队。

基于11个地市SPSS统计结果显示,设备竞争力与区域经济相关的sig值为0.141,即设备投资竞争力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不显著。这说明设备竞争力不能客观反映区域经济的情况,或者说区域经济实力不能够反映出区域设备竞争力。

3.3  各地运力竞争力分析

  运用11个地市的水路周转量和公路周转量数据,通过分析得出的结果为参见表4所示。按照高中低三个层次对运力竞争力进行划分,可将宁波、舟山划分为高运力竞争力,台州、杭州、温州、嘉兴划分为中等运力竞争力,衢州、绍兴、丽水、湖州、金华为低运力竞争力。宁波的水路运输和公路运输发达,居浙江省领先水平;舟山水路运输、港口货物吞吐量快速增长,山水路货运周转量在浙江省11个地级市中排名稳居第二位。

基于11个地市SPSS统计结果显示,区域物流运力竞争力与区域经济的相关系数为0.394,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区域经济的发展显著影响运力竞争力,运力竞争力的提升也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正向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会对基础设施的改善,公路的扩建,水运的完善产生积极的影响,而这些环境的变化会对水路和公路的周转量的增加产生正向作用,因而可以提升运力竞争力。运力竞争力的提升也在一個侧面反映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拥有较高运力竞争力的地区,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备,能够承担相应的运输任务,加快商品的流通效率,必然会吸引相关企业到该地区投资设厂,企业的进驻会对一个地区的GDP产生正向影响。

3.4  各地主体竞争力分析

  基于11个地市的统计数据,全省物流主体竞争力总体分布呈纺锤型结构,除绍兴最低、金华最高外,其他城市主体竞争力参见表5。金华、杭州、宁波、舟山是3A物流企业占比较多的地区,温州、金华、台州、宁波是每年新增物流企业占比较高的地区。而绍兴、衢州、丽水的3A物流企业占比都在较低的水平,而不同的是:绍兴的新增物流企业增幅较小,甚至存在逆增长;衢州新增物流企业波动较大,有的年份存在较大负增长,有的年份则大幅度增长;丽水的新增物流企业维持在较低水平,但每年都是增长的。

虽然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主体竞争力也较强,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反映,如浙江省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如杭州、宁波,主体竞争力是靠前的;而经济实力较弱的地区,如衢州、丽水、舟山,主体竞争力排名中是靠后的。但是SPSS统计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显示主体竞争力与区域经济相关性显著sig值为0.144,主体竞争力与区域经济相关性不显著。这说明主体竞争力的强弱并不能直接反映区域经济,或者说区域经济的指标不能反映地区物流主体竞争力。如GDP排名第4的绍兴,物流主体竞争力最弱,而GDP排名第7的金华,物流主体竞争力最强。

3.5  各地投资竞争力分析

  利用11个地市的投资数据,竞争力评价结论参见表6所示。可以划分成三个梯队:以杭州、舟山、宁波、湖州、丽水为代表的第一梯队,投资竞争力指标均大于10%;以嘉兴、台州、温州、绍兴为代表的第二梯队,投资竞争力指标均大于5%;以衢州、金华为代表的第三梯队,投资竞争力指标小于5%。值得注意的是舟山、丽水的区域经济发展在浙江省排名靠后,但是投资竞争力排名靠前。

基于11个地市SPSS统计结果显示,投资竞争力与区域经济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为0.416,即投资竞争力与区域经济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这说明投资竞争力能够客观反映区域经济的情况,或者说区域经济实力能够反映出区域投资竞争力。

3.6  各地创新竞争力分析

  利用全省11个地市的创新数据,其创新竞争力评价结论参见表7所示。有统计数据可以将全省11个地市基于创新竞争力,划分成两个部分:以宁波、温州、台州、杭州、绍兴为代表的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城市;另外一部分以湖州、嘉兴、金华、衢州、丽水、舟山为代表,属于创新能力较弱的城市,至少从甩挂运输试点和物流联盟试点的数据来看,这些区域并不理想。

基于11个地市SPSS统计结果显示,综合竞争力与区域经济相关性显著sig值为0.000,相关系数为0.613,即投资竞争力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相关性非常显著。这说明创新竞争力能够客观反映区域经济的情况,或区域经济实力能够反映出区域创新竞争力。

4  结  论

  本文从开展研究物流产业区域竞争力调查出发,对浙江省本身向内分析和评判,从5个维度,阐述了浙江省内11个地市物流产业发展现状,有利于掌握物流企业的规模和服务水平,从总体上把握浙江省各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

  通过比较浙江省内不同区域的物流竞争力,可以确立不同城市的区域物流产业在全省范围内物流产业中的地位,并明确不同城市区域物流产业的比较优势和不足之处,交流经验,提出适合该地区物流产业结构和物流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发展模式。

  本文提出的基于SPSS分析方法的区域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有利于衡量、评判各评价区域间物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差异;通过对区域物流竞争力与区域经济的相關性分析,指导物流行业沿着产业协同、区域协同的方向来发展,引导行业政府主管部门更快、更好地推动各地区物流产业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Sirikrai S B, Tang J C S.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analysis: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J]. 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06,17(1):71-83.

[2] 李坚飞. 区域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07,29(1):17-19.

[3] 景保峰,唐琮沅. 区域物流竞争力的灰色综合评价研究——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9):82-84.

[4] 牟艳军.“一带一路”背景下呼包鄂经济圈物流产业核心竞争力评价[J]. 物流科技,2017,40(3):95-97.

[5] 孙立霞,石鹏娟. 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视角下青海物流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J]. 当代经济,2017(12):70-73.

[6] 孔月红. 区域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探析[J]. 现代经济信息,2017(31):467.

上一篇:把握航向勇往直前

上一篇: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现实困境与对策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