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事迹材料>

浅析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的教育(1977—2003年)

发布时间:2022-03-06 08:51:18 浏览数:

【摘要】:景德镇市高等专科学校是景德镇市唯一一所地方高等师范院。为从根本上扭转景德镇市高等师范院校缺乏、专业师资力量缺少的局面,景德镇市政府创办此校。学校从无到有,逐渐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突出体现在“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根据社会变化要求设置专业,根据时代变化由培训学校变成正规学校上。富有特色的办学形式,对当时教育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职业教育;办学特色

1977年,春屈大地,万象更新,各项事业都孕育着新的生机。景德镇作为闻名世界的千年瓷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但是,长期以来,景德镇地方教育师资力量十分薄弱。为了从根本上扭转这一被动局面,培养、培训师资,是当时景德镇市教育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的建立,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专业教师人才,为推动近代景德镇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学术界关于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的研究明显不足,尚未形成专门性的论著。因此,本文将对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的创办背景、发展情况以及办学特色进行逐一分析。

一、学校创办的背景

各个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都依赖于知识、人才。知识、人才成为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作为创造知识和培养人才的教育,便走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地位。为了从根本上扭转景德镇市师资力量缺乏,创办高等师范教育机构变得尤为重要。为此,笔者将从三个方面对其创办的背景进行论述。

1.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1977年,中国恢复了高考。邓小平同志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中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只有在全社会真正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科学和教育事业才能受到普遍重视,才能在全社会的支持下得到快速发展。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有现代化的科學知识,有大批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的人才。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取决于其教育的发展水平。在全世界范围内,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源于教育的发展。教育的重要性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立国之本,是民族兴旺的标志。社会的发展必须依赖教育,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2.高等师范院校缺乏

景德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国家甲类对外开放城市。但是,长期以来,景德镇市却没有一所属于自己的地方高等师范院校,这严重制约了景德镇市教育的发展。地方高师院校的发展定位是为地方基础教育发展提供合格师资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由此决定了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所培养的人才主要是应用型人才。然而,景德镇市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数量水平仍然较低,因此,这些人才对于景德镇市来说只是杯水车薪,远远满足不了景德镇市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满足不了景德镇市经济发展对实用型人的需要。只有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发展了,才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基础教育师资。因此,尽快办一所属于自己的地方高等师范院校迫在眉睫。

3.教师专业人才缺少

1977年,“文革”刚刚结束,景德镇市和全国一样,各项事业百废待兴,专业人才不足是当时的最大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景德镇地方教育事业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专业教师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从而阻碍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并进一步影响到了景德镇市各项事业的发展。“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由于否定教育,否定教师,许多教师挨批受斗,横遭迫害;接着全市三分之二的教师下放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以后中学盲目发展,各级师范长期停办,造成师资奇缺,层层拔高,素质下降。“文革”期间,景德镇市教师队伍受到严重冲击,导致教师数量不足,总体质量不高。教师素质不高,导致能够完全胜任的教师供不应求。因此,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专业教师人才是景德镇市教育发展的首要条件。

在这样的背景下,景德镇市教师红专学校便应运而生了。面向全市中小学,培养大量的教师专业人才,这对于景德镇市教育事业及各项事业的发展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学校发展的情况

学校在成立之初无健全机构、无专职教师、无固定办学场所,在全院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艰苦创业,不断发展,从无到有。

1.機构设置

学校各机构的发展是一个由单一机构向多种机构共同发展的过程,由最初的一个机构,逐渐发展成体系完善,分工明确的组织。景德镇市教师红专学校时期,学校属市文教局领导,暂委托景德镇师范学校管理,在师范学校内设立“教师红专学校教务处”来处理日常工作。刚成立的景德镇市教师红专学校一切都还不完善,没有自己的办学理念,管理制度,仅仅依靠景德镇师范学校的管理,边办学边摸索自己的发展的道路。2002年8月9日,经景德镇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学校内设机构调整如下:党政机构:纪委、党政办公室、组宣人事部、学工处、教务处、后勤管理处、科研处、成人教育处、招生与就业指导办公室……科级机构:保卫处、财务科。经过不断地发展,管理机构逐渐健全,各机构分工鲜明。

2.师资力量

学校的师资力量由以兼职教师为主,逐渐形成以专职教师为主,不断吸收各方面优秀人才的趋势。景德镇市教师红专学校时期,配备专业干部和教师13名,教师队伍采取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以兼职教师为主。由于师资力量缺乏,教师多以兼职教师为主。到了景德镇市教育学院时期,暂定事业编制十一人,即专职领导干部一人,行政干部三人,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专职教师共七人。随着学校的发展,学校的专职教师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以专职教师为主的局面。自1979年8月至12月,学院先后引进了市属各中学及其他部门的教师梅建生、胡伯坚等;1980年10月前,学院又引进胡焕文、陈水生等教师;1981年8月,徐骏作为1977年恢复高考后首位大专院校毕业生分配来院工作,与此同时,学院首届数学大专班优秀毕业生冯全民、邹节奎留校工作。在此期问,蒋云海等一批优秀教育工作者相继来学院工作,充实干部教师队伍,学院逐渐摆脱缺乏专职教师及管理人员的困境。学校加大力度积极引进各方面的人才,一批有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已初具规模。

3.办学情况

学校最初开办的是在职教师的短训班,经过不断地发展壮大,办学形式逐渐多样化,最终实现向正规学制学校转型的目标。1977年11月20日,红专学校成立后面向全市招收的第一期初一语文新教材在职教师进修班,初一英语和初中政治在职教师短训班同时开班。学员来多自市直属中学、南北两区中学及各厂矿企业单位中学的在职骨干教师。这是学校成立之后,“文革”结束后景德镇市开办的第一期中学教师培训班,意义重大,在社会上也引起了一阵轰动。1978年,学院积极筹划招收两年制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业余在职大专班……该大专班是我院首次尝试自主招收的两年制大专班,虽经千辛万苦得以开办,但最终因学员大专学历无法得到认可而中途停办,这是学院在发展过程中交的第一笔“学费”,也是学院办学历史上唯一中途停办的大专班。由开始的短训班发展成两年制的大专班,这是学校进步、不断发展的表现。1980年11月,学院真正意义上的首届中学语文教师离职进修大专班终于成功开办。这是学校的又一次突破,由在职进修班变成了离职进修班。景德镇教育学院时期,学校同时承担地区师范专科学校、教育学院在职培训双重办学任务,肩负着为景德镇市培养和培训合格初级中学师资的重任。学校办学的规模逐渐增大,办学的形式也逐渐正规化。1986年6月将各专业科改称为“系”,即全院六个专业科分别改称为:中文系、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英语系、农学系。1988年5月,增设体育系。1990年4月,增设政史系。1993年2月。增设艺术系。由最开始的招收短训班学员,到后来的各专业改称为系,而且每个系都招收了较多的学生,并且招生人数逐年增加。

4.课程设置

学校的课程也是随着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发展变化着。景德镇市红专学校时期,学生的课程设置和讲授内容根据需要,在讲授高中课本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暂定开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五门课程,采取单科独进,学完结业考核的办法,培训在职初中教师,开办业余进修班。教学时间为每周两个晚上和星期天上午。初建成的學校,规模单一,再加上学生的水平都不高,讲授简单的课程易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1993年,为适应学校转轨,经过反复研究,多方论证,学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及时作了调整。根据本地区初中师资趋于饱和的现状,压缩了师范教育招生规模,开设了师资较缺的音乐教育和美术教育专业;围绕全市陶瓷、电子、机械、化工、食品和农业等开设新专业,培养地方经济建设急需人才,并开设了相应的成人函授教育,使学校初步形成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结合的办学格局。学校只有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基础上,面向社会需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调整现有学科专业结构,建设特色优势学科专业,才能更好地满足地方的特殊需要,才能解决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等各种关系。

学校从无到有,从依靠景德镇师范学校到各部门逐渐完善,从以兼职教师为主到充实的教师专业人才,从招收短训班到成为正规的学校,从简单的课程到根据地方特点开设专业,这中间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与发展,才成就了学校的今天。

三、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的办学特色

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具有独特的办学特色,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1.“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学校不仅不断“走出去”,学习兄弟院校的先进办学经验,而且经常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引进优秀的教师。1980年4月5日,学院首次组织吴奇山、梅建生、俞延汉、曹德贞等教学、后勤人员赴赣南师专、上饶师专等大专院校全方位学习考察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这期间,各类不同层次的学习交流活动在学院蔚然成风。不断学习兄弟院校的优秀办学经验,汲取兄弟院校的办学成功案例,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使学校能在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除了“走出去”,学校还积极“引进来”。自1979年8月至12月,学院先后引进了市属各中学及其他部门的教师梅建生、胡伯坚、俞延汉、喻江鑫、吴稚卿、万绩鉴、张宗源、程汝强等;1980年10月前,学院又引进胡焕文、陈水生、胡朝晖等教师;1981年8月,徐骏作为1977年恢复高考后首位大专院校毕业生分配来院工作,与此同时,学院首届数学大专班优秀毕业生冯全民、邹节奎留校工作。在此期问,蒋云海、王景瑞等一批优秀教育工作者相继来学院工作,充实干部教师队伍,学院逐渐摆脱缺乏专职教师及管理人员的困境。可以说,三年来引进的这一批优秀教师和管理人员成为学院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中流砥柱。引进一大批优秀专业人才是学校快速发展的关键,正是因为有了一大批专业的教学人员才使得学校得以蓬勃发展。1986年9月,《景德镇教育学院报》创刊。它是反映学院教学和科研成果的学术性刊物。院报的创办,加强了与外界的交流,扩大学院影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在与相关学术组织的学术交流、学习借鉴等方面起到了纽带和桥梁作用。

2.根据社会变化要求设置专业

学校在适应社会不断变化发展的情况下,不断调整专业的设置。1993年以来,为适应学校转轨,经过反复研究,多方论证,学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及时作了调整。根据本地区初中师资趋于饱和的现状,压缩了师范教育招生规模,开设了师资较缺的音乐教育和美术教育专业;围绕全市陶瓷、电子、机械、化工、食品和农业等开设新专业,培养地方经济建设急需人才,并开设了相应的成人函授教育,使学校初步形成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结合的办学格局。1993年增设了外贸英语、计算机及应用、美术教育、工业企业管理等专业;1994年增设了应用电子和农业技术等专业;1995年增设陶瓷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音乐教育及法律等专业;1996年新增化学工程、食品加工等专业;1997年新增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业分析等專业;1998-1999年新增计算机科学教育、工业分析、电脑绘画、园艺等专业。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调整专业设置,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为地方教育事业和经济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3.根据时代变化由培训学校变成正规学校

为了适应时代变化的要求,学校逐步转变,由最初的培训学校,一步步走上正轨,成为正规的学校。景德镇市教师红专学校时期,学校的性质为教师业余进修培训机构,以培训中学教师为主。起初学校没有健全的机构,没有专职的教师,没有固定的办学场所,一边筹办、一边教学,是在不断摸索中发展起来的。1984年8月,中共景德镇市委、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决定:将景德镇教育学院与原共大景德镇分校合并,由原第四小学暂用校址搬迁到共大分校原址---枫树山办学。从此,学院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景德镇教育学院同时承担地区师范专科学校、教育学院在职培训双重办学任务,肩负着为景德镇市培养和培训合格初级中学师资的重任。由教师的业余进修学校到各方面都健全的景德镇市唯一一所地方全日制多科性的普通高校,不断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一步步發展、成熟。

综上所述,学校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以教师教育为依据,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侧重于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科学的定位,面向市场加强管理和经营,多方合作实现“多赢”的发展,走社会化的高职办学道路,建立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信息沟通机制。现在的学校是多学科的、综合化的,而不是单一学科专业的。地方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要从单一的师范类专业向多学科、 综合化发展,从封闭的思维方式向复杂、多样的思维习惯转变,并以此有效补充师范专业学术性不足的问题。这样,才能提高学校的水平。地方院校要发展成“綜合型”院校,能否培养出具备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成为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所以,科学地向综合性、多科性发展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向“综合型”发展,应当在“师范型” 的基础上发展并与其进行有机融合。“师范型”和“综合型”只有互相促进、协调发展,才能优势互补,比翼齐飞。

参考文献:

[1]邓小平著.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景德镇市教育志编辑室编.景德镇市教育志[M].江西: 江西省教育志编纂委员会,1988.

[3]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编.风雨兼程三十年: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校史简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4]张希仁主编.江西高等学校简史[M].江西: 江西省教育志编纂委员会,1988.

作者简介:肖婧,女,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近代教育史。

上一篇: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协同推进研究

上一篇:实施“四项计划”做好“三项衔接”,协同推进乡村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