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党团工作> 入党志愿书>

学生、环境、素质教育

发布时间:2020-11-06 08:14:00 浏览数:

PAGE / NUMPAGES

学生、环境、素质教育

安徽省肥东县杨塘中学 王业胜 电话内容摘要: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素质教育成为人才培养的目标。素质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教育的主导者——教师必须把握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及环境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时代要求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本文从素质教育的两个要素:学生和环境入手,谈论了为什么学生是素质教育的主体,是由学生的特点决定的。1、学生是有生命的人。2、学生是具有社会意义的人。3、学生是有发展潜能的人。4、学生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文中也阐述了五种环境对素质教育的作用。1、教育的主体环境(包括课堂、学校环境、班风、校风、有益的教育活动)2、社会环境 3、家庭环境 4、人际关系环境 5、自然环境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关键词: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主体,潜能,人化教育 ,受挫力,综合素质,综合作用,陶冶,优化,教学观念

正文:现代国际间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因此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应积极地提供条件,创造环境,开发学生的潜能,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学生:素质教育的主体

1、学生是有生命的人

教育改革向教师提出新的挑战,素质教育不仅要求教师注重知识传授,而且也要注重能力培养,情感上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即是人化教育。然而由于升学的压力,传统意义上的教学依然存在,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不是独立的,而是在教师督促下学习,学习内容还是较单一的文化知识,教学过程仍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灌输过程,不是学生自发的认知过程。这样教师成了知识的“运输机器”,学生成了“知识存储器”,忽视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面对这种状况,著名的教授叶澜曾尖锐指出:“今日教学改革所要改变的不只是传统教学理论,还要改变千万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3000多年前,古希腊普鲁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因此,教师及教学活动不能剥夺学生兴趣和爱好,而是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一方面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另一方面还应培养学生丰富情感及优良品德。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学生是具有社会意义的人

人的成长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担当了重要责任,但是由于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严重分离,与周围社会生活脱节,抑制了学生能力发展,自私、孤僻、受挫力低的现象是学生社会化进程中的消极后果,这样的学生进入社会后将很难适应社会需要。因此,让学生走出校园,进行社会调查,参与社会实践,把握时代脉搏,了解社会中的丑恶现象是很有必要的,当学生单独面对社会时,将尽可能避免人格扭曲,同时,教师还应将一些社会热点话题带入课堂,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离开学生主体性发展,教育就失去了依托和生命力。”可以十分肯定的说,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片有待开发或进一步开垦的土地。教师把学生看成教育资源和财富,加以挖掘和利用,通过教育,把学生存在的多种潜能变成现实。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学生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300名学生就会有300种不同的兴趣和爱好。因此,教师应从学生个性出发,以“个性充分自由发展”为目的,了解学生个性,重视学生个性,研究学生个性,有效的实施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从而使学生自觉、自主、充分地、全面地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环境在素质教育中综合作用

俗话说:“环境塑造人”。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培养离不开良好的环境。教师要注重对环境加以利用和改造,创造良好健康的环境,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教育主体环境——学校环境

“我们的学校应该是一个直面生命,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神圣殿堂。”也就是说,学校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良好的教育主体环境包括美好的校园环境,有益的教育活动及健康的班风、校风等。教师应以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品味,丰富学生思想,优化学生个性为出发点,创设有鲜明文化特色和浓郁文化气息的校园育人环境。如绿化美化校园,精心布置教室,在走廊上悬挂名人名言,在校园广播里播放优美动听歌曲,节日由来,国内外快讯,既弘扬优秀人物的民族气节,发挥优良传统文化在素质教育中作用,有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及审美能力,有目的地培养良好的班风,在素质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同化作用:良好的班风校风,好比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学生心田,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感化,养成与班风相一致的行为习惯。二、促进作用:井然有序的教学,刻苦认真的学习风气,科学民主的学习氛围尊师爱生的道德风尚,有条不紊的教和学,都能促进教和学。三、约束作用:安静整洁,清新美丽的校园环境,能产生一种无形的约束力,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改变学生乱扔果皮纸屑,随地吐痰,大声吵闹的不良习惯,从而养成讲卫生讲文明的良好习惯。有益的教育活动是构成教育主体环境的重要内容,举办符合学生需要的读书会,演讲会,文艺活动,公益活动,学生作品展,文化节也可培养学生的表演,表达,创造及思维能力。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社会环境

古人对社会环境就特别重视,“孟母三迁”的故事是最典型的事例,“进朱者赤,进墨者黑”也能概括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对于成长中的学生而言,是非观还没有形成,其影响之大更不用说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可人们常说:“三年小于一小时”说明了存在令人担忧的现象,学校三年的教育,纠正了错误的认识及不良习惯,却因不良的社会风气或错误导向的影响而前功尽弃。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家庭环境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其文明程度随社会发展而不断提高。家庭环境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在教育上,我认为:家长的爱心应表现为对孩子的严格要求;教育目的是让孩子走上社会独立生活;教育艺术是言传身教。另外,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和文化气息也能拓展孩子的视野。走亲访友,待人接物都应以促进孩子健康发展为目的。家长要注意引导和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给予孩子自由思考的权利,切记只重视智力教育和物质给予,忽视孩子健康心理和人格培养。同时家长应不断学习,加强自身修养,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及学习条件。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人际关系环境

教师与学生都是具有生命的人,课堂教学应在和谐,信任,愉快氛围中展开,教师应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建立友好,融洽的师生关系,“以爱动其心,心严导其行”,“亲其师而信其道”,都能将美好的德行自然注入学生心灵,创造良好人际关系环境,同样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及友好,谦让的品行。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自然环境

春天不仅气候宜人,而且使人心情舒畅,教师应带领学生爬山,游泳,参观游览名胜古迹,或采集植物标本等活动,让学生亲近大自然,对人类及大自然投入深刻关注和广泛思考,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充分认识人及自然的关系,塑造学生宽广胸怀及坚韧品质。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总之,为了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创造良好的环境,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有用的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参考文献:

1、《教育研究》 (1997年第9期)

2、《让课堂焕发生命力》

3、《二十一世纪教育》

上一篇:房地产园林景观工程造价控制探究-房地产论文-建筑论文

上一篇:行政公文命令:市人民政府嘉奖令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