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调查报告>

技能成就人生

发布时间:2022-03-21 08:41:38 浏览数:

我于1958年5月26日从武汉八中毕业,同时考进株洲铁道田心技校(现湖南铁道职院),并被分配到木模一班学模型工。一开始,我很失落,那时车、钳、焊是人们公认为技术含量高、最吃香的工种,我认为自己从大武汉来当一个拉锯推刨的小木匠,是没有出息的。后来在学校老师的引导和家父的开导下,我逐渐认识到“不管学什么,行行出状元,关键是怎么学好”。于是我安下心来认真学习,并在这60年的时间里逐渐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技术工人。

从学生到老师再到工人,逐渐清晰自身的技能道路

当时学校所发教科书是原苏联金尔曼所著的《模型工工艺学》,我一直在思考:“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怎么连《模型工工艺学》的教材也沒有人编写,还要用外国人写的?等我把技术学到手,我一定写一本我们自己的《模型工工艺学》。”等我真正学起专业知识来,才发现,要当好一个模型工并不容易。哪怕是一件很普通的模型,也需要你既要有刨、锯、锉等过硬的手上功夫,还要有识图绘图的丰富空间想象力,千变万化的点线面奥妙无穷。一个好的模型工,不是动一动刨子、锯子和平铲就行了,还要懂得鑄造工艺知识,包括做的模型能不能从型砂里取得出来,铁水怎样流进型腔里,铸件的气孔、夹碴、缩孔缺陷怎样处理等,对这些知识必须老老实实地学。

心得体会,我竟然在这几年的时间里积累了十几万字。在此期间,车间还派我参加了工厂的制图师资班培训,回到车间教新工人的《模型工艺》和《机械制图》,这对提升我的技术理论和工艺水平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1982年,工厂人力资源部要我到职工学校去带一个转正定级班,主要任务是对部分到了转正时间未转正的职工进行培训,要我担任班主任,并兼任教授培训班的机械制图课教学。在学期即将结束时,学校校长张必逢和教务主任彭建安找我谈话说:“你讲课讲得好,很受学员欢迎,班主任也当得好,班级管理得好,学校准备留你当老师。”本来一个工人能转正当老师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事,我立即答应了。回家以后,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我爱人,我爱人说:“你不要去,你当教师的学历资历都不够,还不如在车间老老实实地学技术,做一个技术能手。”我觉得她的话有道理,于是便放弃了去当老师,选择在技术工人的岗位上继续精进自己的技艺。

知难而上 不断精进技艺

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电气化铁路快速发展,工厂相继研制生产了多种型号的客货两用、重载和准高速机车,生产所需模型也越来越复杂。尤其是到了1985年,工厂同时硏制出了韶山3型和韶山4型的机车,并荣获国家质量金奖,正准备大批量生产,需要大量的牵引电机前后盖铸件。这就意味着需要大量的铸件模型,而原用的塑料模型很多都已老化变形,常造成浇筑的铸件报废,严重影响生产。在技术部门支持下,我和同事们决定重做一套这两种机车通用的金属模。

那段时间我几乎泡在铸造工地,反复观察铸件浇筑过程、测量铸件收缩部件差、计算最佳收缩差、听取造型工人建议。仅用两个月时间,我就亲手设计绘制了 20余张图纸,做出了一套锃亮的金属模。将原来一箱浇筑4个改为一箱浇筑8个,试用结果显示,铸件质量提高一个档次,工效也提高了一倍,创造效益2万余元,保证了两种机车的大批量生产。我第一次亲手设计制作复杂模型便成功了,我感到由衷的惬意和欢悦。

1986年7月,我报名参加了工厂首届技师考试。经过理论、实作、答辩、综合评审等四项逐项考试,我以优异的成绩被工厂聘为首批技师。53岁的我在1993年又竞考高级技师并在1994年被聘为工厂首批高级技师。在成绩面前,我暗下决心,为了电力机车事业的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出最大的贡献。

当时,工厂研制“蓝箭”“中原之星”“中华之星”新一代大功率准高速机车。电机前压川产品及车体构架部分要制作齿轮芯、减震器上座等6项关键模型,由我全面负责制作指导,处理技术和工艺难题。减震器上座形状复杂,斜面和曲面多,难以制作,按常规要两个月才能做出来,而工厂要求必须在一个月内完成。工部主任心急如焚地找到我说明情况,希望我能想出办法。工部主任走后,我对着图纸冥思苦想起来,忽然发现该模型与另一种车型同类模型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一个“移花接木”利用现有模型改制的大胆设想在我脑海里涌现。我马上向领导和工艺人员端出自己的方案,即用已有的同类模型拆装改制,另重新配制两套相应的芯盒。方案被采纳,实施效果明显。原需300小时制作的模型,仅用80小时就完成了,还节约制作费和材料费2.1万元,并一次试模成功,提前7天交出了减震器上座模型。工部领导长舒了一口气说:“关键的时候还是你行。”

回归初心 创作属于自己的技工教材

在解决了一些技术问题后,我便想把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和 “绝活”都写出來,实现著书的愿望。但已过不惑之年的我,只有技工文化水平,著书谈何容易,于是我从写技术论文入手,虚心请教技术人员,甚至大学毕业的女婿都成了我的老师。首先我根据自己设计生产的字码摸,写了关于《金属字码模的设计与制作》的论文,投稿至《金属加工》(原名《机械工人》)杂志和部级机车车辆刊物上发表。之后又根据冷作工的相关工作撰写了《展开图对模样的应用》《导向器模样展开应用》等论文。还根据工具生产的相关内容撰写了《韶四机座模样样板制作与应用》《辅助线的模样检测与应用》《已知角度划线方法》《换向器套筒模样攻关》的论文。凭着滴水穿石的恒心和毅力,我先后撰写了10余篇文章,并都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

在这期间,我还将自己编绘的一套近三万字的《模型工技术知识百题问答》,寄给《机车车辆工人》,没想到很快被刊用。1993年,我撰写的《模型专业与制图教学》,在唐山召开的全国技校职中专制图教学研讨会及论文发布会上获优秀论文二等奖,后又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1996年7月在贵阳召开的全国技校职中专制图论文发布会上,我的《模样工识图能力的培养探讨》荣获优秀论文奖。1998年8月在天津全国制图论文研讨会上,我的《展开图对模样的应用》获一等奖。我的《展开图对模样的应用》《辅助线对模样的检测和应用》等技术结晶,被工厂授予先进工作法。

写了多篇论文以后,我开始尝试写书,于是把多年来积累的十几万字的模型资料汇成一本《模型工实用技术》。当时找到冶金工艺部门万盛喜高级工程师和当时的工厂副总工段从文及知名高工吴一飞参与校审,他们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我一一按要求做了修改。之后,我被邀请我参加中国劳动出版社的全国技能统一培训教材的编写工作。快要实现自己的梦想了,我心中特别高兴。

但是出版社并没有分配我编写《模样工工艺学》,而是让我编写《模样工技能训练》,虽然都是编写教材,但心中多少有些失落。可喜的是,1996年,我应邀参加了在徐州召开的全国技工学术教材审稿会,主审《模样工工艺学》和《模样工工艺学习题册》,终于有机会为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模样工工艺学》贡献一份力量了,也算是实现了自己的梦想。1998年11月,我应中国劳动出版社邀请编著《高级模样工技能训练》教材,这部教材已于2001年3月由中国劳动出版社出版。

2001年2月我退休,开始接一些模型在家制作。正在这时,公司工会成立技师协会,邀请我主持工作。技师协会是一个群众团体组织,没有固定工资,只给一点津贴。我想我是公司培养的高级技师,退休后还享受高级工程师的社会养老保险待遇,我应该回来,做好技师协会的工作,回报公司。于是我回到工厂,接手技师协会的工作。当时正值国家高技能培训启动,我抓住这个契机,举办各工种高级工培训班、技师研修培训班、名师名课讲座等。使现代技工不断补充更新知识,及时掌握本工种的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也推动了生产。十多年来,我们举办了14期技师研修培训班、46期各工种高级工培训班,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有56人成为中车核心人才的技能专家,4人成为资深技能专家,2人成为中车首席技能专家,4人成为中车高铁工匠。

我还积极组织举办“公司给我新天地,我为公司献技艺”的展示及标杆技能展示活动。标杆技能展示活动是继标杆技能比武、标杆技能演示和“关注技能,崇尚技能,提升技能”征文系列活动后举办的。展现了各生产战线上标杆人物的绝技绝活在关键工序、关键工种、关键设备、关键产品上起到的关键作用。同吋也展现了高素质的操作员工的工匠精神。在观摩了技能展示活动后,刘友梅院士和公司高层领导赞扬说:“你们这种活动搞得很好。因为要实现制造强国的梦想,光有优秀的设计人员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生产一线的高技能人才,精湛技艺,制作出一流的产品。”

我还编辑出版了《九方技艺》,后更名为《轨道装备制造技艺》。这部书主要介绍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宗旨是为技师和技术工人服务,为企业的生产实际服务,成为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真正成为技能培训的重要窗口、先进技艺的发布地。这部专辑成为工会技师协会的一张技术名片。

受公司人力资源部委托,我组织编写了《培训教材大全》。这本书根据各工种情况,组织高级技师参与编写,共编了九个分册。后来又受湖南省人事劳动厅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和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邀请,组织部分高级技师编写技能培训教材。出版发行了《高级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高级冷作工工艺与技能训练》《高级焊工工艺与技能训练》《高级磨床工艺与技能训练》。先后承办了湖南省人事劳动厅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车工题库开发与研究》《焊工题库开发与研究》和国家劳动部技能鉴定题库的《铣工题库开发与研究》等工作。组织部分骨干技师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编写了零起点《车工》《焊工》《维修电工》《钳工》等技能培训教材。还应囯家机械工业出版社邀请,编写了《焊工》《铣工》《冷作钣金工》题库指南和教材,现已出版发行。在组织领导编写职业技能培训教材的过程中,我不仅亲自参加编写,还亲自审查把关,保证每本书的质量。

我们编著的这些书,内容都是一些高级技师一辈子呕心沥血,从实际经验上升到理论的精华。我们的工作也受到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的赞扬。我们的技师团队是重量级团队,在技师传、帮、带中培养了一批高技能人才,充分说明,我们技师不仅会做会讲,而且还具有会写的能力。

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刻苦学习,潜心钻研,发明创造,著书立说,成长为一名省级技能专家。退休以后,我仍然坚持学习,为公司培养了一批批技能人才,又创造出一份新的业绩。

技能成就我的一生。我的《当工人一样有作为》的文章,曾经刊登在公司《电力机车报》上,激励许多没有高学历的工人谱写辉煌的技能成才篇章。我想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只要坚持学习,刻苦钻研,爱岗敬业,练就过硬的技能,就照样有出息,照样彰显出每个人不一样的人生精彩。

(作者单位: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技师协会)

上一篇:加强铁路超限超重货物运输安全的研究

上一篇:浅谈玉田县休闲农业的现状及发展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