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通知范文>

乔治·艾略特《亚当·比德》的生态探析

发布时间:2021-07-18 08:50:08 浏览数:

摘要 乔治·艾略特在其小说《亚当·比德》中揭露了工业化进程给城镇造成的灰暗阴郁,以及工业化背景下人们精神的异化,深切表达了她对英国工业化时代社会变革所造成的自然和社会生态失衡的担忧。本文从生态批评的视角重新解读这部小说,可以感受到艾略特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审视,对工业化进程影响的思考,以及她对于通过回归自然、倡导以“爱”为核心的道德来恢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的希望。

关键词:《亚当·比德》 工业化 自然 人类生存状态

乔治·艾略特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杰出的女作家,其作品以人文关怀和道德说教而闻名。艾略特从小生活在“被常春藤覆盖的迷人的”格里弗,这里宁静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给艾略特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培育了她对于自然的热爱,并影响了她以后的文学创作。然而,在艾略特生活的时代,英国社会正在加速变革,工业化进程扩展到社会的各个地方,影响到各阶层人民的生活。随着工业化的扩张,美丽的乡村和田野消失了,被灰色的工厂所取代;农耕的场景和纺车消失了,被工人们日夜的机械劳动所取代。工业革命不仅破坏了自然美景,还带来了人们物欲的膨胀和精神上的失落,以及人际关系的扭曲。艾略特敏锐地感受到了社会的深刻变化,并在其作品中对此进行了揭露。在《亚当·比德》这部小说里,艾略特深情地描绘了传统、自然的田园生活,又表达出对工业化破坏乡村文明的不满情绪。本文从生态批评的视角重新解读这部小说,我们可以感受到艾略特对于工业化影响的思考,对自然和社会生态失衡的担忧和批判。

一 生态批评的内涵

生态批评是伴随着现代社会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而出现的,是文学研究和生态哲学的结合。它以生态中心主义为基点,关注人类生存,审视人类文明。生态学者坚持生态整体的观念和平等的思想,认为所有自然界的物体都有其内在价值,都有存在的权利,而人只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因此,他们批判人类中心主义,质疑工业化对整个生态系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就文学研究而言,生态批评考察的是在作品中自然是如何被感知、被反映的,人与其它万物的关系是如何表现的,以及作家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的态度如何。生态批评不仅关注以自然为题材的作品,更关注人类的精神状况, 反思人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应有的位置。生态批评“引导人们把视野越过狭隘的语言现象,投向一个充满活力的空间,积极发挥文学批评的人文关怀价值”。

二 《亚当·比德》中对生态失衡的揭露和批判

《亚当·比德》的故事发生在英国向工业化社会转型的时期。工业化带来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思想,使人们不择手段利用自然来实现人类的物质需求。商品化社会加深了人们的物质欲望,腐蚀了人们的思想和灵魂。艾略特在这部小说中对工业化所带来的生态失衡现象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1 工业化地区人们生活的黯淡

史诺菲尔是一个工业化小城镇。“工业革命”使那里的纺织厂和矿业日益发达,到处是震耳欲聋的机器声。然而,工业化进程破坏了史诺菲尔的自然环境:没有起伏不平的树林,没有挨着住宅长的枝繁叶茂的大树,没有灌木密茂的藩篱;只有荒瘠的牧场,灰色的石墙,冷冷清清的灰色石屋子和破败的土地。依尔文先生认为“那是一个荒凉阴郁的地方”。

对于这样一个没有生机与活力的工业化地区,艾略特借助小说中的人物之口展开了批判。汀娜长期在史诺菲尔工作和生活,她看到“妇女们身子发抖,男人们形容憔悴。这些人从来不抬头看天也不会说话,眼睛里没有愉快的目光”。她感觉“走过那些两旁是高围墙的街道上,好像走过一所监狱的院子”。工业革命的阴影在艾略特生活的时代日渐浓厚,而汀娜的感受正是艾略特本人的体会。艾略特还用了很多贬义词和表示消极意义的词汇来描述史诺菲尔,反映了她对工业化地区的批判态度。艾略特还借亚当之口表达了她对传统、自然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工业化城镇的厌恶:“我宁愿往南走,我可不愿意到这地方来生活”。

在《亚当·比德》中,艾略特经常借男女主人公之口来对比干草坡的自然美丽和史诺菲尔的贫瘠荒凉。这些对比并非无意为之,而是艾略特有意引导读者来比较自然的田园生活和工业化地区人们的生活状态,思考工业化进程给人们的生活和精神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2 工业化背景下人们精神的变异

工业化是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物化,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物。它源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平衡,也带来了自然生态的失衡和社会的变异。工业化背景下,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原本纯真、友善的人际关系变得自私冷漠,被实用主义所代替;就连情人间纯洁的爱情,也已经被物欲所取代。亚塔儿急于接管祖父的家业,是为了拥有更多的金钱和更高的地位;他贪恋海蒂的美色,并导致海蒂失身怀孕,却绝不会娶海蒂为妻,是为了保全他自己的地位。

在商品社会的影响下,外表单纯柔弱的海蒂,“完全成了物的奴隶,她的心灵受到了物的异化”。她“用很实际的眼光看亚当”,“从来没有想过嫁给亚当”;她想:“如果亚当有钱,能够给她这些东西,那么,她一定很爱亚当,跟亚当结婚”。海蒂付出一切和亚塔儿来往,因为在她邻里当中,只有亚塔儿能给她梦想的生活。海蒂的爱情里充满了对物质享受的追求。艾略特认为,海蒂悲剧的根源就在于她“梦想的全是奢侈的生活”。而海蒂最终的悲剧结局正是艾略特对物质主义至上者的否定,也体现了她对英国工业化影响的思考,对社会生态失衡现象的担忧和批判。

三 艾略特对重建和谐生态的思考和主张

在小说中,艾略特对工业化进程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进行了批判,深切表达了对工业化地区人们的同情和关注。作为一个敏感的作家,艾略特意识到“蒸汽机创造了一个真空地带,让热切的思想趁虚一拥而入”。因此,在小说中艾略特对代表工业化进步的“蒸汽机的伟大功德”提出了质疑。这并非表明艾略特否定社会进步,而是表现了她对英国工业化时代社会变革的担忧。事实上,“艾略特主张社会有机地、循序渐进地、有条不紊地发展”,这正好符合生态学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小说中,艾略特希望通过回归自然、倡导以“爱”为核心的道德来恢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1 回归自然

按照生态学的理论,自然界的物体都有其自身存在的权利和价值,自然、人、社会应该和谐共生。在《亚当·比德》中,艾略特描绘了干草坡清新、自然的田园风光和人们愉快的劳作和生活的场景,提供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范本,表达了她渴望回归自然的美好愿望。

干草坡宁静祥和、自然地存在着,显示出它自身的价值。在晚春时节,干草坡“被茂盛的牧场和密密的玉米地所包围,微风吹过,随风摇曳,好像一个漂亮的姑娘在尽情展露她的风姿,使人们向到处点缀着花朵的草地多掷去一些依依难舍的目光”。在艾略特笔下,自然景色是可爱的,人们生活的农场也是美丽的。在小说第六章,艾略特对府第农庄进行了一番描写“雨后的阳光格外明亮,太阳把它的光往下射,在被雨淋湿了的麦秸上照出一颗颗闪闪发光的水珠,把牛栏的红瓦片上每一块鲜艳的绿色苔藓都照得很亮,甚至连往阴沟里流的泥水都照亮了,成了那些黄嘴鸭子的镜子”。这段描述和所用的各种颜色词充分展现了乡村的多姿多彩和勃勃生机,字里行间溢满了艾略特对于未受工业化污染的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在美丽的干草坡,各种家禽家畜也享受着自由的生活。斗牛犬的狂吠,猎犬的一唱一和,小鸡的咯咯声,小猪深沉的叫声,小牛的哞哞声,还有连绵不断的人声夹杂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热闹、快乐的立体生活画面。这些动物的噪音,听起来像是音韵和谐的合唱。对于人们和动物们来说,这里就是他们生活的乐土。在这里,人们能够看到、听到、闻到、品尝到、触摸到自然的色彩和气息,心灵得到净化。

在干草坡,“人们种田地养牛羊,在青色的牧场和幽静的溪流中间过着平静的生活”。在农场里,人们纺纱织布,搅奶油。农闲的日子,人们参加教会活动,也可以参加各种比赛大会和舞会,生活过得丰富多彩。在艾略特的笔下,干草坡就是一片安静祥和的净土。在这样的自然中,人们的身心放松,精神得到慰藉。对于饱受现代工业化折磨的人们来说,这里正是一种崇高和诗意的栖居。

2 宣扬以“爱”为核心的道德观

《亚当·比德》表现了艾略特对田园风光的热爱,更体现了她对纯真自然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眷恋。然而,在工业化和商品化社会中,人们变得物欲和实用主义至上,曾经纯洁友爱的人际关系被物化,整个社会道德和价值体系在逐渐改变。面对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盛行,艾略特在小说中宣扬了自己以“爱”为核心的道德观,希望能恢复纯真、自然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她认为这种关系“具有医治人精神创伤的功效”。

艾略特受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的影响,认为同情和爱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纽带。自私的亚塔儿和海蒂,一心满足自己的贪欲,丧失了爱与同情心。艾略特对此进行了批判,并让他们自食其果:亚塔儿受到了精神上的折磨,痛苦一生;海蒂则受到肉体的惩罚,流放他乡。艾略特还树立了两个富于爱和同情心的道德高尚的人物典范:亚当和汀娜。亚当在家里任劳任怨,在作坊里埋头苦干;在得知海蒂被送到监狱的消息后,亚当还尽可能对她进行安慰和帮助,充分显示了他的仁爱、宽容和同情之心。汀娜则完全是一个利他主义者,是爱的化身,总是尽一切可能去帮助人们摆脱生活中的不幸。艾略特对亚当和汀娜的仁爱与无私充满了赞美之情,并安排了他们的美好结局:亚当和汀娜的行为赢得了人们的敬仰,也获得了真正的爱情和幸福生活。通过这两类人物行为和结局的对比,艾略特期望能影响读者,改善自私冷漠的人际关系,重塑充满爱与温情的社会。

四 结语

在《亚当·比德》中,艾略特对比描写了干草坡的自然美丽和史诺菲尔的荒凉黯淡,借此引导读者来比较自然和工业化地区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反思工业化进程给人们的生活和精神带来的影响。干草坡与自然和谐生活的场景或许是艾略特的美好理想,但正反映了她对人与自然以及社会的生态关系的思考,对自然和社会生态失衡的担忧和批判,对重建和谐美好的生态家园的美好愿望。

参考文献:

[1] Eliot,George.Adam Bede [M].London:Penguin Books,1994.

[2] Haight,Gordon.Selections from George Eliot’s Letters [C].Yale:Yale University Press,1985.

[3] Stephen Leslie.George Elio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

[4] 韩晓华:《从〈亚当·比德〉看爱略特对消费文化的回应》,《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第12期。

[5] 胡志红:《西方生态批评研究》,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6] 殷企平:《过去是一面镜子:〈亚当·比德〉中的社会伦理问题》,《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1期。

[7] 乔治·艾略特,张毕来译:《亚当·比德》,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8] 张金凤:《乔治·艾略特: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调和”》,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 朱荣华:《走向审美综合的生态文学批评》,《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解琳,河南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上一篇:十大“伪现代”技术

上一篇:技术系统论的三种演进形态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