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自我鉴定>

从《杭州评话·宋江》看杭州对水浒故事的承变与流传

发布时间:2022-03-03 08:43:20 浏览数:

摘 要: 近年来,学者们一再揭示杭州与水浒之间的密切关系,认为杭州是孕育水浒传最重要的地方。在当前众多研究中,对杭州本土的水浒故事的发展演绎研究整理十分不足。早期的水浒,在杭州是以评话的形式流传的。现今从可见的《杭州评话·宋江》中可以看到评话对今本《水浒传》的影响。评话本《宋江》和今本《水浒传》里的故事有同也有不同,显示了《水浒传》和水浒评话之间的密切关系。但是,杭州评话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濒临灭绝。

关键词: 《杭州评话》 《水浒传》 《宋江》 承变 流传

一、杭州评话对研究《水浒传》的重要意义

《水浒传》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深受中外读者的关注和喜爱。对《水浒》的各种研究,从作者到版本到评点、从人物评论到市井文化再到民俗风情的研究,不可不谓是洋洋大观。自2000年以来,对《水浒》故事的发生地的研究成为热点,众多学者指出,《水浒》的作者是杭州人,盖未去过北方,其在《水浒》书中描写杭州地理的情况分毫不差,而描写到北方地理风物的时候几乎错得离谱。于是,随着地域文化研究的深入,杭州与《水浒》之间的关系成为水浒研究中的前沿话题。2009年,“杭州与水浒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水浒学会”在杭州召开,马成生先生在大会中说:“从《水浒传》书中的地理态势、气候物象的描写、方言土语的运用、风俗人情的描绘等几方面来看,杭州是水浒故事孕育与发展最重要的地方,全国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城市可以和它比肩;而杭州系‘钱塘施耐庵’长期居住的地方,别处居所决描绘不出这些风土人情。”多位专家学者从《水浒传》中的地理、民情、风俗、语言等内在联系中一再印证其与杭州不可分割的关系。

笔者认为,当前研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对杭州本土的水浒故事的发展演绎研究整理十分不足。杭州本土对水浒故事的发展主要以评话的形式出现,也就是杭州评话。所谓评话,是指以某种地方特色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曲艺形式。杭州评话,即是以杭州话、杭州本土说书人对一些故事的演绎并表演(北方叫“说评书”)。在影视尚未出现的宋元明清,说书场是普通民众重要的娱乐场所之一,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勾栏瓦肆”。可以说,从南宋时期开始,杭州说书人就已经开始说水浒人物故事了,在全国也是处于领先地位,杭州评话在宋元明清的火热在现代是难以想见的,估计比现在的明星出场要火热得多、真实得多。然而,近现代以来影视媒体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曲艺娱乐受到了空前的挑战,说评书也难逃此劫,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还有袁阔成、单田芳、田连元等著名评书艺术家深受观众喜爱,家喻户晓;自2000年以来,在老一辈评书艺术家慢慢老去,新一辈在时代的冲击中无法成长,评书界生存堪忧,杭州评话的命运同样如此。杭州评话《水浒》从南宋时期就开始以师徒传授的方式出现,一直到今天杭州评话不多的几位传承人也已经是鹤发高龄,杭州评话正面临灭绝的危险。杭州评话的保存和研究方面也令人堪忧,传统评话底本无人整理。在一再的呼吁之下,于2007年终于整理出陈建一主编的《杭州评话》十本,内容有《韩信传奇》、《宋江》、《岳飞传》等故事。其中与水浒相关的就是《宋江》。当前整体上对评话的研究就十分稀少,落实到《杭州评话·水浒》的研究,就少之又少了。

二、早期水浒评话在民间的发展

早期的水浒,就是以评话的形式在民间流传的。山东、杭州、扬州、福州、河南自古便有水浒的故事流传。但是必须指出的是,杭州是水浒评话也就是水浒民间故事流传最早的地方之一。众知《大宋宣和遗事》是形成《水浒传》的重要底本,而《大宋宣和遗事》便是宋元时期杭州评话艺人的说书底本。从唐代后期开始,世俗民间曲艺娱乐形式不断发展,到宋代的时候形成了非常多的娱乐场所——“勾栏瓦肆”。在勾栏瓦肆中,便有说书人说书,常说些英雄、帝王将相的引人入胜的故事,在当时是民众非常重要的娱乐活动之一。据宋代周密《武林旧事》记载,当时杭州有二十三个瓦子,说书艺人有二十三个。南宋罗烨《醉翁谈录》记载当时的杭州书场上讲的评话有《石头孙立》、《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等。这些评话底本都对形成《水浒传》有巨大意义。这说明水浒故事流传的地方虽然多,但早期杭州地方评话对水浒故事的形成是有首屈一指的意义的。

《杭州评话·水浒》在宋代流行以后,杭州评话艺人历代不绝,这些艺人师徒相授,作为一种技艺和衣钵世代相传。他们在底本上有师承,历代说书人又不断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改编,但是无论怎样改编,都是杭州地方对水浒故事的继承与发展。陈建一先生在《杭州评话研究》中指出,杭州说水浒的评话艺人到清末的时候还有很多,有周锦坤、张云樵、秦少云等人;民国时期杭州水浒评话艺人有王春镛、胡国良、张锦鹏等人;新中国成立前后有郭君明、茅赛云、王永卿、张一鸣、王锦堂、徐天鹄等人。其中徐天鹄先生现为杭州评话艺术团团长。杭州《都市快报》报道其2007年曾在朝晖街道社区文化中心说水浒。徐天鹄先生师从民国期间的艺人王春镛,其底本故事必然是承接宋元明清而来的。这便是中国古代评话的特点之一:由师承性而使旧迹犹存,从而为我们感受宋元明清的杭州评话水浒留有余地。

由于近现代以来影视飞速发展,传统评书受到极大挑战,现存传统的杭州水浒评话已经为数不多。现存的杭州水浒评话,主要有艺人茅赛云先生与学者刘操南先生根据传统评话整理出的五部水浒通俗演义:《武松演义》、《杨志演义》、《卢俊义演义》、《林冲演义》、《水泊梁山》(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之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号召之下,陈建一先生主编整理了十部杭州评话(上海文化出版社),传统的杭州评话底本如《岳飞》、《乾隆下江南》、《刘伯温出山》等评话此次均被收纳,其中包括一部《宋江》,便属于杭州水浒评话。评话的整理在国内已经几度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评话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特别是2007年出版的这本《宋江》,更是未曾受到学术界的注意。

三、从《杭州评话·宋江》看杭州对水浒故事的承变与流传

《杭州评话·宋江》是近现代杭州评书艺人王锦堂的演出底本。该评话共十六回,主体内容是讲从宋江杀阎婆惜到被迫上梁山这一段。该评话在主体线索与人物大致性格上与今本《水浒》基本相同,主体线索上都是宋江杀了阎婆惜,然后躲难,一路上与无数英雄结义,然后浔阳楼题诗而获罪,众英雄劫法场,宋江被迫上梁山的过程;人物性格上,宋江仍是今本《水浒》中仗义疏财、广结人缘、忠孝正义的形象。但是,该评话在细节内容上与今本《水浒》差别非常大。具体体现在:首先,对今本水浒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扩充,如今本《水浒》并未说宋江有妻子,而《宋江》中则宋江不仅有妻子,还有两个孩子。在写李逵的部分中,《水浒》中并未说李逵有师父,《宋江》中李逵有师父罗真人传授板斧与武艺;在秦明上梁山一事中,《宋江》中安排了宋江派人假扮秦明与官府作对,然后秦明一家被杀,秦明这才投梁山的,《水浒》无此情节。其次,对今本水浒的一些故事有所改变。某些人名就不一样,如阎婆惜,在《宋江》中叫“阎惜娇”;人物关系也有所不同,在《宋江》中,阎婆惜的奸夫张文远乃是从小被宋江所救,宋江是其恩人,《水浒》中无此情节。再次,《杭州评话·宋江》中增加了许多诙谐的故事成分。如宋江杀惜后,先到柴进家避难,然后经柴进介绍,到孔家担任武师。宋江是个文人,不会武功,却在孔府混吃混喝了很久。孔明孔亮故意要师父展示本领,宋江无奈舞棍,滑稽之至。这与传统《水浒》中宋江的几乎圣人的形象完全不同,充满了普通人具有的滑稽。

从《杭州评话·宋江》中便可看出杭州水浒评话和水浒传之间的密切关系,但是目前整个杭州能够说评话的艺人仅剩下十位,而且都已经是白发苍苍的高龄老人,具体到能够说水浒评话的艺人则更少了。杭州评话已经被列为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这不代表包括水浒在内的杭州评话会得到挽救。随着影视媒体的发展,想凭借说书维持生计已经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老艺人由于无法解决弟子的生计问题而无法收徒。这种现状所造成的损失,一方面,杭州评话作为一种流传了八百多年的老艺术面临失传的困境,另一方面,评书是历代说书人对底本的加工,或继承,或改编,客观上促进了故事的流传。当前评话面临灭绝的危机,会给以水浒为代表的传说故事在杭州的流传与发展带来相当大的不利。

参考文献:

[1]陈建一.杭州评话·宋江.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

[2][宋]周密.武林旧事.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3]马成生.杭州与水浒.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4][南宋]罗烨.醉翁谈录.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

项目来源:浙江树人大学2013年校课题“从《杭州评话·宋江》看杭州对水浒故事的承变与流传”(课题编号:2013A22002)。

上一篇:试谈曲艺高等教育中的人才培养问题

上一篇:电波记事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