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辞职报告>

刍议初中历史课堂的导入与结尾

发布时间:2021-07-18 08:49:35 浏览数:

【关键词】初中历史 导入 结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A-

0117-02

一般来说,一堂完整的课主要由四个环节组成,第一是导入环节,第二是新课讲授环节,第三是复习巩固环节,第四是结尾环节。在这四个环节中,导入和结尾分别作为一堂课的首和尾,在实际的教学中所占用的时间并不多,却对整节课的质量和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导入和结尾的设计会对整体课堂教学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初中历史教师要注意在课堂教学的一首一尾进行艺术化的处理,努力提升导入和结尾的效果,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在此,笔者介绍几种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常用的导入方法和结尾方式。

一、历史课堂上常用的导入方法

(一)复习导入法

复习导入法是历史课堂上最为常见的一种导入方法。在上新课之前,教师先将已学习过的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知识点复习一遍,然后借由旧知识来引出新知识,这样的导入方式不但增加了前后知识之间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同时也有效降低了学生的思维难度。

在采用复习导入法时,教师可以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在教学“江南经济的开发”的内容之前,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复习上一节课学过的“三国鼎立”的内容。教师也可以将学生已学习过的相关内容进行系统串联,然后引入本节课的知识。例如,在教学“明朝君权的加强”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从秦朝开始,总结和罗列君主加强君权的一系列措施,然后引出本节课的知识。这样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内容。

(二)实物、图像导入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相较于文字形式的信息,实物、图片等较为直观的信息形式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加深人们的印象。因此,在历史课堂上,利用直观的实物、图像等材料进行导入,往往会收到非常不错的效果。

例如,教学“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的内容,在上课之前,笔者先展示《清明上河图》的部分画卷,生动的画面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了生机盎然的北宋时期的街景,使学生仿佛穿越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就这样,在画卷的帮助下,笔者自然地切入本课的学习主题,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做好了铺垫。

(三)演示活动导入法

演示活动导入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导入方法。不少人认为,自然类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等)比较适宜利用演示活动进行导入,而在历史课堂上很少能用到演示活动。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历史虽然是一门人文类学科,但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也可以将演示活动融于其中。

例如,教学“昌盛的秦汉文化”的内容时,在讲课之前,笔者为学生现场演示了简易指南针的制作。很快,学生的注意力就被有趣的演示吸引住了。很多学生跃跃欲试,想要尝试自己动手制作指南针。此时,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的求知欲望高涨。借此机会,笔者说道:“我们知道,指南针的发明对历史发展有重大的影响。那么,你们知不知道指南针的雏形是什么,它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呢?除了指南针,我国古代的人民还为世界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哪些卓越的贡献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昌盛的秦汉文化’,一起来领略秦汉文化的魅力!”就这样,借着演示活动,历史课堂一改往日的呆板,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直观的演示也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可谓是一举多得。

除以上介绍的三种导入方法外,在历史课堂上,还有很多形式多样的导入方法,如诗歌导入法、游戏导入法、故事导入法等,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来适当选择。

二、历史课堂上常用的结尾方式

(一)内容梳理式结尾

内容梳理式结尾是一种较为传统的结尾方式,教师在教授所有的内容以后,当堂将本节课涉及的主要内容、重点知识、难点知识进行梳理,使得零散的知识点集结成知识系统。这样进行课堂结尾,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习过的知识,同时,条理化的处理还能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可以说是一种简单、高效且适用范围广的结尾方式。

例如,教授“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内容,由于本节课的时间跨度较大,知识点也较为繁琐,所以,在新授课结束以后,笔者从头到尾地把整节课的知识点梳理了一遍,包括三国至南北朝的历史脉络、南北朝以及东晋十六国的概念、淝水之战的概况、经济发展状况等。用这样的梳理作为课堂的结尾,使得本节课稍显凌乱的知识点变得有章法,更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二)首位呼应式结尾

首位呼应式结尾一般是教师在导入环节提出一些观点或者问题,在课堂结尾的时候,教师再一次阐述课前提出的观点,或者解答课前提出的问题,使得整节课呈现出浑然天成的一体感。

例如,教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内容,在导入环节,笔者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都知道,蒸汽机的发明使得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爆发。假如当时蒸汽机是由法国、德国等其他国家发明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不是也有可能在英国以外的国家爆发?”笔者不急于马上解答问题,而是进入新授课环节,给学生留下悬念。课堂结尾时,笔者再次重复了导入环节所提出的问题,并要求学生用本节课所学的新知识来回答该问题。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有效巩固了所学知识,还提高了知识运用能力。这样结尾,与开头形成了呼应,完美地结束了这堂课。

(三)设疑式结尾

以问题的提出作为结尾是一种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开放的结尾方式。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要在课堂上尽可能地帮助学生解决所有的问题,但这种封闭的教学理念也使得学生的思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更加倡导开放的教学理念,而设疑式结尾正是开放的教学理念的体现。在新课教学结束以后,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之前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样,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例如,教学“鸦片战争”的内容后,笔者向学生提出这样几个问题:“对比一下,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第一步?中国是怎样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呢?”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促使学生将所学习的内容加以整合,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究,同时也为下节课的教学提前做了铺垫。

总之,课堂导入和课堂结尾是一堂完整的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我们一定要积极探索课堂导入和课堂结尾的方式与方法,力争获得凤头豹尾的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地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责编 雷 靖)

上一篇:大国速度

上一篇:参加过“一二·九”运动的妈妈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