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调查报告>

浅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及学校德育建设

发布时间:2022-02-25 09:59:34 浏览数:

〔关键词〕 未成年人;德育建设;现状;原因;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5—0018—01

一、未成年人德育建设面临的现状

1. 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并向低龄化发展,未成年人犯法不知法,犯罪不知罪,呈现三个特点:①犯罪主体低龄化;②犯罪形式团伙化;③犯罪手段暴力化。

2. 管教责任相互推卸。笔者调查了解到,对未成年人的管教,存在家庭、学校、社会相互脱节,配合不好的问题。学校埋怨家长“养不教,父之过”,家长指责学校“教不严,师之惰”,家长和学生都责怪政府“没有把环境治理好,花花世界诱坏了人。”部分家长管教子女存在误区,认为家长只管吃、住、用,学校只管教育成长,在管理方式上有的溺爱纵容、放任自流,有的粗暴打骂、棒棍相加。

3. 边缘弱势群体子女管教难。边缘弱势群体子女因家庭问题,缺少关爱,性格普遍扭曲,孤僻自卑,自我封闭心理严重,对他人、对集体冷漠,往往行为异常,反感情绪大,易对周围事物产生敌对情绪。主要表现在:一是离异家庭子女管教难;二是流动家庭子女管教难。家长管教少,流动家庭子女素质较差,喝酒、抽烟、赌博等不良习气重,给管教带来非常大的难度。

4. 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受污染。(1)信息化、网络化快速发展带来新问题。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信息传播媒体的广泛使用,给未成年人的学习娱乐开辟了新渠道,但互联网信息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流量巨大、监管复杂,一些腐朽落后甚至反动、淫秽的信息、图片借机传播,毒害未成年人的心灵。(2)不健康文化娱乐腐蚀少儿心灵。(3)校园周边环境差。学校每周五放学时,校内、校外未成年人打群架,高年级学生敲诈低年级学生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探究原因

1. 家庭原因。(1)不健全家庭造成孩子心灵的伤害;(2)家庭氛围不和谐,父母言传多于身教;(3)家庭教养方式不当(专制、民主、溺爱、放任);(4)爱子心切,家长行为极端,造成孩子逆反心理严重。

2. 学校原因。(1)班额过大,班主任精力有限,必然对学生关照不够;(2)教师缺乏责任心与耐心,处理问题简单粗暴;(3)重视智育,轻视德育;(4)处理问题不及时,小问题积成大问题;(5)忽视心理健康教育;(6)未开展法制教育或法制教育流于形式,效果不佳;(7)对有问题的学生缺乏有效的教育手段;(8)对学生管理不够完善;(9)解决学生辍学、失学问题的力度不够。

3. 社会原因。(1)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2)主流价值体系缺失,影响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3)消费文化的负面影响,不健康娱乐场所的诱惑;(4)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影响了对青少年培养的投入。

4. 未成人自身的因素。(1)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力;(2)自我约束能力弱,容易受外界的诱惑;(3)逆反心理强,情绪不稳定;(4)认知水平有限,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不强;(5)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足。

三、解决措施

加强和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有机配合。

1. 深化德育体制,建立健全德育长效机制,真正确保未成年人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着重利用学校这个主阵地,切实把德育列入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大力进行正面引导,使学生树立爱国意识,明确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公民,并逐步树立起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 社会各界共同关注,重视社会大课堂的建设,切实做好未成年人的德育工作。道德建设决定社会的文明,德育影响社会的和谐。社会要大力弘扬先进文化,搞好和谐社会建设。开展大德育,净化社会风气,树立德育自律的德育观。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稳定周边治安,树立“重教乐”学的小气候,杜绝黑网吧设点,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还孩子一片成长的净土。

3. 从小抓起,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学习的第一课堂,家长的一点一滴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所以,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讲文明、懂礼貌、诚实勇敢、尊老爱幼等品质,使其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部分家长还要防止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影响孩子。

上一篇:走在偏远基层,,心系弱势群体

上一篇:“五心”服务,点亮前行的方向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