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工作报告>

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管理与教育浅析

发布时间:2022-02-26 08:41:28 浏览数:

摘要:大学生教育管理者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出发,因材施教,进一步提高和改进对大学生群体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培育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

Abstract: The university student educates the superintendent to insist that take the student as this idea, from solves the student actual problem to embark, teaches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further enhances and the improvement to the university student community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work effectiveness, cultivates its good psychological quality, promotes its healthy development and matures comprehensively.

关键词:特殊群体 大学生 管理教育

key words: Special groups university student management education

一、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类型

1.生理弱势群体

生理弱势群体是指先天或突发事情引起的生理缺陷生理疾病等问题的特殊群体。这些学生要在大学生活和学习中克服自身生理条件的不足与缺陷所带来的各种困难,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生理缺陷往往会导致心理上的缺陷,严重影响其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健康心理的发展。

2.心理障碍群体

心理障碍大学生群体是指心理脆弱、心理承受能力低、耐挫折能力差或心理不健康的大学生群体。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心理发育处在由不完全成熟向成熟过渡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与大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各项改革的逐步深人,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及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更加复杂化、多样化,内心的矛盾与困感增多。大学生面临的竞争压力、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等持续加大,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增多。有的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焦虑、抑郁、孤僻、自卑、冷漠等,有的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疾病.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3.学业受挫群体

学业受挫群体是指由于入学基础差、学习能力低、学习懒散或心理问题等导致学习成绩较差的大学生群体。学业受挫群体不仅有多门课程的补考重修,还会因成绩太差而降级退学,他们挫折心理表现强烈:厌学沮丧失望焦躁苦闷自暴自弃,迷恋上网逃课是他们的家常便饭,也是他们逃避现实的表现学业受挫群体过重的思想负担和无助的心理状态不仅不利于高校人才的培养,而且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并易导致其他问题的出现。

4 .经济贫困群体

目前, 中国高校在校生中约有 20 %是贫困生, 而这其中 5 %~7 %是特困生。调查表明,70% 以上的贫困生认为自己承受着巨大的学习、生活压力, 这些压力对他们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困扰, 而贫困生们并不懂得该如何去化解。近几年, 国家和地方政府及学校对贫困生的经济援助力度越来越大, 但是, 心理贫困却成为很多贫困生的障碍, 容易引发很多问题。

5.优秀生群体

这一群体的成员主要包括三好学生、优秀干部、优秀团员等。其成员的普遍特点为:思想基础比较好, 积极要求上进; 学习刻苦, 接受新事物快; 尊重老师, 团结同学, 有较强的组织纪律观念; 在学习工作中起着模范带头作用, 是班级建设的排头兵。这部分同学因为受关注程度高,家长、师生期望值高,自己也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同样需要引起高校教育管理者的重视。

6.其他特殊群体

这主要指就业弱势群体、网瘾学生群体、违纪学生群体、谈恋爱造成阴影学生及同居学生群体等等。这些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分类只是相对的,有很多学生同时兼有多种类型,如生理缺陷群体同时也是心理障碍群体及就业弱势群体等。这都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要深入而有效地开展。

二、新时期大学特殊群体产生的原因

1.家庭成长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对于人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学生成长与其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中的因素有着密切关系。例如,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学生,由于存在一方教育的缺失,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程度的“恋母情结”或“恋父情结”,表现出明显的家庭教育缺陷;有的学生则因为父母离异,破坏了其对人对事原有的“美好”印象,变得偏激,不再相信世界上的人和事,或者玩世不恭,或者消极处事;有的学生则因为父母下岗或者来自贫困地区,家庭经济困难,一方面希望申请助学贷款或困难补助,另一方面又怕被同学瞧不起,不愿同学知道自己家境困难。有的因过于自卑而变得虚荣不诚实,甚至与同学攀比吃穿;有的则因家庭富裕,又是独生子女,从小娇宠,从而在性格上形成了自我中心、遇事固执、相容性差、过分依赖父母等消极特征,在学习上则有“反正将来有依靠,学好学坏一个样”的错误观念,在生活上稍有不顺心,就向父母哭诉,甚至要求学校老师和领导解决等等。由此可见,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中的消极因素是形成“特殊学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2.社会原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也不断发展。但是,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其负面性也会给社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目前,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在我国文化和教育领域已不容忽视,诸如黄色文化污染、网络虚假信息泛滥、收入分配差距悬殊过大、腐败现象严重以及社会治安和就业形势严峻等等问题,都会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和思想观念形成或多或少的影响。特别是随着21世纪技能型紧缺人才需求量的提高,各大中专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而用人单位则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纷纷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对人才的素质和要求进一步提高,因此,使得高校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所以,许多高校学生在进入学校不久就又被新的烦恼所困扰,失落感随之产生。在现实生活中,常常表现为他们的心态不够平和稳定,有时非常自信,有时又非常自卑,有时对生活充满希望和憧憬,有时又把未来看成是漆黑一片,甚至哀叹命运不公,这些都直接影响着高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

三、大学生中特殊群体的教育管理工作途径和方法

特殊群体需要特殊关注,大学生特殊群体存在思想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偏差,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行为失控,如果对他们不加以正确引导,不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就有可能酿成大问题。

1.加强对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思想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帮助大学生特殊群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防止和减少认识偏差,从而能正确地认识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和矛盾。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信仰,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崇高的人生理想。要结合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思想实际,努力拓展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主动建立和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既要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又要回答他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查找教育其思想根源,有针对性地做好其思想引导和转化工作。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使其出现偏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得以纠正;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激发其勤奋上进的原动力,帮助其确立奋斗目标。

2.建立特殊群体学生档案,加强对大学生特殊群体的过程管理,为特殊群体建档是加强对大学生特殊群体的过程管理的有效措施建立特殊群体学生档案可以准确及时全面了解特殊群体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情况,进而对特殊群体学生进行跟踪管理和过程教育。

3.以人为本,加强对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情感教育。今天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渴望得到他人尤其是老师的关心和信任,作为特殊群体学生更是如此因此,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强对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情感教育。首先要公平公正地对待特殊群体学生,充分尊重关心热爱学生,用我们的尊重去唤醒他们的自尊;用我们的关爱去温暖他们的心灵;用我们的鼓励去扬起他们的希望。其次要尊重个性发展,更多地为特殊群体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机会和平台。第三要尽最大努力减轻或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标本兼治。积极搭建个体教育管理的平台。目前高校教育管理一般对集体的教育和管理比较到位, 但是对个体的教育管理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在学生个性日异突出的今天, 不能用一个模子去培养学生, 也不能用一种眼光去衡量学生, 更不能用一种标准去评价学生, 对于大学生特殊群体更是如此。有些特殊学生在某方面有不足, 但是有可能在其他方面存在优势, 如果能够创造更多的机会鼓励其发展自己的优势, 那么他有可能就会作出更好的成绩。在特殊学生的价值得到体现的同时, 更能够让他们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4.加强对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特殊群体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开展心理咨询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对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和管理的有效途径,学校要制订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确定科学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专门机构,配备足够数量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对症下药,使学生不健康心理得到及时疏导。

总之,高度重视高校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教育管理工作,从大学生特殊群体实际问题出发,深入探索特殊群体教育的规律,施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全面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光明日报,2004一10一15

[2]刘志翔,毛丹.大学生恋爱同居现象的新特点及对策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5)

[3]左莉.大学校园中特殊群体的现状分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4]陈正桂.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谈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11)

上一篇:浅谈社会工作视角下对艾滋病患者的介入

上一篇: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