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述职报告>

艺术类大学生法律素养失缺问题探析

发布时间:2021-08-07 08:51:24 浏览数:

摘 要:随着我国艺术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违法违纪现象不断增多,学生法律素养失缺的成因既有社会、家庭、学校教育与管理等方面的客观因素,也有学生个性心理主观因素。在目前的大环境中,当代大学生应该不仅仅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应该注重专业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特别是艺术类大学生更应该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艺术创作、专利等。本文首先对我国艺术类大学生法律素养失缺的成因进行了三个方面分析,高校对艺术类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缺位,社会环境对艺术类大学生法律素养培育的缺位及学生法律意识的淡薄;其次,在此基础上对艺术类大学生法律素养实施路径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法律素养;成因;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9)26-0041-02

作者简介:李雪(1990-),女,汉族,湖北荆州人,硕士研究生,武汉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交互设计、产品设计;熊慧(1989-),女,汉族,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湖北科技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产品设计。

大学生群体中比较独特的而闪亮的一个群体那就是艺术类大学生,大家对他们的评价也大多是褒贬不一,他们大部分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和思维模式,并能创作出独特的艺术作品、艺术创作、设计作品等,但是这些创作作品都会涉及到法律的问题,艺术类大学生只有对这些法律知识达到一定程度的熟知,才能对自身的创作进行有效的保护措施,从而不会导致作品随便被“复制粘贴”、“再改良创作”等问题。唯有高校加强对艺术类大学生的法律素养的培养,才能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本文首先科学的分析艺术类大学生法律素养失缺的成因,其次探讨有效预防和减少艺术类大学生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的解决办法,并是大学生学习“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与利益。

一、艺术类大学生法律素养失缺的成因分析

随着国家不断地稳固发展,在各个方面都有着不可小觑的进步,而在法律素养上从个人、家庭、高校、社会、国家更是获得了飞跃式的进步与重视。法治日益得到人们的认可和践行,但是在看到发展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法治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艺术类大学生在经过高校的一系列法律教育和培养之后,还是存在很多不容乐观的问题。

(一)高校对艺术类大学生法律素养培育的缺位

法律课程教学内容、形式不合理。目前我国艺术院校的法律教育严重缺乏实效性,学生也还未形成一定的法律意识,何谈养成其法律素养,造成这个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还是教师在课堂理论教学时,理论联系实践教育还很欠缺,从而导致大部分学生的法律素养不尽人意。

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手段单一。在艺术院校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即是从事学生法律教育的主要人,教师的专业基本上都不对口,教学手段较死板、单一,从而导致艺术学生法律意识难以达到形成,从而也难以达到教育目标。

缺乏校园法制的宣传和传播设施的有效建设。文化的传递往往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物质载体,法治也是如此。增强艺术学生的法能力、提高艺术学生的法律素养,建设校园一定的物质传播工具必不可少。在这个信息内容爆炸、信息传播高速的时代,有针对性的蹄选法律内容在校园内进行大容量、多渠道、高频率的宣传,不断的交替与更新,使法治教育在高校校园宣传传播中占有其应有的一席之地。校园文化传播设施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征,在这些内容里适当的加入法律的内容,改善传播法治知识的条件,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完善综合素质。

(二)社会环境对艺术类大学生法律素养培育的束缚

竞争环境使大学生价值观念产生变化。随着各种多元化的文化、知识、“心灵鸡汤”等在当代网络中快速传播,使得学生们汲取了多元素的“不良消化的知识”,从而驱使他们的价值观也发生了改变或扭曲。在这个激烈变化的竞争时代,当代学生们面临着许多现实的人生问题,在人生的道路上充满着各种诱惑、选择及不可避免的考验,一不小心就会掉入坑或更大的深渊,使得自身无法自拔的不断身陷其中。如:奖学金、助学金、三好学生等,不仅给大学生在金钱上有一定的获得感,而且在荣誉上也获得了一定的满足感,而在此评选期间,就会出现各种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奖励或荣誉,从而导致班风不良气息的形成。虽然目前我国贫富悬殊现象虽然正在逐渐减少,但是存在部分的此现象,由于部分人攀比、嫉妒心理较重,这些不好的心理因素,也潜移默化的在影响着他们的下一代心理,使得他们产生了心理失衡、自暴自弃的不健康心理现象,随之由于嫉妒、恨而不得而误入歧途,甚至铤而走险,从而导致盗窃、抢劫等犯罪现象急剧增多。

大学生的思想受社会风气的慢慢影响。在这个科技、文化不断发展的信息新时代下,日益频繁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為大学生接受新生事物提供了便捷的条件。部分学生出现了严重的拜金主义,以金钱至上;还有的出现了极端个人主义,只在乎自己,以自我为中心,其他的人和事都不是他的事;甚至还有部分人是严重的享乐主义思想,深陷及时行乐的泥潭,但大学生面对着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所带来的不良诱惑又抵挡、把持不住诱惑,最终被物欲的冲击所淹没了心理的防线,从而导致大学生盗窃、抢劫等侵财型犯罪案件激增。

(三)艺术类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

其一,艺术类大学生整体掌握的法律知识较少,水平较低。高校一般在学生入学后,开设了法律相关的基础课程,但还存在着老师只能选择部分内容讲解、法律内容课时量明显不足等各种问题,基本课后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内容还是迷惑不解,觉得对于法律知识可有可无,对自身并无影响,体现出为学生构建明确完善的法律体系还需改善、提升。其二,艺术类大学生法治观念较为淡漠。他们在遇到法律实际问题时,更愿意用更加简单直观的方式来解决,而没有将法律知识运用出来,法律意识还只是停留在法律心理的程度,法律思想和法律意识远没有形成。

二、艺术类大学生法律素养培育实施路径探讨

(一)艺术高校法律素养培育“硬件”建设要发展

艺术类院校只有先重视高校自身的法律素养教育“硬件”设施的发展,艺术类大学生才能提升他们的法律素养。

1.校园法律宣传实施路径

加强校园法律建设的同时,根据各高校的特色建设一些教学设施或校园文化建筑上适当的增加法律元素在内的专门的法律生活、活动场所。在涉及到大众传媒方式的设置上,应该加强法制宣传的场所和舞台,加大专门法律宣传栏的设置,广播等传媒增加专门的法治宣传栏目。

2.师资条件实施路径

艺术类高校法律专业教师欠缺。艺术类高校一是未设置法律类专业课程;二是若有法律类专业课程,却不具有艺术类学生的法律针对性;三是法律知识与德育教育知识混淆教育,法律培育与德育是两种差别较大的模式,长期混合在一起教学会让学生产生疑惑,所以加大力度建设专业法律教學师资尤为重要。在把德育、法治教育分开的基础上增加法律专业教师培育,使高校的法律知识教育普及壮大,同时也要对高校工作者加强法治宣传和教育。唯有全面提升高校教师和工作人员的法律素养,使教师行业真正的提升法律素养才能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素质。

3.课程合理化实施路径

针对艺术高校学生的特殊性,应该更加合理化设置法律课程;应有选择地让他们学习一些有关艺术专业方面的部门法,从而提高他们守法、用法的能力,并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对于艺术专业大学生而言,他们经常创作出一些艺术作品,那他们就必须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知识产权法》、《专利法》等法律规范,了解艺术作品在创作、生产、传播、使用与权利移转过程中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法律问题。

(二)高校法律教育回归重在理念及提升自我培育能力

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法制教育的自觉性。艺术类大学生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在社会发展中历史使命,那就需要教师在教育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那就需要教师循循善诱的进行引导教育,让艺术与法律碰撞出激情的火花,促使他们自觉地学习法律和运用法律,形成知法、学法和用法的法律意识。

引导艺术院校学生自我法律教育。艺术类大学生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平台去自觉的学习法律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自觉学习法律知识并通过日常生活事物循序渐进的去领悟法律内涵,从而潜移默化的增强法律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将法律知识的“学与用”达到“知与行”的统一,唯有如此,才是将学生的自觉学习和应用法律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

三、总结

艺术类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一直是一个具有一定难度且任重而道远的教育工程。艺术类大学生只有基于专业学科的知识上,加强对法律有科学的认识、深刻的理解和全面的掌握,才能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保护自身的切实利益,才能促使自身成为一名合格的德艺兼备的艺术人才,从而组成一系列强大的国家文化工作者队伍,不断地创造、创新艺术产品,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繁荣昌盛局面。

[ 参 考 文 献 ]

[1]刘庆华,等.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5):36-38.

[2]张竹箐.艺术院校法律教育现状及成因探析[J].赤子(上中旬),2016(03):213-214.

[3]张冰.浅析艺术类大学生法律知识的欠缺[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24(09):100-101.

[4]赵明龙.依法治国背景下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

[5]许平.大学生法律素养培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上一篇:也谈儿童审美的培养

上一篇:小学美术教学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