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调查报告>

后发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2-04-08 08:43:25 浏览数:

zoޛ)j馟i]4۽_m5NtmiM<MwM8MvMxMx׍MxiH5֚duKiiM:]}n5㞴my^mx;w=ݵۮ=]:馝v}73ۮvm6ӍNtMNt3Ӎ=M5:iMwM4`ێ^<Nn7ۍM}]iuZ思想认识和服务意识不到位,职能转换滞后;行政服务中心作用局部缺失;个别部门权力上收,增加了办事成本和办事难度,有违规办证现象,给安全生产埋下了严重隐患;个别部门及丁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机制不完善;一些部门对信用环境问题未予以足够的重视;整体融资环境有待优化;技术创新服务机构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全市企业家精神的培养有待加强。尤其是政府诚信问题,在工业园和县(市、区)的走访过程中,他们大多都反映一个问题,即政府承诺给予企业优惠政策的补贴一直未能兑现。

2.产业层次偏低,工业结构欠佳。目前,梅州市基本处于工业化初期,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传统初加工行业比重高,高新技术行业少,产业链短,工业结构有待优化。梅州市的工业结构仍是以资源型工业为主,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快。就6大支柱产业而言,卷烟行业因受到国家政策的严格控制,发展规模和产品销售均受到一定限制。电力、建材、矿产加工等产业均属资源依赖型产业,产业关联度低,资源消耗大,对相关产业的带动能力不强,难以支撑起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电力、建材行业还受到资源、运输、环保和同行业竞争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多重压力,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电子信息行业属高新技术产业,但刚刚起步,2013年该行业实现的总产值仅88.68亿元,比重只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0.5%,且大多为元器件生产,企业规模小,缺乏龙头带动,因而生产集中度不高,附加值低,短期内尚未能形成气候。

3.传统工业产业转型滞后,新兴产业发展缓慢。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鲜明特征,而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要求。梅州市的水泥、电力和陶瓷等传统工业产业的企业生产设备相对落后,大部分企业仍采用手工和半自动化生产手段,且这些企业的节能降耗的压力不断加大,面临转型升级。但近年来这些工业产业的企业转型升级滞后,如我市的建材(水泥)行业虽然经过了几年的“阵痛”,但至今仍未完成广东省分配下来的淘汰立窑落后产能的指标。主要原因有转型资金短缺、融资难,高技术人才匮乏,用工困难等。另外,梅州市新兴产业的发展较为缓慢。据调研得知,近几年市政府大力培育的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医药等新兴行业发展非常缓慢。如梅县的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广州)的风力发电项目还在洽谈中;五华的新能源及可再生资源项目仅有创盛工贸建成投产;大埔的新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紫晶光电光伏发电项目至今未落户建成等。

4.企业信息技术运用滞后,缺乏高级信息化人才。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技术水平的高低,主要看产业技术中的信息技术含量。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资料显示,目前梅州市工业企业信息技术运用方面与新型工业化要求尚有较大差距。以主导产业之一装备制造业为例,梅州市装备制造企业传统设备占主导地位,生产部门的设备趋于老化,严重制约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企业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低,许多企业没有全部实现设备的网络化与管理系统的信息化,严重阻碍了企业信息化进程;在制造信息技术应用方面,集光、机、电检测技术为一体的快速成型制造技术(RPM)在我市的装备制造企业很少运用;相当一部分企业的电子商务系统平台建设还是空白。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用也处于起步阶段,多数企业尚未涉及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对于深层次的决策支持系统DSS、业务流程重组优化系统尚未应用。另外,梅州市工业企业缺乏高级信息化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的信息化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缺乏,现有人才流失现象依然存在,人才缺失导致企业在信息化工作方面无法深入开展。

5.创新人才匮乏,研发能力较弱。梅州市人才总量相对不足,高层次优质创新人才匮乏。2013年梅州市工业企业中工程技术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6.5%,其中高级职称仅占1.8%,且呈下降趋势,大多数工程技术人员年纪较大,知识更新机会少,尤其是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人才几乎是空白,复合型人才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领头人更为稀少。由于创新人才的缺乏,梅州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2013年全市高新产品产值仅为40多亿元,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地区,甚至低于韶关、清远和云浮等山区市。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由2002年的1.1%降至2013年的0.87%,呈逐年下降趋势。梅州的产业多数是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产业对技术、劳动力的素质要求都不高,进入门槛低,附加值较低,如木制品加工、工艺品、陶瓷、家具、电声等。而且大部分中小企业都缺乏科研攻关能力,许多产业发展缺少技术支持,依靠以低成本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为竞争优势,只能以少量的自筹资金维持简单的技术改造,难于实现“脱胎换骨式”的根本性转变。

三、梅州新型工业化的路径选择

从梅州工业经济发展现状来看,梅州虽属经济发达省广东所在地区,但其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和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均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下,属我国经济后发地区,还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依据前面的理论分析,在这场全国范围的新型工业化大发展的潮流中,对于后发地区梅州,其发展工业化的总体路径是:在初始阶段应当充分利用后发优势,主要以技术引进、学习和模仿创新为主实现产业结构升级;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技术水平的提高,应慢慢地从以学习、模仿为主过渡到为以自主创新为主,在这一过程中,要重视技术创新体制的建设,从而为技术创新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具体地,梅州在经济总量增加到一定程度(至少要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前,尤其在技术水平与珠三角地区还存在较大差距前,主要要注重增加生产性投资和模仿性投资,集中力量通过模仿、学习先把蛋糕做大。可以通过有选择地承接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出的工业产业链,把产业链引入工业园区后,通过发挥产业集群知识、技术外溢的作用,提高梅州整体工业技术水平。此期间,梅州可学习的空间较大,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企业管理水平。比较自主研发而言,这种模仿学习也是为经济总量小的后发地区以最小成本“做大蛋糕”的最好方式,这就是后发优势的体现。下一步,随着梅州工业经济总量水平的提高和与发达地区技术差距的缩小,其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梅州开始有自主创新的资本和基础,此时就应该开始注重创新性研发资本投资以提升后发地区经济整体竞争力,这也是水到渠成的转变。在两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均要注重工业信息化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图-4所示)。

四、推进梅州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新型工业化提供保障

紧紧抓住海西经济区发展政策中的国家公路运输枢纽规划、广东省振兴粤东西北地区决定中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推进这两个机遇,加快建设高速公路、快速铁路、水路、公路等为重点的区域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两高一场”为重点,加快打通经潮汕平原的出海通道、经赣南闽西的出省通道;抓好济广高速公路建设,推进梅平、东环高速公路等工程建设,谋划建设大丰华高速公路;推动梅汕高铁建设,谋划梅州至龙岩高铁,接通杭广高铁,构建珠三角与海西区的联动大通道。通过建立开放的交通体系、经济体系,逐步把梅州建设成为粤东沿海向内陆腹地拓展的桥头堡、交通枢纽、门户城市。此外,还要完善梅县机场服务功能,培育航线、增加航班,并推动机场迁建工作,力争2024年前把机场迁出中心城区;规划建设市区至广梅园产业转移园的快速干线,促进机场、高铁和高速公路互连互通;推进梅州城区及各县(市、区)中心枢纽汽车站、物流中心等枢纽站场建设,提升交通物流产业发展的水平。

同时要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继续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效率,主要做法有:开展对管理职能和审批事项的逐项审核;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改革审批制度,全面推行即办制和重大项目代办制;大力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规范办事程序、办文流程和办会规格,提高政府工作质量;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格执法程序;积极营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政府切实带好头,在政策和各项承诺上,绝不失信于民,有效加强和提升信用程度,以诚实守信来塑造良好信誉。积极建立企业信用记录备案制度、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和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二)围绕产业转型升级,调整优化工业结构

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产业创新培育,调整和优化梅州工业结构。调整工业结构要遵循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发展与淘汰并重、加快技术进步、各行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统筹考虑政策导向、发展趋势、未来目标,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进一步研究论证产业定位、发展重点和推进措施。主要的对策:一是不断壮大优势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用信息化和新技术改造优化升级烟草、电力、水泥、稀土、陶瓷和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将梅州市的产品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将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二是创新培育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等新兴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攻方向,在发挥现有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的前提下,防止产业同构、结构性过剩;三是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加大产业内部重组力度,建立专业化分工体系,积极引进和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形成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高效率的企业组织结构。

(三)借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发展“丰华兴梅”产业集聚带

积极引进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以及资源节约型、科技创新型、生态环保型的大型、特大型工业项目。充分发挥梅州列入省委省政府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总体部署和国家发改委振兴原中央苏区的发展规划的政策优势,主动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加大项目推介力度,以“丰华兴梅”产业集聚带为重点,打造加工贸易产业优势承接平台,力争在集群式产业承接上取得突破。

高标准规划建设“丰华兴梅”产业集聚带,坚持统一规划、错位发展,依托广州全面帮扶,聚焦产业与项目,以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为核心,以梅县、兴宁、五华、丰顺工业园区为重点,发展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和重要支撑。坚持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培育主导产业,统筹推进蕉华工业园和各县(市、区)工业园(集聚区)建设。各县(市、区)要以县城为依托,规划建设特色工业园区(集聚区)。具体的做法有:一是要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要科学确定工业园区产业规划,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充分考虑上、中、下游项目的衔接,发展循环经济;三是要突出招商引资,推进落户项目规模见效益;四是要拓宽用地渠道,优化供地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鼓励节约集约用地;五是要建立健全园区管理机构,配好领导班子,理顺体制机制,给园区更加灵活、自主、开放的配套政策与高效廉洁的优质服务。

(四)坚持扶优扶强,实施分类指导

梅州经济基础与广东其他地区比,较为薄弱,财政资金紧缺,故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过程中,无法做到各行业面面俱到,应该在行业布局上坚持扶优扶强,在传统和新兴产业中挑出发展基础好和具有资源优势的行业实施分类指导:一是重点突破两大优势支柱产业: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两大类行业。在装备制造中主要突破机电和汽配;在电子信息行业中主要发展电路板和电声行业,努力打造丰顺百亿电声产业集群;二是优化升级三大重要传统产业:建材、陶瓷、农产品加工;三是创新培育三大绿色新兴产业:新材料(主要是稀土)、新能源(LED和再生能源)、新医药。在这些行业中对发展有一定规模、效益好且与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相吻合,节能减排效果好的行业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在空间布局上打造一园一特、一县一基地。园区发展方面,实施以电子信息为特色的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园带动以汽配、五金电器、再生能源等为主的五华和以机电为特色的东莞石碣(兴宁)产业转移园,并辅之丰顺经济开发区,打造“丰华兴梅”产业集聚带;各县工业产业发展方面,打造大埔陶瓷基地、丰顺电声基地、(五)扩大招商引资,为新型工业化注入新鲜活力

(五)坚持低碳经济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生态环境是梅州的重要资源优势,梅州已成为全省首个省市共建的生态文明(林业)示范点、全省首个宜居城市建设示范点,初步形成了宜居城市格局,绿水青山已成为梅州发展的一笔宝贵财富,并将成为后发优势和发展潜质。新型工业化过程,梅州要坚持低碳经济的理念,以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建立和完善节能监察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严把建设项目节能环保准入关;要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加强对污染源的环境监管;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落后产能;加强重点用能企业、重点排污企业、环保企业的清洁生产的认定和审核工作;建立鼓励企业自觉实施清洁生产的长效机制,加强清洁生产审核。梅州还要大力倡导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积极推动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园区内部的循环链建设。积极开展以矿产、建材行业“三废”回收利用和低品位矿、共伴生矿利用为主的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形成资源循环开发、综合利用的集约开发模式。针对梅州的特色资源,可考虑充分利用长寿乡的优势,大力支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

(六)创新人才培养,为新型工业化提供人才支撑

新型工业化必须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重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面对梅州目前存在的人力资本存量同物质资本存量不成比例的巨大缺口,应该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工业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积极利用国内外两种人才资源,坚持培养、引进、使用相结合,造就一支多层次、多类型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重点引进一批能适应产业升级需要、能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性难题的高技能人才。一方面,鼓励企业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对企业引进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或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或年薪达到一定数额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政府可给予相应的补助,在子女就读、社保、入户等方面享受相关优惠政策以留住人才。对带项目、带产业、带科技研发团队的高级技术人才,由政府给予特殊的奖励。另一方面,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实施紧缺型人才培养工程。利用本地和国内外的高等教育资源,开展多渠道的创新型高级人才培养。采取多种形式对重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着力培养造就一批创新型企业家。鼓励企业加强在职人才培养。深化与清华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人才战略合作,鼓励定向培养一批服务梅州实体经济发展的高层次人才。支持定点培训机构与企业合作开展企业在岗工人培训,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岗职工参加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的,每提升一次技能等级,政府可给予一定费用补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应根据我市工业发展的需要,开设相应专业,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实习和就业指导,为企业发展提供合格的人才。尤其要充分发挥嘉应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本土优势,着力将嘉应学院打造成管理型、应用型人才的重点培育基地,同时积极发挥嘉应学院在建设科技平台和加强“官产学研”方面的作用。

[责任编辑:黄兴豪]

上一篇:工业化新路的四个特点

上一篇:2013年工业运行情况分析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