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辞职报告>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问题与对策研究1

发布时间:2022-02-10 08:38:01 浏览数:

摘 要:根据我市中学物理的教学目前情况作为起点,研究针对初中至高中的物理教学的贯穿问题。本文站在高中生物理素养的方向展开培养,从理性思维、科学观念、推敲实验、科学责任四个方面的教学的难题进行连接,从而促进初中至高中的物理教学的完美贯穿的成功。

关键词:物理教学;初高中物理;衔接

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学生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探究、理性科学思维、正确科学态度等四个方面,更是中学生在受物理教育期间渐渐养成的符合当今社会进展的必要品质与重要技能。为加快初高中物理的有效结合,结合我组成员的课题研究,认为可以从以下这四个方面着手开展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知识和科学规律,重视培育学生核心能力,多方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从而实现初中至高中的物理结合。

1 问题的提出

1.1 教学方法的差异性

在初中的物理学习中,教学任务较为简单,教学时把实验作为基础,教学时间充沛,课时量相对比较充足,可以针对重难点进行不断巩固,以至于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较为透彻,同时习题的种类不多,难度相对较小。而高中时期的物理学习中,教学的进度相对较快,教学时间变少,知识点难易程度较高,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需要课后的反复思考,且教师常使用构建模型来引导学生进入教学;同时教材内容与数学的结合性要高,需要学生思维活跃和不断思考。高中物理的习题种类也是变化莫测,只有不断的练习,才能更熟练地掌握知识点。想让学生理解同种问题的相似的性质,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务必要对各种题型多进行对照、归纳、总结,从而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1.2 教学内容的关联与差异性

我课题组结合我市初高中物理教学研究发现,初中和高中相连接的知识点中可看出,高中物理的知识不仅需要初中知识点作基础,而且在原有的基础上还要加以完善及拓宽;根据解题思路上可以看出,初中物理的问题只通过教材相应的基本规律就不难解出,而高中物理的问题不仅计算程度大幅增加,更为复杂的是要在环境中提炼出相对应的物理模型,并通过分析以后再使用物理规律进行解决。因此,初高中物理知识点的连接顺应了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与学生的成长规律相匹配。

1.3 学生思维能力要求的差异性

由于初中物理教学对学生抽象的理解要求不高,因此导致学生在初中学到的较多知识存在限制性和分散性,然而初中物理的知识容易固定学生的思维,例如:初中物理学习压力这一章节时,不少学生在做题过程中会认为“压力就与所受重力相等”的思想,因为在习题中一般都会遇到物体处于水平状态的情况,这会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来学习高中物理的知识。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不同于初中教学,需要建立理想化模型帮助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等知识过程中,由于许多物理过程受多因素的改变,这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比如针对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等问题的解决,同时学生也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在探究知识点过程中抽象地设想与之相类似的物理情景或是中间情况下的物理状态,从而针对问题展开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2 衔接问题的对策

2.1 物理观念的建立

通过长时间的思考和总结,我和我课题组成员胡府军老师通过研究达成一致认识:根据对物理知识概念与规律的建立着手,对初中学生的要求较低,仅仅需要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了解物理学的初步知识能进行简单解释以及对物理知识的简单实践的认识。而对高中的物理学习要求提高很多,例如:充分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准确意义、表达形式、适用条件及其应用等。总的来说,高中学生物理学习的层次会有很大提升。例如:标量到矢量的过渡,可以让学生对物理量的认识有一个新的阶段。初中学生判断一个量的变化只根据简单的数值就可以完成。而矢量被引入物理后,不仅仅要判断矢量数值上的改变,其方向是否发生改变也是不可或缺的,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运算矢量,很多学生对这种新方法并不熟悉,出错率也是大大增加,其中方向和正负号的错误率最为主要,如在解动量定理、牛顿第二定律与动量守恒定律题目的过程中都需要关注其矢量性。在对物理观念的建立过程中,高中教师不仅需要引导学生不能只满足于对概念与规律的认识,也要排除他们的学习障碍,同时真正做到提升学生的层次。

2.2 科學思维的培养

物理学科在初高中阶段的过渡,其实也是学生将自身科学思维提升到一个新高度的阶段。在这一时期,学生应该跳出原本的思维定式,以发散的眼光看待物理学,除了对课程内的知识学习,还要不断开拓视野,提高自己对于物理学的理解力,逐渐养成以科学方式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比如模型法、转化法等具体科学方法。纠正学生把解决物理问题当作习题训练的看法,培养学生学习的深度,促进其科学思维的形成。

2.3 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物理学集理论与实践于一身,实践内容又包括实验与观察,在初高中的物理实践教学当中,课程设置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阶梯性,由浅入深,提高学生物理学应用能力。同时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利用,其在教育领域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被人所重视。物理学的许多知识较为抽象,难以通过具体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而多媒体技术正好填补了物理教学的空白,通过一些特定的软件,可以将虚拟的物理学理论知识具体化的展现出来,利于学生理解。但由于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相应的设备配备不及时,导致在教学过程中诸如传感器连接计算等还没跟上课程需要,还需要老师想办法讲解让学生明白。

3 结束语

总之,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贯穿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学习与终身发展,培育学生的四大核心素养,不仅有助于高效率的加快学生对物理观念的建立,提高学生的科学逻辑思维,培育学生实际应用技能,端正学生的科学态度,同时更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金战.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对策[J]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17:4.132.

[2]方红霞.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对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8(6).100-104.

上一篇:物理学中的“三美”

上一篇:浅议如何激发高中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