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辞职报告>

基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下的旅游产业发展探析

发布时间:2021-08-08 08:47:50 浏览数:

摘 要:随着文物保护意识的提高,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日益受到关注。旅游业作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和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的重要抓手。因此,基于保护与发展的视角,研究了城市化推进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并从旅游产业链条和文化资源空间布局探讨了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产业发展。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城市更新

中图分类号: F59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7-0102-02

引言

自1982年起国务院先后将一批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历史城市列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截至2011年7月,我国共批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13座。这些城市大多完整保留了某一时代或几个时期的历史风貌或民族特色,映射出各个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文化传承和人文理念[1],成为中华民族漫长发展历程中的历史缩影。

近年来,随着旅游市场与旅游经济的迅速发展,依托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越来越多的历史文化名城成为闻名遐迩的旅游热点城市,成为海内外游客文化旅游体验的重要目的地。然而,随着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加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旅游发展也面临着种种挑战,如何协调好名城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实现保护前提下的旅游业持续发展,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城市化推进中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针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初始思想源自梁思成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论述。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在认识不断深化,研究范围逐步拓宽的基础上,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已成为城市科学研究的热点,而且吸引了历史学、地理学、建筑学、艺术学、人类学、文化生态等众多相关学科参与,其研究内容也从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扩展到保护的内容、保护的方式等诸多方面[2]。研究的拓展和城市化过程中保护思维的转变是密切相关的,固步自封的因循守旧和错误的“开发性保护”,都是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片面理解。

城市永远处于发展之中,从其起源、发展到衰败,历经不同时期的演变过程,历史文化名城同样遵循这一客观发展规律[3]。很长一段时期以来,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曾经被片面地理解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限制,致使很多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片区成为城市发展难以逾越的“门槛”。将名城保护纳入到城市发展体系中去审视和考虑,从静态保护向保护性利用转变,不断创新保护与发展的结合点,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而言具有积极和深远的意义。

从另个层面来看,城市更新与城市发展相伴相随,往往作为城市自我调节机制存在于城市发展之中,但这种城市更新必须是有机的、循序渐进的而且是立足于历史风貌保护和文化传承的。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是具有特殊价值和意义的古老城市,同时又是极为脆弱和易变的历史文化载体。一些历史文化名城旧城的更新改造的教训警示我们,由于历史文化资源的独特性和不可再生性,过度的破坏性开发,往往使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发生冲突,甚至以经济利益取代生态利益[4],使得许多重要历史文化遗产逐步消失,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遭到严重破坏。

保护和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决不是静态的保护,而是发展过程中的保护;发展不是无节制的发展,而是保护前提下的发展,只有实现了名城保护要求与城市发展诉求和谐统一,才能使历史文化资源在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发挥应用的价值,成为城市发展的“助推器”,而不是“绊脚石”。从这个意义来讲,旅游业可以说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城市提升能够实现相互衔接、共赢发展的“完美结合点”。

二、基于旅游链条的历史文化资源利用途径分析

历史文化资源范畴十分广泛,不仅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古建筑、纪念建筑物、民居、遗址遗迹等实体性的文化载体,也包括能体现区域文化特色的戏剧绘画、工艺美术、民俗风情、节庆庆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业内涵丰富、外延宽泛,包含了“吃、住、行、游、购、娱”等,带有产业要素“混合体”或“产业集群”的特征。历史文化资源不等同于旅游资源,历史文化价值也不等于是旅游价值。根据历史文化资源的不同特征和形式,合理的引导文化旅游功能发展才是实现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的关键。就旅游功能开发而言,可大致分为三类,即:文化延续类、文化更新类和功能重置类。

(一)文化延续,强化游乐展示功能

传承文化是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发展的重要内容。某些历史文化资源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其文化功能的传承性较强。对这类历史文化资源,一般通过文化博物馆、主题文化展列馆、文化体验馆或者旅游景点开放的方式,使得游客在旅游观光的同时,能够得到某类文化的认知或熏陶,形成较强烈的文化体验感受。这类历史文化资源往往成旅游观光的热点区域,甚至成为区域旅游发展的名片。

(二)文化更新,提升文娱体验功能

城市文化不断蜕变和演进的过程。有些历史文化资源形式上保存相对完整,但其原先承载的文化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其存在形成和浓厚文化底蕴成为吸引新文化元素的动力,诸如:文化演艺、创意文化展示等旅游产业文化娱乐与创意体验的功能具备进入的可行性,如此一来,通过存表易里,文化资源将成为现代城市文化功能的重要载体。

(三)功能重置,完善旅游服务功能

对某些历史文化资源,其文化功能逐渐弱化,文化价值逐渐流失,但其格局和基本构架仍然体现了其历史的悠长,具有游客感知怀旧的独特韵味。这类历史文化资源在保护性改造的基础上,可适度的导入特色餐饮、旅游住宿等现代功能,发展旅游配套服务业,成为旅游产业链条的特色支撑环节,有机的融入城市现代旅游产业体系。

三、基于空间的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发展模式分析

历史文化名城是个城市的范围和界定。历史文化资源的空间分布的差异决定了历史文化名城针对不同区域的文化资源,在旅游方面的不同发展模式。本文根据历史文化资源空间特征,对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归纳出三类基本模式,即:独立式、镶嵌式和开放式。

(一)独立式旅游发展

许多城市的外围往往分布着规模较大、空间范围较广的文化资源或者存在文化资源分布较集中区域,这些区域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或者标志的文化建筑,可通过与周边区域形成游离于城市中心的独立旅游空间,如八达岭长城文化旅游景区。这些区域主要以旅游功能为主,与城市主要生活区互不干扰,互不阻碍,形成相对封闭但运行有序的系统。

整体而言,这类旅游资源开发,容易形成保护与发展的互动,特别是通过旅游发展对历史风貌和建筑的保护资金提供了有利保障,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也比较高,对周边地区旅游配套服务发展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但是,这类开发需高度警惕过度的旅游开发、以旅游之名进行圈地等,在项目的开发论证、管理运营等方面,要加强规范监管和相关制度的完善。

(二)镶嵌式旅游发展

某些散落在城市中心区域的历史建筑群落,具有较高文化价值,规模体量较大,文化特色比较突出,如故宫等。这些历史文化资源相融于现代城市空间,以博物馆、都市旅游景点、教育性旅游基地等形式对外开放,与周边的现代生产生活联系比较紧密,以其为代表的文化旅游功能已经成为城市文化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镶嵌式的旅游发展模式在管理运营上主要以政府主导为主,文化资源转化成旅游资源中的文物保护得到充分的重视,旅游开发发展的重点和主题更倾向于某种特色文化的展示体验和城市独特文化内涵的挖掘。从发展经验来看,镶嵌式旅游发展由于客流的集中,给城市中心城区发展带来很大压力,因此,科学合理的旅游组织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三)开放式旅游发展

对于某些历史文化名城来说,城市的整体历史风貌犹存,而且保留了若干体现传统特色的历史地段和街区,规模比较小的历史文化遗存散点的分布于不同的空间区域。在空间上,旅游空间与城市生活空间叠错交叉,汇集了特色旅游商业街、旅游观光点、旅游服务点等元素,成为历史文化遗产区、城市人文社区、旅游体验区融合发展的开放式旅游空间,如北京中轴线区域。

该类区域涉及单体历史建筑、特色历史街区、整体风貌格局等点线面的保护,而且由于旅游活动、现代生活以及城市更新的多重冲击,保护的难度比较大。因此,旅游发展更要强调整体的规划,统筹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注重城市生活居民的诉求,协调好政府、企业、居民等相关者的利益[5],适度的进行旅游开发。

四、总结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推动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持续发展处于不断探索阶段,特别是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发展如何协调,历史文化资源如何转化为旅游资源,旅游发展过程中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何传承创新等问题[6],还需进一步研究。只有正确认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将名城保护和旅游发展纳入到城市整体发展体系中考虑,才能真正实现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城市旅游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功能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魏峰群.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的探索和思考[J].旅游科学,2006,(2).

[2] 李燕,司徒尚纪.近年来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的进展[J].人文地理,2001,(5).

[3] 阳建强.基于城市发展机制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J].城市发展研究,2009,(11).

[4] 仇保兴.城市化过程中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J].现代城市研究,2006,(11).

[5] 谭申,宋立中,周胜林.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国外文化旅游地发展模式分析及其启示[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3).

[6] 贾鸿雁. 焦点与走向:关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研究的思考[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6).

[责任编辑 柯 黎]

上一篇:“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第二届艺术史研讨会暨中国音乐图像学学会第五届年会”发言综述

上一篇:艺考八大专业解读(下)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