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会议决议>

例谈教学资源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1-07-20 08:39:42 浏览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在信息时代形势的影响下,教师必须适应他们的这一特点,教学中,我尝试着运用多种教学资源,既包括教材本身的资源,也包括教材以外的各类教学资源,巧妙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示例一

如我上《蒸汽的力量》(人民版必修二)这节内容时,讲到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过程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时,我选用了一组课本以外的图片作为教学资源,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如图(图片略),我则提出问题:“从这一组图片中,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学生通过观察马上给出答案,“纺织机器、蒸汽机的发明、采煤业的发展、火车的发明”我认可了他们,又抛出问题:“你们觉得我为什么把四幅图片组合为一个材料呢?这其中所蕴含的内在联系是什么呢?”经过我的点拨,这次学生的思考真正被调动起来,他们愣过之后,恍然大悟,最终在我的引导下得出一个结论:“工业革命首先从纺织机器的发明开始,机器生产的增多对动力提出了需求,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而蒸汽机对燃料的需求推动了采煤业的发展,机器生产的发展促进了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还有活跃的学生补充:“从图片里也能看到当时人们盲目发展生产,而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随着煤的开采利用,蒸汽机的使用,那滚滚浓烟也污染了环境啊。”真没想到几幅图片竟带来了这么多收获,接下来讲工业革命的意义和影响就水到渠成了,我也趁机表扬了那个同学,进而我又引用2009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作为另一教学资源,向学生总结工业革命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另一方面也让人类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如生态破坏、资源的过度消耗,这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也是人类在几个世纪以来沉痛代价后痛定思痛的反思和拯救,学生听后纷纷点头,看得出他们从本课中感悟颇深。本课中教学资源的合理选用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同时更要热爱环境、保护环境,关注社会发展的公民意识。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教师在选择教学资源时一定要从“兴趣”二字入手。

示例二

在给高三学生复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人民版教材)这个专题时,讲到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主义者征服美洲,给殖民地人民带来落后贫困时,我则借此机会向学生讲到了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的严重地震灾难,在同情海地人民的不幸遭遇的同时,我用多媒体展示了关于海地地图和一段文字,简单介绍了海地这个大家并不熟悉的国家:“1492年哥伦布在首次航行美洲时发现海地。1502年该岛被西班牙据为殖民地。1790—1803年法属圣多明各黑人爆发大起义,于1804年1月1日起义成功,正式宣告独立——海地共和国。独立后不久,海地因内战出现南北分治的局面,1820年重归统一。1844—1915年为海地内乱时期,先后更换了22位统治者。1915—1934年美国武装占领海地。美结束占领状态后,海地先后由樊尚和莱斯科任总统。1946年海地发生军事政变,迪马瑟埃斯蒂梅为总统。1950年保罗马格卢瓦尔上校出任总统。1957—1986年杜瓦利埃家族实行独裁统治。看完文字后,我向学生提出问题,“海地被联合国划为今天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我们从这次地震就能感受得到它的落后和脆弱,除了现实因素外,结合这则简介,你们说说造成海地贫困的历史因素有哪些呢?”学生们的情绪马上被调动起来了,“殖民掠夺和殖民统治”“分裂”“内乱,政局动荡”“暴政”“还有美国的控制”等等各种回答纷纷出炉,我趁热打铁:“今天的天灾固然可怕,但最可怕的莫过于人祸,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依然长期存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尚在贫困饥饿中挣扎,我们人类又该如何应对呢?”学生再次被调动起来,纷纷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如各国加强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打破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发挥联合国的职能以及加强国际人道主义援助。通过辅助性教学资源的设置,不仅达到了本堂课预定的教学目标,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考已经延伸到了后面几个尚未复习到的章节,比如全球化过程中人类面临着哪些问题等,另外,也在一定程度上把关注人类命运,同情弱小,反对强权霸权的情感渗透到了学生的心中。

历史新教材是按专题来编排,内容上具有理论性强而可读性不足,难度高,容量大等特点,所以,可以通过外延知识和信息的有机契合,使新知识与课本知识紧密结合,不仅能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使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枯燥的理论,也更易形成牢固的记忆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示例三

在给高三学生复习阶段,讲到中国近(现)代化的艰苦历程,我把必修二《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伟大的历史性转折》等章节结合,如洋务运动的开展、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等内容,以上海作为切入点,回顾上海在中国近(现)代化过程中开风气之先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由此进一步联系即将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穿插世博会的小资料,“……在中国举办世博会,是历代有识之士的梦想,早在一个世纪以前,梁启超等人便在自己的著作中畅想过上海世博会的盛况;1956年,张闻天等人就向毛主席、周恩来建议我国举办世博会,但因当时国内外的政治气候而搁浅,如今,在上海举办世博会终程事实,不独上海,其他地方也将分享世博会带来的机遇,作为长三角重要城市的宁波更会得益匪浅。”(明州论坛《世博会,有大益》黄明朗)通过对教学资源的巧妙设计和引用,既对教材上死的知识起到知识迁移的作用,使学生拓宽了眼界,认识到我国可以通过世博会展现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树立和平发展的良好国际形象,使学生油然地对我们日益强盛的祖国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和热爱感。

通过教学实践证明:教师要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充分了解和把握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学情,具有关注时政的习惯和敏锐的历史意识,能正确处理好教材与拓展材料之间的关系,从现实社会生活中捕捉到与每一课的历史教学内容相联系、相契合的生动鲜活的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历史学科的教育价值和应用价值。

(作者单位 浙江省慈溪市观城中学)

上一篇:漫长的十八世纪:历史的“偶合”

上一篇:德国制造业优势产生并保持的原因分析

相关范文