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会议决议>

高等院校艺术理论课程的教与学

发布时间:2021-08-08 08:48:44 浏览数:

摘要:自人类有艺术以来艺术理论一直与艺术作品相伴相生,是艺术重要的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艺术学科的不断快速发展,艺术理论在艺术学科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但是,在艺术教育的实际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教学产生了极其不良的后果。有鉴于此,本文针对艺术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多个环节探讨解决的方法,以期改变现状,使艺术理论课程的价值和作用得到彰显和实现。

关键词:高校;艺术理论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0162-02

一、艺术理论课程教学重要性

2011年2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议通过,艺术学升格为独立的学科门类,下设5个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这一调整是我国高等艺术教育学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也是高等教育落实党和国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举措,对高等院校学科体系的发展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在2011年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主办的“2011综合性大学艺术学科发展论坛”上,北大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宣读了大会通过的《2011综合性大学艺术学科发展倡议书》。倡议书就综合性大学在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后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四点倡议,即:从学科定位上,强调艺术理论研究与当下艺术实践的紧密联系;强调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并重;从学术品位上,强调综合性大学艺术学科对中外经典艺术的兼容并蓄和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创新;强调人才培养目标应重视深厚的人文素养以及宽阔的知识结构。

众所周知,艺术是指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书法、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所谓艺术学是指,通常意义上是指研究艺术整体的科学,即艺术学是指系统性的研究关于艺术的各种问题的科学。进一步讲,“艺术学是研究艺术性质、目的、作用任务和方法,它是带有理论性和学术性的成为有系统知识的人文科学。”对于高等艺术教育而言,二者的学习同等重要,它们彼此相通、相互依存。一方面,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需要借助艺术学知识,增加艺术学理论修养;另一方面,人们认知艺术理论同样需要直观、可感的艺术现象,艺术现象是艺术理论的研究基础。因此,在我国学科调整的大背景下,艺术理论课程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学科体系建设成为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首要任务。

二、艺术理论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

随着艺术学科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各高校对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愈发重视。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一)技巧很丰满,理论很骨感。

艺术学科一般以美术、音乐、表演、设计等技巧性学科为主,遵循的是技巧为上原则,以技巧论英雄,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强调技巧的教授,理论教学的重要性被严重忽视,重技巧轻理论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一现象引发的结果就是学生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技能练习中,对稍显“枯燥”、“乏味”的理论学习选择性忽略,大多是为应付考试而学,学而不知。

(二)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各高校开设的理论课程以《艺术概论》、《艺术史》等为主,课程开设比较泛化,缺乏专门性、针对性强的理论课程,忽视课程之间必要联系,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科学的、完整的理论课程体系。同时,课程目标单一,缺乏素质教育内容。另外,由于过度重视技能,技能课程占大部分课时,理论课程安排较晚,课时偏少。

(三)教学内容陈旧,有待充实完善。

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是依据教材而进行,但是一经出版后教材内容就固定,停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艺术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运用到教学中,及时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做到理论课程教学的与时俱进,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但在具体教学中,许多高校跟不上时代步伐,教学内容一成不变,教材观点陈旧,无学科新成果,需进一步充实完善。当前,教学内容上存在的问题,已对理论教学产生严重影响,亟需重视,改变。

(四)教学方式单一,方法守旧。

理论课程的内容主要以文字论述为主,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多数只对照书本把概念、词语等简单的读一遍,照本宣科严重,学生听起来索然无味,积极性不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有的教师在理论课程教授中采用了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但也仅限于把书本上的文字拷贝到机器上,换汤不换药,难以达到教学目的。另外,课堂教学大多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教师只是一味地想把知识灌输给学生,一节课从头讲到尾,一人唱独角戏,缺乏与学生的互动,更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可行性对策思考

(一)端正态度,重视理论。

随着艺术学科的发展,对于高校重技巧,轻理论的现象学界已做出评判并提出了相关意见。指出,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既要重要技巧教育又要重视理论教育,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既培养学生的技能又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思辨能力,是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要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重视艺术理论课程的学习。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反过来又可以指导实践。任何工作都需要理论指导工作,艺术工作同样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良好的理论素养不仅能提高艺术从业者的欣赏能力和专业技能,还能使从业者及时把握艺术发展趋向做到创新。如果不懂艺术理论,就很难把握优秀的艺术作品背后都隐藏的丰富情感、意蕴。当然,不仅要学习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多看、多做、多思,学用结合、知行合一才能提高艺术创作能力。

(二)完善课程体系。

纵观我国艺术发展的历史,都是模仿国外的经验和模式进行课程设置,缺乏本土化内容。全球化背景下,我们不能闭门造车,但更应该在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艺术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本土传统文化在艺术领域的发展空间,加强传统文化和艺术之间的联系。艺术理论课程的设置应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放眼世界,感受多元文化。

同时,要在实用性、综合性原则指导下对课程体系进行有效整合,合理安排技能课与理论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课时,优化教学目标,强化素质教育内容,使课程内容之间在纵横方向上产生相互作用和联系,形成一套系统的、科学的、完整的理论课程体系。

(三)及时更新,充实教学内容。

因为教材内容易固化,停滞,而当今互联网时代信息更新换代愈发迅捷,所以艺术理论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不应只局限于教材本身,必须与时俱进,及时补充教材中所欠缺的新材料、新观点、新成果、新动态,如现代艺术理念、艺术思潮、艺术流派、艺术市场和艺术商品等,调整和更新课程内容,并对这些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全面、综合地进行讲授,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关注教材内容之外的艺术理论和前沿问题,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将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四)丰富教学方法、手段。

由于艺术理论课程的授课对象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加上教学内容的调整,更新,传统的填鸭式单向授课方式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积极性不高等弱点日益明显,传统方式已难以适应时代要求。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改变刻板和僵化的理论课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

首先,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古人说:“亲其师则信其道。”这说明师生关系和谐的重要性。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缓解紧张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更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交流环境,可以形成良性互动。

其次,采用启发式教学,增加师生互动。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方式应由传统的教师讲授,单向灌输为主转换为讲授、提问、讨论等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提问,采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师生互动。此外,还可以大胆尝试学生自主教学,转换教师和学生身份,让学生自己制作课件,走向讲台,由听课者变为讲课者。这种启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再次,合理利用多媒体,发挥科技优势。随着科技发展,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应用愈来愈广。限于艺术学科的特点,紧靠传统的嘴说笔写方式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此,除传统教学手段外,要合理运用现代教学媒体,以多种媒体信息,如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作用于学生,让学生对理论课程不感到乏味,获得最优化教学效果。

最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识的发展规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艺术理论是为艺术实践服务的,只有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才能体现其价值。授课过程中可以把理论内容具体到生活中,让学生自己参与到具体实践中,在实践体会理论,总结规律。

参考文献:

[1]谷芳.高校《艺术概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贺州学院学报[J].2013(6)

[2]赵蓉燕.对《艺术概论》教学中突出问题解决途径的探讨[J].大众文艺,2009(3)

[3]山郁兰.浅论艺术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的改进与创新[J].文教资料.2013(6)

[4]邝嘉.浅谈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艺术理论课程教学新模式[J].2014(3)

[5]张英.问题与完善高等院校艺术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2014(5)

作者简介:简蓓(1988.10-),女,汉族,湖北武汉人,武汉体育学院,音乐与舞蹈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舞蹈教学与方法。

上一篇:对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研究与相关问题的思考

上一篇:艺术文本翻译策略探究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