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调查报告>

论广西电影故事片创作的历史轨迹

发布时间:2022-02-21 08:42:56 浏览数:

[摘要]本文对广西电影故事片创作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和勾勒,认为它有两个重要的阶段:一是1979至1992年在改革开放热潮中的创作探索期,二是1993至2008年在市场化语境里的影像叙事期。广西电影故事片的历史轨迹正是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电影艺术发展历程的真实反映,折射出中国电影艺术史的独特光辉,对其进行学术研究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广西电影;故事片;创作;历史轨迹

引言:遗憾的创作尝试

广西当代电影创作和生产的主体主要是广西电影制片厂。该厂创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的1958年,原称南宁电影制片厂,1961年改名为广西电影制片厂,1963年又改为广西幻灯制片厂。1964年,广西成立广西电影摄制组。该组在1970年扩建为广西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73年又改建为广西电影译制片厂。1978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广西电影译制片厂改建为以生产故事片为主的广西电影制片厂(下称“广西厂”),至今未变。

广西厂在创建之初,主要摄制新闻纪录片、科教片和生产译制片(将电影故事片译制为少数民族语言和广西方言)。电影故事片的创作其实开始于1960年5月,南宁电影制片厂与长春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了根据广西壮族民间传说改编的《刘三姐》。南宁电影制片厂不但负担影片投资的一半,而且还派出一个摄制组的主创人员在拍摄中向长春电影制片厂的艺术家跟班学习,共同创作。可惜的是,这部当时红遍全国、至今仍有影响的影片,在出品时,因广西厂方面坚持不同意见而取消了原有的“联合摄制”的字样,所以当今许多人并不知道1960年版的《刘三姐》也有广西厂的贡献。1975年9月,广西电影译制片厂以广西电影学习班的名义拍摄了表现农村阶级斗争的故事片《主课》,并于]977年在全国上映。这是广西厂在建国后独立创作的第一部电影故事片。1978年12月,广西电影艺术家为了向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大庆献礼,在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协助下,拍摄了彩色舞台艺术片《刘三姐》。然而,它却默默无闻,影响不大。这样,广西对电影故事片的创作尝试,以遗憾而告终。

一、改革开放热潮中的创作探索(1979~1992)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终结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推行了改革开放和思想大解放的方针,从而也促进了文艺的大发展。从1979年开始,中国电影故事片的创作呈现出复兴的局面。电影艺术家们在计划经济的体制里,从不同方面对电影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进行大胆探索,为中国影坛创造了崭新气象。因此,电影史家认为:“1979年是重要的一年,转折的一年,开始创新的一年。中国电影从‘文革’时期一片荒芜中走出来,开始呈现出盎然的春意。”广西电影故事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顺应时代潮流而兴起的。

(一)创作的摸索期(1979~1983)

1979年至1983年是广西电影故事片创作的摸索期。广西厂在1979年开拍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十天》和喜剧片《真是烦死人》,开始正规生产电影故事片。至1983年,广西厂共出品了13部影片,呈现出摸索创作的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主创人员的创作带有实习性。这些主创人员大多由广西厂人员承担,广西厂本土色彩浓厚,创作经验不多。他们通过拍摄影片的实践,摸索电影创作规律,努力提高摄制水平和影片质量。此时的作品主要有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不该凋谢的玫瑰》、现代商业喜剧的《顾此失彼》、公安破案的《神女峰的迷雾》《潜影》、青少儿教育的《春晖》《心泉》、工业生产的《春兰秋菊》《港湾不平静》、科研工作的《太阳的女儿》、青年题材的《白杨树下》、革命历史的《杜鹃声声》、歌颂医务人员美好心灵的《寸草心》,甚至还有美术片《王七到此一游》。由此可见,广西电影艺术家将创作触角伸向广泛的社会生活,进行不同方面的摸索。遗憾的是,这些作品在艺术上没有太大的突破。因此,除了《春晖》填补了国内中学生题材创作的空白,获得1982年度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外,其他影片在全国的影响不大。尽管如此,摸索期的创作还是很有意义的。广西本土艺术家在对电影艺术进行认真的摸索和实习后,逐步掌握了运用电影镜像语言进行独立创作的方法和技巧,为今后的发展做好了准备。

(二)艺术的突破期(1984~1992)

广西电影艺术家在经过短暂的摸索后,逐渐将创作上升到有意识的艺术探索,于是在本时期掀起了电影故事片创作的高潮,开创了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此时,广西厂出品故事片63部,占其全部作品的二分之一。广西厂借助外来人才,改善创作队伍;明确探索方向,在有特色的电影类型里进行突击;扩大作品影响,在国际和全国的层次上摘取大奖,并且取得了以下突破。

1.第五代电影的横空出世

率先取得重大突破的是一批年轻人。地处边隅的广西厂受到陈规约束相对不多。厂领导思想解放、积极进取,1982年从北京电影学院引进张军钊、张艺谋、肖风、何群等毕业生加盟,从而改变了本土电影创作队伍的格局。不但如此,他们还大胆放手,破格使用,成立青年摄制组,提拔和支持这些电影新锐进行艺术探索。1984年,张军钊、张艺谋等人摄制了《一个与八个》,以新颖的表现视角和别致的光影造型,打破了传统的电影创作模式,引起了全国的广泛关注,成为中国第五代电影的发轫之作,广西厂也因此被认为是中国第五代电影的发祥地。接着,该厂又推出了《黄土地》《加油——中国队》《大阅兵》《弧光》等一系列探索性影片,进一步催生第五代电影,所以“中国电影界称广西厂是探索片的摇篮”。电影史家周星说:“自《一个与八个》肇始,第五代电影以特别的形态震惊了影坛。传统审美习惯被第五代电影的独异影像撼动了。”它“对中国电影审美从单一到复杂的走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五代电影在广西横空出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改写了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因为“从第五代开始,中国电影才真正具备了创作者独立的、更为宏阔的视野,真正具备了电影艺术所应具备的文化思索,真正将创作者的主体意识与艺术品所应承担的责任结合起来。”广西厂的这些作品不但获得全国奖,而且还获得国际奖。它们一方面向世人昭示着广西电影故事片的崛起,另一方面进一步激活广西电影创作氛围,推动其长足发展。

2.历史大片的巨大成功

广西厂在第五代电影上尝到甜头后,继续探索之路,力邀外来电影艺术家参与创作,以获得新的视野和元素,提高自身的创作实力,取得新的突破。以大片的形式关注与阐释现代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就是其中之一。杨光远、翟俊杰导演的《血战台儿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正面表现国民党军队抗击日本侵略军的英勇战绩的影片。电影史家认为,它“从战争的角度以历史大事件、历史大人物、历史大场面、历史大斗争等方面表现着历史巨片品格。”“由于影片采取的实事求是的历史公正态度,使影片既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也具有深远

的发人感悟的历史意义。”我们认为,这部影片的成功不但说明了广西电影立足本土,借助外力的创作模式的可行性,而且还表明广西电影人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以及政治上的敏锐和胆识,善于把握时代变化的脉搏,敢于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勇于闯入过去一些题材的禁区。这是广西电影创作成熟的表现。广西厂以此为契机,又出品了一系列历史大片。如陈家林导演的《百色起义》,真实地再现了广西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掀起波澜壮阔的革命运动,首次成功塑造了青年邓小平的光辉形象。它的问世“标志着重大革命历史影片创作又有明显进步。”又如丁荫楠导演的《周恩来》,通过周恩来在“文革”期间的种种政治活动,塑造了人民的好总理的光辉形象。影片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受到了广大观众欢迎,产生了轰动效应,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充分肯定,获得了一系列国家级电影奖,成为20世纪90年代初弘扬主旋律电影创作潮流的开创性和标志性作品。这些影片为广西厂带来“小厂拍巨片”的声誉,进而强化了广西电影在全国的地位。

3.艺术电影的频频出新

广西电影艺术家的探索并不仅仅停留在电影的文化反思和镜像创新以及重大历史题材的开拓上。这种探索精神贯穿在这一时期广西厂电影全部创作之中,因此它的突破是全面的。在艺术片中,有一批作品通过创新,获得了全国电影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流浪汉与天鹅》把焦点集中在农村养鱼能手的才智和情感上,显示出别样的风采。《山村风月》通过山村里的一个爱情悲剧来反映封建观念的罪恶和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变革的时代春风吹醒人们沉睡多年的人性,传达出对爱情伦理的深刻思考,被评论是一部“精美、细致、抒情并富于诗情画意的影片。”《女人也是人》则是在计划生育国策的背景下深切关注妇女命运,表现对女性“人”权的充分肯定。《落山风》述说台湾佛门禁地里的爱情悲剧。将探索的触角伸向宗教领域。《杨贵妃》在古代爱情故事里演绎出新意。对唐代杨贵妃和唐玄宗的爱情以及马嵬坡事件重新诠释,对历史上认为是祸国殃民的杨贵妃另行塑造,赋予同情,从而对传统观念进行批判,“翻千古罪案,还世人一个面目一新的杨玉环形象。”这类影片令人耳目一新,深受观众的好评和喜爱。

4.喜剧电影的成绩突出

广西厂在正式开始创作之初,对喜剧电影尤为重视,拍摄了《真是烦死人》《顾此失彼》等影片。在进入艺术突破期后,广西喜剧电影成绩突出。首先,作品数量有所增加,奉献出12部影片。其中,1985至1987年为喜剧创作高潮,3年出品了9部作品。仅1987年就有4部喜剧,堪称广西电影的“喜剧年”。其次,影片内容丰富多彩。广西喜剧电影有讽刺传统观念、世俗偏见对现代爱情和婚姻影响的浪漫轻喜剧,如《酸辣姻缘》《多情的“小和尚”》;有通过笑声表现哲理的思索,给人以积极的启示的荒诞喜剧,如《寻找男子汉》《男人的世界》;有在特定行业里挖掘笑料的行业喜剧。如《化妆师与漫画家》《飞人浪漫曲》;有在经济领域批判不正当竞争和崇洋媚外的商业喜剧,如《一对冒牌货》《南洋富翁》;还有成为20世纪80年代著名的系列社会讽刺喜剧“阿满系列喜剧”的组成部分的《多情的帽子》《温柔的眼镜》等。最为独特的是,广西厂甚至在严肃的抗日战争题材里尝试着喜剧的突破。《逢凶化吉》《迷途英雄》以夸张的手法对日本侵略者的百出丑态尽情嘲笑和讽刺。为中国抗战电影增添了喜剧的色彩。广西的喜剧片老少咸宜,雅俗共赏,颇受欢迎,为广西厂赢得“喜剧之乡”的美誉。

5.民族电影的独特构建

广西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有着底蕴丰厚的民族文化。生活在八桂大地的电影艺术家们时刻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强烈的民族情结,表现在电影创作中,就是不断抒写少数民族的生活与情感。广西厂因此与内蒙厂、天山厂、云南厂一起,成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重要的创作基地。国家广电部赵实副部长说:“新时期的少数民族电影也出现一个高峰,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电影创作的第二个高潮,那就是80年代中后期。”而这正是广西电影创作的艺术突破期。因此,广西少数民族题材影片也为掀起这一高潮做出了贡献。据统计,在1984~1992年,全国摄制少数民族题材故事片83部,其中广西占了9部,在产量上引人注目。此时的广西民族电影有四个鲜明特色:(1)在选材上,以本土民族为主,但又超越本土,涉及其他民族。进入广西银幕的本土民族,有《林莽寻踪》《神女梦》和《布洛陀河》的壮族、《雾界》的瑶族、《鼓楼情话》的侗族、《血鼓》的苗族,非本土民族有《强盗与黑天鹅》的维吾尔族、《世界屋脊的太阳》的藏族、《金沙恋》的彝族。这显示出广西民族电影不拘泥于本土的开放品格,也是广西厂与天山厂、内蒙厂和云南厂等少数民族电影制片厂的不同之处。(2)在人物塑造上,突出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团结奋斗、维护国家统一、建设家乡的思想。例如,《远方》描写苗族和壮族青年为苗乡山寨的教育事业而共同奋斗,《强盗与黑天鹅》叙述维吾尔族和藏族同胞保护国家珍宝的故事,等等。(3)在主题开掘上,从少数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中深入探索其内在的精神世界,表现其民族的灵魂。《神女梦》以古老的民间传说表现壮族人民美好和忠贞的情感。《血鼓》再现了清朝石三保、吴八月率领苗族同胞反抗压迫的大起义。《布洛陀河》通过壮族姑娘达念将自己设计的壮族四季女儿装推向市场的过程,反映历代务农不经商的壮族传统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金沙恋》热烈地颂扬了金沙江畔的彝族姐妹玛乃薇和玛吐薇在爱情上所表现出的美好情操。(4)在电影语言和表现手法上,打破少数民族电影创作的传统模式,获得新奇的审美效果。例如,《鼓楼情话》以民俗景观来展现人物的情感世界,为许多镜头注入内涵丰富的象征意义,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采。可以说,广西的少数民族题材影片丰富了中国电影的民族审美元素,为中国民族电影构建作出独特的贡献。

6.工业电影的真诚奉献

新中国建立以来,工业题材的影片非常少。在1977年至1989年间,全国的工业电影仅有37部,而广西厂就占了7部。由此可见,广西电影对工业题材的开掘和奉献,成绩斐然。广西厂在艺术突破期里有3部工业电影是值得圈点的。大气磅礴地反映全国钢铁战线改革的《共和国不会忘记》被认为“在1988年影坛庸俗娱乐片大潮泛滥之时,独树一帜,引领风骚。”被“誉为共和国大变革时期风流人物的神圣礼赞,不愧为光芒耀眼的祖国钢魂的写照”。该片因此获得了百花奖等5项电影奖的殊荣。1991年,广西又推出两部工业电影杰作《世界屋脊的太阳》和《天火》,聚焦于能源工业。前者讲述西藏地热水电站工程的建设,藏族情感、宗教文化、高原景观与现代工业融为一体,形成了影片独特的魅力。后者则塑造了一群电站建设者的形象,被国家电影局誉为“整部影片气势恢宏,富于激情,结构流畅,笔墨集中,是一部有新的创意、有中国气派的

社会主义主旋律作品。”

二、市场化语境里的影像叙事(1993~2008)

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的“南巡”讲话进一步推进了中国社会的改革和发展。全国的经济形势也随之发生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深刻转变。对电影而言,由于观众的不断流失等原因,导致电影经济持续滑坡,电影市场问题逐渐凸显,并且日趋严重。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中国电影事业以1993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发布的《关于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为标志,开始踏上了改革之路。至此,中国电影彻底打破了计划经济下的体制,在创作、生产和发行上直接面向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广西此后的电影创作便成为市场化语境里的影像叙事,其发展进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平稳的前行期(1993~1996)

这一时期,广西电影靠着前一阶段的积累,在市场里平稳前行,所以1993年至1996年是广西电影走向市场的过渡阶段,共出品了18部影片。有表现革命思想的主旋律作品,如歌颂人民领袖的《叱咤香洲叶剑英》,赞美军民鱼水情的《红嫂》,批判官僚主义的《莫忘那段情》。有表现平凡人生、观照现实生活的影片,如反映妇女命运的《寡妇十日谈》和现代人婚姻痛苦的《省城里的风流韵事》,有展现城乡人民心态及社会观念变化的《都市打斗》等。有以历史为题材的电影,如描写抗日战争中慰安妇痛苦的《地狱究竟有几层》、抗日侠客的《东方第一刺客》以及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保密局女杀手的《女劫杀》。有描写港台社会生活的《大话英雄》《红天鹅》《星光俏佳人》《桂林荣记》等。有讲述武打的通俗故事,如《血染婚纱》《功夫小子闯情关》《新冷血十三鹰》《奇侠俏妹闹热河》等。还有古装喜剧《三女休夫》。从这些影片中可以看到广西电影创作在此时的状态是:崇高的革命基调与平凡的生活色彩互相映照,高雅的艺术追求与通俗的市井故事彼此呼应。它们表明广西电影人努力从不同方面探索走进市场的道路,其主流是进步的,所产生的效益是好的。

(二)尴尬的辉煌期(1997~2002)

1997年是广西电影创作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这一年起,广西电影在平淡了几年后,又频频亮相于中国乃至世界电影的领奖台,再次引人注目。在1997年至2002年间,广西有8部故事片获得华表奖、金鸡奖、百花奖、五个一工程奖、童牛奖等各种国内电影奖23项,获得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佳影片奖、德国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等各种国际电影奖18项。每年均有收获,大大地超过了前一时期。然而,此时频频获奖的风光,难与艺术突破期的创作高潮相媲美,其背后是难言的尴尬。这是因为:(1)广西厂作为创作主体被弱化了。也就是说,这些影片虽然是广西厂出品的,但并非是以广西厂为主的独立制作。(2)作品的数量减少了。在这6年中,广西出品的故事片只有10部,仅与1992年的产量相当。

广西电影借助艺术突破期迅猛发展的冲劲,经过平稳前行期的缓冲,其发展惯性终于在1997年戛然而止,标志就是《长征》。在市场经济下,广西厂试图重振雄风,以历史大片去争夺电影票房,再演《百色起义》和《周恩来》式的辉煌。于是,全厂倾力打造了《长征》。这部影片对中国电影进行了一系列思想和艺术的重大突破:首次全景式地反映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的伟大历史事件,首次重点表现红军领导内部的路线斗争,首次塑造了毛泽东等革命领袖和红军将领的群像,并且运用诗化的手法表现惨烈的战斗场面和严峻的政治斗争。它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好评,获得了华表奖等国家级电影奖。但是,社会效益不等于经济效益。《长征》在市场营销上却遭到了惨败。作为实力不强的小厂,广西厂1997年重点创作的影片在票房上铩羽,从而元气大伤,基本失去了独立摄制影片的能力。这一悲剧说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创作、生产和发行模式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环境。

就在广西厂陷入困境,独立制片难有作为的时候,广西电影却以一种新的形态出现了。这就是该厂与民营影视公司合作拍摄一系列影片,即《有话好好说》(1997)、《一个也不能少》(1998)、《我的父亲母亲》(1999)、《幸福时光》(2000)。这些由广西厂出品的影片不断获得国内外电影奖,在全国和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得广西电影再次走向中国,走向世界。创造这一奇迹的是广西厂导演张艺谋,而在市场化挤压下的广西厂却成为这个传奇背后的影子。因为影片的主要投资方是北京新画面影业有限公司等民营电影企业。这样的合作模式使广西厂得“名”,民营电影公司获“利”。

广西厂并不满于创作主体弱化的状况,一直在寻找翻身的机会。2001年,借着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的东风,该厂获得了政府的资助,与广西电视台联合摄制了主旋律电影《黄金驿站》。然而,这部在思想和艺术上均有特色的作品,在市场运作方面仍然没有成功,迄今也是默默无闻。“广西厂2001年拍摄完影片《黄金驿站》后,由于资金短缺,很多年没有再拍片。”一个曾经创造过辉煌的电影制片厂就这样偃旗息鼓,到后来竟然濒临破产。

与此同时,广西电影创作的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进入新世纪后,电视台和民营公司的介入,在广西电影界激起了极有意义的涟漪。2001年,广西有2部电影不是广西厂拍摄的。一是广西河池地区电视台与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中国文联音像出版社联合摄制的,由广西作家东西根据自己的小说改编而成的《天上的恋人》。该片获得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二是广西卓艺影视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钦州市广电局参与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由广西作家胡红一担任编剧、广西摄影师刘宝贵担任摄影的《真情三人行》。该片在国内获得了“童牛奖”、优秀儿童故事片奖和“五个一工程奖”电影奖,在国外获得开罗国际电影节铜奖。这两部影片的诞生,使得广西电影创作由广西厂一枝独秀的格局被彻底打破,广西电影从此进入群雄逐鹿的时代和更为广阔的天地。可以说,它是中国电影市场化改革的产物。

电影史家周星说:“2002年度是中国电影开始爬升而富有意义的年份。”他认为“随之展开的中国电影无论票房还是出品数量,都将迎来新的局面。”然而,对广西电影故事片创作而言,2002年却是空白年。这一年,广西没有拍摄和出品一部影片,所获得的电影奖均是之前创作的结果。于是,2002年成了广西电影尴尬的辉煌期的句号。

(三)默默的奋进期(2003~2008)

在新世纪之初,中国加入WTO后,社会发展获得了新的机遇和国际化的空间。中国的电影形势也随之发生变化。它所面临的问题不仅是市场化、产业化,而且还有全球化。就广西电影而言,市场竞争的压力就更大了。作为广西电影故事片创作主力军的广西厂先是拖着旧体制的枷锁,举步维艰,后是经历转体制改革的阵痛,所以只能选择与其他影视机构合作的方式,顽强地坚守着电影艺术的

园地,努力保留住自己在电影领域的一丝细弱血脉。而其他的电影制作机构也是通过合作的方式,扩大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天地。这样,广西电影在2003年至2005年间再次沉寂,仅出品2部影片。所以,此时的广西电影呈现出默默奋进的态势。

创作的转机出现在2006年。其标志有二:

首先,数字技术进入广西电影。广西电视台在2006年与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大型数字电影《圆明园》。这部影片其实并非故事片,而是带有创作色彩的纪录片,具有故事的元素,因此我们将其列入论述的范围。影片运用先进的三维仿真电影动画技术再现了圆明园的兴建和毁灭的历史过程,传达出爱国的主题,因而获得“华表奖”和“金鸡奖”。接着是2007年的数字电影《东方狮王》的诞生。这部由广西梧州市人民政府与北京民营影视公司合作的影片,取材于梧州市藤县少年舞狮队在世界狮王大赛夺冠的真实故事,表现少年励志的主题,在第九届国际儿童电影节评比中获得“最受儿童欢迎”优秀影片奖。这两部影片的出现,其意义是广西电影已经能够跟上时代发展脚步,运用现代数字技术进行创作。《东方狮王》还显露出广西电影创作的新动向,即地方政府积极介入到电影创作当中,把协拍电影当作树立地方形象、宣传地方文化的有效手段。这是市场经济的理念对电影的摄制和政府的施政产生影响的一个表现。

其次,广西厂恢复电影创作和生产。该厂从2004年开始体制改革,并于2006年完成由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向国有独资文化企业的转变。它建立起新型的、适应市场需求的、按照经济规律运作的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模式,实行多种经营,积累资金,发展影视艺术。广西厂的转制获得了成功,激活了电影创作,恢复了主业生产,在2006年至2008年间,出品了11部影片。这些影片在制作上大多采用合拍的方式,在内容上依然以该厂所擅长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旋律题材为主。如与国家工商总局合作的表彰南宁市工商局优秀共产党员黄振磊先进事迹的《我们需要你》、与团中央希望工程办公室合作拍摄的表现希望工程的公益电影《希望》等。另外,还有反映当代农村的现实生活,关注农民的情感和命运,传达人文关怀和时代气息的影片,如《桃花村》《村主任和他的女友》以及第五代导演肖风的“现代农村三部曲”的《清水的故事》《海的故事》《喊过岭的故事》。广西厂投拍的这些影片“均为低成本影片,投资额度在200~300万左右,并且所占份额较小,平均在30%左右,影片年度收益为100万元左右”,基本上扭转了原先拍片亏损的局面,逐步适应了全国电影市场环境。更为可喜的是,2008年,广西厂独立拍摄了主旋律电影《承诺》和《冰雪同行》。这意味着沉寂数年后广西电影在市场化的涅槃中获得新生,恢复了元气,焕发了生机,重新崛起。

截止2008年12月,广西电影制作机构共奉献出了124部故事片,获得国内外各类电影奖114项。其中广西厂的《一个与八个》《黄土地》《血战台儿庄》《周恩来》等4部影片还入选了中国电影百年百部经典影片,成为广西各族人民的骄傲。广西电影故事片创作的起起伏伏、曲曲折折的历史轨迹,实际上正是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电影艺术发展历程的真实反映,在中国电影艺术史上折射出独特的光辉。广西电影故事片创作的经验和教训也成为中国电影艺术的宝贵财富,必将对发展民族地区电影事业和产业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样,我们对广西电影故事片历史轨迹梳理和勾勒就具有了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2008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纪念年,也是广西电影制片厂成立50周年纪念年。广西电影在50年后又重踏征程,相信它一定能够为中国电影史谱写出新的篇章。

注释:

① 舒晓鸣:《中国电影艺术史教程1949-1999》,第164页,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9月第2版。

② 14 16 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2008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第270页,第276页,第277页,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

③ 周星:《中国电影艺术史》第14页,第35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

④ 李刚:《论第五代导演的文化精神》第1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⑤⑥ 章柏青,贾磊磊:《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上册)第260页,第248页,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

⑦ 《中国电影信息报》1987年第5期。

⑧ 12 柯可:《中国岭南影视艺术史》第21O页,第226-227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年2月版。

⑨ 赵实:《世纪之交:寻找少数民族电影发展对策(代序)》,《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一一第五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学术研讨会文集》第3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

⑩ 中国电影家协会:《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一一第五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学术研讨会文集》第556——379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

11 孟犁野、杨国还:《在艰难曲折的道路上跋涉前进一一工业题材影片的历史回顾》,《电影艺术》1991年第2期第14——21页。

13 《广西新片》1992年1月20日总第77、78期第3版。

[作者简介]王建平(1962— ),男,广西贺州人,广西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文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广西电影家协会理事、广西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研究方向:影视艺术。

上一篇:简述韩国恐怖片发展历史

上一篇:纪录片类型与风格的历史演进与现实图景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