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述职报告>

贵州蜡染艺术创新发展的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0 08:52:18 浏览数:

摘 要:蜡染工艺在许多人眼中已不复往日的辉煌,不能在种类繁多的艺术品中脱颖而出,但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其依然有一席之地。蜡染有着浓郁的地区特色和独特的风格,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章首先对蜡染起源和特征进行了概述,又对其目前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其创新和发展策略给出相应的方案,目的在于提高贵州蜡染的知名度,呼吁保护蜡染艺术,让传统艺术能够在时代发展潮流中永远闪耀。

关键词:蜡染工艺;贵州蜡染;发展策略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最大化地促进蜡染艺术的创新发展,蜡染工艺的发展面临重重困境,希望能够唤起大家的传承意识,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设计出符合现代时尚观念的创新作品。

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让越来越多的民间制作者以及蜡染作坊能够对艺术进行更好的传承及保护,让传统艺术能够在时代发展潮流中永远闪耀。结合现代化的思考方式、设计理念,对传统进行全新的阐释,使其富有时代价值,符合时代需求。

二、贵州蜡染简述

贵州蜡染的历史长达两千多年,最早出现在西汉,它还有一个别称叫做“贵州蜡花”。蜡染古代叫做“蜡缬”,其工艺非常古老,是古代中国三大基本染色技术之一,另两种是夹缬、绞缬。目前居住于中国西南的苗族和布依族等日常生活中还在使用蜡染。贵州蜡染普遍线条优雅别致,色彩清新淡雅,蜡染的制作工艺有长达千年的历史,不但是一种国粹,还能够进一步彰显民族文化。

三、现代背景下贵州蜡染的现状分析

(一)生活方式的变更,促使年轻人选择倾向发生变化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日新月异,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转变,传统的蜡染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蜡染已不再作为服饰类物品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了,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更偏向于穿现代化的服饰。

(二)大量的低廉仿制产品

旅游行业的不断进步,让蠟染能够由边陲地区传入大众生活,蜡染作品当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链。规模较小的蜡染作坊层出不穷,出现了大量的低廉仿制产品。

(三)缺少大众的文化共鸣

蜡染最原始的艺术色彩,其别具一格的美,独特的文化气息以及匠人每一笔线条中融入的情感,都在生产制作的流水线上随着没有感情的冰冷的机器的进入而不复存在。市场中充斥着做工简单、色调图形单一、制作粗糙、品质低下的产品,使得蜡染的文化形态走向消亡,失去与大众的文化共鸣,脱离大众的日常生活,让蜡染文化越来越远离大众。

(四)缺少传承人及缺乏精致工艺

贵州很多苗族青年男女都不喜欢穿蜡染服装,也对蜡染工艺的学习传承没有兴趣,更少有人愿意对蜡染艺术进行发展创造。目前蜡染染料多使用的是化学染料,而非从前的天然染料,制作工艺几近失传。

(五)缺乏创新形式

蜡染作品随着印染工艺的进步更暴露出其制作技艺、纹饰和样式的落后古旧。很多的蜡染作品看似独具风格,也能够体现出一定的民族特色,但这些实际上都是在对传统的风格特征进行仿造,没有创新,丝毫不能体现出制作的细致精美之处,也不能带给人美的享受,甚至还会让人觉得枯燥无味。有的纹理装饰过于粗糙,毫无新意的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以及人物形象的图形脱离了当代人的审美观念,没有趣味可言,更没有丰富的内涵。这些都对蜡染艺术的存在与长久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四、贵州蜡染艺术创新发展的策略

创新是传统艺术发展的灵魂。我们需要保护、继承和创新濒临灭绝的传统蜡染艺术。面对古老的蜡染艺术,继承和创新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传统蜡染艺术应不断吸收现代设计理念,与时俱进,从丰富和强化传统文化的角度进行创新探索,从深厚的传统文化意识中挖掘出设计元素并从中寻找灵感,将传承与多元创新并行发展。对此,我们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蜡染技艺传承人的培养

随着时间的发展,蜡染技艺成熟的老制作者不断离去,技艺的传统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在丹寨县,笔者发现从事蜡染制作的人数量不多,并且还在逐渐减少,其中大部分都是老人,年轻一代更多愿意外出谋求生路,蜡染的传承意识淡薄。想要蜡染得到传承,最重要的就要对传统蜡染制作者进行培养与保护,当地政府必须要对身怀技艺的制作者予以一定的重视。建设蜡染艺术研究中心,采取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日常生活中,要加大对蜡染艺术的宣传和普及力度,要培养大众维护和传承蜡染文化的自觉性。在学校有关的院部系开设有关课程,培养年轻人对蜡染的兴趣,以此让蜡染艺术得到传承。用诸如此类的方式让蜡染文化的艺术形式得以妥善保存,并使其精巧技艺能够传承下去。

(二)蜡染艺术的方式创新

传统蜡染艺术经历过两千多载的风雨洗礼,然而,其艺术形式、所需原料、纹样以及色彩等,是不曾变化的。是以,若是想要让蜡染得到更深入的发展,应当赋予其相应的时代特征,将时代元素融入其中,从上述几方面着手,对材料、纹样进行改进。因为现如今我们处于多元文化时期,这就预示着蜡染艺术不会拘泥传统的审美观念,它必将是在不改变纹样传统寓意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创新,比如说加入西方元素来凸显设计主题。自然,也可以将现代流行元素融入其中,再由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加持,使其技艺以及内容存在形式得到进一步发展,由此形成一种符合当代审美的新形式。传统蜡染的色彩过于单调,对现代蜡染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限制作用,色彩依旧是其作品表现意义的有效体现,因此,我们应当学习现代艺术以及西方艺术中对于色彩的应用,以及其所展现的肌理美,创造出新的色彩场,并对色彩设计方式进行改进,来丰富蜡染内涵,增长其表现力,使其从蓝白基调转变成多层、多色调的形式。

(三)创新蜡染艺术形式,增加运用范围

在过去,蜡染着重应用于服装纹饰,而现如今,这些服饰也仅有地处西南的少数民族才会穿着佩戴,蜡染艺术早已淡出人们视野。由此可见,蜡染艺术正处于岌岌可危的时期,急需得到改进和发展,并在更加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

首先,提高蜡染在服饰领域中的地位,使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使其向着室内软装饰,汽车内饰方面发展。由于当代是注重艺术以及生活质量的时代,因此如果要发展蜡染艺术,可以从生活区域等方面入手,延伸到纺织领域、印染领域,让传统元素得到全新的阐释,成为一种风尚。例如世界上很多一流的设计师,他们就是凭借吸纳并发展传统元素而享誉全球的。

其次,传统节日以及旅游景区的纪念品也是不可忽略的。现如今,市面上有许多相关的蜡染的工艺品在售,此类消费需求对于蜡染的发展是很大的助力,这其中,怎样控制质量,规范市场,改进形式就成为关键。传统节日承载了民族的思想情感以及精神,蜡染艺术的融入可以让节日文化以具体形式存在,从而使其得以推广。

最后,将蜡染主题艺术品发展起来也是必不可少的。比方说彩色蜡染纤维以及蜡染壁挂艺术。当然,这些艺术品与上述实用型的产品不同,这些是极具观赏价值的作品,可列入高档艺术品供全世界收藏或陈列展示。传统蜡染与现代纤维的融合,让人们见证新兴并具有无限可能的市场的诞生。可以预见的是,将来的时代主流应当是发扬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推广以蜡染为主题的各种形式的作品。时代依旧势不可挡地进行着沧桑巨变,但这并不能成为蜡染湮灭的理由,守护、继承、发扬传统蜡染艺术是必不可少并艰苦卓绝的举措,它虽长久却极具价值。在这个历程中,对蜡染进行的创新会因人而异,因时代而异。继承与发扬并不应当是对立关系,所谓传承文化就是在继承文化传统的前提下,结合现世思想、设计理念,对传统进行全新的阐释,唯有如此,艺术才能富有时代价值,才能符合时代需求,艺术品才能更具生命力。

(四)蜡染艺术的推广方式创新

目前贵州蜡染还处于旅游纪念品的简单店铺为主的销售模式,很多大型作品,旅游的人只能看看而无法带走,销售量较低,无法给创作者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现代媒体在艺术作品、艺术文化传播等方面都起到很重要的推广作用,现如今很多农产品都用上了淘宝、电商销售,增加了销售带来的经济效益。所以贵州蜡染可以运用电商形式,成立工作室把手艺人的作品发布出去,人们只要在淘宝上就可以轻松买到蜡染作品。旅游景区店铺可以提供邮寄业务,更好地推广蜡染文化及作品。

五、贵州蜡染的发展新趋势

贵州蜡染现在大多数蜡染还是老套地以人物、花纹、动物图案为主要题材,但是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显得欠缺时尚创意,也不符合当下人们的审美品位,缺乏主题性的深刻内涵,没有创新。

笔者通过重新了解和观察现在的流行趋势,在创作思想中做到与时俱进,随新时代年轻人的潮流前进,改变传统花纹不改变蜡染制作工序,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效果,让大家了解、学习、感受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气息,因此设计了现代风格的蜡染作品。通过减少蜡染传统花纹,增加几何图形,作品看上去并没有精细的花纹特色之处,但是,简单的几何图形在加上蜡染工艺创造出来的蜡染作品却别有一番风味。

节气在中国先秦时期就已经确立,它可以指导农业生产。笔者将几何、蜡染、节气相结合设计出蜡染装饰品。选择与节气结合是因为节气与蜡染都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二十四节气也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还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六、结语

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染别具一格,它拥有鲜明的民族地方特征。因此,它的纹样、材料、色彩、艺术形式等都值得人们保存、继承、发扬和创新。当代是数字与信息化的时代,蜡染的创新少不了先进技术的支持,计算机图像处理应当被全面应用于纹样的创新设计当中,让现代技术融入传统蜡染,改进它的呈现方式、色彩以及技艺,追求更加完美的艺术体现。我们不仅要发扬传统文化,也要让全世界喜爱我们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孙波.传统蜡染与现代艺术[J].艺术研究,2011(2).

[2]陈瑾.贵州蜡染艺术的发展与保护[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3(1).

作者單位: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艺术学院

上一篇:侗族文化研究综述

上一篇:大姑的浮生六记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