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工作报告>

基层红十字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大有可为

发布时间:2022-02-25 09:28:55 浏览数:

摘 要:红十字会是一个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救助的社会团体。自创建以来,一直秉承“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普遍”的原则,对社会自然灾害进行人道主义救援。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红十字会积极关注,积极运作,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加快了自身建设。本文主要阐述了基层红十字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背景下,如何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优势作用,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红十字会 和谐社会 大有可为 社会团体

基层红十字会是红十字会开展工作的基础。在履行职责职能的实践中,基层红十字会贯彻“人道、博爱、中立”的精神,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积极开展救灾救护,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在当前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广大基层红十字会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一、基层红十字会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上作用独特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了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现阶段,广大基层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自然条件差,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需要政府、社会帮助的弱势群体还比较多,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十分艰巨。基层红十字会作为专门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在推动社会互助、救助困难群体、缓解社会矛盾、弘扬文明伦理、融洽人际关系以及补充政府公共服务等方面都能够发挥积极而独特的作用。

首先,基层红十字会是民生工程建设的重要力量。红十字会以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以救助弱势群体、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社会变革步伐加快,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仍然存在,社会保障方面的任务更加繁重。面对这些问题,广大基层红十字会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深入民生一线,认真研究民生需求,在协助政府解决上学难、看病贵、就业难、老龄化等社会问题上作了大量而富有成效的工作,在救灾、救助、救护上认真履行了职责,达到了“替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目的,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其次,红十字活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实践证明,红十字会开展的各种志愿服务活动深受群众欢迎,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也启迪了社会的爱心善举,强化了帮贫扶弱的救助理念,培育了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美好品德,营造了和谐共处的社会氛围,成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第三,基层红十字会是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依托。今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讲话时强调:要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红十字会作为我国唯一有法的社会公益组织,它既是一个半官方的组织,承担着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延伸,是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得力助手,又是一个负有特殊使命的人民团体,法律赋予红十字会的备灾救灾、群众现场救护培训、社会救助、红十字青少年、社区服务、志愿服务、造血干细胞和遗体器官捐献、国际救援、传播国际人道法等职责任务,都与社会管理目标有着理念上的一致性,目标上的趋同性,职能上的互补性,红十字会完全可以在参与社会管理中有更大作为。

二、基层红十字会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中贡献突出

当前,全国共有基层红十字组织8万余个,志愿者113万人,会员2300万人(其中青少年会员1550万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些年,广大大基层红十字会坚持以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为宗旨,秉承“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依靠其良好的社会公信度和健全的组织网络体系,开展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人道救助服务工作,在备灾救灾、群众性的卫生救护培训、开展社区服务、宣传和推动无偿献血、参与艾滋病预防和对艾滋病患者的关爱、建设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传播人道法、扶贫帮困等领域做了大量工作。为缩小阶层差距、地区差距、城乡差距,缓解社会矛盾,提高社会凝聚力,提升公众社会责任与道德水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以永州市为例,全市现有红十字会基层组织1000多个,会员十余万人。永州市红十字会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循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运动确立的基本原则,依照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和中国红十字会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大力宣传人道主义法,坚持依法建会;协助政府参与自然灾害的救助与备灾,争取国内外及香港、澳门、台湾红十字会捐赠的各种救灾物资总价值近3200万元,争取各类援建项目25个,总投资近580万元;开展红十字社会救助,为社会福利院、聋哑学院里的孤寡老人、残疾儿童、麻风村人等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在一些高危人群、旅游服务行业及消防官兵当中广泛开展救护培训工作;宣传和推动无偿献血,2004年至2005年连续两年获得“永州市无偿献血组织奖”;造血干细胞的捐献,名列全省前茅。在湖南省红十字会2005至2006年的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获得“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在08年初冰冻雨雪灾害、“5.12”四川特大地震灾害的赈灾募捐上,永州市红十字会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先后被湖南省红十字会评为“抗冰救灾先进集体”,“抗震救灾优秀组织奖”,获“永州市抗冰救灾工作先进集体”。

三、基层红十字会应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贡献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发展、共建和谐,是时代的主题、人民的意愿。但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部分群众生活较困难、社会稳定压力大。广大基层红十字会,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中要始终坚持 “人道、博爱、奉献”理念,结合职能,把握重点,发挥作用,努力为促进社会和谐作出新贡献。

首先,深入开展真情互助。平等是尊重的基础。尊重是和谐的基础。人们之间平等与尊重观念和水平的提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而深入开展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互助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广大基层红十字会应在坚持平等尊重的基础上,把社会救助作为红十字会开展救助活动的主体,广泛开展社会救助活动,组织社会募捐、调动社会力量组建医疗巡诊机构,为广大的社会弱势群体开展社会救助活动。要关注艾滋病患者,送给他们以心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生命的光辉、人性的温暖,帮助他们坚定抗病的决心。对贫困的白血病、肿瘤病患者进行爱心救助,动员社会力量,组织社会募捐,帮助这些贫困患者进行治疗,一起挽留下宝贵的生命。为贫困癌症患者进行免费治疗,让患者本人以及其亲人朋友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体会到政府的关怀,稳定社会、促进和平发展。为广大妇女进行免费妇科检查活动,对她们大力宣传妇科保健知识,关爱女性身体,保护妇女身心健康。积极动员群众捐献造血干细胞,并且做好造血干细胞的仓储工作,利用媒体以及基层的红十字会机构进行详细的宣传,促进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的发展,为广大的公众生命和健康提供更进一步的保障。

其次,充分发挥红十字会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作用。和谐社会是安定团结的社会,安定团结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广大基层红十字会要认真研究和总结红十字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找准定位,努力使红十字工作融入到全市的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要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自觉服从服务于党和政府的工作中心,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民众,服务灾民,在服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永葆红十字事业旺盛不衰的生命力。当前,上学难、看病贵、就业难、老龄化等社会问题突出。下岗工人、失地农民等成为新的弱势群体。广大基层红十字会要把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与树立“公正社会”的呼声与“公平、分享、关怀”的社会原则有机结合,广泛开展爱民、助民、利民活动,为政府分忧,为弱势群体解难,真正使各级红十字组织成为贴心群众的团体,成为政府得力的助手,成为党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为维护社会安定、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第三,大力加强基层红十字会自身建设。红十字会是社会团体,同时又是党和政府对基层群众工作的一个助手。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道路上,红十字有着自己的历史定位和发展前途。国家主席、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胡锦涛曾指出:“当前,全党全国人民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团结奋斗。中国红十字会作为重要的社会团体,在这个历史进程中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广大基层红十字会应抢抓这一发展机遇,利用自己特殊的历史角色优势,加快红十字会事业发展的步伐。要努力建立健全红十字运行机制,努力建立健全红十字文化生长机制、红十字人道关怀机制、红十字褒奖机制、红十字应急机制、机构运行机制、红十字募捐机制等六项运行机制,全面加强自身发展,切实提高红十字会的备灾救灾能力。

四、结束语

基层红十字会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着自己独到的优势和起着自己特有的作用,它是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政府在群众工作中的助手。基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应该借助自己独到的优势,加快自身发展的步伐,争取能更好的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持续不断的告诉发展奉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玉彬.发挥红十字会作用[J].煤矿生活卫生管理.2008(3):384-386

[2]胡晓强.论红十字会在新型农村医保体系建设中的作用[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0):114

[3]聂磊.我国红十字会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探讨[J].理论探索.2009(01):235-240

[4]鲍国春.新时期红十字会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s1):112-113

[5]郭长英.张秀丽.关注红十字会历史,促进研究深入发展--“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J].史学月刊.2009(06):321-331

[6]韦钦国.“红十字会”--人道、博爱、中立[J].青年科学.2008(z2):324-326

作者简介:

杨盛刚(1963-),男,大学本科,专业技术,职称:主管技师(中级),永州市红十字会党支部组织委员。

上一篇:有一种美德叫“尊重”

上一篇:清华学子的面包与情怀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