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节日庆典>

高端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2-04-08 08:43:39 浏览数:

摘 要:文章论述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技能型人才需要“升级换代”,高职教育需要实现从规模发展到内涵建设的提升,培养高端技能型创新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指向。并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为例,提出了“以创新为灵魂”的新一代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法、路径、成效和经验。

关键词: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2-0003-02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竞争愈加激烈。高校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校的创新改革提出要求,明确指出高校要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作为办学宗旨,开展全面创新教育。如何建设创新型高校,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主要目标。

创新像是一个金字塔,知识发现是金字塔的塔尖,塔尖下面还有应用发明、技术创新、集成创新等。不同层次的学校应该共同承担起创新人才培养的责任和任务,并各有不同的侧重,形成一个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从而改变人们只关注知识发现、顶层创新人才的培养,而忽视技术创新、技术集成,甚至一般的工程能力等方面的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同时需要在全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人才生存发展的软环境和创新教育的生态链,实现教育生态链和业界生态、社会生态的有效衔接。

一、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培养高端技能型创新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培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高超技艺及精湛技能、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技能型人才。这是我国的产业升级和产业链提升的人力资源保证,也是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发展的需要。

从社会角度来看,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人才的竞争,是创新能力的竞争。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中国要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必须造就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从人才发展需要看,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用一种单规格的模式培养人才,或重理论、轻实践,重书本、轻试验,重精英、轻大众;或重视加强技能训练,削弱必要的文化基础,仅满足于低层次的岗位竞争,其本质上都是一种片面教育。“一刀切”式的要求,“一锅煮”式的灌输,“一把尺”式的衡量,忽视了学生的潜质开发和个性发展,造成人才结构不平衡,出现严重的人才供给矛盾。我国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核心是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要求各类人才普遍具有创新意识,更需要新一代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具有创新能力。在工业经济时代,主要靠生产规模和速度来创造产品和价值,流水线作业是典型的生产方式,劳动者只要按照既定的任务进行标准化的“机械化”操作,一般不需要做出判断和决策。而在以创新驱动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不再是被动的操作者,而是主动的创新者,因此,时代迫切需要的是“以创新为灵魂”的新一代技能型创新人才。

创新人才的核心要素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推进高端技能型创新人才的培养非常不易,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我们一要给学生打下坚实的科学基础,二要使学生接受一定的工程训练、形成较强的实践能力,三要让学生初步体验创新的过程,四要培养学生交流与协作能力,并将这些思路细化到各个年级的学习目标上,强调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参与意识和实干精神,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掌握创业技能,善于观察,捕捉机遇。更重要的是学校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实施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良好环境,重视学生个性培养和发展,重视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重视创新技能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总之,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要求技能型人才“升级换代”,要求高职教育实现从规模发展到内涵建设的提升,培养高端技能型创新人才应该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指向。

二、高端技能型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和标准

高端技能型创新人才是对传统技能型人才内涵的发展与完善,同时兼顾“传统”和“创新”两个方面,在强调技能的同时,重在夯实创新的基础,这是高端技能型创新人才的本质属性,也是有别于其他类型人才的属性。与传统技能型人才相比,高端技能型创新人才主要有如下几个特征:

1. 具有较好的主动学习能力

技能的形成一般是经验的内化,是从训练中总结积累出来的。在目前创新驱动未来的时代,技能传承的方式已从原先的一次性传授,转变为持续性、开放式的学习。这种学习当然必须有良好的主动学习能力,要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感悟,否则教什么不会,看什么不懂。

2. 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

高端技能型创新人才,必须要有扎实的技术科学基础知识。技能教育是技术教育的基础,技术教育没有技能教育不行,但又不能仅限于技能上,否则培养的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技工。要解决生产现场的实际问题,不是仅凭经验,应是理性的,以技术科学为指导的人才的发展后劲是一般的技工所不可比拟的。

3. 具有很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践是创新之本,创新是实践之魂。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有着自身的规律,它源自对技能的反复实践,精湛技能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感悟的过程,职业岗位所要求的工作实践是必需的。同时,学生不应仅会“组装”,在生产现场遇到技术问题时,不能束手无策,要能够把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去,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4. 具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评价高职院校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第一线技术问题的能力,主要看毕业生在技术、工艺和管理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5. 具有良好的工程意识

高端技能型创新人才不仅需要掌握具体岗位和局部生产环节规范化操作技能,更需要对生产过程、生产前后工序等整个生产流水线上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因为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多数是综合复杂的,是各种因素相互叠加、相互影响的,孤立的思考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6. 具有优良的综合素质

良好的职业素养,较强的社会能力,敏锐的思考力和洞察力,勇于探索的精神等都是高职学生需要具备的重要素质。工程实际问题从发现、分析到解决,以及今后个人和工作各方面能力的提升,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关键在于夯实“创新基础”。这种人才内涵培养的转变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生在学校就学期间,不一定马上成为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还要在今后的历程中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逐步成长起来,如同技能需要在学校培养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实践摸索经验而获得。所以,高职院校的任务就是所提供的技术教育应该努力夯实“技能型创新人才”的成长基础,给予必要的知识储备和工程训练。

三、高端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探索实践

通过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我校创建了“产学一体、实境再现、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搭建了“1-4-1”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结构,实施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在人才培养上,以突出“高端”和“创新”为特色,面向需求、校企合作、产学协同培养高端技能应用型人才。在育人机制上,不断完善我校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人才培养举措,寻找高等职业教育特定的质和量的内在联系,形成高等职业教育特有的办学功能。

1. 把握高端技能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规律,确定人才培养规格

高素质技能型创新人才规格可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职业技能。职业技能是高端技能型创新人才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包括: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操作方法和操作规范,并达到上岗所要求的熟练程度(一般以取得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为准);树立基本的职业意识,形成与职业或岗位相对应的较完备、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等。其衡量尺度一般遵从国家制定的相关职业标准。具备这一层次的素质,可使毕业生顺利就业,在既定的工作岗位上胜任工作。

(2)职场应变能力。职场应变能力就是指高技能型人才灵活、适时应对职场要求变化的能力。包括:及时把握特定职业在职场中的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的能力,自主学习新的职业技能的能力,掌握最先进的相关职业理念和操作方法的能力,扩大知识面、形成更全面的具有延伸类知识结构的能力。具备这一层次的素质可使这类人才不仅成功就业,而且在必要时能顺利转岗或再就业,甚至赢得更新更好的职位,实现在职场上的进退自如。

(3)专业创新能力。高技能型人才同样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其内涵主要包括:不断发现现存事物的缺陷,不断找出新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工作的需要提出创造性设想的能力,并能够具体实践、操作和开发;进一步扩大知识面,以适应其创新的各种要求的能力。具备这一层次的素质,可使高技能型人才在职业生涯发展中得到更大提升,并把握创业的机会,实现由单纯谋职到自身事业获得发展的重大转折。

2. 融国际职业标准于职业教育标准中,培养国际化高端技能型创新人才

(1)职业教育标准。职业教育标准是学校教育标准、社会用人需求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等要素的有机融合,它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依据。只有按照科学的职业教育标准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才能培养出符合需要的人才,从而对接区域经济的用人需要。所以,职业教育标准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培养什么人,怎么样培养人,培养出具备什么素质结构的人等一系列教育源头问题。职业教育标准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逻辑起点,融国际职业标准于职业教育标准中,形成具有创新要素的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国际化高端技能型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

(2)中德合作IHK试验。目前,很多企业都迫切需求国际化高端技能型创新人才。我校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合作,引进“数控切削师IHK职业资格证书”联合培养学生。IHK项目的实施,促进了信息交流、人才培养、教师互访、科研项目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实现了技术资源、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互补。

3. 与国际接轨,与高端融合,开设国际合作“订单班”培养创新人才

我校高端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大多是从开设各种“订单班”开始的,我校开设有“邮政班”“地铁班”“奔驰班”等等。我校与世界500强企业“奔驰汽车”等建立职业教育集团,并将这些世界500强企业的企业标准融入到职业教育标准中,合力培养高端技能型创新人才。学校和企业创立了“互融共管”人才培养模式,即:共同组织招生考试、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共同制定教师上岗要求并对教师进行培训、共同承担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共同制定评价标准、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企业教师所占的考核比例多于校内教师所占比例),共同指导生产性实训与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共同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同建设教学资源。“互融共管”模式的推行,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形成了较强的职业技能与较好的职业素养,并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与此类似的订单班在我校有多类,“与国际接轨,与高端融合”,开设国际合作“订单班”培养创新人才正在我校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孙善学.职业教育分级制度基本问题[J].教育与职业,2011(22).

[2]李国强.以创新能力为目标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7(10).

上一篇:贵州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共生模式及对策研究

上一篇: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