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心得体会>

告别博物馆时代

发布时间:2021-08-12 08:43:00 浏览数:

【摘要】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蓝”蓝印花布传统手工艺生存环境与发展状况暑期调研团队,以南通二甲镇的曹裕兴染坊为研究基地,在总结蓝染技艺目前的生存环境与发展状况的同时,根据这一现状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以期对蓝印花布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传统与现代;告别博物馆时代;跨产业结合;私人订制

【中图分类号】TS194 【文献标识码】A

南通作为全国研究开发和生产民间蓝印花布的重点地区,所印制的蓝印花布“衣被天下”,有着蓝印花布之乡的美誉。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延续至今,以其简洁而朴素的图案,鲜明而又和谐的蓝白之美闻名于世,充满自然清新的乡土气息。本次调研团队便来到南通,在蓝印花布粗犷质朴的文脉里感悟山野的气息与时光的沉淀。

一、平民化特征

蓝印花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蓝印花布包括蜡染、扎染、灰染和夹染,本次调研对象主要指狭义的蓝印花布,即以植物蓝草为染料,以黄豆粉和石灰粉为染浆,刻纸为版,滤浆漏印的灰染蓝白花布,过去常被称为“药斑布”或“浇花布”。以简单、原始的蓝白两色,创造出了一个千变万化、淳朴自然、绚丽多姿的蓝白艺术世界。蓝印花布的纹样图案都来自于民间,取材于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人物,动植物和花鸟组合成的吉祥纹饰,采用暗喻、谐音或类比等手法尽情地抒发了民间百姓憧憬美好未来的理想和信念,反映了百姓的生活趣旨,寄托着人们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因而蓝印花布真实地反映了一种深厚的艺术和文化积淀,在传承民间的传统习俗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二、生存环境的矛盾之争

谁都无法忽视蓝印花布的今天正与那“衣被天下”的盛行时代渐行渐远的事实,褪去昔日光环的蓝染技艺在大多数人的眼里,正躺在博物馆中安享晚年。机器化时代的压力、传统手工艺的失传以及传承人的缺失都使得蓝印花布传统手工艺处于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

(一)机器化时代与手工作坊

本次调研基地曹裕兴染坊是从清道光年间至今依旧坚持传统手工作坊生产蓝印花布的为数不多的工厂之一。曹裕兴染坊始创于清道光年间,现坐落于与中国蓝印花布之乡——南通二甲境内。百年“曹裕兴”仍采用石灰、豆粉、糯米粉等做防染剂,桐油纸手工刻版,再染以纯天然靛蓝,形成鲜明和谐的蓝白之美。在机器化时代到来之时,拥有这份坚守理念的作坊已是越来越少,与曹裕兴染坊负责人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也感受到了这孤单坚守之后的无奈与辛酸。尽管如此,当我们问起曹裕兴作坊的负责人为何不适应时代变革进行机器生产时,不善言语的负责人只是重复着“那是假的”,想必这也是所有恪守天然植物成分和手工制作的工匠们共同的心声。机器刻版虽然带来了精确的刻板、细腻工整的图案,但却丧失了蓝印花布独有的缺憾美。受到传统手工印染工艺的制约,蓝印花布的纹样有时甚至不能形成封闭图案,只能用大小、形状不同的斑点和短线间隔勾画出花纹特点。这样制作而成的蓝印花布虽然很难达到机器刻版的精确度,但同时也展现了其独有的缺憾美的自然清新的本质,这也是蓝染技艺传承中难以割舍的情怀。正如日本民艺学研究者盐野米松所讲:“那些经过人与人之间的磨合与沟通之后制作出来的物品,使用起来是那么的适合自己的身体,还因为它们是经过手工一下下地做出来的,所以它们自身都是有体温的,这体温让使用它的人感觉到温暖。”传统的手工技艺弥补了大工业机器生产的呆板、单调与冷漠,满足了人们对个性与情感的需求。

(二)老艺人的坚守与传承人缺失

相信无论何种传统手工艺的发展都面临着传承人缺失这一困境。本次调研的曹裕兴布坊也不例外。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虽已传递到第五代人手中,但是染坊中目前仍在刻制花版的依旧是年近七旬的第四代传人曹建雄老先生。刻版等制作技艺的传承人虽有,但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父业子承,且依旧存在着制作工艺不精、手法不灵巧等技术上问题。对于蓝印花布这样的传统手工技艺,当代人很多都已无法欣赏其中的自然神韵,就更别提感兴趣甚至主动学习了。当然蓝印花布行业低收入、市场前景暗淡、又苦又累又脏的现实也是他们避而不及的原因。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度逐渐提高,政府对民间手工艺的保护度也相应提升。然而蓝印花布的传承并不仅仅是请几个老工匠、刻几个传统花版就可以做到的。老艺人的坚守固然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但是工匠师傅眼中的迷茫与无奈又有多少人能体会。仅仅依靠政府保护或者是传统技艺的复制是无法赋予传统蓝染技艺以生命力的。蓝印花布的发展更多需要依靠社会的土壤开出娇艳的花,花香袭人,自也不必担心没有赏花人。

三、发展现状中的乐观与悲观

(一)平台的缺失

过去、现在,甚至包括未来一段时间,蓝印花布和其他传统手工技艺一样,都面临着同一个困境,即平台的缺失。单纯拥有绝佳的设计并不够,还必须重视将成品通过流通渠道,传递到使用者手上,不然则无法进步。而现实却是拥有蓝染技艺的人往往因为缺乏推广销售的平台,只能无奈地看着传统手工艺慢慢失传。喜欢蓝染技艺的人群并不在少数,在本次调查开展的同时,“感知中国·江苏文化欧洲行”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展演活动也在瑞士、比利时、意大利等國家举行,蓝印花布设计作品还被许多当地市民带回家中,可见蓝印花市场需求的潜力巨大。因此,平台的打开显得至关重要。

(二)博物馆时代

除了平台缺失这一并不乐观的发展现状,目前蓝印花布民间手工艺的传承还存在着一个较严重的问题,即依旧仅仅停留在挖掘历史与“面子”宣传上,通俗些说就是仅限于追溯该民间手工艺在本地的历史、收集该民间传统手工艺制品、确定部分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人、将该手工艺作为本地文化宣传特色等,笔者将其概括为“博物馆模式”。可以说现在蓝印花布传统手工艺品只能作为一种独立艺术品收藏或在博物馆里供人欣赏了,因为它已经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失去了原有的社会属性和功能价值。政府支持或者是投资那么几个有影响力的传统手工艺作坊,请一批手工艺大师在那里做东西的策略是不可能长久的。不置可否“博物馆模式”在提高民众对传统手工艺的认识、对传统手工艺的留存等方面有其自身的优势,不过这一模式只是浅显停留在保护层面,并不能起到更深层次地挖掘与开发蓝染技艺生命活力的作用。保护并不等于传承,传承的过程需要激发传统手工艺的自身魅力,以达到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我们并不需要靠呼吸机维持生命的蓝印花布,而是一个烈士暮年却依旧壮心不已的蓝染技艺。

(三)良性循环的创新模式

传承与发展任何一种传统技艺都不可避免地要考虑到创新这一重要环节,蓝印花布也不例外。当对手工技艺传统的坚持与现代产生共鸣与结合时,才能体现出民族心理的延续与发展,南通蓝印花布才能以其设计与制作的独创性和工艺特色在现代设计中保持其独特价值。在曹裕兴兰染坊的调研中了解到,南通蓝印花布的创新主要依靠三个方面。一是依靠收集民间传统花式,这一类花式往往带有美好的寓意,表现内容较为传统。二是依赖合作创新。据兰染坊的负责人介绍,染坊蓝印花布的销售主要依靠外贸出口,客户首先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然后再通过多次与传统手工艺人技艺切磋与协商达成适于蓝印花布手工制作方式的设计定稿。在无形中实现了蓝印花布表现形式的创新与蓝染技艺的提高。三是通过与来自不同文化和行业领域的设计师合作激发工匠师傅们无穷的灵感,从而研发设计出更多自己的优秀产品。在调研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蓝染技艺的第五代传人的江苏省金福杯工艺品精品大赛金奖作品《山长水远》。该作品完全打破了常人所认为的蓝印花布无法制作出山水花形观念,以传统刮浆手法的确难以展现山水画独有的笔墨轻重和深浅的韵味。然而工匠师傅巧用毛笔这一工具涂抹防染剂,通过防染剂的多少来达到染色时染料渗入的不均匀,呈现出山水画笔墨线条的独有韵味。

四、明天更美好

(一)跨产业结合

依赖于产业链环境中的蓝印花布虽然实现了不断的创新,但如要使蓝染技艺得以长远发展,这一浅层次的传统创新模式还是不够的。可以说传统手工技艺并不是艺术,而是顺应时代潮流应运而生的生活用品和产业,因而任何一种传统技艺要传承发展就必须与时代相结合。当它活跃于民间、活跃于每一个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这项技艺便很难被历史的洪流所吞灭。蓝印花布若要走入寻常百姓家,需要借助其他产业的合作帮助,使其拥有一定的市场价值,才会为人所接受、认可,具有经久不衰的实力,长久地传承下去。兰染坊的坊主就以布老虎车挂为例讲述了他对蓝印花布与其他产业结合的美好构想。布老虎本是江苏徐州的特产,同大家小时候穿过的布老虎鞋类似。店主使用蓝印花布缝制成了布老虎形象的车挂,其实用价值大大提升。当然店主并没有止步于这样的创意,更是在布老虎里面填充了适宜在南通生长的薄荷和丁香等植物填充物,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这就又为车挂提供了驱邪、避祸、祝福的美好寓意。除此之外,受狼山桂花茶制作方邀请设计制作的茶包袋也是蓝印花布与其他产业交叉的范例。这些产业交叉虽范围不大,但在文创方面,这种结合往往能赋予传统手工艺品新的活力,真正摆脱了博物馆模式,不再依赖政府或其他民间团体的支持,具备了自身发展的能力。当单方面的产品花式、面料的创新开发市场达到饱和,这种产业交叉便显示出巨大的开发潜力,值得深入挖掘。

(二)私人订制

蓝印花布并不适用于机器化大生产,这一点的原因前文有所提及,所以,蓝染技艺跨产业合作并不能盲目,还需全面考虑,寻求适宜模式。基于蓝印花布低产量的手工制作方式,私人定制的跨产业模式可能更加适合于南通地区蓝印花布的传承与创新。首先蓝印花布制作成本高,价格也相对较高,而私人订制的消费对象往往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其次手工制作产量低,无法适应与高产率行业的合作,而私人订制的低产量与慢工细活特点正好与之情投意合;因而私人订制的跨产业模式符合蓝印花布传统手工艺自身特點发展方向,也是其突破现有模式、走向新时代的有效之路。

总之,蓝印花布这一传统手工技艺是时候迈出博物馆的大门,走入市场,走进寻常百姓家,通过跨产业结合的私人订制模式、在坚持蓝本手染的基础上激发自身无穷的魅力,在社会的土壤中播下希望的种子,以独立生长的姿态获得长远的发展动力,这才是传统手工艺屹立不倒的首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钟和晏.中国蓝印花布孤单的手工艺[J].三联生活周刊,2009.

[2]赵安.中国蓝印花布平民化特质探析[D].扬州大学,2009.

作者简介:曹斯滢(1995-),女,江苏南通,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3级本科中文一班。

上一篇:服装定制:中国市场方兴未艾

上一篇:博洋家纺:风景这边独好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