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辞职报告>

农村饮用水源现状及水污染问题分析

发布时间:2022-02-20 08:47:26 浏览数:

摘要:保护农村饮用水源是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核心。通过系统的文献分析,对农村饮用水源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水污染是农村饮用水源存在的严峻问题。

关键词:农村饮水 水利 水源 水污染

1 农村饮用水源现状

1.1农村饮用水源类型

农村饮用水源大致可分为两类: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其中地表水源主要包括河流、湖泊、冰川;地下水源包括潜水、承压水和泉水。在水资源进去的地区地区,降水也被积蓄起来饮用水;在一些水资源紧缺的高原地区,窑窖水也被用作农村饮用水源。

1.2农村饮用水源现状

近年来我国针对农村和城市饮用水供给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2007年7月起颁布实施了新的饮用水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新标准与原来相比,水质指标由35项增加至106项,其中7项指标实施了更加严格的限值。对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的部分水质指标,氟化物限值由原来的1.5mg/L调整为1.2mg/L;氯化物由原来的450mg/L调整为300mg/L;硫酸盐由原来的400mg/L调整为300mg/L;溶解性总固体由原来的2000mg/L调整为1500mg/L;总硬度由原来的700mg/L调整为550mg/L等。

然而,水污染形势日趋严峻,水体水质日益恶化。全国检测的1200多条河流中有850条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并且有不断加重的趋势。七大水系中,不适合做饮用水水源的河段达40%,工业较发达的城镇河段污染突出,城市河段中78%的不适合做饮用水源。据2011年4月28日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目前中国大陆总人口达13.7亿人,其中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亿人,占总人口的50.32%。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对饮用水水质和方便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过去只解决农村村民无水可饮的方式,已经与农村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2005年,国家启动了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改善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中国累计完成投资1053亿元,解决了2.1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全国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提高到58%。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农民健康水平,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然而,《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仍指出:中国农村的供水保障水平仍然较低,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十二五”期间,要在持续巩固已建工程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全面解决2.98亿农村人口和11.4万所农村学校的饮水安全问题,使全国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提高到80%左右。其中提到“防治结合,确保水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完善水质检测与监测制度;“统筹兼顾,分步实施”,优先解决严重影响居民身体健康的水质问题、涉水重病区的饮水安全问题以及局部地区严重缺水问题。

2 水污染:农村饮用水源的严峻考验

据《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显示,到2005年底我国农村仍有3.12亿人饮水不安全。其中水质不达标人数高达2.20亿,有相当一部分农村群众长期饮用不符合饮用水标准的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高铁锰水、污染水等,同时因设备简陋、干旱引起的季节性缺水问题依然存在。除了缺水、寄生虫病和高氟水、高砷水和苦咸水以外,农村饮用水源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水污染。

如今,饮水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尤其是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国民饮水安全体现出综合国力,也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证。2004年四川省沱江氨氮污染事件、2005年黑龙江省松花江硝基苯污染事件和广东省北江镐污染事件困、2007年发生的无锡蓝藻爆发导致的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事故,说明我国已进入水污染高发时期,特别是饮水安全存在重大隐患,水源地污染问题突出。在农村地区,饮用水源污染除了一部分地区是工业污染造成,饮用水源污染主要表现为生活污染和农业污染。生活污染是由生活污水、人畜粪便、地面径流和医院污水等污染饮用水,是饮用水污染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居民区饮用水污染的主要因素。农业污染是由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或处理不当导致的饮用水源污染。我国农村人口饮用自来水的比例不够高,相当一部分农村人口仍采用分散式供水为水源。分散式供水以地下水、河水、沟塘水为主,缺乏完善的水源卫生防护设施,水质基本没有经过净化消毒处理和检验,水源卫生状况难以保证。据统计显示,水源污染中分散式供水水源污染占20.9%。饮用水源污染,造成水中致病微生物及其他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易导致疾病流行,有的地方还因此暴发伤寒、副伤寒以及霍乱等重大传染病,个别地区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

上一篇:打开扇窗,零碳英姿亮起来

上一篇:古印度耆那教眼中“人界”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