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岗位职责>

综合艺术院校的办学与发展思考

发布时间:2021-08-08 08:46:34 浏览数:

收稿日期:20131012

作者简介:吴卫民(1958—),男,文学博士,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云南艺术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摘要:艺术学成为门类学科,设立学科、专业、课程体系标准就成为当务之急。其中,综合艺术院校的办学与发展作为一个艺术教育办学的类型,设标准、定尺度的时候,就既有共性原则,又有个性特征。这对中国艺术教育的发展关系极大。

关键词:艺术教育;综合艺术院校;标准尺度

中图分类号:J69-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172(2014)01001008

一、另立门户:中国艺术教育的外在矛盾转化为内在危机

2011年发生了两件将会深远影响中国艺术教育发展的大事:一件是艺术学从文学的附庸中独立出来,另立门户,成为中国教育发展学科设置的第13个门类学科;一件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出发点,专题研究中国的文化发展,将文化的发展、繁荣放到了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的小康社会不可替代、不能或缺的至高地位。

关于前者,表面上是纠正了学科建设认识上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实质上却是对艺术本质、对艺术人才培养规律、对艺术学科自足系统的正视,是对科学思维、文学思维以外的艺术思维、艺术创造特征、艺术活动价值的承认,纠正科学迷信认知误区中产生的偏见,说明了民族文化发展的自觉与自信;关于后者,十七届六中全会旗帜鲜明地提出“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力量与物质力量成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的小康社会的双翼,特别强调传承优秀遗产与创造先进文化,强调服务社会和引领生活。艺术教育事业作为以人才培养、艺术研究与艺术创造服务社会与引领生活的事业,是关乎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显然,自身发展,获得了一个“躬逢盛世”的大好机遇。

在2011年10月28日~10月31日召开于昆明的全国第六届艺术院校校长高峰论坛上,仲呈祥先生和曹意强先生作为国务院学位办艺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对这个“大好机遇”的来之不易以及深远意义,都作了高屋建瓴的阐述。尤其曹意强先生表达了“无序的艺术办学热”条件下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大发展带来大混乱”的忧虑。他的忧虑是有道理的。在笔者看来,眼下的中国艺术教育,既有近忧,亦有远虑。原因在于:艺术教育的办学“缺少自觉”,更谈不上自信。办学的热闹纷扰,学科的低层次重复设置,办学的低水平拥挤热闹,说明我们的艺术教育进入了一个缺少理性的时代。而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时代,艺术自觉、自信、自强的标志,恰恰需要“理性”。办学需要“理性”,学科建设需要“理性”。这种“理性”应该最终体现在办学的目标设定、过程控制、特点重点的突出与追求、行为的规范和存在状态的有序当中。

中国高等教育从追求指标数据以“看齐”并“赶超”世界一流大学的“高热症状”中冷静下来,开始提倡特色、优势、贡献来体现办学质量和水平,笔者以为这是回归到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方法上来的表现。中国革命从盲目照搬西方革命的经验和模式,吃尽了苦头之后,终于走向“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中国革命道路”,是中国革命理论成熟的表现。现在中国经济发展、社会文明建设,也要走“中国发展道路”,这几乎是无需更多论证的问题。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姿态下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尤其是具有从西方学习来的历史遗产的高等艺术教育发展,也就概莫能外了。

无需去更多论证艺术教育的中国式发展的问题,因为包括笔者在内的许多学者已经在近年的大量文章中阐释过。这里想要讨论的,是在国家教育发展纲要调整了“一流口号”变为“质量标准”和“特色要求”后,艺术学学科从服于文学统领的一级学科变为拥有5个一级学科的门类学科之后,艺术教育办学者、管理者应该深切地感到一种危机:那就是,尽管争取了许多年,艺术学学科应该独立,但是真的独立成真的时候,却发现,我们学科内部并没有准备好一个规范行为、检验质量、设定标准的条例。世界许多国家的标准尺度设定,以行业标准为上,我们长期没有这样的传统,一旦另立门户的时候,艺术教育界就应该积极行动,意识到我们正走进中国艺术教育定尺度、设标准、建规矩、成方圆的时代。

要完成这样的历史使命是任务艰巨、工程浩大的,需要一定的过程甚至相当的反复。目前,我们只有通过办学经验的交流与总结,从经验总结上升为理性表述,抽取出一些原则的、可靠的、普适的东西,成为检验办学水平的公约和规范办学的准则,成为中国艺术教育理性办学的立足点。这样,远虑近忧才可保无虞。但是,千万不要误会成理科工科学科发展依赖现代工业标准化生产的量化、数据化、公式化的东西,艺术创作、艺术活动和艺术现象,往往更重视个性化、特殊性、不可重复性的美感形式和美感内容,量化、公式化、标准化的“趋同复制”,恰恰是艺术创造活动所反对的。艺术讲究具象的抽象和抽象的具象,实际上启悟我们的艺术人才培养活动、艺术研究活动、艺术创造与展演活动必须注重个性、注重个别,落实到“具体”问题、具体目标、具体环节上。

作为综合艺术院校的管理者,笔者想谈的是有效办学、提高质量、彰显特色优势等诸多问题。

二、用足“综合”:在办学比较中的优势

不同类别的大学办学,有不同的学科背景、学术积累、教学传统、人才积累和资源优势,所以,根据自己的发展历史和进步可能来设定办学路径和发展目标,生死攸关。

就综合艺术院校而言,与单科艺术院校相比较,其特点在“综合”。远不止单独纯粹的一门艺术学科、众多的专业方向,使得综合艺术院校的办学在学科交叉、专业嫁接和课程互渗过程中具有天然的优势。

本科层次的综合艺术院校,全国现在一共7所:云南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新疆艺术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如果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独立为内蒙古艺术学院,那么,综合艺术学科、独立建制的国有本科艺术院校就应该是8所。其中,云南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和吉林艺术学院学科相似,规模相当,从每次交流会议的交谈和会后更深入的调研了解到,解放军艺术学院、新疆艺术学院和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也正在努力向学科齐全、扩大规模努力。而且,据笔者所知,一些省份的传统单科专门学校,也在积极转向,意欲转向综合艺术院校的办学发展。相信综合艺术院校的办学努力,从内部建设着眼,有很大的相似性。这里,提出一些思考,对综合艺术院校办学的优势、特点的追问,具有共性意义,对于办学发展,可资借鉴;针对学科建设,能够启发。

上一篇:浅议高校艺术通识教育的推进思路

上一篇:置于艺术学体系的艺术管理学教学模式探索与优化策略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