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辞职报告>

本土动画艺术的民族性与市场价值考究

发布时间:2021-09-03 09:46:16 浏览数:

[摘要]本土动画创作的启动与开展均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和市场导向。基于我国本土动画创作的现状与所面临的问题,本文从宏观层面看待本土动画创作的质量与市场影响力,尝试归纳优秀本土动画作品在剧本创作、画面效果、表现手段和文化内涵方面的创作特点,提出目前本土动画创作的方法和思路问题即客观衡量动画的民族性在市场中的价值问题,以及对如何重新调整创作理念形成新型本土动画创作模式提出意见。

[关键词]本土动画;民族性;创作理念

一、本土动画创作问题及现状

在我国或大或小的动画节上,“如何在动画作品中表现民族风格、民族特征,繁荣民族动画的创作,更好地传播民族文化,将民族文化推向国际市场”,是我国动画事业一直以来所面对和致力于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是实现我国动画产业走向民族特色化道路的重要途径。然而,长期以来,“在动画作品中融入民族性”“拓展动画作品的民族化市场”等创作观念,使得不少动画企业在动画创作的实际环节中陷入了困境。

推动动画作品民族风格化的做法是延续了我国动画片创作初期的一贯理念。20世纪四五十年代,我国的动画作品曾一度在世界领域内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民间文化中的水墨画、戏曲样式、皮偶剪纸等艺术形式均参与了动画作品创作,充当着作品影响力的有力支撑。如今,当我们过多地考虑着创作本土作品,发扬本土文化,传播本土民俗,通过中国各地区特色的民族文化吸引世界对中国动画的关注,促成动画产业链完整有效地展开,这种初衷有时反而成为一种误导,使得出现的动画作品中,民族文化被传达得生硬而无光泽,过于强烈的民族文化或许可以吸引对中国特色感兴趣的观众,但也使得大部分外国观众因不理解特色民俗或无法接受一种赤裸裸的传播而选择不去看它,而国内的青年人认定这是一种典型的说教型动画创作,很多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动画作品不得不处于这样一种尴尬的境地。这一过程忽略了作品创作本身的构思和质量问题。任何一部动画作品,之所以能够为全世界人类接受和赞赏,首先是建立在人类共同行为、共同特征、共同心理的基础上,而非一个地区的民族性。当基于这些共同点而创作的作品被观众所理解时,人们才会对它产生更多深层次的兴趣,比如研究作品的风格、作品表现出的民族特征,等等。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原创动画能否树立品牌形象,民族性并非首要消费理由,但民族性可以成为动画创作价值体现中最具唯一性的创作元素。从以上现状分析来看,我国动画创作可谓喜忧参半。目前,从甘肃影视动画发展来看,目前动画产业的运作还停留于起步阶段。西北师范大学首部以敦煌为题材的动画电影《飞天》前日搁浅,兰州交通大学创作的《妙音鸟》《敦煌》等动画短片以本土敦煌文化元素为蓝本,虽从画面效果、技术手段上看都表现出了较好的水平,但始终因为无法切入市场而无法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力。

《秦时明月》作为中国首部3D武侠动画系列剧,共7部,总投入预计1亿元,资金来源包括公司自主投资与合作方、第三方融资,此外,国内外市场的各类版权预售也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在动画作品播出后一年半的时间内,基本收回成本,其中通过海外市场收回的成本约占30%。《秦》的观众群体主要锁定为12~24岁的青少年,这一年龄段的群体对网络的接受度很高,因此《秦时明月》主要采用网络营销,并取得了良好的收效,如和网络流行的“搜狗拼音输入法”合作开展的《秦》主题输入法“皮肤”征集活动,主题“皮肤”总下载量已经超过430万次;与腾讯动漫频道合作的《秦时明月》有奖竞答、新歌MV在线预播等活动也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仅竞答活动一项就吸引了400多万网友参与。该剧已经面世的常规形态衍生品主要包括漫画、原著小说、DVD、VCD、CD音像制品、主角玩偶(公仔)玩具、男女主角的布绒娃娃、充气玩具、幻彩收藏卡片、重要兵器收藏模型、为女性观众设计的仿古首饰等,也预备以1000万美元拍摄同名动画电影。此外,剧本中角色的喜好设计也为其带来了诸多品牌代言,如《秦》中的主角天明很喜欢吃烤山鸡,所以可能还会有烧烤食品的代言,等等。

二、成功的民族性动画作品的创作特点

(一)剧本——一个世界逻辑的建立

凡获得好评且成功的动画作品,均具备精良的剧本选材。这不仅要求故事本身要具有叙事发展的跌宕起伏和巧妙的情节安排,更重要的是令动画世界合理化。我们生活在一个固定逻辑的现实世界,当逻辑发生变化时,我们便会对这个世界产生怀疑,评定这个逻辑的对错和合理性,现实生活如此,当我们带着假定性进入动画空间时,动画作品的表现亦如此。那么,如何判断动画世界的逻辑是否合理,是否能为观众所接受,是否会让人觉得即便在动画世界里也不大可能之类的问题,是我们设定剧本时最容易忽略的问题。然而,本土文化的介入本身就会让动画世界的范围极大地缩小。

动画《魁拔》是2011年我国上映的动画电影,目前它被称为是我国最严谨的玄幻动画作品,获得了业内人士的高度评价。从故事叙事时间线的展开到“魁拔世界”的运转方式,细到每个角色的个人习惯和种族起源,对于“妖侠”“纹耀”“脉术”等在动画中初次出现的概念,影片中都予以了绝对合理的解释,做到即便在动画世界,所有事件也都有理有据,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又如《魔法阿妈》是1998年台湾本土制作的动画电影,曾获得过多项电影节奖,影片围绕儿童的成长故事,融入许多民间元素,如鬼节习俗、渔村风情。可见该片的剧本设计初衷并非宣扬我们独有的民风民俗,但这些民族内核总会通过童心的逻辑世界而显现。

(二)画面效果

我国本土动画的画面效果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一直有着较明显的时代特征。1940年~1980年之间,动画短片和动画系列片在我国动画市场上占据全部动画片产量的80%~90%,且此时间段内,动画作品的剧本性质多以民间寓言故事、历史传记为主,所以在制作上呈现出以水墨、木偶、剪纸以及传统手绘平涂为主的制作方法,自然画面效果趋向自然朴实,画面风格上民族性突出,如我们熟知的《大闹天宫》(1962)、《哪吒闹海》(1979)、《鹬蚌相争》(1982)、《阿凡提的故事》(1987);从20世纪80年代起,CG技术开始越来越多地渗透进动画领域,也是从这一时段起,我国的动画作品开始呈现出主题多元化、技术多样化的制作倾向,单纯对于技术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堵塞了民族理念的延伸。从《舒克和贝塔》(1992)、《海尔兄弟》这类优秀的动画系列片到《宝莲灯》(1999)、《魔比斯环》(2005)动画电影的产生,我们不难发现技术要素的彰显在动画作品中占了越来越多的分量,而本土民族化略显缺失。相反,21世纪以来,由小规模动画团队或实验动画团队创作的动画短片或系列短片却表现出了相对较高的民族本土性并受到业界的一致好评,如《茗记》《魁拔》《秦时明月》等。这些动画作品都具有新时期画面效果的一贯特点,角色场景设计细腻,画面色彩和谐丰富,角色动作流畅自然,作品故事原创性突出,并以本土民俗作为故事背景,成功地将“动画的”与“民族的”连接在一起。

(三)表现手段

此处谈到的表现手段是指在具有剧本的前提下,如何将故事剧本呈现出来的问题,即讲故事的方法。自我国动画艺术产生以来,“寓教于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似乎成为动画创作的主要方针,动画的教化功能也由此体现得非常明显。现阶段我们可以从各大网络媒体上看到各类动画作品的投票结果,从青年人群体来看,具有娱乐性、讽刺性、黑暗性、魔幻性的动画作品获得绝大多数的追捧,而寓教于乐类的动画受到冷遇。从这点来看,动画作品的剧本固然重要,但是讲故事的方法问题也是决定故事本身能否被接受的重要条件。仅看刚上映不久的《邋遢大王奇遇记》,从叙事结构上看,严重缺乏精巧的构思,故事陈述平淡无新意,故难逃“吃老本”之嫌。这部原版为动画系列片的作品在向同名电影过渡的过程中,本应注意很多现代动画问题,如每集20分钟的动画系列片情节和90分钟电影情节在表现上的区别,电影版本续集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动画产业链中其他环节的开展问题,等等。可见,直至目前,我们本土动画的创作目的复杂化,对作品投入的心思还远不够。而在网络媒体上受追捧的一种动画形态即动画短片或称非主流动画短片,这类短片正是由于其内容和形式的“非主流化”而受到追求个性与时代感的青年们的青睐。

(四)文化内涵

如同我们提到动画的教化功能一样,动画的文化内涵也需是一种潜移默化地流露,而非生硬地陈述。通过故事背景,我们可以了解到创作该故事的逻辑环境,是作品的创作依据;故事内容是在该逻辑环境下找到的叙事切入点,是整体作品的外在呈现;文化元素在作品中作为潜在的画面内容出现,多数时候,当影片结束后由观众的思考而带来文化角度的关注。

三、调整创作理念形成创作模式

创作理念的端正首先需从剧本创作开始,通过对上述动画作品的了解,可见,我国动画剧本的数量是相当多的,成功的剧本是整个影片成功的首要保证。剧本的创作中有几点是我们应当特别注意的。一是剧本的设计要从一颗童心出发,无论剧本故事是否属于幽默搞笑类,有趣的、滑稽的想法在动画中或多或少地会体现出来,我们需要合理但不滥用这类趣味;二是剧本要设定合理的世界观,我们本土动画中存在很多不合理或者不完整的动画世界观,严重影响了最终动画的表达,虽然动画是天马行空的想象,但也是有界限的,要基于故事的性质、逻辑和逼真性;最后,减弱剧本的教化功能,遵循动画作品的“快乐”本质。

其次,关于动画主题,目前全国的创作理念都在朝向创作“民族动画片”发展,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动画的想象空间,然而“民族的”不一定是“世界的”,在上文我们也对该问题进行过讨论,我们应该做的是在合理逻辑建立的动画世界基础上,将民族元素自然流露出来,实际上,创作人员无需担心这样自觉的创作会丢失或缺少民族元素,自觉化的创作只会让作品在遵循动画本质和想象力的同时涵盖着某种民族背景。同时,加大面向青年和更具消费能力观众的动画作品创作,不能将动画作品的受众领域仅限定在青幼年群体中。这一点在动画、漫画较发达的美国、日本等国均有体现。

再次,制作形态和形式力求多元化。在动画形态上,我们不仅要协同大股力量创作动画电影,同时在社会团队中,动画短片、动画MV、动画广告等形态的创作更是我们积极探索动画艺术的行动之一。此外,在动画制作形式上,目前已出现过的制作形式,如二三维CG、偶类、剪纸类、沙土类、实拍类,等等,对这些形式各自材料丰富性的研究以及它们相结合的手法,研究动画制作形式的丰富性,也是传达动画与科技、动画与想象的良好媒介,扩充动画表现力的重要手段。

最后,改善外部创作环境,提升实验动画的重视度。当今动画创作环境中,主流意识创作占据了绝大多数创作空间。近年来,政府的相关部门在电视动画播映渠道方面加大了干预力度,比如电视台在黄金时段必须播映国产动画系列片,从而保护了国产动画电视系列片的发展。这是一种基于主流创作观念的作品市场,立足主流,发展主流。而从主流动画作品的面向群体来看,低龄儿童是主要的观众群体,面向青年观众和成人的本土作品数量极少。相反,外来动画产品则大部分都面向全年龄段阶层的观众。这是我们本土动画无法突破目前局面的一个主要问题,即如何从动画创作上开展全方面、多层次的创作构思,同时,当这些构思产生时,又如何保证它不会被埋没。所以,提高非主流动画、实验动画、民间动画创作在公众间的认知度,如播映社会团队创作的动画作品,举办广泛的动画征集活动,综合全社会的动画民间团队的创作力量,对扩延本土动画创作思想、提升本土动画知名度、吸引动画观众群体的注意力是极为必要的。

[基金项目] 本文系兰州交通大学校青年基金项目“甘肃影视文化品牌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2050)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徐大鹏.试论当代中国动画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问题[J].作家,2009(06).

[2] 宋媛媛.中国动画民族风格的价值[J].新闻传播,2013(06).

[3] 肖忠文.中国动画艺术对民族文化元素运用之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上一篇:农村中学美术剪纸的初次尝试

上一篇:初探民间剪纸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