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规章制度>

汽车驾驶员主动安全性因素的辨识与分析

发布时间:2022-03-23 09:59:49 浏览数:

摘 要:在社会经济以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获得提高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驾驶汽车出行,在方便人们工作与生活的同时,交通安全事故的频发也愈发成为社会问题。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引发交通事故原因的分析调查中,驾驶员的主动安全性因素成为其主要的事故原因。因此,如果能够对汽车驾驶员的主动安全性意识进行有效提升和改善,则毫无疑问能够显著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进而能够创造出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

关键词:交通事故;驾驶员;主动安全性;影响因素;辨识与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们开始选择更加方便、即时的交通工具出行,截止到2018年底,我们国家的机动车持有量已经高达3.95亿俩,其中最主要的还是汽车,占比76%,并且机动车的驾驶人员更是高达4.02亿人多。在机动车持有量以及驾驶人员数量的与日俱增,则给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种子。并且世界范围内的意外死亡人数统计结果表明,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高频性、不可逆性等特点,往往能够给家庭、社会等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在机动车数量日益增多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保证驾驶员的安全、有效降低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家庭、社会乃至国家中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幸福感。

1 驾驶员主动安全性因素概述

在对交通安全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调查的过程中,引发事故的因素主要有路况、驾驶员、汽车等三个方面。例如路况的塌方、驾驶员的疲劳程度以及汽车本身的制动性能等均会直接对事故的发生产生影响。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对于路况以及汽车的性能,其实是可以通过驾驶员的观察以及详细评判进行一定程度的预知的。所以,最终归结起来,很多交通事故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与人为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不完全统计,所有交通事故的发生,人为因素的事故原因占比高达80%。毫无疑问,想要能够有效降低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从驾驶员的主动安全性角度出发,无疑是一项科学合理的举措。

2 事故诱因

首先,从前面的论述中不难发现,交通事故的发生原因无外乎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涉及到驾驶员的熟练程度以及是否是疲劳驾驶等;非人为因素则与路况的实际情况以及汽车本身的制动装置、牵引力装置以及变速控制系统等有着重要联系。其次,虽然人为因素在交通事故原因中占很高的比例,但是在对驾驶员主动安全性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研究的时候,要不得不对非人为因素等有效控制与分析。因此,本文在对汽车驾驶员主动安全性研究的时候,也要从这两方面入手;即一方面要提升驾驶员对危险源的觉察意识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提升其对紧急事故情况的预处理能力,能够对汽车行驶过程中发生的突发情况进行快速觉知后采取有效的手段,最终避免或减少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2.1 事故和驾驶行为

(1)危险感知能力。虽然交通事故的发生原因更多在于驾驶人员的不当操作或者较低的安全意识,但是对于所有驾驶员来说,都不想发生交通安全事故。所以在驾驶汽车行进的过程中,就需要每个驾驶员对于交通状况的危险程度进行觉知,从而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驾驶行为。例如,在对一些酒驾导致的交通安全事故调查分析发现,在一开始驾驶员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状态,从而能够集中注意力调整自己的驾驶行为;但是当汽车在行进的过程中以及酒精本身的作用,会逐渐降低其对危险感知的能力,从而在一些意外情况发生的时候不能够及时作出调整,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

(2)危机感与驾驶经验。在对汽车驾驶员进行纵向跟踪调查的结果中发现,对于那些曾经因为人为因素导致发生交通安全事故的驾驶员来说,在今后对于危险源的觉知以及驾驶行为会做出比之前较高的预知及调整,并且在今后发生交通安全事故的频率显著下降。同时,根据驾驶员的驾驶年限和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随着驾驶员的驾驶经验的不断提升,其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随之会有所下降,但是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

2.2 熟练程度与疲劳程度

(1)熟练程度。一般来说,驾驶员的熟练程度和安全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之间呈现反比的情况,即驾驶员的熟练程度越高,则发生交通安全事故的频率则会越小。在对驾驶员熟练程度进行测量的过程中发现,高熟练度的驾驶员在汽车启动的时候抬起离合器的速度比较快,并且在进行倒车入库、停车等过程中仅利用后视镜即可;在半联动过程中离合器的踏板速度更趋于稳定,油门踏板速度改变地更快。但是对于不熟练的驾驶员来说,则上述情况刚好相反。

(2)疲劳程度。汽车驾驶过程中所出现的疲劳常常表现为困倦瞌睡、注意力不集中、四肢无力以及危险觉知能力、反应迟钝、视觉恍惚、瞬间记忆消失等状态,从而最终使得驾驶员出现延误操作、错误操作等情况,进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3 事故预防

3.1 驾驶员方面

首先,需要对驾驶人员的交通安全意识进行教育与提升,只有在主体意识获得一定改善之后,才能够指导驾驶员主体产生正确的驾驶行为,进而避免由于人为因素导致事故的发生。与此同时,也要充分利用汽车自身的性能优势,例如从汽车的角度出发研制,一种执行事故回避的驾驶辅助装置,例如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牵引力控制系统(TRC)、变速恒频控制系统(VSC)等。驾驶员应掌握正确的驾驶方法,并针对自身的驾驶行为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充分发挥汽车性能。比如ABS在起作用时需要足够的制动踏板力量,这主要与驾驶员自身特点和自身驾驶姿势有關。

3.2 车辆方面

为避免驾驶员出现事故操作行为,相关部门应开发一种驾驶辅助装置以有效避免。VSC属于一种稳定控制系统,可有效确保车辆保持平稳的运行状态,确保操作稳定性。当汽车出现过高的转向速度时或驾驶员出现错误的操作行为时,为避免行车出现不稳定性,此装置可通过调节油门或制动的方法产生扭矩或力,以保持操纵稳定性。

4 结束语

汽车驾驶是一项较为容易掌握的技能,因此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习得。但是在汽车驾驶的过程中,需要驾驶员对自身的危险性觉知能力、驾驶经验、汽车相关性能等多方面进行掌握,进而才能够保证汽车安全形势,最终真正意义上让汽车成为方便出行的交通工具。

参考文献:

[1]周维新,秦德旭.汽车主动安全性的人机因素分析[J].人类工效学,(04):8-11.

[2]李刚,李高超.驾驶员行为意图及特性辨识研究综述[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04).

[3]刘国锋.汽车驾驶员主动安全性因素的辨识与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8(40).

上一篇:湿陷性土质条件环境下的公路路基施工技术

上一篇:汽车智能座舱设计与发展趋势探讨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