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会议决议>

三十而立,:以“无炫”成就华章

发布时间:2022-03-09 08:42:01 浏览数:

《中小学管理》创刊已经30年了。30年来,在迅速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中,杂志社不断努力创新,取得了优异成绩。我作为一名读者和作者,与《中小学管理》诸位老师有一些交往,自杂志创刊以来始终关注其发展。这里我想谈一些零星的感受。

三十而立。我对《中小学管理》30年发展中“所立”的感受是立德、立群、立制、立功。

一、立德

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中小学管理》30年来走的是遵德之路,以我的观察,主要是遵改革导向之德,遵服务基层之德,遵求实办刊之德。

1.始终遵循教育改革的方向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中小学管理》在1987年应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召唤而诞生。它从创刊之日起就紧紧追随党和国家提出的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介绍地方教育改革的新政,及时反映来自基层的教育创新。在宣传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时候,杂志根据自身定位和特点,体现出及时、准确、务实、探索的特点。一方面能坚定不移地维护这些政策的精髓,通过传播中小学实践经验活化和诠释这些政策的精神;另一方面能够引导对政策内涵和执行争议的探讨。应当说,《中小学管理》对新时期媒体“尽职尽责”的含义的把握是准确的,分寸也拿捏得当。

2.始终坚持服务中小学校需要的办刊定位

创刊伊始,杂志就把目标读者确定为中小学的校长和管理干部,内容围绕着中小学管理的方方面面工作实际展开,涉及学校中各个方面工作的流程、诸多工作要素和细节,从巨到细几乎都有鲜活的经验介绍及问题讨论。

在我的感受中,《中小学管理》的编辑们对于在学校一线工作的老师和干部们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敬重甚至敬畏。他们非常注意与学校基层的密切联系,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校工作中新的需要,倾听学校一线工作者的呼声,而且闻议则动,闻过则改。例如:曾经有一段时间,刊物较多地刊登了一些学术性文章,一些中小学校工作者对此提出批评。编辑部诚恳地接受这些意见,迅速研究和调整内容定位,明确刊物内容结构以刊登来自基层的可操作性文章为主,同时每期也组织几篇针对教育改革和学校工作热点问题的理论性较强的文章,以发挥引导性作用。

3.始终遵循求实求是的办刊精神

期刊的生命精髓在于尊重现实,客观公正地探讨问题,启迪思考和引发讨论,这样刊物才能办出活力,有益于世,也有益于刊。30年来,《中小学管理》在坚持和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改革政策和学校管理经验的时候,不回避争议,其中也包括对政策的质疑和政策执行中问题的反映;不关门办刊,刊登文章不做封闭式讨论,在没有定论的问题上,不是“一边倒”地刊登文章。

比如:《中小学管理》是素质教育的真诚拥护者和宣传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实际、细致的工作。但是在討论初期,杂志也曾发表了学者质疑素质教育概念以及一些做法的文章,并引发了一些讨论。今天回想起来,虽然这样做完全符合改革开放的精神,符合政策的科学发展规律,但也不是没有风险的,可杂志还是勇敢地做了。创刊不久,杂志就对新的学校领导体制“校长负责制”展开系列讨论;2000年以后,又对校长负责制在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和态势进行了深入讨论。一些地方性政策也被列为讨论的对象,如关于教育券问题的争议。至于学校教育和管理中的微观争论更是经常被列为话题,如关于学生管理中的体罚问题、学校科研应该“升温”还是“降温”的讨论等。其实,“百家争鸣”是杂志一直以来坚持的传统,“探索与争鸣”栏目(2015年以后改为“探索”)是刊物30年如一日坚持并受到读者喜爱的栏目。杂志从不以权威身份或借助权威结束某个话题讨论,对争议大、难有共识的话题有时暂告段落,择机再启,给有话说的作者创造空间。

二、立群

刊物的生命在于好文章,而好文章的命脉在于作者群。30年来,《中小学管理》苦心建构了一支开放态的优秀作者的队伍,形成了一个以教育行政管理者为塔尖、研究人员为塔身、实践者为塔基的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的顶部是少量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员,他们的文章一般是阐释某项刚出台的重要教育政策的意义和内容,或者是对有影响的地方教育改革举措及其进展做出介绍和说明。

组成金字塔的强壮腰部的是师范类高等院校的学者和各地教育科研部门的研究人员。这部分人员是从理论视角分析教育管理实践问题类的作者主体。经过多年磨合,这个群体中的高校学者撰写的文章更“接地气”了。这支队伍中一些老当益壮的先辈在观念上的先进和敏锐不输少年,一些已经逝去的老先生的锐气更是给后进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这些学者对国内国际新的教育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介绍与述评,以及他们采用科学方法所做的严谨的实证研究,都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其中有不少内容都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作者队伍的庞大基石是学校一线的管理者和教师。随着学校教师和管理者学历的提高和所接受培训的增多,这支作者队伍以丰富的实践创新经验为依托,所写文章的可读性和启发性越来越大。在这支队伍中,有一批实践经验丰富、创新能力卓越、能思考、文笔好的校长成为《中小学管理》的“常务”作者。

《中小学管理》在建设和维护作者队伍上,花费了很大的力量,动了不少脑筋。我注意到其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多渠道聚拢教育管理理论和实践工作者

编辑们依托《中小学管理》脱胎的母体—北京教育学院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素以“教师的教师”而深为中小学校长、教师所认同),通过和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及其他相关分会联系,联络了一大批与教育管理密切相关的来自高等学校、教育科研单位和中小学一线的作者,从而让稿件扎根于教育管理的沃土。

2. 从中小学一线发现鲜活实践和优秀作者

编辑部实行定期访校、访区制度,深入学校管理现场,研究中小学教育和管理中的新经验和新问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优秀作者。走访的学校多了,编辑们会自然而然地拥有一种“校感”。他们不仅善于捕捉共性的让管理者感到棘手的问题,带着问题寻找解惑者;而且还善于从不同视角发掘学校实践中的亮点,发现来自一线的“研究者”。

3. 从各类教育会议中挖掘主题、寻觅优质作者

多年来,编辑们长期关注中国教育学会各个分会的活动,长期跟踪一些高质量的教育会议,有的甚至一跟就是十年多。这就使得编辑们对许多教育大家名家耳熟能详,对一些与杂志社志同道合的优质作者,编辑会通过“听其言”“观其行”,在人群中“第一眼”就认出。杂志社由此建立了稳固的优秀作者群。

4. 深度跟踪课题研究

编辑们还会通过长期跟踪某一课题组,对其研究课题进行深度关注。基于对问题的深入了解,编辑对相关重要问题及重点作者自然了然于胸。在此基础上,从杂志视角选择主题和作者,这样的文章当然是既“新鲜”又“有深度”的。

三、立制

我认为,一些制度建设对杂志的长期稳定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在与杂志社各位老师的交流中,我也经常感到,杂志社的管理层多年来刻意在制度和机制建设上做出积极改变。让我印象比较深的有以下几方面。

1. 改革办刊体制和运作机制,拓展發展空间

从1998年开始,在全国出版单位体制“事改企”尚未完全铺开时,《中小学管理》就主动向主办单位提出申请,尝试进行办刊体制和经营体制的改革,到2001年形成比较完备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方案,对内部聘任机制和奖酬机制进行了调整,从而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这项改革为杂志社创造了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不久后市场发生波动,纸质媒体特别是各教育期刊发行量总体下滑。《中小学管理》因为有了好的体制和机制,杂志仍然在困境中保持了不错的发行量,同时由于有了自主权,杂志社大力开拓与主业相关的业务,为杂志发展拓展了更多信息源、读者源,积淀了后续发展的力量。

2. 建立主题化运作制度,彰显专业水准

办刊初期,《中小学管理》像其他教育刊物一样,设定十余个栏目,将投搞和约稿分别纳入其中。从2004年起,编辑部以“本期视点”(2010年第1期起改为“本刊视点”)为载体,采取主题化运作制,每期设置一个主题,围绕主题分解出几个相对独立的小题目,这些小题目从多种视角或多种方法解释主题,这样就使得一个问题的阐释大大丰富和深化了。我曾比较着阅读了几份不同的教育刊物,感到没有主题设置的刊物内容结构“散”,而《中小学管理》则显现出“专”的特点:不仅每一期的内容有焦点,而且编辑在该专题选材上也比较专业。主题模块化结构对读者产生了更强的吸引力,能够从多角度引发读者的思考,探讨性效果也得到增强。

3. 形成调查研究制度,体现精准服务

通过交谈、微信交流、阅读杂志等方式,我经常看到编辑们在中小学活动的踪迹以及他们的调研视点和感想。杂志社在对一些具有较大影响的重要办学经验进行宣传介绍之前,经常要到目标校进行第一手观察和了解。同时,编辑会针对中小学管理者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深度追问管理者的问题到底卡在哪里,原因是什么,谁在研究相关问题,哪里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此基础上分层、分类推出指导文章。

正是有了这样的习常化做法,杂志的选题总是比较“新鲜”,内容也很实在,贴近中小学校管理者的需要,但又不止步于刊登具体的“招式”,还注重阐释“招式”背后的道理。

四、立功

30年来,《中小学管理》为中小学管理者的发展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工作,也为教育管理理论工作者做出很多贡献。我把这些“功”归纳成以下几个方面。

1. 介绍专业技能知识

多年来,《中小学管理》为学校管理干部的专业发展广泛介绍了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技术。杂志发表文章范围涉及办学理念、文化建设、制度建设、学校发展诊断与规划、课程管理、教育教学评价、德育及德育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干部管理、学校环境建设、后勤管理、安全管理、公共关系、特色建设等几乎所有学校办学活动领域,挖掘和介绍来自一线的创造性经验,为学校教师和管理者解疑释难。回阅载文,可以看出这类内容是《中小学管理》的核心部分。30年来,起码三四代以上的学校管理者从这些文章直接受益。一些校长特别是刚刚上任的新校长主动来函交流,称《中小学管理》已经成为他们案头必备读物。

2. 推介一线管理创新经验

多年来,杂志推介了一批优秀学校的办学经验和管理创新亮点,随之一批专家型和研究型校长、中层干部为大家所知晓。各类管理创新经验,如绩效工资改革、作业改革、寄宿制管理等典型经验,为中小学管理者破解管理难题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3. 提供前沿教育管理理论

杂志介绍了很多在中小学乃至在教育领域比较前沿的教育管理理论,如知识管理、校长领导力等。这类知识有的很快风生水起,有些则显蛰伏状态,无论其命运如何,都为学校管理者选择适合自己的管理思想和工具提供了储备。

4. 搭建理论与实践对接的平台

杂志在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之间搭建了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形成交叉融合、互相影响的“气场”。理论工作者将与学校教育实践紧密联系的新理论、新思想、国际新经验介绍给实践工作者,开拓了实践工作者的视野;实践工作者向理论工作者传递实践创新的经验和需求。我们从文章风格和质量发展可以看到这样的趋势:发表在《中小学管理》上的文章,理论工作者的作品纯思辨的特点在削弱,选题都是从实践而来,基于实践问题的研究性文章成为学者们的发表取向;而实践工作者的文章就事论理的水平越来越高。两个群体观念间的融合和经验借鉴处处得到体现。

而这些事情都是静悄悄地做的,按杂志社老师们的说法,这些都是“份内之事”,属于“正合”而非“奇胜”。在我看来,杂志社做事的风格是“无炫”,也就是无夸耀、无躁动、无卖弄。这是一种真正的做教育的风格,是当下社会所稀缺的。水到渠成,实至名归。祝《中小学管理》发展得越来越好!希望它能给基础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和管理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教育营养!

(编辑 许丽艳)

上一篇:幼儿教育中的家园共育模式探析

上一篇:基于新课改的教育硕士《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内容体系改革探讨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