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自我评价>

古代纺织品染色及绞缬工艺

发布时间:2021-08-09 08:46:48 浏览数:

zoޛ)j馟iiky思想、感情和情绪。至此服饰色彩在变成了语言、思想和感情及审美对象的过程中,也就自然而然地构筑着服饰色彩发展的历史。

2、纺织品染色的发展过程

对于古代服饰的颜色在古文献中有所记载,《后汉书·舆服志下》记载:“上古穴居而野处,衣毛而冒皮,未有制度,后世圣人,易之以丝麻,观翠翟之交,荣华之色,乃染帛以效之,始作五色成以为服”;《易·系辞下》中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之‘乾坤’,乾坤有文,故上衣玄,下裳黄……”。从以上资料我们可以看到,远古时代古代人用于服饰上的色彩已有灰黑、黄色,衣指的是上装,裳指的是下装。当时应用的颜料可能是直观的有色物质,大多是就地取材的自然颜料,也许就是泥土、烟灰、油脂、动物的血或赭石一类的东西,古代人的涂染方法可能是将矿石粉研末后用水调和涂在衣服上形成条纹和图案,其中赭石涂成的颜色最为普遍。江苏邳县大墩子遗址中出土四块赭石,上面有明显的研磨痕迹③;在北京门头沟区斋堂镇东胡林遗址中发现赤铁矿粉末④,类似的资料很多,这些表明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已较多地使用矿物颜料。那时原始先民们以色彩表达审美观念,他们首先在陶器上使用颜色涂敷,制成各类纹饰。从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图案中可以看出,当时已使用赤、黄、黑、白色颜料。当时除了使用矿物颜料,可能也选用植物染料,原野上开放的五颜六色的花以及绿色的叶片,都是可取的现成的原料。起初也许只是把这些叶、花揉搓成浆状物,以后逐渐知道用温水浸渍的办法来提取植物染料。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人们逐渐掌握了用染液染色,为原始服饰的色彩增添了新的内涵。二十世纪90年代,郑州文物考古所在郑州荥阳青台遗址的发掘中出土了迄今5500年的浅绛色罗,是迄今史前考古发掘中发现时代最早、唯一带有色泽的丝织物⑤。青海柴达木盆地诺木洪遗址中,出土了距今约3000余年条纹色彩的编织毛布⑥,主要原料是绵羊毛,有的毛经过染色,以黄、褐两色为主,少数为灰黑色、红色或白色。新疆小河墓地出土了毛织斗篷、毡帽等织物⑦,其颜色有黄色、灰色、浅棕、深棕、红色。由此说明新石器时代时期,人类已用染料染色,在服饰上运用的色彩已不是简单的黑红两色,已能用多种颜色进行染色。

从商周到春秋时期,随着染色工艺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施染出的纺织品的颜色也不断地丰富。《虞书·益稷》中说:“予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说明在周代,古代人已可以用青、黄、赤、白、黑五色染丝帛制衣。《周礼·天官》中记载“染人染丝帛”,表明我国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有专门的染匠从事丝帛染色。从西周到春秋时期,仅《诗经》中提及的有关织物颜色有:“绿兮衣兮,绿衣黄里”(《邶风·绿衣》);“缁衣之宜兮”(《郑风·缁衣》);“青青子衿”(《郑风·子衿》);“缟衣綦巾”(《郑风·出其东门》);“素衣朱襮”(《唐风·扬之水》)等。从上面诗句中可以看到在商周时期古代人常用的颜色有绿、黄、黑、红。据有些学者研究认为:西周时已获得“红、黄、蓝三原色”的原料,并能套染多种颜色{8}。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纺织品的染色得到长足发展,《荀子》的《劝学》、《王制》、《正论》等篇中,总结了织物染色经验,提出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科学论断,还比较紫草(紫色)、赭色(红色)、涅(黑色)等染料染色的优劣。《考工记》反映了战国时期染色工艺的重大成就,这时染色工艺已有不同的分工,如钟氏染羽,筐人设色等。染色的方法《考工记·钟氏》有“三入为纁,五入为緅,七入为緇”,《尔雅·释器》中说:“一染谓之縓,再染谓之赪,三染谓之纁”。赵承泽先生对这两句话的解释为{9}:这里的染、入并不是多次浸染的次数,而是不同金属盐为媒染剂茜染而形成的色谱,縓、赪、纁、緅、緇为五种颜色,縓是橙红;赪是稍带黄光的深红;纁是绛红;緅是带红光的黑;緇是黑色。这种染色方法,反映出当时的染色工艺已经比较复杂,人们已经知道利用不同的媒染剂可以染出不同的颜色。不仅史料中有记载,从考古发掘资料我们能更形象地看到史料记载中的颜色。1957年在长沙左家塘战国墓中出土很多丝织物,其颜色种类有{10}:棕色、褐色、藕色、红色、黄色;1982年湖北江陵马山出土的战国丝织品中{11},其颜色有红色、大红、朱红、桔红、橙色、黄色、金黄、黄绿、浅黄、土黄、深黄、深蓝、棕色、红棕、褐色、浅灰等。从出土丝织品的颜色不难看出当时的颜色的多样性,仅黄色系列就有六种色调。

染色工艺在秦汉时已很发达,其染色工艺有一染、再染、加深加固颜色的技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彩色套印花纱及多次套染的织物,据分析共有36种色象,其中浸染的颜色品种有29种,涂染的有7种,以绛紫、烟、墨绿、蓝黑和朱红等色染得最为深透均匀{12}。在染料上,无论是植物性染料、动物性染料还是矿物性染料的运用,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经过练染加工的织物,颜色绚丽,光彩动人。隋唐时期,随着染色技术的不断提高,纺织品的颜色也越来越丰富。有人曾对吐鲁番出土的唐代丝织物做过色谱分析,共有二十四种颜色,其中红色有银红、水红、猩红、绛红、绛紫;黄色有鹅黄、菊黄、杏黄、金黄、土黄、茶褐;青蓝色有蛋青、天青、翠蓝、宝蓝、赤青、蓝青;绿色有胡绿、豆绿、叶绿、果绿、墨绿等。这是在掌握了染原色的方法后,再经过套染得到的不同的间色。到了明清时期,我国的染色技术已达到相当的水平,从染坊就可以看到染色的发展。乾隆时,上海的染坊因各自的专长而有所分工:蓝坊,主要染天青、淡青、月下白;红坊,主要染大红、露桃红;漂坊,主要染黄糙为白;杂色坊,染黄、绿、黑、紫、青、佛面金等。这一时期,染色分工已很细致,颜色也是更丰富多彩。

二、绞缬工艺

1、考古出土的绞缬纺织品

绞缬又称扎染, 是一种古老的采用结扎染色的民间印染工艺,是我国历史悠久的纺织染色工艺之一。绞缬的特色是色彩层次丰富,韵味十足。它依据一定的花纹图案,用针和线将织物缝成一定形状,或直接用线捆扎,然后抽紧扎牢,使织物皱拢重叠,染色时折叠处不易上染,而未扎结处则容易着色,从而形成别有风味的晕染效果。色晕的产生是由于毛细管效应及不同的扎结方法,有意识地控制染液渗透的范围和程度,形成色差变化,从而表现出错杂融浑的撮晕效果。这种染法最适宜染制简单的点花和条格纹,如扎结的细密一点也能染出比较复杂的几何纹及十字花纹、蝴蝶形、海棠花形等等。

古代绞缬纺织品出土很多,1972年新疆阿斯塔纳177号墓中出土了一件蓝地黄点染缬纺织品,是以蓝色地上饰以黄色的不规则圆点,错行排列,每行圆点间距2厘米(见图)。经修复平整后笔者认为是一件抹胸,此件文物采用了绞缬印染技术。在此墓中一共出土三件绞缬织物,另一件是蓝地梅花染缬绢,深蓝地,以菱形排列的圆点纹中心填七点梅花纹;还出土一件烟地鱼子缬绢,烟色地上,扎染边长0.2厘米方格纹样{13}。相似的染缬织物在阿斯塔那还有出土,1986年308号墓出土一件蓝地白点绞缬绢{14};304号墓出土一件裙子是用绛紫、茄紫染缬的菱形网格花纹,整个裙幅花纹上遗留的染缬时穿线的针眼还清晰可见{15};阿斯塔那382号墓出土一件菱形方格纹绢,紫红色地,图案是白菱形方格内套白点组成的小团花{16};191号墓出土一件绞缬朵花绮,扎染直径为9厘米的四瓣花纹{17}。类似的绞缬织物在其他地区也有出土,如甘肃敦煌佛爷庙北凉墓、玉门花海魏晋墓、新疆尉犁营盘墓、青海都兰吐蕃墓均有出土,图案以小点状为主,也有少量网状和花朵状。

2、绞缬工艺的起源及发展

绞缬工艺早在秦汉时代已在中原出现, 隋唐时代是其发展的鼎盛时期, 扎花工艺、染色技术、染料的制作、流传的地域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中国的古代文献中,对扎染工艺、植物染料的种植和制作、染色技法都有相关的记载。《二仪实录》曰:“缬乃秦汉间始有,陈梁间贵贱通服之,隋文帝宫中者,多于流俗不同,次有文缬小花。”唐代《一切经音义》说:“以丝缚缯染之,解丝成文曰缬。”元代胡三省记道:“缬,撮彩以线结之,而后染色。既染则解其结,凡结处皆原色,余则入染也。其色斑斓谓之缬。”从这些文献中可以看到绞缬的加工工艺及特点,即结处无色、余则有色。当时的扎染一律采用手工缝制,按照需要的纹样,将织物撮起扎结,可以用谷粒作为衬垫物,在外部以线扎结,可制得圆圈形或鱼子形。扎结的时候,由于捆扎松紧度的差异和捆扎形式的不同,有些地方染液浸不过去,有些地方染液顺捆扎的方向而发生变化,待拆去线后,便会自然地形成各种各样深浅有序的花纹。早期的扎染作品以小块、满铺的白色花纹为特点,风格简洁规整。一般说来为使花纹轮廓清晰,扎线时线要收紧,但为了丰富纹样的变化,又可在紧扎中利用力度的不同,形成染色渗透的不同变化,让花纹具有浑厚、含蓄的特殊美感,色彩层次及虚实变化也就更加多样。松紧的程度无固定章法可循,要根据花形的大小和面料情况以及染料的性能等各方面因素综合平衡,恰当把握。唐代有一种染经织物,是用绞缬法先做处理后再织成花纹,由于经过扎染,每根经丝张力不同,织时经向花纹轮廓产生参差不齐的现象,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日本奈良正仓院保存一件唐代的广东锦,就是先扎经绞染成花然后上机织造的线染织物。新疆的艾德莱斯绸采用的也是绞缬染经,它始于明末清初,融汇了中国丝绸和波斯风格,是新疆维吾尔民族在学习了内地植桑、养蚕、缫丝等丝绸生产技术后,吸收古波斯等中亚人染织法后带回自己的家乡创造生产的,是多种文化交融的活化石{18}。

五代时,染缬沿袭唐代的繁盛继续得到发展。当时流行在民间的著名染缬有鹿胎缬、锦缬、茧儿缬、蜀缬、撮缬、浆水缬、檀缬、哲缬、三套缬等等。这些名称有些是根据花色而来,如鹿胎缬是由黄褐色底加白色斑点的花纹而来,在《搜神后记》中就有“紫缬襦”,而“紫缬襦”就是指有“鹿胎缬”花纹的上衣。从隋墓出土舞俑的着装上, 可以看出绞缬“鹿胎”纹——一种以色为底、以白点为花的单色和多色绞缬纹样{19};锦缬是根据锦纹中常见的几何纹而来;茧儿缬是指蚕茧形的散点适合纹样。有的则是根据产地而命名,如蜀缬。有的因印染工艺方法而命名,如撮缬是一种绞缬防染印花;浆水缬是一种以浆粉调和的印花浆印工艺。

3、绞缬的制作方法

绞缬按照其制作方法又分为缝绞法、绑绞法、绞缬扎经法。缝绞法是利用针线按图案穿缝、然后抽紧作防染染色的方法。其特点是较自由地扎出图案形式。其步骤可分成折叠、针缝、抽紧、浸水、染色等。浸水的目的是防止染料上染过快而且向缝绞深处渗透。典型的实例有吐鲁番阿斯塔那304号墓出土的“叠胜纹”绞缬,上有明显折痕和针孔。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绛地小方块纹绞缬绢采用的就是缝绞法,制作方法是先在绢上定好花位,用针挑起花位处按十字形折叠,并用线将它捆扎两圈,花位全部扎好后,经浸染、晾干、拆除结线而成。新疆阿斯塔那出土的棕色菱格纹缬绢,是先将素绢叠折成条,再以针线按反向斜角来回缝刺,抽紧线结,水浸后染色而成。

绑绞法有两种。一种是把织物按点撮起、用线扎绞后染色即成。这是古代常见的绞缬方法,此法不须折叠,可得放射状的点、方块或圆形图案,也可折叠染出四瓣花或米字形花图案,所谓鱼子缬、醉眼缬及团宫缬均应由此扎绞而成。新疆阿斯塔纳177号墓中出土的三件绞缬织物均是采用这种方法制作的。另一种方法是将织物按横向逐段扎结染色,其图案呈条带状,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晕繝”。这种打结法是不用针线的绞缬方法,是将坯绸作经纬向或对角折叠,在不同位置上以织物自身打结抽紧,然后浸水染色,即可得到防白花纹。其加工方法是,取一块12厘米见方的方形坯绸,顺对角线作平行等距折叠,使绸坯成束条状,再从中部向两端各打两个单结。略为抽紧,即可浸水,再浸入染液染色。打开结子后,花纹呈花边状,与坯绸束条成垂直方向,把几幅这样染过花的方块织物拼掇起来即构成对花纹样。

绞缬扎经法是把经线染上花纹,然后织上素色纬线,由于丝的拉力不同,花纹在织造过程中自然形成参差不齐的轮廓线,使花纹显得十分生动活泼;也因扎的手法不同,扎紧扎松,或受毛细管效应影响,或染液的渗透力不一,出现了深浅不同的色晕,自然和谐、随意、偶然,形成特有的效果——既有国画水印的痕迹,又有渐变褪晕的印象,层次感十分明显,构成了艾德莱斯绸独特的织物风格{20}。

综上所述,古代人类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开始使用矿物颜料涂色,自服饰出现以后,颜料自然成了美化服饰最好的物品。从用颜料在服饰上涂色到用染料染色,经历了一个质的飞跃,也致使颜色的发展越来越丰富多彩,染色技术也更加发达,染缬技术的出现及发展就是最好的例证。古代人巧妙地利用了染色工艺的物理、化学作用,使织物上呈现出特殊的、无级层次的色晕效果,染缬技术是我国古代印染技术的一个巨大成就。而绞缬是染缬技术的一个分支,相对于夹缬、蜡染更有其独特性,这种染色技术至今仍在少数民族地区沿用。

注释:

{1}周国兴.崛起的文明——人类起源的文化透视[M].吉林: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P276-278.

{2}Graziosi.P.1960.PalaeolathicArt[M].New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P369.

{3}南京博物院.江苏邳县大墩子遗址第二次发掘[J].考古学集刊1.

{4}李乔.人类一万年前有人戴项链[J].科学大观园,2005年24期.

{5}张松林,赵清.青台仰韶文化遗址1981年上半年发掘简报[J].中原文物,1987年01期.

{6}青海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国科学院考古所青海队.青海都兰县诺木洪、塔里他哈遗址调查与试掘[J].考古学报,1963.1.

{7}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2002年小河墓地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边疆考古研究第三辑.

{8}朱和平.中国服饰史稿[M].郑州:中国古籍出版社,2001,P34.

{9}、{12}卢嘉锡总编、赵承泽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纺织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P279、P46.

{10}熊传新.长沙新发现的战国丝织物[J].文物,1975.2.

{11}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马山一号楚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P104-107.

{13}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阿斯塔那古墓群第十次发掘简报[J].新疆文物,2000年3、4合刊,P84-128.

{14}吐鲁番地区文管所.1986年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发掘简报[M].新疆文物考古新收获(1990-1996),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7年,P585-598.

{15}武敏.新疆出土汉唐纺织品初探[J].文物,1962.7.

{16}新疆吐鲁番地区文管所.吐鲁番出土十六国时期的文书—吐鲁番阿斯塔那382号墓清理简报[J].文物,1983.1,P19-25.

{17}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阿斯塔那古墓群第十一次发掘简报[J].新疆文物,2000年3、4合刊,P168-194.

{18}、{20}徐红,瓦力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新疆民间传统染缬[J].上海纺织科技,vof.33 No.9,2005。P23-25.

{19}李雪玫、迟海波.扎染制作技法[M].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0,P58-63.

(作者简介:高志伟(1969.10-)女,汉。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

上一篇:高校宿区党建的困境及路径研究

上一篇:潮流风格之战,2014春夏时髦趋势大赏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