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岗位职责>

参悟中航工业的珠海思维

发布时间:2022-04-17 09:23:48 浏览数:


打开文本图片集

如果留意观察本届航展上中航工业展区,不难发现产品体系化味道浓厚,耐人寻味,各种军用飞机、民用飞机、通用飞机、直升机、机载系统等,均构成了一个个精巧完整的产品体系,这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正从旧有的简单产品化向科学体系化拓展,这对所有国人,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利好消息。

包括武直10、武直19、“翼龙”以及“岷山”、“九寨”等在内的许多展品,过去都是坊间和网络的“传说”,而今它们赫然陈列在公众的眼前,无声地表达着这样一个事实:尽管在发展中遭遇了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障碍,但中航工业仍在以更加开放和自信的态度面对世界。他们面对的,有友善的欣喜,也有狐疑的猜忌,但中国航空工业懂得,大国航空的崛起,首先需要的是坦荡的胸襟。

脉动的“中国心”

长期以来,航空发动机始终是制约中国航空装备研制的瓶颈环节,越来越多的国人对国产发动机问题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大多数人只是质疑甚至指责,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中国的宇宙飞船都能遨游太空,为何航空发动机迟迟不能过关?这是一种广为流传的论调。笔者不想过多解释航空发动机与航天技术在复杂程度和技术要求方面的区别,但有一个实例也许可以说明问题,那就是在今天的世界上,能够制造核武器的有近20个国家,能够发射火箭的也远超过10个,但能够自行研制航空发动机的,只有5个,恰好是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即美、俄、英、法和中国。

中航工业发动机展台上,一款名为“岷山”的涡轮风扇发动机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外界普遍猜测该机应该是未来L15“猎鹰”高级教练机的动力系统,有望彻底改变“猎鹰”依赖国外动力的现状。另一款名为“九寨”的小型涡轮风扇发动机,则算是中航工业喷气发动机谱系中小型化的代表,这类涡轮风扇发动机可以用于中型乃至更大的无人机,将中国无人机平台动力提升到新的水平,显著拓展无人机的作业效能。

11月12日上午10时许,就在中国航空馆现场,中航工业举行了一个简短却庄重的揭幕仪式,随着环形帷幕的升起,一个国产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全尺寸金属模型闪亮出现在媒体眼前。这台由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航工业商发)研发的商用发动机拥有近两米的风扇叶片,采用国际流行的宽弦、复合弯掠技术。透过剖开的窗口,可清晰观察到内部精密的多级高压压气机、分级供油燃烧室、两级高压涡轮等核心部件,表明该发动机具有高压比、低污染等新一代民用涡扇发动机的典型特征。虽然中航工业并未提及型号,但许多参观者认为这应该就是作为未来国产C919大型客机动力选型方案之一的“长江”1000A。目前C919使用CFM公司的LEAP-X1C作为动力,但这种情况不应该永远延续,我国航空运输市场和航空产业发展战略都需要一款国产动力系统作为选择方案。“长江”1000A可谓肩负众望。之所以取名“长江”,寓意其研制将开创中国商用航空发动机产业发展先河,象征中国商用航空发动机的无穷动力和源远流长。高性能航空发动机不仅是航空动力,更是国家动力,其技术可以应用到车辆、船舶、能源等诸多行业的动力系统,是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象征。我们衷心希望“长江”浩荡不息,奔流向前。

此外,作为直升机动力装置的涡轴8C发动机,面向工业能源的中低热值燃料126兆瓦级R0110燃气轮机,车载机动式燃气轮机发电机组,以及HS-133/HS133-H两款小型活塞发动机都让人眼前一亮。这些展品足以说明,中航工业航空发动机全谱系已经基本形成,并且已经从军用延伸到民用,进而拓展到工业能源和机动应急能源领域。中国航空动力产业的大战略正在形成。

在新闻发布会上,中航工业副总经理李方勇在谈及中国航空发动机发展时,坦然直陈过去中国航空发动机发展中的误区,情真意切,耐人寻味:“过去几十年间,我们一直不重视系统全面的基础研究和预先研究,导致航空发动机始终在追赶飞机型号,匆忙满足主机研制的需求,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技术积累和系统规划。这样的方式对于航空发动机这样多学科高度综合的复杂技术装备,显然是不科学的。此外,长期以来,我们在航空发动机的试验手段和试验设施方面,也是十分缺乏,十分薄弱,导致许多发动机型号上马即遭遇重大困难,有些不得不遗憾下马。这些都让我们认识到,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的研制是无法急功近利、一蹴而就的。未来5年内,中航工业准备投入100亿元用于对航空发动机的系统研究,就是希望能够彻底突破发动机的瓶颈。当然100亿元是远远不够的,但我们希望这100亿元能撬动和带动更多的资金投入,完成这一目标。”

无人机,小东西大亮点

早在航展开幕之前,中航工业“翼龙”无人机就已经受到国内外密切关注,它的停放区周围总是围着许多参观者。与以往的珠海航展不同,此次中航工业拿出的不再是模型,而是“翼龙”实机。按照中航工业参展的一般惯例,展出实机意味着该型无人机很可能已经列装部队。仅从外形上看,就能判断出“翼龙”是一种察打一体的中型战术无人机,该机采用活塞发动机加螺旋桨推进,大展弦比机翼确保了中长航时性能,续航时间可能达20小时,后部采用V形尾翼,便于起降作业。“翼龙”翼下可挂载轻型精确制导武器对地面目标实施精确打击,如果更换任务载荷,还可进行战场侦察、目标指示、毁伤效果评估等任务,形成四位一体的闭环作战系统。无人机侦察打击一体化作战系统既可以独立作战,又能为其他精确打击武器提供实时作战信息保障,与其他体系协同作战,是非对称作战中突破敌制空权、提升战场信息获取能力、实现快速反击和有效威慑的重要手段,符合现代局部战争的快速反应和信息化需求,可用于海防、边防、反恐和局部冲突中的信息保障和快速打击行动,也适用于地区常态侦察监视,还能扩展使用到抢险救灾、地质勘察、海洋巡视等诸多领域。据透露“翼龙”已在国外进行过多次飞行表演,目前已有两个国家购买了该机,具备不错的出口潜力。

另一些无人机模型更有说服力。小巧的涵道旋翼式“旋风侦察兵”,无疑算是小型前线战场无人机的典型代表,能在复杂环境特别是城市作战条件下,完成近距战场侦察并实时回传信息,一般只需要两人就能携行和操作。另一款采用隐身设计的双发飞翼布局无人机“鹞鹰”III,则可作为了解中航工业在中型战术无人机方面后续工作的一扇窗口。该机采用两台推进式螺旋桨发动机作为动力,机首下方安装光电观瞄转塔,腹部下方设有侦察雷达,后机身下方设有全内藏式武器舱。根据模型1:6的比例判断,该机应属具备低可探测性和长航时能力的中型察打一体无人机。除了这些战术无人机,中航工业还展出了一款1:6的“鹞鹰”无人机模型,该机外形与有人轻型通用飞机较为接近,更像是应用于民用领域的多用无人机。此外,中航工业还展出了1:6的TL-8靶机模型,该机外形类似巡航导弹,可能用于模拟巡航导弹的飞行特性,强化我军反巡航导弹作战能力。另一款1:6“蓝狐”高机动靶机则可模拟多用途战斗机的性能特点,作为多种防空和空空武器的试验靶机。在这些无人机的背后,我们能发现,中航工业的无人机谱系正趋齐全。虽然大型战略无人机尚未露出端倪,但在现代战争新形势的要求下,中航工业在无人机谱系的高端扩展方面必定已有筹划。

无需赘述的军用飞机

军用飞机方面,中航工业其实已经不需要太多表述,去年和今年流传的两款五代机的试飞消息,已经足以说明中国高端军用航空装备的技术研发能力。除了展区陈列的歼8D、歼10(八一表演队)、歼轰7A、轰6、“枭龙”(巴基斯坦空军)、直8KA和直9WA等展品,室内展馆军机展区各种战斗机、教练机、无人机、运输机、特种飞机及机载武器更是全方位展示了企业实力。

军用飞机展区最外侧,陈列着一架具有隐身外观的新型战斗机模型,乍看上去,与不久前网络上流传的所谓歼31十分相像,但细观又有些许不同。虽然同为双发、双外倾垂尾加内置武器舱设计,该模型在机身后部特别是两台发动机喷管结合部却与歼31网络照片差异较大。关注军机的观众猜测,该模型可能体现了国产中型双发5代机的改进方向。此次航展,中航工业专门限量制作了一套以展品为题材的纪念徽章,其中有一枚上面带有该模型图案,并命名为AMF,估计可能是英文Advanced Multi-role Fighter(先进多用途战斗机)的缩写。联想到美军现有F-22与F-35高低搭配的装备构成,该机未来与歼20组成类似的搭配格局,似乎也有道理。但考虑到中型双发战斗机在使用需求与研发成本之间固有的矛盾关系,现在就说这种中型5代机已经成为中国空军的重点项目,甚至已经被考虑进装备序列规划,似乎还有些过早。也许该项目探索的成分更大,毕竟这样一种中型多用途先进战斗机,在中国尚无成熟的经验,需要更多的摸索和磨合。无论如何,同时研发两种先进作战飞机,说明中航工业在项目组织协调以及研发团队的规模和实力上已经达到了相当水准,中航工业已经有能力在着力开发重点主战装备的同时,对其他研发方向展开实质性探索。

创新色彩浓郁的中国直升机

在直升机领域,中航工业的展品有2吨级、4吨级、7吨级和13吨级各类直升机,构成较为完善的民用直升机产品体系。其中最为夺目的亮点是三种高速直升机的概念模型,突出了中航工业在未来旋翼飞行器领域的最新探索。此次航展中航工业首次揭开了两种传闻已久的专用武装直升机的面纱,即武直10和武直19,让关注中国军用直升机的人们大呼过瘾。从外观上看,中航工业昌河飞机工业公司研制的武直10具备独特的低可探测性外形设计,颇似意大利A-129和美国RAH-66“科曼奇”的混合体,机体采用大量复合材料,表面可能采用雷达波吸收材料。武直10发展历程近20年,中航工业克服了无数技术困难,在旋翼、动力、传动、航电、火控以及机载武器方面均实现了重大突破,使中国陆军拥有了国产先进专用武装直升机。武直10机体外形较大,目测机身长度接近15米,明显长于意大利阿古斯塔A-129,而A-129空重为2 530千克,最大起飞总量4 600千克,据此推断,武直10最大起飞总量可能在6 000~7 000千克,属6吨左右或更重,空重大约在5 000~6 000千克。A-129采用两台890马力涡轴发动机,以此为参照,武直10采用的两台涡轴发动机每台功率应在1 300~1 400马力。武直10采用5叶主旋翼系统和4叶尾桨,估计可能采用复合材料旋翼,旋翼直径大致在12~13米。机体采用串列式双座布局。机身中部两侧带有短翼,短翼长度应在4米以上,每侧短翼设两个武器挂点,可携带空地导弹和空空导弹,具有较强的低空打击能力。机首前部装有红外光学观瞄系统,下方装有一门遥控射击的30毫米机炮。武直10是真正的全天候多用途低空火力平台。

武直10一直是西方防务界关注的焦点。长期以来,中国缺乏高性能专用武装直升机。长期以来,中国陆军武装直升机主要依赖国产直9和俄制米-17系列,这些直升机性能无法满足中国国防的实际需要,作战效能局限较大,无法有效完成空中战场遮断和反装甲任务。武直10则填补了这一装备空白。西方估计,中国武直10已经完全采用国产航电、火控和飞控系统,特别是配备了综合式头盔显示与瞄准系统,其性能水平与美国M142 IHADSS综合头盔显示观察系统相当,能够让飞行员在掌控飞行的同时完成目标观察和武器瞄准。

根据中航工业产品展示惯例,展出实体飞机一般在正式列装和批量生产之后,据此推测武直10应该已经进入批量生产,这无疑是一个相当令人兴奋的信号。武直10的出现和装备,不仅弥补了一个装备薄弱环节,更为中国国产先进武装直升机未来的发展预留了丰富空间。如果武直10的动力系统能够进一步得到改进,那么其起飞重量有望继续增加到8~10吨,与美军现役AH-64“阿帕奇”相当,武器携带量和续航时间也会相应增加,旋翼上方未来可能安装毫米波雷达,作战效能会进一步加强。

与剽悍的武直10相比,中航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公司研制的武直19则更显小巧轻灵。该机目测尺寸明显小于武直10,尾部和涵道尾桨设计与直9系列较为相似,但武直19改为先进的瘦机身设计,机头安装有红外光学观瞄装置和航炮。考虑到哈尔滨飞机工业公司具有直9生产经验,估计武直19在部分技术上与直9具有通用性,造价可能较武直10低廉,适合大量生产和装备。如果武直19采用与直9相同的两台涡轴8发动机,则该机最大起飞重量可能在4 500~5 000千克,属4吨级轻型侦察/攻击直升机,类似日本的OH-1和美国AH-1“眼镜蛇”,有望与重量更大、性能更全面的武直10构成高低搭配的武装直升机装备体系,弥补昂贵的武直10在数量方面的劣势。另一方面,性价比较高的武直19也可能拥有不错的出口前景。

迅速发展的通航装备

通航方面,中航工业结合珠海通飞基地建设新成果,系列化展示了公务机、涡桨通用飞机、活塞通用飞机及飞艇等特种飞行器产品。其中西锐SR20、大型水陆飞机“蛟龙”600物理样段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领航”150涡桨公务机说明了中航工业在通用航空产品领域倾注的努力。就在2012年11月12日下午,我国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复合材料单发涡桨轻型公务机“领航”150原型机在珠海通航产业基地总装下线,现场即签署了8架启动用户订单。“领航”150为5~6座布局,是中航工业在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发布之后立项研制的第一款通用飞机,主要针对私人飞行和公务机运营商应用。该机还是继100年前冯如在广东试飞首款中国飞机之后,中国人在广东自主研制的第一种国产飞机。“领航”150堪称世界同类单发涡桨飞机中飞得最快的机型,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速度快、安全舒适、经济性好等特点,最高飞行时速可达600千米,最大航程可达2 500千米。“领航”150在结构设计、材料选择上进行了大胆尝试,机体全部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显著改善了性能,加之友好的人机界面、先进的航电系统、真皮座椅等高品质内饰、隔音蜂窝夹层以及满足高空飞行的座舱增压系统,体现了航空科技和现代美学的完全交融,是高端公务航空客户的理想选择。目前“领航”150进展顺利,预计2013年10月实现首飞,2015年完成适航取证并投放市场。

西锐SR20这次不再以国外产品的身份出现,已经成为中航工业旗下的重要通用飞机品牌。通过企业并购,中航工业正在快速和稳健地在全球范围内构筑自己的产品和价值链条,丰富企业价值和内涵。更为重要的是,中航工业通过一系列地并购和合作,不仅延伸和拓展了自己的产品范畴,更在从全球合作的大环境中汲取了养分,为未来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如果说“领航”150算是小型公务机的发端力作,那么展台上新一代喷气式公务机缩比模型则应是中航工业向大型公务机的迈进宣言。据称这种高端大型公务喷气机具有航程远、舱容大和速度快等特点,将采用全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高度综合化航电系统和新型喷气发动机,其性能有望超越西方同类公务机。机上还将配备高品质的娱乐和办公设施,而且满足高可靠性和低运营成本等市场要求,但首飞时间和认证计划尚无消息。

参悟中航工业的航展思维

2012年珠海航展开幕之际恰逢中航工业重组整合4周年。4年来,中航工业连续入围世界500强,排名从2009年的426位上升到2012年的250位。据透露2012年中航工业销售总额有望突破3 000亿元。如果说这一连串的数字太过抽象,那么珠海航展的展台应算是具象的标志。与10年间历届珠海航展相对比,可以看到,过去中航工业的展品大多以离散形式出现在展台上,更多地关注某些新机型和典型技术,展览的核心主要围绕有代表性的先进技术和装备,一般的观众只能从中了解中航工业具备哪些典型技术,正在从事哪些产品的研究,很难全面了解中航工业的发展全貌和企业战略。而此次珠海航展中航工业的展区不再以单一亮点产品作为主线,而是以产品谱系为核心,按照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方式构架展览,展览不再只有分立的离散展台,而是汇集成有机的谱系规划。这体现了中航工业航展思维的重大变迁:从过去展示单一产品到现在展示系列产品,从昔日表现亮点技术到今天彰显企业战略,中航工业正在更加睿智地运用航展舞台,向全世界展示着走向未来的壮志雄心。

责任编辑:吴佩新

上一篇: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上一篇:接轨“神五”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