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岗位职责>

政策支持:初任教师成长的宏观环境因素

发布时间:2022-03-06 08:44:02 浏览数:

摘要:构建有效的初任教师支持体系,以促进初任教师成长,必须首先从教育政策层面来寻求依据,政策支持是初任教师成长的宏观环境因素。它由我国的教育体制特点所决定,可以完善我国的教师教育制度,弥补当前教育政策的缺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要重视初任教师成长,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健全各项实施机制,制定多样化的支持手段,从宏观政策层面上为初任教师成长创设一种良性的支持环境。

关键词:教师;成长;环境;政策支持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1—041-03

一、引言

为初任教师的专业提高提供系统支持与帮助,构建有效的教师支持体系,是当前教师发展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教师成长受自身发展潜质、心理因素等的影响,也受许多外部因素的制约。外部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以及无法预测的偶然事件等环境因素,但对教师成长而言,国家的教育政策、学校管理、教师文化和学校氛围是主要的。这些因素为教师发展提供物质保证和精神关怀,是教师成长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因而,为有效促进初任教师发展,我们有必要为其构建一套从宏观到微观的初任教师支持体系。

构建教师支持体系的首要层面是宏观的教育政策层面。教育政策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一定的教育任务而规定的调整国家与教育之间、社会各领域与教育之间、教育内部各种关系之间的行动依据和准则。它从宏观层面规定着我国教育的行动方式和发展方向。国家通过制定和实施各种有效的教育政策来调节和管理教育,为各项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提供指南。因而,为初任教师成长提供有效的支持必须首先从教育政策层面来寻求依据,政策支持是初任教师成长的宏观环境因素。

二、政策支持的必要性

从教育政策层面上为初任教师提供支持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由我国的教育体制特点所决定,可以完善我国的教师教育制度,弥补当前教育政策的缺失,从宏观层面为初任教师成长创设一种良性的支持性环境。

首先,我国的教育体制特点决定了政策支持的重要意义。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教育的方针政策均由中央教育行政机关制定,实行自上而下的推行方式。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保证各项政策的落实。当前,我国初任教师支持体系不够完善,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政策保障的缺乏。由于缺少相应的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人职教育经常流于形式,教师支持体系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初任教师得不到切实可靠的帮助。因而,政府的政策导向对支持体系的推行至关重要,构建完善的教师支持体系,并使之切实发挥力量,必须要有相关政策的支持与保障,它是施行教师支持体系的基石。

其次,教育政策支持是完善我国教师教育体制的必然选择。世界各国都已经意识到教师教育是一个由职前培养、人职教育与职后继续教育构成的前后衔接、连续的过程。经过新中国成立后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教师的职前培养体制已相当成熟,对职后教师的继续教育也日益重视并日臻完善。但对于处在职前与职后衔接关键阶段的人职教育,却缺少必要的关注,与职前培养与职后继续教育相比,这个阶段无论从受重视程度上,还是从政策支持上都相对缺乏和不足。关于新教师入职教育的规定,放在了职后继续教育的规定之中,没有相对独立出来,其重要性并未突显。譬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第九条提出:“新任教师培训:为新任教师在试用期内适应教育教学工作需要而设置的培训。培训时间应不少于120学时。”但具体到如何为新任教师提供人职教育,如何保障培训质量,以及相应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监督机制等,条例中并未提及,而是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自主制定标准与实施。因而,客观地造成了省、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制订初任教师人职培训计划时的各自为政,学校之间缺乏统一标准,这样很难确保人职教育的质量。因而,从宏观教,育政策层面来探索教师支持体系建设,不但可以有效地保证初任教师的发展,更是完善我国人职教育制度和进一步完善教师教育体制的需要。

再次,教育政策支持是国外教育发达国家为初任教师提供支持的成功经验。对于一些教育发达国家,譬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及日本等国,它们都不约而同地把政府的教育政策支持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是构建教师支持体系的关键环节,不可或缺。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形成相应制度,或者是把这些政策上升到法律法规的高度,从而为初任教师成长提供最可靠的支持。

最后,教育政策支持是初任教师支持体系有效贯彻和落实的必然保障。我们知道,教育政策是实施行动的指南和依据。只有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针对初任教师制定特定的支持性政策,才有可能为形成系统的教育制度提供根据。譬如,制定初任教师的入职教育制度、经费投入制度、质量监督制度等。同时,我国教师支持体系发展的实践也表明,只有相应的政策保障,初任教师支持才能真正有效地落到实处。对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师资培训机构、教研室以及地方学校等这些支持性组织机构来说,宏观教育政策既是他们行动的指南,使他们“有法可依”,也是监督和促进教师支持体系落实的保障。

三、政策支持的构建与实现

(一)提高重视程度,出台相关政策

初任教师要获得切实有效的支持与帮助,国家必须制定和出台相关的专门性政策,并形成相应的制度,力求在法制层面和教育行政管理层面建立支持机制。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首先要更新认识,转变观念,真正重视初任教师的发展,把初任教师的人职教育放在与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继续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而不是将这部分放在教师的继续教育中,使其成为教师继续教育制度的附庸。要把初任教师培训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完全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部分。国家可以依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形式来制定关于初任教师发展与支持的规定。明确要求初任教师必须参加规定的入职教育,明确规定各种外部力量要为初任教师发展提供完善、有效的支持和帮助。这样既保证了初任教师参加人职教育的强制性与义务性,也为教师获得切实有效的支持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国家通过制定专门的针对初任教师发展的政策,可以突显政府对初任教师的重视,更可以实现自上而下的推行和实施,改变过去教师入职教育的自发性和随意性。制定强制性的政策来为初任教师提供支持,在这方面国外教育发达国家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二)设置专门的初任教师发展管理机构

我国教师队伍庞大,相应的处于入职初期阶段的教师数量也较多。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初任教师支持的政策,必须要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来负责初任教师发展与支持的管理工作。可以考虑在教育部师范司下设初任教师发展管理办公室,全面负责初任教师发展与支持的实施。它的主要职能包括:组织关于初任教师发展的调研;根据国家政策制定相

应的实施机制;指导和监督初任教师支持方案的实施并进行评估;协调地方政府、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及高校师资培训机构之间的关系与合作等。同时,也要在省、市、区(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设置相应的初任教师发展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和管理。

(三)建立健全各项实施机制

1.制定人职教育制度

入职教育作为教师教育体制中一个关键环节,其重要意义无须赘言。国家要制定明确的人职教育制度,把入职教育制度用法律或政策的形式固定下来。明确要求新教师在人职伊始,必须要参加规定的入职教育,入职教育的年限可为1—3年;明确规定人职教育的内容、标准、实施要求、考核细则等;明确规定各教育行政部门、地方政府、高师院校、教科研机构和地方学校的职责权限等。

2.建立初任教师发展经费投入机制

充足的教育经费投入是贯彻落实初任教师支持政策的必要保障。经费投入不足一直是影响我国教育事业顺利发展的主要障碍,缺乏必要的经费投入,再好的政策、方案也难以真正有效落实。目前,我国继续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是以地方政府财政拨款与多渠道筹措相结合的方式,事实上是采取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地方学校及教师个人共同承担的机制。

为切实保障初任教师支持的有效实施,必须要建立初任教师培训的经费投入机制,从而真正保障经费投入。为了保障教育经费的落实,初任教师培训的经费要从继续教育经费中分离出来,单独列支。培训经费的分担方式也可以采取当前形式,但应该根据“政府投入为主,地方学校适当分担,新教师个人少量承担”的原则来构建分担办法。对于经济落后地区,可考虑加大国家财政补贴,减免新教师承担的个人费用。重要的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明确的经费投入实施方法,明确经费投入的来源,厘定具体的经费分担办法和比例,并加大监督力度,督促地方政府保障充足的经费来源。

3.建立初任教师支持质量监督机制

实践证明,推进政策的有效实施,需要强有力的质量监督机制。监督机制的缺失会使相关政策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其实际效能,过去我们对初任教师的支持就因为没有质量监督,经常形同虚设,教师所能得到的帮助有限。因而,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严格的教师支持质量监督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制定严格的评价标准,包括支持方式、支持内容、支持效果等,定期对初任教师支持计划实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譬如,英国就建立了一套稳定、有力的质量保证体系,对整个国家的人职教育实施情况进行评估,特别对地方学校、地方教育当局等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考评,及时发现问题,以帮助学校修改和完善支持计划,提高支持实效性。

(四)制定多样化的支持手段

1.编制统一的辅导教材,规定必修的课程

初任教师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面临着诸多困惑,既包括工作上的,也包括生活上的、心理上的。这体现了初任教师需求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与此相对应的是,当前的入职教育培训并未体现出对这方面的特别关注,单一的培训课程与零散的培训内容并不能满足初任教师多样化的需求,这是由于缺乏统一的培训标准造成的。所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需要编制统一的人职培训教材,并规定一些必修的课程,以规范入职培训的内容。

就人职培训内容整体而言,它应该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编制的初任教师入职培训教材,或者是学校编制的校本教材,这部分教材突出的是灵活性和针对性。另一部分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编制的统一的教材,这部分教材的特点是基础性、普适性,它主要针对初任教师所遇到的普遍问题提出有效的建设或对策,帮助初任教师解决专业适应、角色转变、课堂管理、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惑,强调的是统一性。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编制这类统一的教材,同时对地方培训教材的编制进行指导和监督,使这两类教材共同使用,帮助初任教师尽快适应教师角色,提升专业能力。同时,教材的编制与使用还要与课程相结合,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要具体规定一些初任教师必修的课程,包括教学常规辅导、课程标准培训、各科教学研究、班级管理研究、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教学方法研讨等,这部分课程可以规定为人职期培训期间教师必修的课程,与教师的考评相挂钩;另外,还可以制定一些选修课程以开阔教师视野、促进教师科研和满足教师多方面的兴趣。

2.建立全国性的初任教师发展网络

信息化社会的来临为教师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可以有效地实现支持方式的多元化。在教师教育中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可以打破时空阻隔,沟通各种教育形式,共享优质资源,大规模、高质量、高效益地培养培训教师。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实施远程教育,为初任教师发展提供灵活多样的支持。当前,教育部已经启动实施了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还要充分利用类似形式建立全国性的初任教师发展联盟,为初任教师提供特别的支持,创造条件为其提供远程学习的机会,使其通过远程访问来学习课程,修得规定的学分,有效缓解工学矛盾或者解决培训路程远等问题。与此同时,还可以向初任教师提供政策咨询、法律咨询、信息服务、心理辅导等,满足初任教师多方面的需求,帮助其解决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惑或问题。

上一篇:高培勇:减税规模不抵增税规模

上一篇:教师课程资源理念引领的“一师一课”活动优化发展策略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