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述职报告>

大城市空间扩展方式与空间结构研究的历史演进及未来展望

发布时间:2022-04-04 08:40:28 浏览数:

摘要:空间扩张方式是否科学以及由此形成的空间结构是否合理是直接影响大城市整体功能协调性、承载力和发展可持续性的根本原因。文章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历史进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结合我国实际,就今后该领域研究的方向和重点提出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大城市;空间扩展方式;空间结构;研究综述;未来展望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7)05-0060-006

大城市在推动各国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均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大城市病”也是各国大城市在一定发展阶段上遇到的一个世界性难题。“大城市病”成因复杂,其中,空间扩展方式不科学、空间结构不合理是造成各种“大城市病”的重要原因。城市是人类开展各类经济、社会、文化等活动的重要场所,人类开展各类活动所需的各种要素需要一定的地域空间去承载,城市的各种功能、要素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即构成“城市空间”,而“城市空间”则是要素和功能的有机统一体。城市的成长必然伴随着空间的扩张,而空间扩张方式是否科学以及由此形成的空间结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城市的功能是否协调和城市的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从城市空间扩展方式和由此形成的城市空间结构的视角研究大城市的科学发展问题就抓住了问题的根本和关键。本文拟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情况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就今后研究的方向和重点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国外相关研究的历史演进

(一)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理论研究

在该方面的研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

1925年美国社会学家伯吉斯(E.W.Burges)等人根据对芝加哥市的调查,认为由于人口流动对城市功能地域分异所具有的五种作用力(向心、专业化、分离、离心、向心性离心)在各功能地带间的交叉变动,从而使城市空间表现为自中心区由内向外呈圈层扩展的同心圆结构模式,由内向外依次是中心商业区、过渡带、工人居住区、高级住宅区、通勤居民区。这一模式揭示了开发地块的土地利用集约程度及地价与距城市中心区距离之间的关系,其从动态角度对城市空间变化特征所进行的分析比较基本符合一元结构城市的特点。但由于调查对象仅限于芝加哥一个城市,且划带过多、过于规则,并未估计到交通等因素对城市空间扩展方式和空间结构的影响,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1936年,霍伊特(H.Hoyt)在研究了美国若干中小城市和大城市的房租资料后,对此前的土地经济学家赫德(R.M.Hurd)的相关研究成果加以发展,提出了扇形地带理论(又称楔形理论)。这一理论考虑到了运输系统对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认为城市空间在由市中心向外扩张时并非是匀质的,道路交通具有引导作用,放射形道路附近的高租金地域呈楔形向外扩展,低收入住宅区位于高租金地域之旁,城市的富裕阶层决定着城市住宅区的布局形态。

1933年,麦肯齐(R.D.Mckerzie)首先提出了“多核心”学说。1945年,哈里斯(C.D.Harris)和厄尔曼(E.L.Ullman)又对该理论加以发展。认为现实的城市常存在两个以上的市中心和若干副中心,这些中心各有自己的吸引范围,在城市成长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其中间地带会不断得到填充。城市愈大,其核心越多。他们还提出了城市地域结构形成过程中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这一模式涉及了城市地域发展的多元结构,研究中较前两种模式考虑到了较多的因素,揭示了城市地域分化的复杂性和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在该模式中对功能区的大小和布局序列并未做出机械的规定,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但对各小区之间的职能联系及其核心形成的规律缺乏分析和阐述。

1947年,迪肯森(Dickinson)提出了“三地带”说,这一观点是其在对欧洲的一些城市进行考察后形成的,认为城市的地域空间由中央地带、中间地带和外缘地带(或郊区地带)组成。1951年,日本的木内信藏通过对人口增减与城市空间结构关系的研究也提出了类似的模式。

1954年,埃里克森(Ericksen)对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和“多核心”模式加以综合,提出折中理论。在埃氏的研究中,對城市用地的性质进行了简化,将其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三大类,并阐述了其分布规律。

1963年,塔弗、加纳和蒂托斯(E.Taaffe,B.Garner&M.Teatos)阐述了城市中央商务区、中心边缘区、中间区、外缘带、城市近郊区的构成、特点和空间布局,试图构建一种理想化的地域空间结构模式。

1975年,洛斯乌姆(Russwurm)提出区域城市结构理论。认为现代社会的区域城市在空间上由城市核心区、城市边缘区、城市影响区以及乡村腹地四部分组成,而城市边缘区作为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连续统一体有其特定的经济社会特征。

1981年,穆勒(Muller)提出大都市的基本结构由衰落的中心城市、内郊区、外郊区、城市边缘区四部分构成,而中心城市外围的小城市作为郊区范围内的主要核心是大都市发展中的一种新因素。

(二)城市空间扩展动力机制研究

1964年,威廉·阿朗索(William Alonso)借鉴冯·杜能(Von Thünen)对孤立国农业土地利用的分析方法,研究城市地价和用地性质的关系,构建了城市租地竞价曲线,认为城市的地价从市中心向外是逐渐递减的,且地租对城市功能区的分布产生决定性影响,并据此对城市自中心区到郊外的土地利用功能进行了大致的划分。[1]

冈纳·缪尔达尔(Gurmar Myrdal)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回波”与“扩散”概念,用以分析经济发达地区(增长极)对其他落后地区作用的双重性,较好地揭示了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要素和产业的集聚与扩散效应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对其空间扩张产生的影响。

此外,伊万斯、亨德森从规模经济、聚集经济和运输成本角度解释了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藤田和克鲁格曼通过产业溢出解释了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

上一篇:基于综合运输体系的公路客运发展探讨

上一篇:四川农村物流网络体系构建中的困惑与措施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