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事迹材料>

皖南浙西地区赫南特期沉积特征与沉积格局

发布时间:2022-02-11 08:41:17 浏览数: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 由于潮坪相带只存在于扬子靠近华夏古陆的一侧,表明该时期华夏古陆已经推进到江绍断裂附近,而原江南古陆的位置附近存在盆地相的浊积岩,应为盆地环境,江南古陆在此时并未隆起。

Abstract: Because the tidal sedimentary depositional facies zone exists only in the one side of Yangtze near Cathaysia, the Cathaysia has advanced to near Jiangshao fracture, while the original location of the Jiangnan ancient land has the turbidite of the basin sedimentary facies which should be the basin environment, and the Jiangnan ancient land do not bulge at that time.

关键词: 华夏古陆;江南古陆;赫南特期;扬子板块

Key words: Cathaysia; Jiangnan ancient land;Hirnatian Stage;Yangtze plate

中图分类号:P5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7-0310-02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在浙江西部上奥陶统有发现潮坪相的报道(范代读等,2003;DAIDU FAN等,2002),但是对于潮坪相带横向的展布及晚奥陶世赫南特期皖南浙西地区的沉积格局,缺乏相应后继的研究,而从区域上来将,该地区的相带展布对华夏隆起与江南隆起在晚奥陶世是否隆起有着很强的参考意义。

本文在详细的沉积学与岩相古地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沉积相的分析及岩相古地理编图的编制,阐明了该地区沉积相带的展布,初步认为前人(周名魁等,1993;安徽省地质矿产局,1987;浙江省地质矿产局,1984;方一亭等,1993)认为的“江南古陆”的隆起在奥陶纪为陆棚-盆地环境,同时,根据沉积相展布特征,华夏隆起在此时已经到达江绍断裂一带,为杭州—江山一带潮坪的陆源供应区。

1 沉积相区划分及沉积特征

根据岩性组合、沉积构造、古生物特点的差异,皖南浙西东北部地层可以划分为潮坪沉积体系,浅海沉积体系、盆地沉积体系。其沉积特点分述如下:

1.1 盆地相 该沉积体系主要出现新岭组顶部。空间上分布于研究区西北部的黄山、黟县、宁国、临安等地。主要岩性组合为钙质页岩或页岩与粉砂岩互层沉积,动物化石为笔石(安徽省地质矿产局,1987),在宁国胡乐剖面可见浊流沉积(关尹文等,1959),在野外可以观察到槽模与鲍马序列(图版Ⅰ-1, 2)。

1.2 浅海相区 该沉积体系主要为浅海陆棚相,下扬子地区主要由黑色炭硅质页岩组成,厚度很薄,不足1m或少于3m,代表剖面有洪家、皂角树等。其典型剖面在安吉附近,以细砂岩为主,厚167~297m。主要岩性为灰、灰绿色细砂岩夹页岩。

1.3 潮坪沉积相区 该沉积体系主要为浅海沉积环境,主要由文昌组组成,分布于临安至江西玉山县,代表剖面有桐君山剖面、文昌剖面,沉积了灰色细砂岩、粉砂岩、泥岩互层,可见腕足生物化石。文昌组内部波状层理、透镜状层理、脉状层理发育(图版Ⅰ-3),及代表潮道沉积的泥砾(图版Ⅰ-4),其层面可见对称波痕,在桐君山剖面有雨痕的报道(范代读,2003)。

2 沉积格局分析

在沉积相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沉积特点和地质资料的情况,建立了皖南浙西地区赫南特期岩相古地理格局(图1)。

①古陆区:位于东南部武夷山地区,无奥陶系沉积,侏罗纪地层直接覆盖在元古代地层之上。②潮坪相区:分布在东部地区。北东南西向展布,分布于浙江嘉兴—江西上饶一带。与华夏隆起区相邻。其主要岩性为砂质泥岩或泥质砂岩,潮汐层理十分发育,并且可以看到雨痕等暴露构造。同时,存在双向交错层理,碎屑成分与砾石成分表明主要的成分来自华夏古陆,其中的砾石为水下岸坡沉积(范代读,2003)。③盆地相区,主要分布在江西景德镇—浙江宁国一带,主要岩性为粉砂岩与页岩组成的复理石。槽模发育,其上部的层位中可见黄铁矿,表明为一个滞留的环境。景德镇到黄山一带,存在晚奥陶世的沉积,由于后期的构造变化,其沉积物被剥蚀。④浅海相区,主要发育在下扬子与浙江、江西、安徽交界的地方。在贵池—石台岩性以深色页岩,在安徽宁国岩性以细砂岩、粉砂岩互层为主。

3 “江南古陆”晚奥陶世是否存在的依据

通过野外观察和相关资料分析,前人认为的“江南古岛”地区实际上在晚奥陶世为盆地沉积环境,处于研究区较低的地区,不是隆起。其主要依据:①皖南浙西地区晚奥陶世的隆起区位于江绍断裂以东的上虞、嵊州、金华、温州等地。而原来认为是隆起区的“江南古岛”同一相带的宁国胡乐司,可以看到有浊流沉积,如图版,显示为安静深水的海盆环境。②沉积格局显示沉积环境为“两隆夹一坳”,安徽南部的石台—宣城一带及浙江安吉—江山一带比较浅,主要为浅海—潮坪相而江西景德镇—旌德一线较深,为盆地相。③岩石类型与隆起区明显不同,在典型的隆起区旁边,存在边缘相组或相带,而在皖南浙西地区沿不存在边缘相带。不但如此,江南隆起相带上还发育深水沉积构造,在胡乐司我们观察到槽模、沟模及鲍马序列等现象,表明该地区为较深的盆地相沉积环境。④在隆起区,一般会在其两侧有浅水沉积物,但是在宁国与旌德一带,不存在较浅水沉积,浊积岩上下可见代表滞留还原环境的黄铁矿。

4 结论

皖南浙西地区奥陶纪的沉积盆地主要位于扬子陆块与华夏陆块之间,大致呈东北向,水体较深,且由西北到东南有两侧浅中间深的趋势。本地区的沉积物主要来源于东南的华夏陆块,由于距离陆源区较远,在早中奥陶世以钙质页岩、硅质页岩为主。随着陆源区向西北方向移动,大量陆源碎屑涌入盆地,到赫南特期时,浙西地区已经变为潮坪环境。

在整个奥陶纪,该地区的一直为两侧浅,中部较深的沉积格局,并没有发现江南隆起存在的证据,根据沉积相带的展布特征,由研究区东南的江绍断裂至西北的长江沿岸,沉积相带展布连续,且没有边缘相带,原来认为是江南隆起的位置,在奥陶纪为浅海陆棚—盆地相;根据古流向资料,研究区碎屑岩物源均来自华夏古隆起,沉积中心稳定,主要在开化、黄山等地。

致谢:在野外工作中得到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朱同兴研究员等人的大力协助,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安徽省地质矿产局.安徽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7:72-94.

[2]范代读,李从先,蔡进功,等.浙江桐庐晚奥陶世晚期沉积层序和沉积环境分析[J].沉积学报,2003,21(2):247-254.

[3]方一亭,边立曾,俞剑华,等.晚奥陶世五峰期扬子板块沉积模式[J].沉积学报,1993,11(3):7-12.

[4]冯增昭,彭勇民,金振奎,等.中国南方寒武纪和奥陶纪岩相古地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1-221.

[5]关尹文,丘元禧,顾宝荣.浙西、皖南上奥陶系复理石建造的发现[J].地质学报,1959,39(2):188-317.

[6]吴浩若.下扬子加里东期构造古地理问题[J].古地理学报,2005,7(2):243-248.

[7]陆彦邦,喻根,邱瑞龙,等.安徽省奥陶纪岩相古地理及含矿性研究[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4:55-79.

[8]浙江省地质矿产局.浙江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54-75.

[9]周名魁,王汝植,李志明,等.中国南方奥陶—志留纪岩相古地理与成矿作用[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61-74.

上一篇:志木山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上一篇:新疆煤炭地质勘查工作应加强对放射性矿产的研究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