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事迹材料>

我国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2-02-20 08:44:08 浏览数:

摘 要 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文明有序、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也是人类发展的源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我国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今后我国在社会发展中必须遵循生态环境发展的规律,制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戰略。

关键词 生态环境安全 现状 措施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生态文明下的我省水资源保护问题研究报告”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武敏,新乡学院政法系,法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经济法、环境保护法。

中图分类号:D9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4)1-169-02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国防安全、经济安全一样,它处于基础性要素部分。目前,我国面临的社会现象表明,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人类的生存空间将会受到极其严重的威胁,并且对社会的发展稳定具有一定的反作用;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和制约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导致资源浪费,加剧粗放型经济带来的不利后果。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还会不同程度的引发自然灾害,直接或间接的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比较注重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安全,往往忽略了生态环境方面的安全。如果没有生态环境安全,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将不复存在,而其他方面的各项安全也就无从谈起了。重视生态环境安全,已经成为目前我国和各个地区面临的首要任务。

一、生态安全与生态环境安全

(一)安全

生态安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生态安全包括土地资源安全、水资源安全、生物物种安全等资源安全和环境安全、生态系统安全等方面;而狭义上的生态安全仅指的是生态系统和环境安全。一般意义上的生态安全我们只做狭义上的理解。在各种生态环境安全问题中,水资源安全问题尤为突出。我国大部分地区存在严重的水资源安全问题,如水体污染、水质恶化、河体断流、水资源枯竭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使得水资源安全问题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加深。

生态安全属于资源环境整体状况中的一种,这种环境状况它要求生态本身应该处于一个良性发展的环境之中,同时还强调资源状况要能够满足各方面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于此同时,这种生态安全还体现出了环境资源与社会经济整体发展之间的和谐共存关系。生态安全具有连续性与长期性,一旦出现生态环境恶化、与社会经济之间不协调制约、阻碍其发展,那就意味着生态不安全。

(二)生态环境安全

生态是指生物之间和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环境概念泛指地理环境,是围绕人类的自然现象总体,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生态与环境虽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但两者又有着紧密联系,出现了“生态环境”这个新概念。生态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是指生物及其生存繁衍的各种自然因素、条件的总和,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是由生态系统和环境系统中的各个元素共同组成的。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在含义上十分接近,甚至有时容易混淆,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生态环境并不等同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泛,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之为生态环境。仅有非生物因素组成的整体,虽然可以称为自然环境,但并不能叫做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因此,要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就必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二、我国生态环境安全的现状

我国幅员辽阔,森林资源总量少,森林覆差率较低,存在严重的地区差异。我国绝大部分森林资源集中在东北、西南等边远山区和台湾山地及东南丘陵,而广大的西北地区森林资源比较贫乏。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注重经济发展而忽略了环境保护,使得我国整体的环境质量呈现逐年下滑趋势。一些中小企业的排放物在排放标准上不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但仍然隐蔽排放、肆意排放,致使排放物周边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土壤寸草不生,土质变差,原本肥沃的土地不在适合种植粮食作物。目前,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安全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失衡

环境资源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功能。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污染物的超标排放,使得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大大减弱,一些主要的河流、湖泊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出现了变化,原本适合饮用的淡水现在不在适合,甚至有些水源成为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元凶,大多数河流中鱼虾数量骤减,水生生物群落逐渐减少,有的甚至消失。城市居民被日益加重的废气污染、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危险废弃物、噪音等现象困扰着。农村地区居民的饮用水绝大多数均不合格。

我国境内多数河流中的泥沙被人为偷采,致使河床塌陷,河道凸凹不平,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严重超过自身承受能力,高出生态警戒线30%-40%,流域生态协调功能失衡,华北平原出现了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位下降漏斗;一些原本肥沃的天然草场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出现了沙漠化、草场退化等现象。原本匮乏的森林资源由于人为砍伐严重,整体生态环境功能下降,出现了周边无人区、极端生物链等现象。

(二)环境保护任务艰巨面临挑战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各个国家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环境问题,我国也不例外。长期以来,由于对环境保护工作的乎视,我国的环境管理体制存在着一些弊端。在工业化进程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小型的造纸厂、化工厂、冶金厂等排放的废水废气导致水资源污染,居民生活垃圾等废弃物、污染物,电子产品的废弃物、建筑材料和室内装潢中的有害物质的品种和数量急剧增加;在社会消费转型其中,由于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私家车数量增多,使得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处理和治理难度加重,绝大多数城市都存在严重的雾霾天气,空气质量不达标,严重影响着人们群众的身心健康。

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得不到及时的维护和更新,出现了滞后,一些地下排污管道因为常年没有人维护和检查,在污水排放时出现堵塞等问题;大量的居民生活垃圾在投放是没有进行分类,使得有些能够循环利用的资源被白白浪费掉;企业治理污染的成本较高,而国家在对企业污染排放方面的治理力度执行不够,一些企业冒着受罚的危险也要排污,一旦工厂搬迁,旧址周边的环境、土地等资源污染更加明显;我国长久以来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致使城市上空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烟雾、粉尘等污染物增多,加重了治理工作的难度。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速度,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发展的整体进度。土地使用没有休耕期,长年累月的耕种使得土质变差,不再肥沃。我国人口基数大,为了保证农作物的产量,降低耕种成本,农民往往会选择污水灌溉,并在不同的生长期给农作物施加大量的化肥和农药,出现农产品农药超标等安全问题;转基因、新化学物质等新产品、新技术对环境保护和居民健康也存在着一定的隐形风险。小型养殖业在农村也比较普遍,由于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比较低,缺乏环境保护意识,一味只追求经济效益,造成小面积的环境污染。

面对如此严峻的环境态势,不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将会使环境问题日益加剧,要想恢复,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这将严重抵消经济发展成果,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我国生态环境安全问题解决的措施

我们应该从本国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结构、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和目前的现实出发,遵循生态环境的发展规律,有机结合与经济和社会系统的相互作用,制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优化结构转变增长方式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资源浪费严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集约型工业发展的新道路。加快信息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发展,以此来带动工业的发展。在产品生产中,要注重增加产品的高科技含量,产品的生产目的与经济效益挂钩,企业强调低投入高产出,做到资源人力的优化配置,节约能源,减少污染,走集约型发展的道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的高效合理配置。注重企业内部的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企业自身的创新发展能力,严把产品质量观,提高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力。广大的农村地区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城乡发展差距较大。我们要继续坚持走城乡结合协调发展的道路,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战略,杜绝一刀切现象。努力发展农村经济,坚持不懈的继续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奠定基础。

不断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调整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要实现科学发展观,就需要各个部门、各个行业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集约型发展的道路,调整投入比例,降低资金投入、优化人力资源方面的配置,加大科技投入,依靠科学技术实现经济增长。要想建成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新型社会,就必须要进行节能减排。一个社会要想不断发展,就必须利用科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重视生态建设。要重视资源的循环利用,坚决反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争取做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双赢。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降低能耗方面还存在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要积极借鉴先进的经验成果,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的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更好的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

(二)建立公众参与制度

公众参与指公众及代表有权通过一定的程序参与一切与环境有关的决策活动。要想實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充分调动公众积极性,势必要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为公众参与水资源保护创造条件。我国目前还未真正建立公众参与制度,这就要求我们要通过立法,来进一步明确公众参与的范围和途径,规定相应的程序以及法律保障体系,为其提供畅通的渠道,来确保公众参与决策权利的真正实现。公众参与制度的建立,可以使政府的管理水平有所提高,在政府与公众之间逐渐形成良性互动,最终实现水资源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研究生态安全的目的是为了要实现生态系统的整体安全,而要实现这种安全,就必须要做到对耕地、水源、森林、矿山、物种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生态系统整体的良性发展,维护生态均衡,使生态环境安全能够很好的满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有利于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避免因过度砍伐、浪费而导致的资源衰竭等问题。要特别重视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居民在生活中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环境污染,减少环境退化给社会生产生活造成的负面作用。逐步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注重生态环境安全,努力使社会走向集约型均衡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周珂.生态环境法论.法律出版社.2001.

[2]曲格平.环境与资源法律读本.解放军出版社.2002.

[3]环境与安全问题的讨论应当引起我国的警觉.国际环境参考.2001(2).

[4]曾文革,余元玲,许恩信.中国水资源保护问题及法律对策.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上一篇: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

上一篇:论重庆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设计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