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述职报告>

汤敏:慕课是一场教育革命

发布时间:2021-07-18 08:53:25 浏览数:

慕课是不是一场革命?要先定义好什么是革命。按百度百科的说法:革命是指推动事物发生根本变革,引起事物从旧质变为新质的飞跃。当然,这里所说的革命,指的是技术上的革命,行业上的革命。而不是社会意义上的,更不是政治意义上的革命。

慕课的理念是:“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在任何时候,可以学到任何知识。”这就颠覆了传统教育只能是给一部分人,要有一定的场地、时间条件,而且即使是学知识也得分成三六九等的模式。传统的教育做不到的,慕课就有可能做到。这难道不是一场教育革命吗?

必然性与必要性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一场革命。有人说,当一种新的技术把一个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十倍以上,在这个行业就会产生一场革命。比如说,蒸汽机的发明就引起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我们看一看教育这个行业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二千多年前的孔夫子一个人教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现在的老师一般达不到孔子那时的劳动生产率。现在尽管学校在扩大,但老师人均教的学生应该说并没有增加。也就是说,教育的劳动生产率并没有增加。这就是为什么各国对教育的投资越来越多,老百姓感觉教育越来越贵的根本原因。两千多年来,其他的行业,如农业、纺织业,各行各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有了极大的提高。而教育的劳动生产率基本没有变,和2000年前差不多。因此,相对的价格就会越来越贵。而有了慕课,有了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一个老师可以教几万,甚至是十几万学生。斯坦福大学一门课一个学期就有16万学生选。按通常的情况要260年才能教到这么多的学生。有了慕课,教育的劳动生产率可以成百上千倍地提高。从这个角度来看,慕课就有可能在教育领域掀起一场革命。

我再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慕课革命的必然性与必要性。在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提出了一个观点:我国未来的消费形态将会从模仿性的、排浪式的消费转为个性化的、多样化消费。而一旦社会变成个性化的消费,私人定制化的消费,则生产也要个性化、多样化、小规模化了。企业的形态也将发生变化,小微企业将是主要的企业生产形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而在这个时候,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要发生变化。要满足个人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就需要有创新能力的、设计能力的、创业能力的人才。而这样的人才,是我们现在的这种大生产式的、流水线式的传统教育模式很难培养出来的。

大学生就业难的实质是教育与社会需求距离越来越大。现在的教育还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统一教材、统一内容、统一学科,这些都是大生产式地培养流水线上工作人员的方式。这种方式是马克思所批评的,会把人变成机器,把人培养成螺丝钉式的工具。这种方式教育出来的人才,不符合正在到来的个性化消费、个性化生产的需要。从这个角度来说,教育也不得不经历一场革命。

未来的社会是人人创新,万众创业的社会。教育需要一场革命。对于中国来说,教育的三大问题。教育不公、创新不足、终身教育体系缺失的问题,是传统的教育模式解决不了。比如说教育不公的问题。现有的教育,最多只能解决“有学上”的问题,而在“上好学”上,在公平的教育质量上,是不可能做到公平的。教育质量的公平最根本的是教师资源分配的公平。贫困地区师资与北京重点学校师资的差别极大。但是,这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是无解的。就是把人大附中、景山学校拆了,把他们的老师都调到贫困地区去,又能解决几个乡村学校的问题呢?把北大、清华拆了,把老师都下放到三本学院中,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再看终身教育问题:现在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需要不断地学习。企业家、白领、蓝领、农民工都需要不断地掌握新的技能、学习新的知识。但是,现有的教育体系满足不了这么大规模的、多样性的继续教育的需求。现有的教育体系能把在校学生教好就不错了。现在开的那点MBA班、EMBA班只能满足极少数人的需求。在应试为中心培养出来的中国学生,创新能力弱,更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这也就是说,不管如何改,用传统的方式都不可能解决中国教育中的这三大核心问题。

可以有效提高贫困地区教育质量

我们自己的试验能说明一部分问题。友成基金会正在与中国最好的中学,人大附中和中小学联盟网合作,把他们的课用慕课的模式,传到18个中西部贫困县中的130多个贫困乡的中学里去。上万名贫困地区的孩子,直接听人大附中老师讲课。具体的做法是,头一天我们把人大附中老师的课录下来放到网上。当天晚上,当地老师先看一遍,把人大附中课中超出教学大纲的部分去掉,把45分钟的课变成30分钟左右。第二天先放录像。当录像里人大附中老师开始与学生互动时,当地老师把录像停掉,让当地学生来回答人大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对了接着放录像,如果发现还有部分学生没有掌握,当地老师就解释几分钟,等大家都会了再继续放录像。一个学期下来,班里平均成绩提高了近20分。在广西百色地区的一个班,平均成绩提高了40分。

这个试验的意义在于,用互联网的方式,这种模式很容易推广。我们能把一个数学课这样上,其他的课也就能这样上;能在18个省的130个学校上,就能在1300个,130万个学校上;能把人大附中的课上到乡村学校去,也就可以把北京四中的、北京十一学校的、黄冈中学的以及其他好的学校的课录下来,让乡村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们选择一个最适合他们的课来学。如果连贫困地区的乡村学校都可以用这样的教学模式,那么县城中的、城市中非重点学校,也都可以学到最优质的教育。

慕课可以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质量,解决了优质的教学资源稀缺的窘境,使得“中国教育从‘能上学"到‘上好学"的转变”。过去几十年国家也花了很多钱,但硬件投得多,软件投得少,教学方式和理念的创新方面更缺乏尝试和推动。

时代使命的思考

除此之外,友成基金会还与联想公司等机构合作,在甘肃、河北等地试验电子书包,即给每个学生发一台平板电脑,把课本、作业以及全国最优秀教师的授课都装在平板电脑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进度来自主学习。用这种模式,就有可能解决目前贫困乡村教学点上优秀师资极其缺乏的问题。现在,便宜的平板电脑600-700元一台,用两到三年国家提供的免费课本钱就可以发一台平板电脑。有了电子书包,贫困地区学生的学习效果就有可能发生质的改变。

在大学中,我们在试验大学生的创业课。从两年前起,友成基金会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合作,开设了一门大学生创业课。主课堂就设在北京大学。我们请了一批企业家现身说法,通过互联网把课程传到全国近100所高校中。它们之中有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一流的学校,也有很多像贵阳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这样的职业学院。所有的学生都与北大同学同堂上课、同堂讨论。期末考试是让学生拿出一个自己设计的创业计划书来,由当地企业家评分,学生当场答辩。很多学生反映,这个课是这个学期中最有意思的一门课。

目前,我们正在策划一个把慕课引入职业教育的项目。准备与企业合作,把他们适合给大学生上的企业内训课制成慕课,开放给大学、高职学生学习,以此来解决教育与企业需求脱节这个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最重要的问题。我们能把一个创业课这样上,原则上其他的全国一流的课、世界一流的课也可以这样地提供给大学生上。能给大学生这样上课,为什么不能加以改造,把企业的培训做成5分钟、10分钟一节的慕课,让已经工作的人能用碎片时间得到培训?我曾提出,慕课的真正大市场是在校外,是2.6亿的农民工、上亿的白领工作者、蓝领工作者。他们需要不断地培训,不断地接受新知识。而这些培训靠传统的一个一个教师教,一个一个课来讲,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慕课就有可能!

因此,仅有慕课才可能大规模地、低成本地提供公平的、优质的教育;只有慕课能够实现真正的个性化教育;仅有慕课才能满足大规模、多样化的终身教育需求。最近,中信出版社将会出版我的一本书,书名就是《慕课革命》。在这本书中,我详细阐述了为什么慕课是一场教育革命,为什么需要慕课革命,慕课革了什么的命,以及慕课在大学、职教、中小学和幼儿园中的各种运用。对慕课的未来发展以及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政策,书中也有探索。第三次工业革命呼啸而来,到时将是以创新为主的社会,各行业对创新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教育非常缺创新教育和思维训练。从这种意义上,我们的教育要改革。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慕课只是一个工具,也是一个远程教育的工具。慕课的出现是教育革命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没有它,刚才说的三大教育问题是难以解决的。但它并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说,有了慕课,如果没有其他政策条件的配合,这个命也革不了。但不要小看生产工具的变革。因为所有的革命都是首先由生产工具的变革而产生的。一个小小的蒸汽机,最后就引起了一场工业革命,甚至社会革命。最后,值得指出的是,这个工具,这场革命,不是仅能在中国出现,被我们给垄断了。事实上,全世界每个国家都可以参加这场革命,都能受益于这场革命。我们如果对这场变革不敏感,也有可能被这场革命所淘汰。中国教育是否要参加这场革命,什么时候参加这场革命,能不能抓住这场革命所带来的机遇,就靠我们的政府、老师、学生、家长、和企业的努力。

机会对于任何国家、任何个人都是平等的。假如我们还是我行我素,走传统的路,假如十年以后印度有几千万的哈佛、MIT,或由世界上最好的职业教育慕课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我们的下一代如何在世界市场中竞争?这并不是危言耸听,现在很多国家都把慕课当成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机遇。印度在大量地派发平板电脑,鼓励基础差的学校直接去上世界一流的慕课。

慕课也是竞争,也在竞争。在世界慕课的广阔舞台上,中国教授、专家的形象、水平,中国大学、企业的文化积淀和创新实力,都将在这一舞台上竞争。慕课之路应该如何走?能否拿出影响21世纪人类文明进程的教育思想文化精神?是否能在慕课上走出一条自己的路?这应该成为在慕课潮流冲击下时代使命的思考。

上一篇:新材料、新技术与设计观念

上一篇:实施工业4.0对于德国经济的意义及其对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启示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