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节日庆典>

初中英语教材隐性内容对初中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2-25 10:08:33 浏览数:

教材是英语教学的范本,对中学生的价值观形成有直接影响。英语老师除了通过正面的知识灌输传播主流价值观外,还要关注和发掘教材中的隐性课程内容的思想教育性及适用性,并弱化和指明其负面影响。本文拟选取由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有限公司英语教材编写委员会和我国学者联合编写的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为对象,综合分析隐性内容对于中学生价值观养成的影响。

一 牛津初中英语教材中的隐性内容对初中生价值观形成的正面影响

为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当前学生使用的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吸收了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再结合国内多年新课程改革的经验,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有不少可取之处。

1.能够有力地促进学生的英语认知能力

从教材的编制体制和思路来看,《牛津初中英语》围绕某一话题,设置一些生动的语言情景,并基于特定的教学任务,让学生通过体验、参与和探究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将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在话题素材和情境的选择方面,这套教材各单元的话题内容都是围绕着人们的生活,情境创设自然,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2.能够促进学生合理情绪的调控、健康情感的发展和坚定意志的培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特别要求中学英语教育要完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等“三维目标”。以情绪调控为例,9A的Unit 2以色彩为话题,让学生了解并直接感受到眼前的色彩与自身情绪的关系,了解了色彩疗法等相关知识,对于帮助学生掌握一些排除不良情绪、保持心情愉快的方法有明显的效果。

3.能帮助学生养成健康向上的道德品质

《牛津初中英语》中蕴含了大量的有关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关爱弱势群体等道德教育的素材。如9A的Unit 5以奥黛丽﹒赫本的故事,让学生对人道主义、帮助弱势群体的行为产生敬意,从而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再如7B的Unit 6通过帮助老人过马路、在公交车上让座、去老年公寓做义工等话题,让学生养成助人为乐的品质。这些话题和素材以一种隐含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道德素质的成长。

4.能够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

《牛津初中英语》中选取了大量的关于国外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素材展示给初中生。如7A Unit 3的中外节日和相关文化习俗介绍;7B Unit 1关于世界上不同国家的居住情况介绍;8A Unit 3对世界各地著名景点的介绍。通过这些素材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拓宽自身的文化视野,努力成为国际型人才。

二 牛津初中英语教材中隐性内容对初中生价值观形成的潜在负面影响

这套教材是由中英双方合作编写,其隐性课程中不免地会带有英方编写者的情感、价值观体现,只不过这种展示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的。

1.冲击初中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为了强调教材的思想性,要求教材选材应选编一定比例的介绍中国文化的内容,积极营造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但从《牛津初中英语》的选材来看,关于国外文化的素材远远多于中国的。如7B Unit 3介绍节日时明显偏重于西方的节日,大篇幅地介绍了美国的万圣节,对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只是简单地提到,很容易影响涉世未深的中学生;再如7A Unit 4的情景同学过生日举办生日Party需要采购食物,Unit6是关于服装和时尚的话题,这些话题容易误导学生对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认同,不利于初中生对勤俭节约传统道德品质的继承。

2.不利于初中生对基本国情的认知

一个合格的接班人,首先要对自己国家的基本国情有相当的了解。但《牛津初中英语》在一些话题的选材方面容易让初中生对自己国家情况不了解。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学生而言,这种素材的大量使用,也会使他们感觉中国离现代化似乎是遥不可及,从而对自己的国家产生不自信感。

3.一些内容迎合学生的猎奇心理,影响其科学精神的养成

科学精神的培养对于初中生来说很重要,它关系到他们对社会和自然界的求知能力形成。但《牛津初中英语》中一些内容的选取可能会潜意识地让学生产生迷信思想,不利于科学精神的养成。如9A Unit 1的阅读部分详细介绍了星座知识及其对个人未来命运和性格的决定关系,这部分内容源起于西方的占星学,明显缺乏科学依据。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选用就有可能会给学生暗示这种占星学是科学的,不利于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

总之,由于《牛津初中英语》编写的中外合作特点,其隐性课程内容对于初中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与其他教材相比,更值得我们关注。中学英语老师要全面地把握这套教材隐性课程内容对于初中生价值观形成的双方面影响,在作知识和技能讲授时,进行正确的引导,才能趋利避害,发扬其思想教育性及适用性,弱化其负面影响。

〔责任编辑:林劲〕

上一篇:从孔子的和谐思想看和谐社会建设

上一篇:高校学生特殊群体援助体系的构建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