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计划方案>

数学生活化:在实践与反思中走向理性

发布时间:2021-07-27 08:59:34 浏览数: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中在“设计理念”中指出: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得到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在“总体目标”中提出:体会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理念和目标在实践中得以领悟和内化,并被一部分数学教育工作者概括为“数学生活化”。

那么如何才能在教学过程达成上述目标呢?结合近几年的实践探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以“生活环境”为特征的“数学生活化”

1.关注校园中的学生生活。学校是学生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校园中的数学问题。如校园中的“位置”问题,象排列的座位、体育课上的队列、本教室的相对位置等;教室内外的几何形体,象长廊里的柱子、图书室里面的柱子、体育室里面的各种球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象学校的运动会、球类、棋类活动等,其中都包含着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尽可能地把这些校园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搬进课堂,学生们就会感到数学是有趣的,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2.留心社会中的学生生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节假日的生活也丰富多了。除了参加各种兴趣学习班外,去游乐园、走亲访友、外出旅游、逛书店等,在这些社会活动中,如果留心的话,肯定会发现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如儿童公园中的购票问题、走亲访友中的购买礼品问题、外出旅游中的行程规划问题、买书的打折问题、走路开车中的行程问题……这一切的一切,都可以从中提出一些数学问题,然后搬进课堂,让学生自行解决。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增加对数学的亲切感,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

3.了解家庭中的学生生活。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学校的学生来自本镇各地,有集镇上的,有各农村的,有的还来自外地的,教师通过家访、交谈、聊天等方式来了解不同学生的生活背景,并寻找其中的数学问题。如学生家里住房面积的大小、家中的经济收入情况、家电价格等,以此为背景来了解学习相关的概念,使学生感到所学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那么的密切,数学确是来自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二、以“生活经验”为特征的“数学生活化”

1.素材融入生活。从学生接触数学的那天起,教师就要有意识的把学生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直接接触到的事与物作为学习素材,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 如在第一学段教学“数的认识与计算”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今年几岁啦?多高呀?身体有多重?比一比你和你的同桌谁重……这些都是小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而要准确地说出结果,就需要量一量、称一称、算一算,这些都离不开数学。在组织“统计活动”学习时,教师所采用的素材可以选取文具、食品、学生喜欢的动物图片等,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2.素材融入现实。对于第二学段的学生来说,学生的现实或许更多地意味着他们生活环境中可以直接或间接看到、听说的事与物,一些与他们自己或者同伴密切相关的事情。因此,在紧密联系生活的同时还应吸收学习的素材,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如某位老师在执教《购房中的数学问题》一课时,在引导学生如何为王老师设计购房方案时,展开讨论,最后得出了购房总价=房价×面积×楼层系数的计算方法。又如,把“银行按揭贷款”、“公积金贷款”、“系数”、“起拍价”等名词走进数学课堂,使得原来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素材富有时代气息,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中,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维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以“生活原型”为特征的“数学生活化”

学生学习数学,有的植根于生活经验,如从生活语言层面的“一半”到数学语言层面的1/2,这一过程表现为从非形式数学到形式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而有的是建筑于学生已掌握的科学的数学知识之上的,是学生运用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学习能力建立起来的比较复杂的数学学习。如“加法运算定律——交换律”的教学,教师一般可预设以下几个环节:①教师可提供本校的学生数,男生526人、女生498人,让学生求总数,生列出算式526+498和498+526,计算并得出526+498=498+526。②让学生举例象上面这样相等的算式。③观察比较上述算式,归纳出加法交换律。这就是基于生活基础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所构建的新知识。又如,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中,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生活情境:国庆期间,老师去商场买了一双198.00元的皮鞋,老师该付多少元?怎样计算比较快?这样通过让学生讨论交流,联系生活中买东西找零的方法,顺利的得出了200-2,使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经验的支持,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提炼成比较纯粹的数学思考活动。

因此,教师在把握数学“生活化”的同时,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本人在学习过程中潜在的“生活化”,并加以尊重、点拨、提炼。

四、以“生活应用”为特征的“数学生活化”

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到: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数学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使所学数学具有生命力,才能实现数学的价值。

1.解释生活现象。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与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链接,学生就会产生顿悟,那些数学现象也由朦胧逐渐变得清晰起来。例如,在教学《折扣》一课后,让学生分组去商店逛逛,收集一些商店促销的有关信息,并应用所学折扣的有关知识去理解、去解释。如“满400减160”、“买三送一”、“当季款8.5折,春秋款6折”等促销语,是怎么理解的?相当于打了几折?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真真实实感受到数学的存在和数学的重要性,加深了对折扣的理解,同时拓宽了数学学习的渠道。

2.解决生活问题。“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中的价值。”如上例,当学生理解了商店中有关促销的信息后,老师可以适时地提出问题:小虹和妈妈去超市购物,发现相邻的两家超市同一品牌的商品原来促销的价格都相同,但现在各自出了一则广告:甲超市:凡在本超市购物满100元,送购物券25元;乙超市:在本超市所有商品一律打八五折。小虹应建议妈妈去哪家超市购物?为什么?这样,学生各抒己见,体验着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数学问题的魅力,在潜意识中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以“再创造”为特征的“数学生活化”

弗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创造工作”。实现数学“再创造”是实施“数学生活化”的最高境界。

如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中,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的方法,认识1/2后,可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自己创造其他分数,并说一说是怎样创造出这个分数的。又如,在学习《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中,当学生认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后,让学生用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去测量黑板的面积,发现平方分米这个单位在测量大面积物体时不够用,这时,教师可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创造一个大一点的面积单位,由此1平方米这个单位就自然的得出,并结合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意义来自己概括1平方米的意义。

笔者坚信,只要教师做到数学与生活的有机衔接和交互,把生活数学提炼成学校数学,使封闭的书本文化和学习过程转变为开放的、活生生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联的自我发展过程,那么数学就会“生活化”,就更具有“数学味”,就定能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富有生命活力的整体。

参考文献:

[1]张奠宙.数学素质教育设计[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2]郑毓信.国际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上一篇:高等数学教学中应用意识与能力的提升方法研究

上一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数学文化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