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节日庆典>

钱五一:人生就是打码头

发布时间:2022-02-22 09:00:07 浏览数:

操着一口江苏普通话,年近半百爱看动漫《海贼王》,回答问题鬼马、幽默,偶尔还会旁若无人的大笑不停,怎么也让人想象不到,一部恢弘巨制、定格百年沧桑的历史传奇片《汉口码头》是出自他之手。他是钱五一,号称“全中国拍武汉最多的导演”,没有之一。

他来自江苏,出身于江南书香门第,20岁来到武汉,至今仍未学会武汉话,但是会用地道的武汉话骂人。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他执导的《汉正街》三部曲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国务院由此改变对个体户的政策,他成为第一个用文艺影响政治的导演。

在武汉工作生活30余年,钱五一有着浓浓的“老武汉”情结,当“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等地域特色历史剧全国热播时,关注武汉本地题材的他,把视角对准了老汉口的码头,不是科普近代史,也不是简单的帮会剧,更多的是展现刚烈、诚信的码头汉子血性。用钱五一的话说,“这是一部偏重男人的重口味戏。”

【人物介绍】

钱五一,祖籍江苏,国家一级导演,供职于武汉电视艺术中心。主要作品有《冼夫人》、《汉正街》、《还是汉正街》、《粮店琐事》、《董必武》、《税务局长》、《殷雪梅》、《小姐,别敲门》、《真诚》等。电视剧《冼夫人》,获全国“骏马奖”一等奖;《还是汉正街》获全国电视“飞天奖”二等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荣誉奖;《我在生活》,获“亚太残疾人十年优秀传媒特殊贡献”荣誉称号;《吴天祥的故事》,获全国电视“飞天奖”三等奖;《守望家园》,获省“五个一工程奖”等。享受武汉市政府特殊贡献津贴。

“死士精神”拍戏

“拍不好,我就去死!”这是钱五一拍戏时,最喜欢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第一次和他接触的人,通常会被他这句话吓到。但熟悉他的人却早习以为常,因为这就是他的表达方式,喜欢把“死”拿出来说,不是威胁别人,而是以此给自己施压。他的官方解释是,这是一种“死士精神”,他语速飞快地说,“拍不好戏,无以为报,只能以死谢罪啦。”

而事实上,这样不给自己留后路的表达,也让他对待每部作品都全力以赴,在业内,不少人称他为“黄一(一套黄金时段)”和“黄八(八套黄金时段)”导演,因为他有超过14部作品在央视一套和八套播出过。不过,钱五一并不认为这是一种荣耀,反而还语出惊人,“我也拍了很多垃圾,常常在反思。”他说,人必须要不停地否定自己,而且不能放弃学习,活到现在,他自认比女儿还要更前卫、先锋。

“我虽然老了,平时很低调,但是我内心很狂妄,是个有点不知天高地厚的导演,我一定要拍一部电影,要走向世界。”钱五一对自己的评价是,“固执、刻薄、前卫、自视清高”,他坦言最欣赏莫言这样的作家,他说人一定要敢想,在这点上,武汉人很不错,一句“搞了再说”,敢为天下先,这样的武汉人最可爱,中国人就是缺这种精神。

超越《汉正街》的转型作

当过插队青年、生产队长、工厂工人,用钱五一的话说,“除了没当过兵,什么都当过。”20岁来到武汉的他,当时还是一位非常有个性的青年作家,后来进入电视台才一举转型为导演。

年轻时,他喜欢走街串巷,采访最普通的老百姓,用报告文学的形式了解武汉,《汉正街》就是在这样的一线采访中拍摄出来。他说,自己有着作家的洞察力,能对事物产生深层次的理解,而学了导演之后,眼睛就是镜头,用来观察生活,任何创作都离不开生活。

在拍摄《汉口码头》这部剧时,为了能真实再现老武汉码头风貌,苛求细节的钱五一,光找码头就找了三个月之久。仍不满意现存老码头 ,最后花了百余万搭建900平米场景码头,他说“我宁愿自己不要钱,也要拍出电影的质感,我想我真的是疯了!”花了整整4年时间,这部剧才完美收官,钱五一将这部戏视为超越《汉正街》的转型之作,将其视成自己的孩子一般珍贵。

钱五一说,这次与30多年老友作家董宏猷的合作,是一种全新的尝试。编剧董宏猷就是一位土生土长从小在码头上长大的武汉作家,对武汉人的“打码头”有着更深入的理解。“打码头”不止是帮派斗争,更应该是打江山、立下基业。而全剧中,主人公与命运的抗衡和努力,以及对生命的渴望,都是武汉人区别于其他城市市民精神的特点。

“想想自己的人生,其实就是打码头,通过努力拼搏,克服重重困难,达到一个新的境界。所以,要想人生有所收获,就看看《汉口码头》。”

《大武汉》杂志对话钱五一

“央视评审打了90分”

Q:《汉口码头》要在央视八套播,时间定下来了吗?

A:11月21日开始,每天五集联播,一共有33集。

Q:您说这是超越《汉正街》的转型之作?

A:这部戏太特别了,我和董宏猷还有武汉市委宣传部,这样奇怪的组合,在没有小说原著改编的情况下,完全是编剧原创,常常是边拍边改,我经常和编剧董宏猷为戏吵架、拍桌子,但很快就好了,毕竟是多年的老朋友。而且武汉市委宣传部,充分尊重艺术规律,没有在艺术上给予任何干扰,反而有求必应。拍这部戏时,我个人感到一种升华。

Q:听说当时送央视审片时,得到了很多的赞扬?

A: 这个本来不能说的,想让央视掏钱买电视首播权太难了!多少轮送片审片,最后4个评委打分,给出了90分,是我没想到的,据说目前只有一部片子比我们分高。

“子弹都打掉十几万发”

Q:这部片子拍了多长时间?

A:从筹备到最后完成,大概4年时间,实际拍摄只用了130天时间,4个多月吧。

Q:对演员的表现还满意吗?

A:他们每个都很棒!当初看本子,就知道这是个苦力戏,在码头上扛包、挑担,有演员背上、肩上都脱掉好几层皮,经常往医院跑,好在没出大事故。还有大量的枪支,光子弹空枪炮都打掉十几万发。

Q:都在武汉的哪些地方取过景?

A:拍码头首先要有码头,我们把现有码头几乎都看了,不适合晚清民国的感觉,最后是在汉江边,蔡甸区柴林湾,根据老龙王庙的照片,搭建了一个很大的码头,花了100多万。因为是在险段,拍完之后就拆掉了,非常可惜。还有部分场景是在上海松江影视基地取景。

“码头只是一个符号”

Q:您为什么一直对武汉题材的戏剧情有独钟?

A:我可以说是中国拍武汉最多的电视导演,我的老家江苏江阴,和武汉一江相连,当初《汉正街》就在有意无意间,注定了我和武汉的渊源,是一种运气,也是时代的选择。

Q:整个片子的精髓是想表现汉口的码头文化吗?

A:码头文化是很难用三言两语来说清楚的。这部片子不想承载过度的东西,和过度的精神解读。码头只是一个符号,用来了解这个城市的历史。剧中的人物也都是小人物,不脸谱化,都是饱满立体,并不是红黑分明。

Q:在武汉生活几十年,也拍了这么多电视剧,对武汉有什么样的感触?

A:大家已经把我称为本土导演了,我操着一口江苏普通话,行走在武汉,没有感到不方便。我感觉,武汉的老百姓最可爱,都是‘搞了再说’,敢为天下先,争强好胜,即使没想好,也是打了再说。中国人就差这种精神,中国人都是中庸态度,三思而后行,武汉人跟别的城市就会有这个区别。

“并不是武汉人才能演好武汉戏”

Q:作为一个表现老汉口的戏,在选演员时,有没有优先考虑选用武汉演员?

A:(笑)这是一个片面的观点,并不是说武汉人才能演好武汉人。在选演员时,我基本原则是不选太北方化的男人,除了李立群之外,基本都是年轻演员。

Q:作为导演兼制片,你会如何推荐这部戏?

A:作为导演,我无数次反问自己,自己是不是把合适的人放在了合适的位置。最后看来效果还不错。这部片子基本没有废戏,块块是肉,而且不是注水肉(大笑),情节很曲折、紧凑,没有废话。是一部血性的男人戏,虽然也有爱情,但很惨烈,有强烈的男人精神,结尾尤其重口味,在这里先卖一个关子。

上一篇:那个夏天最期待的礼物

上一篇:风格的多元与叙事的成熟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