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计划方案>

关于打造东北东部绿色转型示范区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1 08:37:32 浏览数:

摘 要:振兴东北经济是近几年中央大力实施的重要战略,东北经济重心在东北中部,集中分布于哈大铁路线左右。东北东部区域普遍落后,虽然拥有广阔的内陆腹地,但均属于经济不活跃地区。东北东部要在激烈竞争中崛起,绿色发展是主旋律,这已经成为东北东部绝大多数城市的共识。要破除体制机制束缚,塑造沿边区域合作平台,借助丹东港出海大通道功能,积极利用沿海口岸优势,开发腹地资源及物流潜力,抱团发展,实现东部区域经济一体化,打造东北东部绿色转型示范区。

关键词:东北东部 出海大通道 沿边区域合作 绿色转型示范区

2005年,丹东市倡导并举办了首届“构建东北东部经济带论坛”。“东北东部经济带”一经提出,就引起国内外普遍关注。2009年9月东北东部十二市(州)共同签署了《东北东部十二市(州)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举措的意见》(国发〔2014〕28号)将构建东北东部经济带作为东北振兴的重大举措。2016年9月,国家发改委振兴司组织编制的《东北东部经济带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论证。构建东北东部经济带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充分发挥东北东部绿色生态优势,打造东北东部绿色转型示范区,将更好地实现党中央提出的促进东北地区全面振兴战略目标。

一、打造绿色转型示范区是东北东部地区振兴发展的必然选择

1.东北东部具有发展绿色经济的天然优势

(1)地理区位条件独特

东北东部均为沿边地区,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史料记载,丹东从汉代起就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东北东部地区东接鸭绿江、图们江,与朝鲜半岛接壤;东南隔渤海、黄海、日本海,分别与韩国、日本相望;北沿黑龙江、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邻。突出的地缘经济地位,加上东北亚各国经济发展层次和资源禀赋不同,使东北亚各国之间生产要素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市场需求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可以辐射朝鲜半岛和俄罗斯远东地区。

(2)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东北东部自然地理单元完整,大部分地区属长白山和小兴安岭地区,森林广布,野生动植物多样。煤、铁、石墨、硅藻土、镁、钼等矿藏资源富集。河流、湖泊密布,水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秀美,拥有多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旅游名胜。耕地以黑土为主,土壤地力肥沃。该地区人均土地面积13.7亩,超出全国平均水平3.5亩,人口密度低,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4%,未被利用的土地后备资源丰富,开发空间广阔,有利于构建绿色城市带和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

(3)气候生态条件优越

东北东部绿色转型示范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自南而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黑龙江、松花江、鸭绿江与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系的高山、中山、低山和丘陵相拥相绕,山清水秀,森林茂密,有大量国有林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矿泉水蕴藏丰富。河流、海洋与陆地相交接,多类生态系统交错分布。各地区山水相连、人缘相亲、经济相关,具备开展沿边区域合作、开展生态移民试点、打造生态屏障的良好社会基础。

(4)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东北东部拥有广阔的内陆腹地,正在逐步形成以丹东海港、珲春河港、东北东部铁路、201国道、鹤大高速公路、丹东机场、通化机场、绥芬河机场、建三江机场、中俄同江铁路大桥等为主体的海、河、陆、空“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在东北东部城市群中,丹东是东北东部最为便捷的出海通道,具备了承载东北东部物流的能力,日益完善的交通设施,提高了国防保障能力,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2.振兴东北必须振兴东北东部

东北经济重心在东北中部,集中分布于哈大铁路线左右。东北东部区域普遍落后于东北中部地带,均属于经济不活跃地区。较大的发展落差,使东北东部经济承受着来自发达地区和东北中部竞争、以及自身经济转型的多重压力,发达地区和东北中部的吸空效应远大于其辐射带动作用,导致要素分流,人才流失,条块分割严重,市场集聚功能弱化,公共预算收入偏低。加上湿地保护、生态涵养、民族聚集等特殊约束,促使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后果由经济领域衍生到社会领域,出现了越穷越空虚的趋势。做为城市总量占东北三省33%、地域面积占31.2%、人口总量占22.8%的广大地区,如果在发展上取得突破必将影响整个东北的振兴,更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的边疆繁荣与国际形象。

3.走绿色转型发展之路是东北东部各市的广泛共识

东北东部要在激烈竞争中崛起,必须充分发挥地域和资源优势,绿色发展必然成为东北东部的主旋律,这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城市的共识。通化市依托“中国医药城、葡萄酒城和中国中药之乡、人参之乡、优质大米之乡、滑雪之乡”的有利条件发展大健康产业、旅游业和养生养老业,突出绿色发展的主线。白山市紧紧围绕“绿色转型发展”的主线,坚持“生态立市、产业强市、特色兴市”,打造全省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先行区、国家绿色转型發展示范区。延边州围绕绿色转型发展这一主线,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绿色特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积极构建生态安全体系、生态产业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生态宜居体系、生态文化体系和生态制度体系,力争率先建成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本溪要建设大生态产业、大旅游产业、大健康产业,以绿色钢都为基础,走生态发展、绿色发展道路。吉林市实施生态宜居战略,突出“由江而来,沿江而走,依江而展,因江而美”的江城特色,积极探索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生态居住建设发展新模式。其他各市也都把绿色发展、保护生态做为未来发展的优先选择。去年,市人大财经委与黑龙江、吉林多次沟通,沿边区域合作态势呼之欲出,亟待丹东更好发挥龙头作用。

二、打造东北东部绿色转型示范区的目标任务和路径选择

加快发展东北东部区域经济,目标设置要因地制宜,不能把每个地区都期望为发展的增长极。为此,建议建设东北东部绿色转型示范区,集合各地区重要战略资源,根据条件和时机成熟度,分别实施具体战略。

东北东部绿色转型示范区是没有限定边界的沿边区域合作平台。由于东北东部沿线地区发展程度差异很大,东北东部绿色转型的集成战略将分层次展开,既有机制性的合作方式,如鸭绿江国际经济合作带,也需要非机制性的合作方式,在地区之间没有任何合作联系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一个项目或者一个领域进行合作,密切与其他地区的关联发展。

建议以鸭绿江流域为载体,突出发挥通化市地处中心位置的地缘功效,联结丹东、白山等地,整合发展资源,实现互利共赢的海陆双通,带动东北沿边开发开放整体发展。以大健康产业为引领,推动产业融合发展、集群发展、高端发展,打造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打造鸭绿江黄金旅游带,以资源全域整合、产品全域优化、线路全域统筹、市场全域营销为抓手,深度挖掘鸭绿江、长白山、高句丽古迹等世界级旅游资源的经济潜质和开发空间,打造东北亚国际旅游重要目的地,使绿色经济、环境生态保护、经贸发达成为东北东部沿边区域合作的最大亮点。

绿色转型不仅表现在自然生态的保护,还体现在营商环境的优化。要把握沿海部分省份与东北地区建立对口合作机制的契机,学习借鉴江苏的先进经验。率先在东北地区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先进经验,先行试点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实行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负面清单制度。加快建设农产品、汽车整车、药品等指定进口口岸,积极推广区域通关一体化监管模式,夯实交流合作的民意基础。

三、打造东北东部绿色转型示范区的对策措施

打造东北东部绿色转型示范区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创新体制机制,加强领导,统筹推进。

1.建立东北东部绿色转型示范区组织机构

打造东北东部绿色转型示范区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建议国务院建立东北东部绿色转型示范区领导小组,专门负责东北东部绿色转型示范区的构建和协调工作。各经济单元分别明确一名主要领导分管,各经济单元域内的“东合办”负责具体办理日常沟通协调工作。各层级要明确、细化工作责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把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在東北东部绿色转型示范区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深化行政管理、金融、土地、人才等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均衡发展。要特别注重顶层设计人才高地政策,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等青年才俊来东北东部创新创业。各经济单元共同谋划项目,推动要素流动,促进优势互补,围绕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融资难等瓶颈问题,有的放矢地设立东北东部绿色转型示范区整合专项,通过共同争取国家兜底政策和金融支持,努力减轻地方政府配套资金的压力。区域内经济单元共同争取国家和省级政策支持,共同享受政策扶持。将东北东部绿色转型示范区的经济工作列入各经济单元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体系,对新上项目实行税收分成,以奖代投。

各经济单元务必树立沿边区域合作的大局意识,例如,东北东部绿色转型示范区势必会增加丹东港进出口药品的运量,依据《食药监药化管》(〔2015〕6号),药品进口口岸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药品进口口岸所在地药品检验机构应具备标准条件,才会助推丹东港走向海洋经济。类似高度配合性质的工作,不是“本单位承担的重点工作”所能涵盖的,一旦没有完成,影响的是全局。东北东部绿色转型示范区领导小组必须跟进通报制度,强化追责问责,及时约谈(追责)领导干部,彻底解决“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着”问题。作为国家四大重要板块之一,东北地区振兴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但十多年来,东北东部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经济发展手段落后,解决不了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区域间经济联系度还比较低,远未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合理、协同发展的经济带、经济圈,远未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经济一体化发展、整体联动振兴的格局。特别是近年来,东北三省增速在全国排名持续垫底,东北东部成为东北痛点经济。

2.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按照问题导向思维,要想消除东北东部的短板效应,亟需转变思维,打造沿边区域合作平台,抱团发展,打包推出新型政策体系,运用互联网、云计划、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叠加优化服务业,发挥东北亚出海口优越性,焕发资源禀赋发展潜力,生成新的体制机制。

从纵向方面看,借助东北东部出海大通道的功能,利用沿海口岸优势,开发腹地资源及物流潜力,可以实现东部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从横向方面看,有了平台,才有利于加强东北东部与其他区域战略衔接,与辽宁沿海经济带、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经济区、哈大工业走廊、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以及兴边富民工程、军民融合等多个国家级发展战略实现融合、共振。沿边沿海沿江三位一体,沿江而上,向北开放;沿江而下,向海开放。区域经济紧密协作,在抬高东部经济底部的同时,推进中部地区更好发展,形成整体联动发展格局,实现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

3.加速发展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

东北东部地缘政治地位突出,是我国东北边疆的门户,在保持边境地区稳定和维护国家安全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必须做好新形势下东北东部边境地区的军事准备工作,贯彻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促进各种生产力要素和战斗力要素在军地两大体系中双向流动、渗透兼容,无缝对接政府顶层设计规划和政策引导,抵御化解各种风险,探索边疆地区脱贫致富新模式,促进我国东北边疆的门户价值最大化。建议按照“军地一体”的大局观念,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原则,提高对东北东部地区民生托底和困难地区运转保障水平,优先支持沿边地区连片脱贫工作,探索边境扶贫联动新模式。立足沿边资源禀赋优势和地缘特色,统筹规划,鼓励边境地区群众搬迁安置到距边境0—3公里范围的同时,建设战新产业示范区和示范园区,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东北东部经济、原创科技、文化、重要生态资源优势。要拓展兴边富民、边境贸易、民族特色产品等领域的发展空间,以丹东满药国际论坛、通化长白山国际医药健康论坛和通化国家级医药高新区为引领,加快发展大健康产业。建议加大税收扶持和增值税返还等政策,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改善营商环境,吸引大众创新创业,建设一批特色宜居小镇,推进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优化区位优势和地域特色,促进边疆繁荣稳定,为树我国威、开拓东北亚以及更广阔的国际市场提供有利条件。建议举办《国家专项建设基金项目》培训班,邀请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有关专家,讲解专项建设基金的申报条件和使用管理要求等,指导相关部门灵活运用专项建设基金这种新型融资方式,按照要求完善各项申报条件,努力争取更多项目获得国家专项建设基金支持。

4.提速建设东北东部交通基础设施

加大对跨省区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协调相关部门切实解决东北东部交通不畅的现状。佳木斯—通化—沈阳、四平—通化—白河、牡丹江—佳木斯、鹤岗—佳木斯等高铁,G9111本溪至集安等高速公路及通化机场扩建等项目已经列入《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建议对这些项目提速、提前启动建设,并尽早启动通化——集安、通化——丹东高铁等项目建设。同时,降低东北东部铁路运费标准,与沈大线、哈大线等热门线路的运费标准相同,降低东北东部境内高速公路运输成本,确保东北东部协同发展畅通无阻。

5.进一步增强丹东港的龙头实力

东北东部拥有广阔的内陆腹地,正在逐步形成以丹东海港、珲春河港、东北东部铁路、201国道、鹤大高速公路、丹东机场、通化机场、绥芬河机场、建三江机场、中俄同江铁路大桥等为主体的海、河、陆、空“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特别是,在东北东部城市群中,丹东是东北东部最为便捷的出海通道,具备了承载东北东部物流的能力,日益完善的交通设施,提高了国防保障能力,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丹东港位于东北亚国际合作物流中心,与东北东部铁路构成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是黑龙江、吉林两省向南开放的承接地,其港口的货物吞吐能力已达亿吨,拥有承接东北东部全部物流的运输能力,在东北沿边开发开中居于龙头地位。建议规划建设丹东港中外产业合作平台,充分发挥港口资源优势,加大投资力度,打造现代化的“智慧港口”,以“互联网+临港产业”为载体,以提升产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和促进临港产业、临港物流发展为目标,融合互联网与期货、配送、贸易、科技、加工等,推动农产品综合加工、木材贸易加工、冷链等全产业体系的良性发展。加强口岸建设,推进与环渤海等地区合作发展,使丹东港成为东北沿边开发开放的先行先试区。支持吉林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提升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建成B型保税物流中心,与丹东港互动发展。

打造东北东部绿色转型示范区,继续推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工作,切实在“十三五”时期,把我国沿边开放和东北振兴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是东北东部各市(州)2500万人民的深切期盼。

参考文献:

[1] 中国东北启动编制“东部经济带规划”.新华网.http://finance.people.com.cn/n/2012/0809/c70846-18708722.html

[2] 东北三省构建东北东部经济带.人民网.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06-09/04/content_11175734.htm

[3] 胡伟娟.区域间政府合作机制的建构.中国管理信息化[J].2013年第16期.

[4] 周健奇. 李黎明.绿色转型发展的国内企业案例.中国经济时报[N].2016年7月29日.

作者简介:

袁藝(1962-),女,教授,现就职于广州工商学院工商管理系,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

上一篇:生态环境修复中的刑法保护

上一篇:应用CORS的四川某区域像控测量研究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