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申请书>

自贡岩口簿档案发凡:起源、内容及价值

发布时间:2022-02-11 08:42:55 浏览数:

zoޛ)j馝Ѩky生活等行业特色的社会人文信息。这批档案为研究我国宋代至民国时期深井钻凿技术的演变和发展,以及认识自贡地区地质结构、盐矿资源分布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不仅具有珍贵的档案文献遗产价值、文物价值和史料价值,而且在盐矿地质史、钻探科技史、盐业经济史、地方社会史及民俗研究等方面独具重要意义。

关键词:岩口簿;凿井记录;盐井地质档案;深井钻凿技艺;钻探科技 中图分类号:G2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864(2016)02—0054—15

盐矿资源是人们最早勘查和开发利用的矿产①,对其开采利用经历了从浅层地表到深层地质的历史过程。四川盐矿资源极其丰富,在战国时期李冰已通过凿井方式获取盐卤资源。作为四川井盐生产要地的自贡盐场,在东汉时期已开始钻凿盐井获取地下盐卤。为钻凿深层盐井,自贡地区在清代已产生了系统性的科学记录钻凿深层盐井的档案资料,即岩口簿档案。现今,自贡盐场遗存了百余册珍贵的岩口簿档案,是我国迄今大规模发现的最早反映人类综合开发利用地下资源并专门加以记录的原始资料。这批档案,对清代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初期近200年间自贡地区的深井钻凿活动做了翔实记载,同时还记录了自贡盐场的盐业经营契约、管理制度、劳作安排及社会民俗生活,对研究宋代以来深井钻凿技术演变及盐矿开发史、钻探科技史、盐业经济史、地方社会史、区域地质结构和盐矿资源分布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原始文献资料的支撑,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现有的相关成果,仅有沈涛的《盐史珍宝——岩口簿及其他》《盐史瑰宝——岩口簿》《岩口簿——中国第五大发明的有力佐证》② 及张国钢的《自贡盐业历史档案概览》③,为我们认识岩口簿的基本概念、保存数量及记录的大体内容提供了重要参考。较为遗憾的是,因对这批档案缺乏系统性的深层次解读,对其记录内容的全面性、价值的多重性研究还非常欠缺。本研究在翔实查阅自贡市档案馆所藏岩口簿档案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历史文献和研究成果,重点论述岩口簿档案产生的背景、记录内容及价值,以求教于方家。

一、岩口簿的概念、起源与出现时期

自贡地区的岩口簿档案主要保存于自贡市档案馆及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目前,自贡市档案馆搜集保存了岩口簿115册,涉及92口盐井,始记于清代的岩口簿有57册,形成于民国时期的55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形成的3册①。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收藏了岩口簿7册,涉及6口盐井,清宣统二年(1910)开始形成的2册,民国时期形成的5册。

(一)岩口簿概念

在自贡盐场,岩口是指锉井开始到见功② 为止所经过的地层。岩口簿,又叫作井口簿或凿井记录,是自清乾隆时期延续至20世纪50年代的以日记形式将盐井各岩层性质及遇到的各种凿、治井问题等详加记录,是凿、治井过程中有关钻井、地质、试水、试气、淘修井的工作日志,也是国内最早的盐业地质和钻井综合类原始档案。岩口簿按凿井速度逐日记录,计量单位为井尺③,基本格式为:某年某月某日进行何种工序;使用何种器具、材料;钻凿进度、深度;发现何种岩层、

矿物;遇到何种障碍、井病及其如何解决等。在各盐井初始开凿年代、微观地质、凿井工艺、凿井经费、经营管理、凿井事故及开采年限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各井岩口簿档案记录的时间跨度差异非常大,其记载年限短则三五年,长则几十上百年,部分盐井的岩口簿档案从清咸丰年间记录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

(二)岩口簿档案起源背景

自贡岩口簿档案是在钻凿深井的过程中及其修治盐井的直接需要下产生的,其深层背景缘于自贡地区特殊的地质构造及冲击式(顿钻)凿井技术的发展。井盐生产与海盐、池盐生产相比,技术要求高、难度大,牵涉工种门类广泛。清人温瑞柏云:“煮海易,煮井难;煮滇井易,煮蜀井难。难凿井,难汲泉。泉汲,难在设锅;锅设,难在置车;汲泉,井漏,补难;已汲,井枯,废难。”① 其实,自贡地区井盐生产的真正难度远不止于此,由于境内优质盐卤资源埋藏在接近甚至超过1000米深度的复杂地层,井盐开采需进行短则三五年、长则十年或数十年的高难度凿井工作,而且凿成后在生产过程中还得不断进行修治井等作业。

自贡境内盐卤资源十分丰富,具有盐卤资源矿床类型全、纵深产出层位多等特点,除液态的黄卤水和黑卤水外,还有固态的岩盐,均埋于深层地层。一般而言,自贡盐场的黄卤水埋藏深度约在400~700米、黑卤水约在900~1300米、岩盐约在860~1750米。从咸量上讲,从黄卤到黑卤再到岩盐,依次递增。故而,要获得优质的盐卤资源,就必须不断总结凿井经验、创新钻凿技术,以钻达深层卤源。

宋代以前,生产井盐的盐卤资源来源于人力挖掘的大口浅井,地层较浅,卤水的数量和质量均受到根本的限制。北宋庆历年间,四川地区凿成了小口径深井——“卓筒井”,以此种盐井为代表的冲击式(顿钻)凿井法问世,其重要标志是开始使用深井钻头始祖——铁制圜刃锉,由此实现了从纯粹依赖人力挖掘到利用机械钻井的变革,人类逐渐开始向深层地质凿进。清代,自贡地区将冲击式(顿钻)凿井法工艺推向了新阶段。在18、19世纪,该项技术在自贡盐场得到高度发展。大批富有地质知识和钻井经验的工匠组成了专业化的技术队伍,盐井钻凿按细密的工序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进行,形成了定井位、开井口、下石圈、凿大口、下木柱、凿小眼这一整套程序化的凿井工艺,使盐井钻凿的深度足以达到埋藏黑卤、岩盐和天然气的地层。经过长期探索,清道光十五年(1835)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深井燊海井钻至1001.42米,标志着深井钻凿技术在自贡地区趋于成熟。清末民国时期,自贡盐场凿井和修治井作业中已形成了体系化的工具群,补腔、打捞及测井、纠正井斜等技术得到不断地完善。

上一篇:数据统计揭示的印尼某红土型镍矿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上一篇:国土资源科技支撑体系研究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