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事迹材料>

今道友信的美学建构解析

发布时间:2021-08-05 08:51:35 浏览数:

摘要:今道友信建构起一套完整而独特的美学体系,命名为Calonologia(卡罗诺罗伽)。在他看来,现代社会中,以“形”(forma)为基础的认识系统发生了根本动摇,知觉丧失了它在认识本质方面的优越性。如此一来,以形为对象的美学已经落后。通过建立Calonologia这一新的美学体系,今道友信对美学进行了一次彻底更新。

关键词:今道友信;Calonologia;美学体系;日本美学;文化形态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

Construction of Tomonobu Imamichi’s Aesthetics

WANG P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4)

一、形态哲学的败退

今道友信这样评价西方美学:“西方美学具有西方哲学的特色。西方哲学的基本观点,从总体上说是以本质(essentia,essence,wesen)作为样态(forma);……不论是哪种情况,被限定了的明确的形态及其再现,就是西方美学的中心概念。”①所谓形,意义为本质,西方传统哲学以此作为其特征之一。通过视觉器官对形态的知觉,人们实现对种的识别,这种对应关系在过去是认识事物本质的第一关。例如,圆的石头会滚动,削尖的树枝会把人刺痛。人们根据形推断出其功能,自然以形制约我们的认识。所以,今道友信说,自柏拉图以来,形的哲学在认识论中占据着优先地位。然而,构成了西方哲学中心轴的形,如今却遇到了极大挑战,形的哲学正在不断地败退。

今道友信指出,随着技术的进步,同形异能的事物越来越多,仅从形态入手已无法区分。比如,假设有一个黑色的方形盒子,单依靠形态,无法判断这个盒子是放东西的?还是计算器?或是定时炸弹?在当今世界中,人们不再可能以知觉认识和形态推测出事物的功能,必须打破形的约束,深入到事物内部构造中去。解释学等的出现,正是认识论上出现的反“形”革命。在艺术领域,展示作者内心的意图正逐渐成为主题,为了这一主题,艺术作品越来越远离形。

由此,今道友信断言,“形的文化正在结束”。在艺术领域中出现的对形的不信,使我们得出一个结论:美学不会是形的学问。既然,美学的对象不是形,形只是给同样的东西带来品位高低差异的东西。那么,扬弃了形相质料主义(hylemorphismus)的美学,就必须去寻求可以替代形的东西来作为自己的对象,这一对象还必须担当起促进整个哲学焕然新生的重要角色,这为现代美学这一课题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对古典定义的批判

“美学”一词最初被提出来的形式是Aesthetica,鲍姆嘉登将其规定为感性的认识论,美学成为感性主义美学。此后的黑格尔让Aesthetica逐渐成为理性的学问,并把美学的研究范围限定在艺术领域,美学演变成艺术的哲学。

然而,在现代社会里,艺术所表现的主题是思想和内部世界,美不再是艺术的理念,艺术与美失去关联。美学被规定为是艺术的学问的话,美学便不是以美为主题,而应将现代艺术所追求的价值等问题作为其主题。同时,美不仅仅与艺术有关。只以艺术美为对象的美学面临着巨大危机。

从鲍姆嘉登到黑格尔,Aesthetica或称为感性学,舍弃了理性的存在,或成为艺术哲学,把美的范围局限于狭小的一隅。在今道友信看来,被限定在感性范围中的美学,只适合以形的哲学为基础的传统社会。美的判断也不是Aesthetica,美已和艺术相分离。对此,今道友信阐述道:“美学在这里不是感性学……也不是鲍姆嘉登等所说的作为感性学的Aesthetik。美学在这里是Calonologia(美的理念)、美的形而上学。它把艺术哲学(artiologia)作为自己的一部分。虽然作为这个artiologia的辅助学问,包含有艺术学(sciencedes arts),例如音乐学、文艺学、美术史学、建筑学等,但我们所说的美学,是最纯粹的,是Calonologia。……简言之,黑格尔的美学只能算得上艺术哲学,因为它忽略了美。”②

今道友信认为,Aesthetica已不适应时代要求,美学需要来一次彻底更新。他把美学分成美的学问和艺术的学问,前者命名为Calonologia(卡罗诺罗伽),是由美、存在、理性、学问四个词组合而成的词,表明这是以美本身为对象的理论体系,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美学,美成为理性思索的对象;后者命名为Artiologia(阿特奥罗伽),由意味着艺术和学问的词结合而成。通过这种划分,一是为建构起自己的美学体系确立了形而上学的性质,美学绝不停留于在知觉层面对美的把握,必须进入形而上的层面才能抵达美的境地。二是明确了美学和艺术学的界限,强调现代艺术是思想的表达,艺术不等于美。

三、何谓Calonologia

今道友信提出的Calonologia由四个希腊语单词:美、存在、理性和学问组合而成。对其的定义,今道友信在《美学的方法》中谈到:“我认为在这个术语里包含的真正意义,是把美这种存在在理性上加以阐明的学问,当然不是把美只当作表面现象,而是作为接近于存在的东西;但美不单单是存在,我准备把美作为超越了存在的闪光以至光辉来考察,所以在存在之前放上了美这个词,它的真意是,意味着力求在理性上探索超越了存在的美的价值的学问。”③今道友信所说的美的存在,是主观的意识存在。美只有存在于意识中,才能成为理性思索的对象。只有在理性的思索中,美才具有超越性。

在Calonologia体系中,“超越”得到极大重视。今道友信认为,美的层次具有二重超越性,美的意识要超越存在物,还要扬弃对于对象的意识的质变。例如从科学的角度去看梅花时,我们注重的是树的高度,花的多少,而这些只是中间项。当我们没有注意这些,通过对这一对象存在的意识获得愉悦时,这种愉悦仅停留在感官层面上,转瞬即逝。这是第一次意识,属于对象性层次,其中对象物仍然存在。当我们以观赏的态度看梅花时,所有的中间项退去,即扬弃了对于对象的意识后,对象物提供给美的层次的是梅花的规定性和我们对它的感觉,在我们的面前出现了梅花之美,这种美存在于意识之中,不会随着梅花的消失而逝去。再如果我们了解到梅花的象征意义,将它与人联系起来时,这种象征人格的美,便超越了梅花本身的美,接近于存在。当我们意识到美最终都与人格相关,并唤起我们的奉献精神,为他人献身时,那美就超越了死亡即生命的存在。今道友信的关于美的存在是接近于存在(人格的存在),又超越存在(生命的存在)的表述,是必须靠美的超越性来理解的。

“超越存在”是今道友信Calonologia美学体系的核心。他曾说过,“我已经说过要提出卡罗诺罗伽这一思想,因为它企图在存在之否定中见出美,这也是想通过否定与形相关的存在而向形的内部的某种力量逼近的企图。”④通过建构起Calonologia美学体系,今道友信超越了与形有关的存在,实现其重建美学,寻求新的对象替代“形”的理想。

今道友信认为,由于存在是被限定的存在,美也受到限制。为了达到普遍的、自由的美,必须超越存在,即超越存在的限定者。所谓Calonologia的本意就在于,精神通过否定和超越存在,通向自由,与美本身达成一致。今道友信认为死限定着人这一存在者的存在。尽管如此,人的精神具备与永恒相关的志向性。通过精神的超越,人可以超越死。通过精神,被死限定于当前的人类与永恒相接,达到人的绝对性的自由,邂逅永恒的价值和美的光辉。

在今道友信看来,美是位于最高位置的精神价值,它存在于“存在的彼岸”。只有当人为所爱的人或事业等作出牺牲、献出生命,即否定了自我存在时,才能达到这最高的美的光辉。上述所讲的精神超越,是实践美的行为,其中包含着酝酿创作的苦斗,艺术是美的最集中的表现形态。如此的美的存在,只能作为一种“超存在”而存在。

从Calonologia的观点来看,所谓形而上学不是存在的学问,而是以作为超越结果的光为目的的学问。美学的目的是理性地把握美,形而上学的对象——光就是美,光与美合一。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理解下面这段今道友信关于自己的美学是形而上学的解释,“在这里作为日本的形而上学的美学的例证,我想对我的美学的品格和方法简单地叙述一下。作为价值论,我把美作为最高的价值置于真与善之上。……另外,我的美学是形而上学而不是本体论;就超越存在才能看到美的光辉这一点来说,可称之为calonologia乃至metontologia(超本体论)。关于它的证明,遵循着将有关死和自由的考察与艺术和审美经验结合起来的逻辑及解释的逻辑。”⑤

四、结语

今道友信的美学构想为我们带来了一系列启示和思索。

通过建构Calonologia,超越与形相关的存在。今道友信强调通过理性的解释,向艺术作品中的价值攀升,超越作者给予它的意义,实现精神向理念的垂直飞跃,达到真正的、最高层次的美。然而,在这种无止境的超越和否定中,现实意义的审美活动无法进行了,超越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人们只需考察是否能通过作品实现精神的超越。于是,发现美的过程变成了类似于佛教中的“参禅”一样玄而又玄的东西。

另外,今道友信所谈到的“黑色的小盒子”,不知道其功能究竟为何用,这种情况并不普遍。单从一个特例判断说,形已丧失其在认识事物本质上的优越地位,未免夸大其词。目前,人们最基本的认识方法仍是以对形态的知觉作为基础,不能断言:基于形建立起来的哲学已经败退。(责任编辑:贾明哲)

①今道友信著,蒋寅等译《东方的美学》,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276页。

②今道友信著,周浙平、王永丽译《美的相位与艺术》,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168-169页。

③今道友信主编著,李心峰等译《美学的方法》,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326页。

④今道友信主编,樊锦鑫等译《美学的将来》,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6页。

⑤同③,第39页。

上一篇:莫奈与石涛绘画艺术精神的比较

上一篇:浅析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特征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