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心得体会>

民族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引入民族文化的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21-08-09 08:51:56 浏览数:

一“纲要”课教学中引入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

思政课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课堂为阵地、教学为手段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使学生在把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相应的分析、判断能力,最终达到觉悟的提高,目的就是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一门全国大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深刻领会中国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改革开放,怎样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而达到了解历史,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教育目标,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少数民族文化(以下简称民族文化)是指除汉族以外的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在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各少数民族在漫长岁月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这些文化在中华大地上与汉文化竞相绽放、交织辉映、异彩纷呈,在浩瀚的时空遂道中散发出璀璨的光芒,展现了各民族人民绚丽的服饰、浩瀚的歌舞、特色的建筑、纯朴的民风、曲折的发展、抗暴的历史等,是优质的教育资源,具有较强的育人功能。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于民族院校的大学生而言,长期生长、生活在民族地区,对民族文化知晓度较高。“纲要”课课堂教学要做到“三贴近”,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就应当将学生在长期的生长、生活中耳闻目睹的民族文化有机地引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对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课堂教学文化,增强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二“纲要”课教学中引入民族文化的实践探索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一起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多种族群和不同地域的文化因子经反复对撞和相互涵化,逐渐积淀在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中。各民族的婚礼、祭祀、节庆、文学、艺术等,在各民族的生活中得到了极致的展现。每一个民族的发展史都是一部同自然抗争的历史,都是一部不屈不挠的斗争史,都是一部英雄谱写的史诗,都是一首首人民的赞歌。在各民族的斗争过程中,无不展现了人民集体的智慧、英雄人物的光辉、共同信念的支撑、理想目标的追求。实践证明,在民族院校《纲要》课中有机地渗透民族文化的因子,充分发挥它的育人功能,很好的为思政课教学服务,应是一个好的教学举措。

1民族文化是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优质资源

“纲要”课开篇阐述了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灿若星空的传统文化。各少数民族也概莫能外,他们用集体的智慧,创造了一幅幅美丽的人间画卷。水族马尾绣、布依族腊染、水族古老的文字一水书、被誉为“天簌之音”的侗族大歌、被称为“东方迪斯科”的反排木鼓舞……。

在水族社会中,心灵手巧的水族妇女从生存的地理环境出发,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创造了闻名遐迩的水族马尾绣,水族马尾绣以色彩斑斓的民族民间工艺,独树一帜,堪称世界一绝,被誉为中国刺绣的“活化石”。

布依族印染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有了“南宁州特产……蜂蜡、蜡染布”的记载。镇宁扁担山则有“蜡染之乡”的美誉。布依族的蜡染艺术,为我国印染技术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蜡染是以蜂蜡,枫树胶等为原料,染制时,先将白布平铺于桌子或木板上,把蜡放入锅中,加热待之溶化后用蜡刀沾上蜡液,在白布上描绘出各种花纹图案,然后放进染缸中多次浸染,待布料全部被染料浸透后取出,然后置于阳光下晒干,再放入清水中煮沸,待蜡被煮脱后原来画有蜡汁的地方便现显出白色的花纹图案。《贵州通志》描述了蜡染的制作方法:“用蜡绘花于布而染之,即去蜡,则花纹如绘。”

水族发祥于濉水流域,水族文化与古华夏文化同源共生。水族至今依然保留着自己神秘而独特的古老文字一“水书”。水族称“水书”为“泐睢(lelsui3)”,“泐”即文字和书籍的通称,“睢”为水族自称,“泐睢”意为水族古文字或水族的书。水书字形独特古朴,内容博大精深,是历代水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水族社会的史书和“百科全书”,是中华古文字的“活化石”,支撑着水族几千年的文字史和文明史。

将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引进课堂,可使学生深刻领略民族文化的魅力与少数民族的智慧,认识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状况,从而提高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同样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学艺术和深遂的哲学思想,让学生对照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激发起不再让中国再受苦难的爱国热情和报国之志,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意识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2民族文化是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优质资源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任何环境中得以延续、发展壮大的的精神支柱,是鼓舞和激励本民族成员为共同的目标积极奋进的精神动力,表现在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中,体现了一个民族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评判标准和价值追求。各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矢志不渝、不屈不挠、择善而从的基本品质。在近代中国社会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者的压榨,各少数民族为了自己的生存,用自己的方式,体现誓死抗争的民族精神。

电影《红河谷》描绘了二十世纪初,一支探险队进入西藏,西藏的古老文明和神秘,让英国人想掠为己有。以罗克曼为首的英国远征军进攻西藏,成千上万的西藏人民不畏强暴,为保卫家园,保卫领土完整,与英军展开了浴血奋战。藏族人民同仇敌忾、誓死如归,与敌人同归于尽……。正是许许多多像藏族人民一样誓死不屈的民族精神,使中国人民即使处在最危难的时刻,从来也没有放弃。

苗族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在苗族历史上,由于长期遭受封建统治者的压迫,剥削和屠杀,苗族人民不堪忍受而进行无数次的反抗斗争。这些斗争著名的有1855年张秀眉领导贵州台拱厅苗族的起义、柳天成领导贵州都匀府坝固场的苗民起义、潘名杰领导麻哈州(今贵州省贵定县)坝芒地方的苗民起义和1860年陶新春领导苗民在威宁韭菜坪的起义等。这些苗族人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反动统治,虽每次起义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斗争教育了苗族人民,斗争使苗族人民的凝聚力更强,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显现。

3民族文化是进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教育的优质资源

近代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屈辱与抗争史。“纲要”课诸多篇幅,无不渗透民族团结的主题思想,都可一一列举出许多可

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与伟大壮举。土尔扈特东归、彝海结盟、郑成功收复台湾等莫不体现了民族团结的精神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缔造的国家。长期以来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手携手,以集体的力量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敌人,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取得了新中国诞生及复兴的伟大胜利。

要更好地团结各族人民共同为社会主义发展贡献力量,就要一贯地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让各民族深切感受到党的惠民政策,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增强民族团结的向心力和吸引力。因此《纲要》课中应自觉地将民族团结教育引入课堂教学中,突出民族团结对国家、民族、个人发展的意义和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相应的贡献。

4民族文化是进行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教育的优质资源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坚强的领导核心,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的总结。1921年,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拉开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序幕。由于实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凝聚了全国人民的力量,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1935年5月,红军进入四川凉山彝族地区,前有不明真相的彝族群众和彝族部族武装的阻挡,后有重兵追赶。红军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绝不向受苦受难的彝族同胞开枪,使彝族首领小叶丹深受感动。在多方了解红军之后,小叶丹提出要与刘伯承司令员按照彝族习俗歃血为盟,刘伯承欣然答应。5月22日,在山清水秀的彝海边,刘伯承与小叶丹举行了著名的彝海结盟仪式,彝海结盟使红军顺利地通过了彝族地区。多年来,关于彝海结盟的歌谣一直在大凉山传唱:“泸沽的铁苗多又多,不及红军的队伍多。泸沽的河水深又深,不及刘司令的情谊深……”。

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贵州省惠水县布依族地区,宣传了党的民族政策和革命的思想,当地布依族群众传唱的《颂红军》表达了对党和红军的热爱和敬仰。

月亮出来亮晶晶,红军长征过我村。

红军纪律真正好,不拿群众半分文。

月亮出来亮堂堂,红军长征过我乡。

打富救贫真正好,红军恩情永不忘。

1949年11月,惠水县解放,布依人用炙朴的山歌表达了对党的热爱和对未来幸福生活的赞颂。

山高哪能挡太阳,筷子哪有扁担长。

解放前后比一比,黄连哪能比蜜糖_引。

改革开放后,布依人民的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布依人民用《好花红》表达了对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生活就向朵朵向阳的茨梨花,竞相绽放。

好花红来好花红,好花生在茨梨蓬,

好花生在茨梨树,哪朵向阳哪朵红。

好花鲜来好花鲜,好花生在茨梨尖,

好花生在茨梨树,哪朵向阳哪朵鲜。

好花红来好花红,五十六朵共一蓬,

五十六朵共一树,朵朵向阳朵朵红。

5民族文化是进行民族发展艰难历程教育的优质资源

“纲要”课描绘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屈折历程。中华民族发展史就是中华民族同大自然作斗争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生生不息、顽强拼搏的历史。中华民族所走的道路是一条艰苦创业的道路,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艰辛的奋斗史。各少数民族人民同汉族人民一样在长期的创业中形成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生生不息等优秀品质都应当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人类历史发展艰难过程的教育,培养他们养成艰苦创业、勤劳勇敢的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水族迁徙歌《在西雅,上广东》反映了水族人民迁徙的艰难过程:

古老父母住在西雅/从西雅上广东/在广东做不成吃/在广西积不起钱/哥沿浑水上去/弟顺清水下去/中间公渡过了河/过浑水来到丹州。

定居下来之后,生活的需要,使他们不得不展开了征服自然的活动,进行了创建家园的历程。《开路歌》中唱道:

当初开天/道路很窄/牙仙出来/喊把道路开宽拓广/王出来承头/他喊我们挖土/他一喊大家就挖/没有二话可讲……当初开路/野处成群虎狼/人们挖路/野兽逃亡/平坦大路好走亲/大家都欢畅/仙人开天辟地/凡人开路造房

布依古歌《造房造屋》中唱道:

“造人未造屋/住露天像獭/站田间像牛/才要艾树做柱子/要芭茅做壁/要葛藤来做檩条/要野芭蕉叶来盖/下雨东南菜叶马上落/落雨檩条马上坏……,后王在王母的嘱咐下,去看汉人房/学汉人造房/请汉人木匠……牛踩泥淹到颈子/踩成黏泥软泥/打做拱背瓦/就成拱背瓦/堆起来拿去烧/烧了七八天/沙泥变成瓦/雨淋上面不会漏/外面风吹不进来”。

上述这两首水族古歌反映了远古时期水族人不畏艰难险阻,长途跋涉寻找幸福生活,建设美好家园的曲折历程。布依古歌反映了布依人民从自然走向社会、从野蛮走向文明的历史进程,是对远古时布依先民们实际社会生活的反映。将之引进《纲要》课堂,既可使大学生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又可使他们认识到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达到教育的目标。

三“纲要”课中引入民族文化应坚持的原则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纲要”课教学中引入民族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优秀的民族文化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的教育,通过教育,让学生懂得,我们党正是由于坚持了正确的民族政策、正确处理好了民族关系,得到了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才开创了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才促进了国家的繁荣富强与祖国统一,才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步。

2坚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对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巩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是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新发展、自我超越的力量源泉。“纲要”中引入民族文化要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主旋律,以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为目标,渗透中结合民族文化对大学生进行勤劳勇敢、艰苦朴素、自强不息、自我创新、自我超越的教育,就是要教育他们摆脱依赖思想,树立自尊、自强、自信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贡献力量。

3正确处理教材内容与引入民族文化的关系

在“纲要”课中引入民族文化应该说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它要求教师要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环境有机的进行。课堂中穿插民族文化只能以增强教学效果为目标,切不可将“纲要”课变成专门的民族文化课,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地运用民族文化的优秀材料服务于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将之渗透于各个教学过程中,作为辅助内容进行教学。同时选择的题材要符合学生实际,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不可将一些与教材内容无关的题材随意引入课堂,那就失去了它应有之意义。教师在引用民族文化进课堂时应对民族文化进行“扬弃”。民族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基于自己生存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而得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随时代的变迁,有些内容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体现了某些方面或某种程度的局限性。因此教师在引用民族文化进行教学的时候要进行批判吸收,切不可将之一味地贯彻于教学之中。总之,在“纲要”课引入民族文化要以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刻认识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等相关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参考文献

[1][2]范禹.水族文学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70.73.

[3]黎汝标,黄义仁.布依族古歌[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239.

[4][5][6]惠水县布依学会.惠水布依族文化[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5:71,72,7.

上一篇:电动车摩托车汽车防盗等22则

上一篇:“物与非物”——关于四川荣隆地区的夏布工艺研究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