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事迹材料>

浅议《荒原》中女性形象的象征意义

发布时间:2022-03-02 08:39:05 浏览数:

内容摘要:艾略特在长诗《荒原》中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了几种女性形象,传达了天使理想在现代社会的没落和精神贫瘠荒原似的生存状态,这些看似对立实则统一的女性形象寓意着一战后弥漫西方的悲观情绪和幻灭意识。

关键词:《荒原》 文化传统 女性形象

一.艾略特和《荒原》

艾略特是当代英语世界最伟大的诗人、戏剧家和文学评论家,于一九四八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主宰了被称之为诗歌的现代派运动。他打破传统的文学形式和表现手法,运用象征、意象和意识流等创新手段,对现代派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最重要的作品长诗《荒原》被誉为是西方现代诗歌的里程碑。该诗长四百多行,运用了大量文学和其他艺术形象典故,插入了六种外语和五十六部前人的著作,通过象征手法描写了战后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

二.《荒原》象征框架的文化传统

支撑《荒原》象征框架的三个文化传统分别是繁殖神话、基督教文学和西方经典文学,它们共有的主题就是强调女性具有拯救文明的力量的天使理想。艾略特曾为其注解说,《荒原》的创作是受到韦斯顿小姐的《仪式到传奇》和英国文化人类学家弗雷泽的《金枝》这两部作品的启发。他主要选取了这两部作品中记载的繁殖神话作为《荒原》的主题基础。在西方繁殖神话中,一对繁殖神决定了土地的丰收、四季的衰荣以及人类的繁衍生息。他们不仅是生命之神,掌握生殖繁衍,同时也是拯救文明的善良之神。在基督教文学中,女性原始本质的因素不断淡化,女性被高度抽象化成为以玛利亚圣母为代表的温柔和悲悯的女性气质,善的化身。西方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更是被美化成高尚纯洁的天使,引导人们净化灵魂。

三.《荒原》中的女性形象

长诗《荒原》中的女性形象概括来讲大致有悲剧的西比娜、堕落的岩石夫人和美丽的风信子女郎。西比娜曾用带有字的叶子来未卜先知,后来她竟然愚蠢得让太阳神阿波罗赐予她像手中一把沙子那么多的年龄。阿波罗满足了她的要求却留下话:“我要让你看到一把尘土中的恐惧。”后来西比娜很快衰老,变成了干瘪的老太婆,还被吊在瓶子里,受到孩子们的嘲弄,这位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伟大女性虽然拥有一把沙子那么多的年龄,却承受着在痛苦中永生的悲惨遭遇。《荒原》的开篇便是西比娜的“我要死”,暗示着荒原人走向死亡的开始,她在痛苦中苟且活着,生不如死,却找不到解脱的出口,绝望在不断蔓延,挣扎也无济于事。画家达芬奇笔下的岩石圣母是美丽圣洁的,但《荒原》中的艾略特描写的生活在现代都市中的岩石夫人却是面目可憎、污秽不堪。浑身珠光宝气的贵妇人在豪华的卧室里无聊、空虚、怨愤,她们完全不顾伦理道德,视爱情如游戏,像“没有任何流水的干石一样堕落和冷漠”。她们已经不是拯救荒原的“圣母”,只是男人们手中的玩物,除了空虚的灵魂和丑陋的欲望以外一无所有的女人。

《荒原》中和悲剧的西比娜以及堕落的岩石夫人形成强烈对比的还有一位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风信子女郎”。这个美丽的形象以肯定的笔调和抒情的风格步入了人们的视野,她是土地干裂、布满乱石的毫无生命迹象的荒原上唯一的温情风景。她如鲜花般美丽,秀发被雨水淋湿,怀抱风信子,亭亭玉立于芬芳的花园中。她是拯救荒原的天使,是拥有新生力量的“圣母”。可是,这个纯情秀丽的女性形象却来自一位独白者支离破碎的回忆,她就像黑暗中的一道光亮,美丽而又朦胧,纯洁却又虚无,转瞬即逝,只留下可怜的独白者面对空虚而荒凉的大海长叹,对往事的伤怀暗示了让人恋恋不忘的风信子女郎只属于过去那个已经不复存在的世界。在死气沉沉的孤寂荒原上,人们看到的是像魔鬼一样的岩石夫人,风信子女郎只是人们脑海中残存的美好的回忆。

艾略特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塑造了鲜明的女性形象,暗指天使理想在现实世界的没落。岩石夫人不能成为荒原中的风景,而作为风景的风信子女郎却是过眼云烟,成为萦绕人们心头的意象。这一切都注定了荒原将继续荒芜,死亡像梦魇一样纠缠着被一战摧残的人们,生存意义迷失,人们深陷无聊空虚,人际关系变得疏远而冷漠。艾略特只能无奈地把荒原复苏的愿望寄托于宗教和人们之间的舍予、克制和同情。

参考文献:

[1]李星亮.艾略特《荒原》中的女性形象透视[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2]王桂琴.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野中的《荒原》解读[J].襄樊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陈波,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上一篇:寻找火星生命的新线索

上一篇:凝固闪电的“树枝”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