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述职报告>

高校公共美术教育之我见

发布时间:2021-08-05 08:50:45 浏览数:

作者简介:刘晋彤 性别:女,1989年8月 ,辽宁沈阳人,硕士学位 ,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摘要: 公共美术课程作为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主要实施载体,具有普及、传承美术文化,陶冶情操,启迪思维,完善人格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 高校; 公共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13.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6035(2014)07-0527-0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共美术在素质教育中越来越占据重要的地位。艺术学科在提高学生智力智慧、培养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意识和完善个性等方面,发挥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渗透性和催化作用,也会促进其他学科的协调发展。因此,面向全体学生的大学公共美术课程是普通高校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本文以辽宁省高校为例,试分析目前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现状,并提出合理化思考。

1公共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

本课程是非美术专业学生的公共课程,通过教学来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初步的审美、鉴赏能力,学会从公共审美和公共美术传播以及公共美术创造角度感受生活、融入社会,正确表达自己的人生感受,形成健康、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了解民族智慧的艺术结晶,有助于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对中外美术史和绘画基础及其相关知识的发生、发展和演变和文化背景有所了解,拓宽知识面,培养创新思维,直至学以致用。

2高校公共美术现状分析

2.1由于课程开设因校而异,学生选修因人而异,缺乏统一的教学体系、教材和衡量标准,也有一些学校公共美术课程的安排忽略目标的实施、审美观念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和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只是为了完成和体现课表内容,而违背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初衷。

2.2辽宁省公共美术课程的设置多以欣赏课为主,这也较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审美教育为主,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学生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学生需要多一些实践的课程来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也便于多掌握一些艺术技巧。

3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3.1开发适合高校公共美术教学的本土课程资源,让公共美术教育做到内容上的地方性与课堂相结合的创新。以地方艺术为主体的课程内容创新,可以将代表性的地方艺术纳入课堂,既让学生感受亲切、易于接受,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传承地方优秀艺术,从而更好地做好保护与发展地方艺术的工作。可以实施以艺术实践活动为主体的课程建设创新,将学生广泛参与的艺术实践主干活动,如简笔画、广告设计等阶段性地纳入课程设置范畴,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课程,形成教与学、训与练的互动,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

3.2保障硬件设施的配置:硬件设施是高校保障公共美术教育的一个必要条件。主要还是一些配套的教室、教学设备、器材和教学资料,

艺术学科不同于其他,它在视觉上所感受到的美是要靠设备器材来帮助完成的。

3.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一般来说,美术公共课所涉及的美术门类众多,包含绘画、雕塑艺术、建筑艺术、工艺和艺术设计等方面。各个门类之间有相对的独立性,有的门类差别还很大,即使是美术专业教师也不可能作到面面俱到。如果有教师不太熟悉的教学内容,就不能从高度和深度上去展开。在资料的准备方面,也不可能每次教学资料都收集的很全面。如果只由一位教师从头到尾要完成全部教学任务教学质量就难以保证。所以,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可以实行系统授课与专题讲座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专题讲座的内容是授课教师的所学专长,该教师对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熟练,收集的相关资料详细,实践能力强,教学效果明显。系统授课和系列专题讲座教学目的也不同,系统授课具有普及性质,专题讲座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质,两者结合,满足了一般生和优秀生各自需求。在一门课中,众多的教师分系列专题来授课,使学生接受到了许多不同的思想、观念和方法,开阔了视野,这种教学形式深受学生的欢迎,提高了学生对美术创作的认识能力,也对其审美素质及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4增加实用性美术的内容。实用美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应用在我们生活周边。可以说实用美术对人类生活影响早已超过纯美术,成为我们教学中关注的又一焦点。为了加强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增加一些如:环境艺术、服饰艺术、工业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实用美术课的欣赏。在教学中结合身边的环境,抓住与身边现实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内容和学生关心的一些事情,用视觉形式美的规律进行分析。使学生学会了对各种实用美术有所了解,并能够欣赏。同时课后理论联系实际,把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自己进行一些实用美术的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变得更加优美,学生从实践中体验到艺术的乐趣,也就唤起了对身边美好事物的向往。

鼓励有针对性的个人辅导。选修公共美术课程的学生来自各个专业,他们的知识水平、学习状况、生活环境、个人接受能力等的不同决定了教学方法的采用和评价机制的不同。重视鼓励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而教师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个别学生个别辅导,因材施教,这样更有利于挖掘学生的艺术潜力。

3.5教学方法的创新。对美术作品的认知和欣赏是美术公共课最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作为中介的美术作品将创作者与欣赏者自然地联系在了一起,也将历史与现实静态地呈现出来。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高科技的产品已经运用在教学当中,从绘画、雕塑和建筑,到书法、篆刻和工艺设计,如果我们将这些内容演示在多媒体教室大屏幕上,这不仅将使作品焕发出鲜活的艺术魅力,也让学生在油然而生的艺术氛围中获得审美情能力的提高。教师也可以进行声音辅助教学,在不同的背景音乐下,音乐作品的民族性、时代性、地域性等特征与美术作品交相辉映,能更有效地增强美术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教师还可以将课程做成电子教案,不但便于管理和携带,也令课程更加直观地表达。

4小结

公共美术课程作为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主要实施载体,具有普及、传承美术文化,陶冶情操,启迪思维,完善人格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只有明确公共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清晰了解国内高校现状,开发适合公共美术教学的本土课程资源,有效实施公共美术课的教学方法,全民族的公共美术知识和文化素质才能得以全面的开展。美术教育的健康发展,同样也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共同努力,我们仍需继续挖掘和完善与时代特点相适应的高校公共美术。

参考文献

[1]王大根.美术教学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潘耀昌.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3]尹少淳.走进美术.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

上一篇:从艺术的本质认识中国园林艺术

上一篇:地方大学本科专业建设研究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