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工作总结>

浅析加强高校隐性课程德育的对策

发布时间:2021-08-05 08:48:17 浏览数:

摘 要:隐性课程德育是一种与显性课程德育相区别而存在的教育方法,从课堂微观范畴看是指在各科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相对隐蔽的形式,并利用相关德育资源,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某种思想观念、价值观点和道德规范的教育方法。它作为高校德育的一种有效方法,分为课堂内和课堂外两大部分。但课堂教学对于高校德育仍然是最主要的环节,如果忽略了这一主要环节,去进行课外活动,便是舍本逐末。加强课堂教学中的隐性德育,主要从课堂教学的内容、主体及过程、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环节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隐性课程德育;对策

随着我国开放的扩大和改革的深化,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国内各种认识,思潮相互激荡,信息传播良莠不齐。西方敌对势力企图利用人权、民主、自由、宗教等问题进行思想和文化的渗透,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淡化马克思主义。在这种大环境下,在大学生主体意识和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大学生们难免会受到西方各种思潮和文化的冲击,一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其产生的影响不可低估。因此,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和吸引力是德育必须突破的一个难题。而原有的单一显性的德育模式已不能满足德育的实际需要,积极探索德育的新路径——隐性德育就显得尤为必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隐蔽,就越能被教育对象所接受,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内心的要求。”积极研究和开展高校隐性德育能更好的引导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激励其道德情感、培养其道德意志、调控其道德行为。而高校隐性课程德育的存在方式大体上可分为二种:一是学校校园的宏观范畴即“学校通过物质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有意识和无意识地传达给学生的、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德课程”;二是课堂微观范畴即“隐含在显性课程内的德育课程”。本文主要从后一种角度来探讨隐性课程德育。

一、高校隐性课程德育的内涵界定

就隐性课程的内涵而言,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如有的学者认为隐性课程是指 “那些在课程指导和学校政策中并不明确的学校教育实践和结果,即使如此,它仍然是学校经验中经常有效的部分,潜在课程也许被认为是不公开的、非预期的、隐含的或未被认识的;‘潜在’的意图和程度随着作者关于这种现象的观念而变化”《教育大辞典》第一卷“课程和各科教学”分册对“潜在课程”的注释为,潜在课程不在课程规划(教学计划)中反映,不是通过正式的课程和教学来实施,而是通过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物质情境、文化情境和人际情境,如校貌、校舍建筑、实验设备;校园文化、教室布置、各种仪式;校风、校容、校纪、校规、校训、班风、学风、师生关系以及同学关系等,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促进或者干扰教育目标实现。德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按照一定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点、道德规范对受教育者施加有计划的、有目的影响,以培养其具有国家、社会所期望的政治思想品德。统综合上述各种观点,我们可以对隐性课程德育做如下定义:隐性课程德育是一种与显性课程德育相区别而存在的教育方法,从课堂微观范畴看是指在各科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相对隐蔽的形式,并利用相关隐性德育资源,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某种思想观念、价值观点和道德规范的教育方法。

二、加强高校隐性课程德育的对策

高校隐性德育可分为课堂内和课堂外两大部分:课堂内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课堂教学(课程内容及教育方式)中隐含的德育内容。课堂外的隐性德育是指高校所有课堂教学之外的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产生积极影响的课外活动等等。课堂教学对于大学德育仍然是最主要的环节,如果忽略了这一主要环节,去进行课外活动,便是舍本逐末。这里着重从加强课堂教学中隐性德育的角度提出相关对策。

(一)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类专业课中的隐性德育资源

早在1955年,时任高等教育部副部长的刘子载在《关于高等学校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讲话中就强调,一切新中国的教师,不管他们教哪门课程,都应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不应该只注重传授业务技术知识,还应该结合业务技术知识的教育随时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1987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课程,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联系我国改革和建设的实践,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教学环节中去。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学要注意讲述本专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成就和当前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要把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同阐明本专业的理论、方法科学的结合起来,把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统一起来。” 1994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也强调要按照不同学科特点,促进各类学科与课程同德育的有机结合。江泽民同志1998年5月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指出“大学教师在讲授任何学科时都不应忘记渗透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也有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德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德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透过上述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些相关论述,可以看出,各类专业课与德育不是孤立的,各类专业课中蕴含着广泛而丰富的德育资源。

具体说来,文学、哲学、历史、心理学等人文学科关注的主要是人的价值和精神现象,有助于人与人,人与自然冲突与人的道德失落等世界性问题的解决,有助于传递人类文化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规范,并以其人文关怀凸显德育的精神性;生物、地理等自然学科可通过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来培养学生的科技伦理道德、团结协作能力等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则可以用艺术去建构人的精神境界,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心灵。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曾经指出,道德是教育的最终和最高目标。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片面强调学生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培养而忽视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塑造,必须始终坚持先成人再成材的教育理念。同时,教师要善于发掘和利用专业课程中的德资源,结合专业特点,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教学,“视其所以(观察言行)、观其所由(分析动机)、察其所安(考察意向)”,加强课堂教学中的隐性德育。

(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江泽民同志也曾经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所以要充分开发教师身上存在的隐性德资源。

首先,提升教育者的人格魅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传递着他们的思想、性格、品德、情感、道德观和价值观,学生总会自觉不自觉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技能,其自身的言行举止也会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个性品德和价值观产生无形的影响。文明的行为举止,大方得体的衣着,亲切和蔼的谈吐既能塑造教师的端庄魅力,又能体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而衣着过于前卫时尚、随便,不修边幅、语言粗俗的教师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教育者要自觉地提高“为人师表”意识,努力加强师德修养,发挥人格魅力对大学生的感染力。学校也要加强师德建设力度,规范师德评价体系,推动教师师德水平的提高。

其次,提高教育者发掘课堂教学中隐性德育资源的能力。高校课堂教学中隐性德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的能力和素质。只有教育者积极主动并富有成效地去开发课堂教学中的隐性德育资源,隐性德育资源才能得以充分开发和利用。如果教育者自身的观念陈旧、理论素质低下,或掌握的知识过于老化,对于信息技术知之甚少,也会使这些德育资源无用武之地。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通过参加培训和自学的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能力素质。专业教师应该在做好专业教学科研的同时,探索专业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实现施教之无痕与受教之无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处于主动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其自身素质是否过硬直接影响隐性德育的内容是否合理、具有吸引力,形式是否丰富新颖,效果是否显著,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高校还应通过工作交流、专题报告、专家辅导,在职深造等方式,引导教师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帮助教师不断提高开发和利用隐性德育的能力,培养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

(三)抓好课堂教学中的各个教学环节,渗透德育内容

据李友芝主编的《中外师范教育辞典》解释,教学环节即是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等,有时也把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称为教学环节,包括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和布置课外作业。现代教学应利用好教具、现代教学媒体及周围的事物,采取多种方法组合,优化组织教学,以引导学生积极地开展思维,激发求知的欲望,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要想做好课堂教学中的隐性德育,必须抓好课堂教学中的各个教学环节。

首先是导入部分。上课的头几分钟,对一堂课来说至关重要,有时甚至影响到整堂课的教学。因此开始上课后,教师应利用精心设计的导语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吸引住,同时针对不同课程,渗透德育内容。艺术学科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让同学们欣赏一段相关音乐,舞蹈等,人文学科可以通过对相关时事的讲述讨论进入新课,这一过程中可以渗透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法制观、道德观等内容的教育。

其次是讲授环节。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所学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学生在学习中,会意识到和感到自己智慧和意志的伟大,从而产生骄傲。”因此讲授知识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教师首先应抓住教材的重难点问题,精确地讲解,巧妙地传授,在讲授过程中注意训练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例如树立科学精神,坚持用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尊重自然和人类发展的一般规律等等。其次,要建立一种明主和谐的课堂讲授氛围,充分认识并尊重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应有的权利、尊严、个性特长、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向,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受到适合于自身条件的教育,都有主动、活泼发展个体的机会,充分享受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精神上产生和领略民主意识。

再次是课堂练习环节。练习是学习知识,深化运用知识,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课堂练习的形式应多样化,如分组讨论渗透团结协作精神等。同时课堂练习要遵循适度张力的规律,给出的题目不能让学生轻而易举地得解决,也不能让大多数同学经过努力还得不到解决。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培养学生不畏艰险,勇于战胜困难的精神,渗透人生观教育。

总之,课堂教学的艺术性、科学性、系统性是实施隐性德育的一座富矿,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只有深深地理解隐性德育的重要性、必要性,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的各教育要素,才能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中的隐性德育,应该引起高校及教师的高度关注与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来加强课堂教学中隐性德育。同时除了课堂教学外,课外活动、家庭、社会活动中也存在着丰富的隐性德育,我们要充分的发掘并利用他们,不能顾此失彼,使显性与隐性德育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最大限度的发挥二者的综合效应,最终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沈壮海等.学校德育问题研究[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0.

[2] 王桂林.潜在课程:一种不容忽视的教育资源[J].教育探索,2003.

[3] 李友芝主编.中外师范教育辞典[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

上一篇:2012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观后感

上一篇:浙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建设构想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